130-14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130-140(第1/20页)
第131章 燕国公回来
燕明荞看着沈氏, 母亲眉眼里都透着喜意。
二嫂则抱着延哥儿,毕竟这孩子生下来之后,大嫂和大哥还没看见过, 今日见面,总归是要见见的,不过满月礼大嫂应该是给过,不知今日还会不会送什么。
燕明荞瞧见屋里的丫鬟也是满脸的高兴,估计等大哥他们回来之后, 母亲再一高兴, 就会赏她们银钱。
燕明荞也高兴, 其实自从几位姐姐出嫁之后, 大哥二哥又都去赴任, 大嫂也不在府上, 府里就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
和几位弟弟妹妹话也不多, 就算大哥回来后只留几日, 但是大嫂肯定一直都在, 应该不会跟着再去赴任了。
还有熙宜, 她最喜欢熙宜了。
大约过了两刻钟, 外头终于有动静了。
在门口守着的丫鬟把门帘打开,然后先跑进来了一个扎着花苞头的小娘子, 穿着红衣裳,进来之后看看这个看看那个, 眼中又是高兴, 又觉得谁都陌生。
而后一道轻柔中带着点严厉的声音传进来,“熙宜!”
只喊了这个名字, 这小娘子就立马变得规规矩矩的了, 只不过还没规矩片刻, 她就喜上眉梢,连着额头的绒发都荡漾起来,从上到下,哪儿哪儿都写着高兴。
燕熙宜认出祖母和小姑姑来了,她对着座上的人喊道:“祖母,姑姑!”
沈氏扑哧一笑,这不是她的孙女吗,她觉得,女孩比男孩贴心,瞧燕熙宜,就跟只小燕子似的。
燕明荞也笑了,先看了眼沈氏,冲着熙宜招了招手,“快过来,让姑姑看看。”
燕熙宜回头看了一眼许静姝,见母亲无奈一笑,自己一双小手捂着嘴偷笑,然后哒哒哒地朝着燕明荞跑了去,“姑姑姑姑,我可想你了!你有没有想我呀?”
燕明荞也没法儿形容这一瞬间的感觉,就像有一个软绵绵的小兔子撞到你心上一样,而且燕明荞也能把熙宜抱起来了,小姑娘不算太重,但也不轻,抱着软乎乎的。
不过,燕熙宜才在燕明荞怀里待了一会儿,许静姝和燕明轩就进来了。
许静姝神情严厉了些,她道:“熙怡,你都多大了,还不规矩着些?”
燕明荞是给许静姝压过床的,而且许静姝嫁过来的时间也久一点,真要算的话,燕明荞和许静姝的情分要比和章辛媛的情分更深一些。
大哥成亲时她才八岁,这都过去好几年了。
熙宜都长这么大了。
燕明荞笑着道:“大嫂,也就今儿一日,我瞧见熙宜长高了呢。”
许静姝点了点头,而燕明轩立在门口,动都不会了,他看起来眼眶有些红,他望着沈氏,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两人身后还跟着两个丫鬟,以及一个抱着襁褓的嬷嬷。
燕明荞好奇地看了一眼,那估计就是新出生的小公子。
许静姝拉了拉燕明轩的袖子,燕明轩嘴唇动了动,别过头狠吸了一下鼻子。
夫妻两人扑通一声对着沈氏跪下了,后头的丫鬟嬷嬷也跪下了,燕熙宜本来还在燕明荞的怀里,见状也走到了父母的身边,一同跪在地上。
沈氏叹了口气,本来高兴的事,弄这些做什么,“快起来吧。”
燕明轩重重道:“请母亲容儿子说完,儿子前年去兆州青华县赴任,不能在您膝下尽孝,已然是不孝了。去年,静姝也跟着儿子去了青华县,只留妹妹弟妹在家中,儿子身为长兄长子,愧对您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也未尽到兄长的责任,愧对明烨明荞他们。”
说着,燕明轩朝地上磕了三个响头,其余人都没说话,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
磕头的声音也很响,燕明荞鼻子也有点酸,紧接着,许静姝道:“我本是长媳,理应留在家里照顾公婆,照料弟妹,但是这些事都推给了弟妹和明荞,儿媳实在不孝。”
许静姝也磕了三个头,燕熙宜今年才六岁,哪儿懂得这么多,她张张嘴,也不知道说什么,但是知道学着爹娘,也要冲着地上磕头。
沈氏按了按眉心,赶紧道:“明荞。”
燕明荞立刻过去把熙宜抱起来,“你还小,你不必磕头的。”
自古以来,忠孝难两全。
燕明轩要去赴任也是为了光耀门楣,如今为百姓做事,得皇上看着,燕国公府也蒸蒸日上,这自然是好事,沈氏怎么可能因为他们不在身边尽孝就怪罪。
皇上褒奖,她这个做母亲的怪罪,说出去都让人笑话。
沈氏说道:“好了好了,快起来吧,我也不求什么,身子骨还算硬朗。
你能平安回来就好,但也要记得,家中为你操持国。你们两个说的也没错,你们不在的这些日子里,都是你们弟妹和妹妹管着一大家子,替你们尽孝。况且在兆州,吃喝用度都是府上给的,你的那些俸禄可不够供着一家好吃好喝,说实话,没有这些,你做官也不会做得这么顺心。”
“府上的小娘和弟弟妹妹们,一直都懂事孝顺,你也该记得他们的好才是。还有静姝,她随你去青华县,为你操持内务,还生下了一个儿子。你去赈灾,她担惊受怕,这些你也该记住,不要将这都当做理所当然。”沈氏道,“公事重要,家事同样也重要,家和才能万事兴。”
许静姝神色动容,她一直都知道婆婆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但没想到能这么通情达理。她觉得照顾夫君相夫教子本就是她的分内之事,但是依照婆婆的意思,做这些也是辛苦的,夫君要记着她的好。
明明燕明轩才是她的儿子,她是外姓的儿媳,却为她考虑。
燕明轩道:“母亲教诲的是,这些儿子就该想到。”
许久没见沈氏,燕明轩又听了这番话,眼眶通红,不说话的时候,嘴唇就一直抿着,像是在强忍泪意。
沈氏道:“好了,快起来吧,快给我看看孩子,可是睡着了,这么安静。”
章辛媛在一旁听着,心里还有点不好受,她其实是害怕的,怕婆婆越发看重大房,而忽视了燕明烨。
但现在看来,婆婆是觉得大房出息也有别的房的功劳。本来一家人一块儿过日子就该这样,不然谁心甘情愿地照顾长辈,尤其燕明烨还不是长子,府内的东西又分不了多少给他们。
许静姝用帕子擦了擦眼泪,然后对着奶嬷嬷道:“还不快抱去给夫人瞧瞧。”
她道:“这孩子也是听话得紧,从青华县到盛京一千多里,不吵不闹的。”
燕明荞觉着,是因为马车太晃了,所以小侄子才一直睡觉。
许静姝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又对章辛媛道:“这是延哥儿吧,我和你大哥去青华县还没见过他,这回正好见一见。”
章辛媛抱着孩子呢,快一周了都。
许静姝探着头望了眼,道:“长得可真俊秀,像二弟,也像弟妹你。”
章辛媛笑着道:“我这侄子也好看啊,眼睛可真大。”
做母亲的对小孩难免心软两分,章辛媛觉得这孩子长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130-140(第2/20页)
是好。不过,延哥儿是燕国公府的长孙,还在沈氏身边待了这么长时间,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府上人多热闹好,等孩子们都长大了,也能相互扶持。
燕明轩和燕明烨至今都未纳妾,也不知以后如何,倘若一直这么下去,她们也不能总生孩子。所以只要他们和大房关系好,哪怕是堂兄弟,关系也会亲近的。
沈氏不算一个偏心的人,况且感情都是相处来的,孩子刚三个月,还太小呢,逗着孩子笑了笑,然后把见面礼给了,就让嬷嬷给抱下去。
章辛媛一拍脑袋,“哎,瞧我这记性,大嫂,满月礼当时不方便送,不过我可是准备了。”
章辛媛找人打了一只大金锁,还有几件自己做的小衣裳,也是比照着当初许静姝送的满月礼来的。
延哥儿满月,许静姝就往这边送了满月礼,所以该当回礼才是。
许静姝收下礼物,好好道了谢,又给章辛媛的儿子一份见面礼,章辛媛本不愿意收,但是许静姝道:“我还没见过延哥儿呢,我可是他的伯母,头一回见面哪能不给见面礼的,东西不算贵重,你收下就是了。”
她还带了青华县的特产,给府上的小娘和弟弟妹妹们分。
东西不少,毕竟府上人多。
给沈氏和明荞的自然还多些,是许静姝自己准备的,但人多,得等回去了再让丫鬟送去荞安轩和正院。
府上的几个妹妹并不常见燕明轩,以前燕明轩几乎住在书院,成亲在书院待了很长时间,又去赴任,一年到头也见不上几次面。
她们对这个大哥还有几分怯意,而虞小娘她们跟燕明轩就更说不上什么话了,沈氏就让她们先回去了,晚上再一块儿吃个饭。
而章辛媛也让嬷嬷把延哥儿送了回去,燕明烨不在,她这个做弟媳的,肯定得在这儿,若有什么大事,也得知道才是。
这回一家人才坐下好好说说话。
燕明荞抱着熙宜,悄悄问在青华县发生的事儿,小姑娘声音细软,一口一个姑姑叫着,又说姑姑好看,又说姑姑我好想你,把燕明荞哄得高兴得不得了。
而燕明轩的情绪好了许多,还露出了一个笑,这般笑着,慢慢和燕明荞记忆中的大哥重合。
沈氏端详着三人,要说变化自然是有的。
燕明轩比以前黑了不少,好像还高了点。而许静姝的气质更娴静了,大约是刚生产,还没彻底恢复过来,看着比从盛京离开的时候圆润了一点,整个人温温柔柔的。
熙宜自然是长大了,人高了不少。
沈氏看着她们姑侄俩说话,道:“熙宜都不想祖母吗,光在你姑姑那儿腻歪着。”
燕熙宜哒哒又跑过去,“我可想祖母了,但是祖母不是在和父亲母亲婶母说话嘛,那我只能去和姑姑待着了。”
许静姝无奈道:“母亲,熙宜这性子,还得劳烦您费心管管,去了一趟青华县,就不知天高地厚了,上山下河,简直无法无天。你看她,哪儿还有一点闺阁小姐的样子。”
熙宜低着头,沈氏说道:“是得管管,跟你姑姑好好学学规矩。”
燕明荞道:“那正好了,明日就请先生,每日按时上课,省得天天跟个小猴子似的蹦蹦跳跳的。”
课少的话还能跟着她练字,燕明荞这儿还有傅先生给的字帖呢。
这不就安排开了?
燕熙宜神色一呆,“姑姑,我可刚回来,还没玩够呢!”
燕明荞估计着,熙宜在青华县一年多,估计也没请过先生启蒙,六岁启蒙倒也不晚,她当初也是六岁启蒙。
“那先玩三日,够了吧。”
许静姝想回来也是为了这个,要不怎么说盛京好呢。在盛京随便请一位先生都比在青华县请的好,而且燕明轩那学问本来也就平平,自然不可能让他给女儿启蒙。
许静姝还知道,当初明荞就是六岁启蒙的,但学问比其他的妹妹好了不是一点半点。
只是晚一年而已,倒也显不出多晚来。
明荞是傅先生的学生,如今傅先生年事已高,肯定是请不来了,但请一个别的先生,那肯定是行的。
其实许静姝更愿意明荞亲自教,明荞功课好,为人处世、管家、规矩都没让人操心过。
只不过她这个妹妹再过两年就要嫁人了,哪儿一直操心侄女呀。
说起燕明荞的亲事,许静姝不免有些得意,她当初就觉得顾言不错,想要说合,但是婆婆心里有谱,结果如今两人还是定亲了,只能说有这个缘分。
许静姝道了声谢,“那就劳妹妹多费心了。”
燕明轩也道:“多谢明荞了。”
燕明荞:“一家人客气什么,我很喜欢熙宜的。”
沈氏道:“也是该谢的,但明荞说的也没错,一家人。”
她又问了问燕明轩什么时候去赴任,“赶不上你父亲从萧阳回来了吧?”
燕明轩道:“半月之后。”
燕明轩有点不明白为何母亲会这样问,若是问他什么时候去赴任,直接问好了,怎么还能和父亲扯上关系?
许静姝看了看沈氏,又看了看燕明轩,然后把头低了下来,这种事不该她插嘴。
沈氏道:“你父亲年纪也不小了,这次回来估计最多能在朝中领个闲散官职,还比不上从前呢。而且他这爵位也是从你祖父那里继承的,所以趁今儿辛媛也在这儿,所以想跟你们商量商量,等你父亲回来之后,请折子让你承爵。”
燕明轩早就请立世子了,承爵是早晚的事。
上回萧阳给回信,老夫人回信说了,早点让燕明轩承爵是好事,这个长孙终于要立起燕国公府的门楣了。
老夫人拎得清,所以燕国公那边应该也没什么难处。
倘若他还在朝为官,官职又比较重,那绝对不会让燕明轩承爵的。
沈氏又道:“不过明轩年纪也不大,而且明远他们刚十几岁,还没到成亲的时候,我是做嫡母的,日后肯定要为他们操持婚事,所以就算明轩承爵了,我打算先不分家。”
“你跟明烨是亲兄弟,虽然都成亲有自己小家了,但我还是希望,你能理解母亲的苦心,兄弟俩能相互扶持,共同进退。”
在府中住着,大部分还是花公中的银子,大房可能会吃点亏。
但说实话,若是燕明轩和许静姝真把燕国公府当成自己的,霸占着这些钱财,不给弟弟妹妹留活路,沈氏肯定寒心,觉得养了个白眼狼出来。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的,手心手背都是肉。
两个亲生儿子,沈氏还是希望他们越来越好的。
许静姝看了燕明轩一眼,点了点头,燕明轩说道:“说实话,府上这些银钱,也是老一辈们,母亲和祖母你们慢慢积攒下来的,连着明荞管家,才有今日。
我不过占了一个长字,所以能继承燕国公府的爵位,但是说实话,在我心里,我和明烨是一样的。”
都是嫡子,也都上进,其实明烨比他还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130-140(第3/20页)
聪慧一些。其实兆州水患,要不是得益于家里的银钱,燕明轩就算想为百姓做事,也没有那个能力。
到时就不是升官,而是被贬了。
还有,燕明轩也想过,这回的确走运,若是平日里,拿着自己的银子去帮百姓做事,皇上肯定会疑心,想朝廷是缺吃还是少穿了。
所以说,跟着住在一块,燕明轩是愿意的,这些不属于他,怎么分配全凭父亲母亲做主。
承爵不分家很好,再说了,明荞还没嫁人呢。
章辛媛笑了笑,“明烨没在这儿,但我觉得这个法子好,我是乐意的。”
沈氏道:“你父亲大概十一月底就回来了,到时候我跟他说一说,再给你写信。静姝这回回来,可还打算跟着去?”
许静姝摇摇头,“儿媳该留在家中的,熙宜也这么大了。”
夫君重要,孩子也重要,长辈更重要。
也不能光围着夫君转。
等两年明荞就成亲,况且常州离盛京不远,可以去小住一阵子,没必要非跟着。
沈氏点点头,章辛媛若是想去陪着燕明烨,那就以后再说,不必今日把所有事儿全给说了。
“你们舟车劳顿也累了,先回去梳洗歇息,等晚上咱们一家人一块儿吃个饭。”
沈氏还记着另外一件重要的事,许静姝生的小公子名字还没起呢,其实已经取好了,只不过没告诉他们,沈氏取的,一个曜字。
章辛媛肯定是忍不住比较的,延有延续的意思,曜有明亮的意思,不过两个字都不错,也说不出婆婆喜欢谁来。
她没想到竟然会承爵不分家,不过这样也挺好,家和万事兴,她可不想当那个搅屎棍。
很快就到了晚上,家宴一桌好菜,也比往日热闹得多,燕明轩三人去兆州,在那里清苦些,自然是许久没吃过这样的好菜了。熙宜什么都喜欢吃,又有沈氏和燕明荞给夹菜,最后吃得肚子溜圆。
她一个小姑娘,吃了两只蟹,好多菜和两碗饭,委实不少。
沈氏不由道:“以后你们夫妻俩再去哪儿,熙宜就在家陪着我!”
这是去做什么了,别的地方哪儿有盛京好。
燕明轩其实也有些自责,妻儿跟着他还是受苦了些。
燕明荞觉得可能是苦了点,但不缺吃少穿,又在爹娘身边,就很好了。
现在是最好的时候,长兄在,侄女也在,一家人和和乐乐的,谁都高兴。
不仅是燕明荞高兴,就连虞小娘她们也高兴。说真的,只要府上越来越好,她们的儿子日后也能越来越好,就连女儿的亲事上也会更好相看。
至于燕国公这个人,当初老国公去世,她们这些妾室都没去萧阳,算着也有快三年没见了,现在早就把燕国公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九月中旬,燕明轩去常州赴任,沈氏这回放心多了。
今年盛京冷得早些,九月底就下雪了,比去年早了半个多月。
从九月份到十月份,一共下了两场雪,等到十一月份,天已经冷得让人不想出门了。
十一月月初是陈小娘的忌日,中旬十三这日沈氏要带着府内的小辈们祭奠老国公。
沈氏估计着,月底燕国公就能回来了。她觉得她还算了解燕国公的为人,他在萧阳待了三年,萧阳自然是比不上盛京的,如今孝期终于满了,哪怕是在冬日,下着大雪,他爬也要爬回来。
只不过,承爵是说好的事,倘若燕国公不愿意,他又不止明轩明烨这两个儿子。
燕明泽不是出府另过了吗,燕国公要是硬气些,也过去就是了。
那么喜欢燕明泽这个儿子,跟着去呗,沈氏绝对不拦他。
十一月底,二十八那日,晨起还下着雪呢,门房的几个小厮正在门口扫雪,然后就看见两辆马车从巷口驶进来。
定睛一看,好像是萧阳的马车。
那个很机灵的小厮本应该这会儿立马去正院禀告,从城门就守着,让夫人她们出来接,但是这么厚的雪……
夫人和五姑娘出来多冷啊。
第132章 像个外人
有门房小厮想快点跑正院去通禀, 这种事肯定能领赏。但是这个小厮一把把人拽住,跑得贼快。
一边跑还一边喊,“我去吧, 让我去吧!你……你们照顾好国公,这下这么大的雪,路不好走的!”
那小厮往地上呸了一口,和同伴说道:“这天天的,就显出松叶机灵来了!”
这些在燕国公府干了好多年活的小厮们对燕国公回来还是极其高兴的, 几个人连忙赶过去, 候着等马车停下, 马车挺好, 就候在旁边。
说不住公爷一高兴就给赏钱了呢。
有人还问拉车的马夫, “可是公爷回来了?”
车夫冻了一路, 可算到了, 脸上难免带了两分笑, 乐呵呵地说道:“正是, 要不是这着雪, 路上耽搁了几天, 不然早就到了。”
小厮们态度殷勤,有人把矮凳搬了下来, 有人给扶着凳子,还有人给掀开帘子, 又是挡着风雪, 又是撑着伞,一群人喜滋滋地候着, 才把燕国公候了出来。
萧阳地处盛京以北, 气候严寒, 所以宁氏从前都是去萧阳避暑,冬日那里也比盛京冷一些。燕国公从那边回来,头上戴着灰色的毡帽,身上披着大氅,人比三年前瘦得多,也显出几分老来。
雪还在下,他眯着眼睛看了看燕国公府的门庭和门匾,熟悉中带着点陌生,可真是太久没回来了。
他理也没理那些小厮,就下了车。
盛京没有萧阳冷,燕国公还是觉得在盛京好,在萧阳守孝这三年。第一年要吃素,日日祭拜,后面那两年虽然不用这样,但是不能离开萧阳,更不能近女色。若是被别人发现了,必定受弹劾,然后给燕国公府招祸。
大是大非上,燕国公没错过,而且有宁氏盯着,他这三年过的是苦日子。
还是回来好啊,回来好。
不过想起回来要做的事,燕国公脸沉了沉。
他这还没死呢,就惦记着他的爵位了,只不过宁氏劝他,要为国公府考虑,又说燕明轩上进,能撑得起门楣,而他没个一官半职,要爵位有什么用。还说连沈氏这些年都不晨昏定省了,管家的事都交给了两个儿媳和明荞,燕国公得向着沈氏看齐。
就算顾全大局,也该把爵位给明轩。
况且,孙子都有了,何不含饴弄孙颐养天年,要个爵位还有什么用。
这回必然是要削爵的,可燕国公觉得他还年轻,他今年才四十一岁,老国公这个时候,还在朝中任职呢。而且说句实在的话,他现在本来就没有官职了,倘若连爵位都没了,这府上还有他的容身之处吗?
燕国公想了,要承爵也可以,但是得让燕明泽回来,否则,他绝对不答应。这明轩是当大哥的,爵位都给他了,难道心眼小的……还容不下一个弟弟?
那就太让他失望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130-140(第4/20页)
其实,燕国公这么做也有他自己的道理,他觉得膝下这么多儿子,明轩是长子要承爵,明烨也跟沈氏这个嫡妻一条心,其他儿子还小呢,虞小娘她们最听沈氏的话,他是做父亲的,自然希望儿子们围着他转,来逢迎讨好他。
燕明泽是这样,可燕明轩和燕明烨已经长大了,翅膀硬了。真等爵位传了,那他这个做父亲的,就更不像个父亲了。
只不过,燕国公看着空空的大门口和扫得干干净净的道路,彻底呆住了。
小厮们看燕国公走得很快,后头跟着的人也没个给赏钱的意思,也不好上前去问。
大雪把大门两边的石狮子都盖住了,就露出两个眼睛,显得有几分凄凉。燕国公虽然身边围着的小厮多,可是,一个亲人都没有,他不解,为何沈氏她们没来门口等着。
今日不是二十九吗,书院难道没放假。
怎么一个人都没有。
燕国公根本不觉得雪大,他可是从萧阳回来,一千多里都赶回来,冒着风雪呀,而从院子里走到大门口能有多远,怎么就没人来接他?
燕国公对着门房小厮怒道:“夫人呢,虞小娘她们呢?你们没人去城门口等着吗!”
小厮被吼得一愣,“夫人在正院呢吧,今日下雪,小的们以为没人出门的,就没去城门口等着。”
下这么大的雪,多冷啊。
*
再说松叶,跑回府中之后,他就停了下来。
他寻思,跑那么快做什么?真要等夫人和五姑娘来大门口儿迎着呀。这公爷也又不傻,自然不会在门口冻着哩,肯定自己会去正院的。
那肯定要慢一点,但是吧,还不能太慢,不然公爷动怒,受罚的还是他。
松叶看着路边的雪,心里有了主意。
沈氏正在屋里喝茶看书的,燕熙宜和延哥儿也在这儿,有丫鬟带着玩呢。
但曜哥儿还太小,冬日天冷,不好出屋。
沈氏时不时和孙女说句话,熙宜这样,倒是让她想起明荞小时候,不过熙宜没明荞聪慧,总不想上学,这个还是得管管的。
月底放两天假,燕熙宜就在沈氏这儿,平日放假也会去燕明荞那儿,这是许静姝嘱咐的,多陪祖母和姑姑,一方面多露露脸,另一方面,沈氏和燕明荞是真心喜欢燕熙宜的。
小姑娘还不懂什么是孝顺,这份感情最难能可贵。
许静姝知道两个小姑子嫁得好,多过来没有坏处。
而延哥儿也是章辛媛故意抱过来的,深究跟许静姝的缘由差不多,一早就送过来了,她则要和许静姝一起理账管家。
本来章辛媛是想着,九月份许静姝一回来就把管家的事慢慢交出去,她先教许静姝,然后等许静姝学会了,自己不就能清闲了。
再说,她毕竟不是长媳,以后许静姝必然要管家的,她霸占这个做什么,况且这么多东西管着也累,还不如多去正院跟母亲小姑子吃吃饭呢。
不过,许静姝自认为能力不足,也没办法像燕明荞一样一个人管一大家子,所以她就跟沈氏言明,两个人一起管着。
许静姝为主,章辛媛为辅,从九月初到十一月底,两个月的时间,虽然大部分都懂了,可许静姝还东西弄不明白呢,所以,今儿下了雪,两人还是去了账房。
燕明荞不用管府上的事,就在屋里看书呢。今早不用请安,下雪这么舒服的天气自然要睡个懒觉。
等天亮了慢悠悠起来,早起吃了碗汤面,金黄色的汤底,淡黄色的面条,就比头发丝粗一点。
单吃就很香,也不会软,很有嚼劲。不过燕明荞局的不够辣,所以又加了两勺油辣子,这吃完身上都热乎乎的,连汤婆子都不用抱。
吃过饭就在屋子里看书,如今不用看账本,她这几桩生意还有丫鬟盯着,所以更多的时间,燕明荞就拿来看书练字了。
她还挺喜欢看书的,看书练字,一上午就过去了。
下午睡个午觉,醒来弹琴画画,偶尔会绣些小东西,这一日就过去了。
冬日出门少,也不怎么去太傅府,跟顾言一个月见个一两次,但对燕明荞来说,已经不少了。
沈氏如今过的也是这样的日子,所以当丫鬟进来通禀,说门房小厮来了,沈氏连书都没放下。
“叫他进来吧。”
松叶看着有点狼狈,头上沾着雪,袖子和下边衣摆都脏了,好像摔了似的。
“夫人,公爷回来了,小的们没想到公爷今天回来,就没去城门口候着,公爷如今已经到大门口了,估计过会儿就该到正院了。”
松叶不动声色地揉了揉腿,沈氏问道:“这是怎么了?”
松叶嘿嘿一笑,“小的着急,怕耽误了正事,所以跑着过来的,然后不小心摔了一跤。结果没赶快多少,反而耽搁了一会儿。”
沈氏却是一点都不急的,最好出门的时候燕国公就到了,不然这么冷,谁愿意出门。
“宁湘,你让人去各院,把公爷回来的消息告诉了去。宁夏,你把这小厮送出去,拿点好的伤药。”
松叶忙点头,跟着宁夏退了出去,不过自然不能只拿伤药,赏钱也少不了的。
他觉得还是他机灵,若是夫人看重这事,早就吩咐了,和下雪可没关系。
沈氏把书放下,燕国公这么快就回来了。她其实早就想过这件事,虽然婆婆信中说让明轩承爵,但是依她这二十几年来对燕国公的了解,他肯定不会那么轻易地就把爵位给让出来。
不过这也等了许久,不在乎这一个月两个月,且先这样,就晾着他吧。
燕明轩也不在盛京,燕国公想拿乔,可也得有人看才行。
得让他知道,不是求着他传爵位,而是他要讨好燕明轩,才要传爵。
沈氏理了理衣服,慢悠悠地把书放回书架,又让丫鬟看好熙宜和延哥儿,这才往门口走。
沈氏刚出门口,燕国公就到了,人在正院门口,正大刀阔斧地往这边走呢。
从大门口到正院,一刻钟的脚程,尽管燕国公有意放慢,可是,从正门走到正院这一段路,除了见丫鬟来来往往跟他行个礼,别的人是一个都没有见到。
燕国公的心里有些凉,大门口没人,这儿也没人,哪儿都没有
人都去哪儿了,燕国公觉得,自己人是在这儿走着,可没人看得见他。
等进了正院,可算看见沈氏了,只是沈氏的神色淡淡的,草草地行了礼,“公爷可算回来。”
衬着这冷冰冰的雪地,加上沈氏冷冰冰的神色,就算这是欢迎他回来的话,燕国公却听得心里也凉飕飕的。
不过这个嫡妻一直就这样,燕国公也不是头一天知道了,能高兴他回来就怪了,但是虞小娘苏小娘她们肯定是想他回来的,毕竟在主母手下讨生活不容易,他回来还能给撑腰做个主。
还有那些年纪不大的儿子们,这两年多过去了,肯定大不相同,想念他这个做父亲的,谁能不想念父亲。
第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130-140(第5/20页)
年前几个月守孝时,燕国公还难过得直哭呢,只不过后来时间久了,也觉得待够了。
对了,还有明荞,他可没少给明荞好东西。
燕国公道:“外面冷,夫人先进去吧。”
沈氏点了点头,侧过身落在燕国公后面,跟着进去了。
燕国公许久没回来,正院很多地方的布局摆设都和原来不一样了,屋里暖烘烘的,仿若春日。
许多摆饰换了新的,更名贵更好看,跟原来大不相同。
燕国公看沈氏,觉得她这两年好像没什么变化,脸上上着淡妆,一点都不像操劳过的样子。
衣裳也是柔软的绸缎,头上首饰看起来更是珍贵得不得了。
燕国公下意识看了看自己,他衣裳没有沈氏的好,而且人比着沈氏……是老了的。
沈念安不过比他小三岁而已。
忘了几年前了,燕国公还觉得沈氏没有孟小娘她们好看。
沈氏见他怔怔地看看这看看那儿,一副大受打击的样子,笑着道:“公爷愣着做什么,怎么不把大氅解了,这屋里多热呀。”
燕国公嗯了一声,由着丫鬟解了大氅,然后坐在了椅子上。
茶水是温热的,点心是没见过的新样子,燕国公有些无措,明明萧阳也不差,但他一回来,就跟个土包子进城似的。
“虞小娘她们呢?”燕国公无话可说,就捡了这么一句。
跟沈氏待着,他不太自在,熙宜跟原来不一样了,那个小的应该是延哥儿,还不会说话,胆怯又好奇地看着他。
沈氏道:“这两日下雪,我们没想着公爷会回来,所以公爷到了才去传话,不过应该很快的,估计一会儿就到了。”
沈氏也坐下了,问道:“公爷是哪日回来的,如今路上可不好走。”
燕国公咳了一声,道:“十六回来的,路上是下了雪,耽搁了几日。”
沈氏又道:“母亲身子可还好?”
燕国公点了点头,“还算硬朗。”
他觉得沈氏声音温温柔柔的,但听着就不舒心,于是道:“你不用担心萧阳那边,都挺好的。”
沈氏也只是随口一问,她道:“宁湘,你再去催催。”
燕明荞听到消息就过来了,在正院门口还碰见了大嫂二嫂,她们两个人走得有些急,三人对视了一眼,也不好在正院门口堆着说话。
许静姝道:“外面天冷,咱们先进去吧。”
章辛媛倒没什么,反正承爵跟二房也没啥关系,公公回来就回来。
燕明荞则点了点头,跟着两个嫂子说道:“父亲回来了是回来了,不过应该还和往日一样,没什么区别。三哥又不在,嫂嫂们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