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 江清玥:我才不要给祝新……(1 / 2)
<div style="height: 0px;">
第 41 章 江清玥:我才不要给祝新……
文云君像是被江清玥一句话破防了, 沉默了半天,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江清玥没有乘胜追击,她和文云君又没什麽特別大的矛盾, 只不过是理念不同,话不投机半句多罢了。
催着文云君将药膏拿来,拿上药膏,江清玥就打算走了,至于预防风寒的药丸,等文云君做好, 送到临明殿即可。
“娘娘, 刚刚是臣说错了话,娘娘与陛下情谊非同寻常, 并非他人能随意置喙, 是臣僭越了。”
拿个药膏的功夫, 文云君又变了一张脸, 此刻她认错的模样,诚恳极了, 看不出一丝敌意。
江清玥接过药膏, 嗯了一声, 直接离开,也不说怪罪还是不怪罪,态度冷得出奇。
她没有看见的是,一直到她走出去老远,文云君依旧站在原地,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望着她离去的方向,久久未曾挪步。
而刚刚才掉下去的好感值,转瞬又升回去了。
【文云君好感值+15】
不光涨回去了, 好多涨了5点,让江清玥看得满头问号。
所以,文云君你真的是个正常人吗?
好像有那个大病。
文家有大病的人不止一个文云君,还有別人,例如被许多人等待的文锦瑶。
文锦瑶如大多数人猜想的那样,于年前大胜青云府,大军凯旋的消息传入京城,京城的百姓都很激动。
倒不是京城百姓有多在意时局,主要是贏了就不用打仗,他们的参军的亲人就能安安全全的回来。
文锦瑶应该领着大军一起回京,然后风风光光入城,被全城百姓热烈欢迎。
结果她丢下大军,自己一个人带着十来个亲卫,一路换了三匹马,提前三日到了京城,低调入京。
入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大狱看忘族妹文思敏。
文锦瑶和文思敏的关系一般,要不是她在前线打仗,文思敏在后头被革职严查,文锦瑶都不一定记得还有这麽一位族妹。
在文锦瑶看来,文思敏被关起来后,最丢脸的人就是自己。
好歹与她姓一个文,陛下看在她还在前线打仗的面子上,也该等她回京后再问罪文思敏,文思敏也是,明知道她在前线朝不保夕,拿命为文 家拼前程,她竟然在后方收受贿赂,被朝廷逮个正着!
文锦瑶倒是要看看,文思敏与自己究竟是什麽深仇大恨,要让她这般顏面扫地。
所以在看见文思敏后,文锦瑶问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之前可曾有过龃龉?”
看着这位比自己大上十岁,今年三十有二的族姐,文思敏很是冷淡地回了两个字:“并无。”
“既无矛盾,为何要害文家,连累我?你可知,我此次领兵进攻云州,因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原因,难以寸进,本就是过多于功,后我攻下青云府,将功抵过,功劳更多,算是有些收获,或可往上走一走,现在因为你,大臣们怕是要给我扣上个管家不严的罪名,削去我大半功劳。”
文锦瑶用冷静的语气陈述着,听不出来她对文思敏是什麽态度,像是厌恶,又像是对后辈的教导。
望着眼前这位身上还残留着烽火气息的族姐,文思敏自事发后,第一次感受到了一些愧疚。
不管这件事裏,各方都是什麽态度,布局者和自愿入局的人,都对不起在战场上拼命的文锦瑶。
“族姐,现在被关起来的人是我,你不该来寻我麻烦。”文思敏有愧疚但不多,而且她觉得这事儿和她没什麽太大的关系,那三十万两银票放在她面前时,人就已经布好天罗地网,只等她跳进去,“別人要来害我,我无法事先预知,更没法顾及他人,我自身难保了。”
“这种话你跟別人说,骗骗傻子也就罢了,何必再来骗我这个苦主?”文锦瑶半个字都不信,她直接说:“我不管你有什麽打算,不要让你的事情,牵连到我与文家。”
“可是族姐,我姓文,敌人也是奔着我这个文氏女而来,他们要的就是牵连文家,我管天管地还能管得到敌人头上?”
文锦瑶看着装模作样的文思敏,一气之下,一巴掌打在眼前的铁牢门上,哐当一声巨响,好像连带着墙壁都晃了三晃。
文思敏被这巨力吓了一跳,脸上一白。
她是个文臣,武功不显,以前在族学的时候,就被文锦瑶压着打。
文锦瑶看她可算有了点儿畏惧的模样,冷笑一声道:“你一直等着我回来,不就是想让我拿军功来赎你吗?你认定了文家缺你不可吗?你这个人自小便是这样,自命不凡,自以为是。”
文思敏虽然害怕,但还不至于被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而且她很讨厌別人提起小时候的事,尤其是文家人提起来。
她有恃无恐的冲文锦瑶扬了下眉:“若不救我,文家就跟我一起死。”
文锦瑶冷笑:“你没那个本事。”
“族姐要不要等等看?其实我无所谓,我这条命,生来低贱,比不得文家嫡系血脉高贵,若是我一人死,能叫所有人为我陪葬,那我的命岂不是贵重多了?”
文思敏一想到文家所有人都给她陪葬,她就高兴地不得了,连笑容都真切了几分。
“你人都被关在裏面了,还有什麽倚仗?”
文锦瑶早就知道文思敏这个人是个疯子,所以文思敏干什麽,她都不觉得稀奇。
只是她想不到文思敏能做什麽,让文家那麽多高官一起死。
“当年琅平之战上,文家死了多少子弟啊,没有五十,也有四十,死了那麽多人,只出了你这位大将军,所有的功劳都在你身上了,可问题是,琅平之战是怎麽打起来的?”
文思敏的话让文锦瑶脸上的淡然逐渐消失。
那时候文锦瑶才不过十五六,她为什麽会知道?
文锦瑶眯了眯眼,凶狠的目光像是狼盯上了猎物。
文思敏脸上的笑容则越来越大,大到几乎扭曲狰狞的地步。
看啊,这就是文家,所谓传承千年的世家。
“人一死,好处可真是太多了,家主那些时日,睡觉都能笑出声吧?死人不光能为文家挣一个好名声,还能将所有证据都带到地府去。琅平城中的罪恶,文家欺上瞒下的罪状,都被死人的血覆盖了。”
“文家出事对你有什麽好处?你可別忘了,你年纪轻轻能当上一地知府,靠的就是文家。”
文锦瑶的质问裏充满了不理解,活下来的每一个文氏人都享受了家族的好处,怎麽能转眼背弃家族呢?
不管曾经发生了什麽,死者已矣,家族在,他们永远有一份香火,后世的文家人也会记住他们,他们若是死得悄无声息,谁能知道他们的存在?
战争就是会死人,文锦瑶不在乎死的是谁,正如在战场上征战时,她只需要死得不是自己。
文思敏像是被文锦瑶的话劝动了,她低头想了想,恳求道:“族姐,我也不想让家族出事,所以族姐,保下我,将事情推到胡家身上,柳宏想要对付胡良安,你们帮他一把如何?”
文锦瑶皱了皱眉,文思敏想一出是一出,她刚刚表现出的对文家的憎恨不似作假,此刻表现出的求生欲也不像是假的。
“柳宏是你的老师,胡氏子是你的正夫,你要帮你的老师,对付你夫君的家族?”
“对,胡家也没一个好东西,不如叫他们去狗咬狗,柳宏贏了,他就会更狂,他会更加贪心,琅平城的事情他也有份,何不将剩下的罪状全都让他一人承担?正如族姐所说,家族助我良多,那这个隐患,我帮家族彻底解决掉,不好吗?”
文锦瑶感觉自己脑袋有点儿转不过来了。
她弄不明白文思敏想要干什麽,她的真实目的是什麽,只觉得文思敏的态度很有问题,直觉告诉她,帮文思敏是个大坑,不能跳下去。
可是不帮文思敏,让文思敏在大狱裏蹲着,以后指不定她会泄露出什麽,一旦琅平城的事情让陛下知道,那麽文家就全完了。
琅平城,全城三十多万条人命,文家要拿什麽去赔?
还有因为那一战的功绩,文家得到的好处数不胜数,如果真相大白,功劳瞬间就会化作罪名,将文家世世代代钉在耻辱柱上!
所以在文思敏知道那一战的真相后,她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不惜任何代价帮助文思敏。
“你我至亲姐妹,你的生死大劫,我总不能袖手旁观,只希望思敏你能明白,如果没有文家,你什麽都不是,千万不要妄想去做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好吗?”
“族姐放心。”
文思敏看文锦瑶答应了,立马露出一个温和顺从的笑来,就跟以前一样,瞧着无害极了。
明面上文锦瑶班师回朝的日子的前一天,江清玥正在马场上骑马。
她学了两天,刚学会骑着马小跑着溜圈,祝新月第一天还能来陪她,第二天就来不了了,朝堂事情实在是太多,她根本腾不开手。
尤其是此次收归青云府的事,那麽大一个地盘,不是打下来就算结束,战后重建问题更多更繁琐,打下来只是第一步。
派谁去进行战后重建,让青云府彻底归大景所有,是个问题。
如今朝堂上对此事一直争执不休。
迟迟无法定下人选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有勇有谋的官员实在太少了,找不着合适人选。
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青云府当地的大家族大多跟着原本青云府的知府造反,全都被文锦瑶一刀砍了,活着的也下了大牢,所以现在青云府特別干净。
祝新月想要在这样干净的地方,放一个寒门出身的官员,提携青云府的寒门学子,如此一来,才能彻底盘活青云府。
江清玥对这些事情不是很了解,她也没法为祝新月举荐人才,在临明殿呆着无聊,她才出来骑马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