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章 一口气蹦出来三个任务……(1 / 2)
<div style="height: 0px;">
第 54 章 一口气蹦出来三个任务……
天还没亮, 江清玥就跟着祝新月从上官府出来了。
两人上了马车,低调前往皇宫,一路上几乎看不见人。
上官青云今日也去上朝, 她一般都是直接骑马,哪怕是最冷的时候,寒风刺骨,她照旧在马背上驰骋,像是不知道什麽叫冷一样。
但是今天,上官青云选择了乘坐马车, 跟在后面。
骑马就会让人认出来, 等到宫门附近,就会有其他官员的身影, 上官青云怕连累祝新月和江清玥暴露身份。
平日裏被撞见也没什麽, 但昨夜祝新月在上官府留宿, 身边没带几个侍卫, 不光是祝新月在,还有后宫的宠妃在, 这在一部分大臣眼中, 简直就是君子立于危墙之下, 想想都后怕的程度。
届时指不定有多少人弹劾上官青云。
没错,弹劾上官青云,总不能弹劾皇帝本人吧。
弹劾宠妃就更不可能了,出宫又不是宠妃能决定的,留宿更不是宠妃能决定的事情。
到时候弹劾江清玥,跟弹劾祝新月有什麽不同。
江清玥依靠在祝新月身上,昏昏欲睡,起的实在是太早了, 她眼睛都睁不开!
想想祝新月几乎每天都这个时辰起床,江清玥深觉当皇帝不是什麽好差事,尤其是当一个明君!
等一入宫,祝新月还想带着江清玥去上朝的大殿,江清玥十分感动,断然拒绝。
祝新月想分一些权力给她,让她有足够的能力自保,江清玥明白祝新月的苦心,江清玥确实需要权力加身,不是她爱权,而是权力这个东西,真的是好东西,有它在,江清玥就有底气。
可江清玥现在真的不需要,她现在很需要睡觉!
而且权力不需要多,够用就行。
况且承担权利就得履行义务,除非她想当个祸国殃民的祸害,那才能随心所欲。在她没有那个本事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纷争前,她还是茍着点儿吧。
其实现在的权力就够用,她躺在临明殿或者天宸宫后殿,没事儿看看话本,跟宫女聊聊八卦,悠闲度日,也挺舒服。
有人喜欢逐鹿天下,有人喜欢安居乐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这才是正常的世界。
最后江清玥如愿以偿回后殿补觉去了,等她一觉起来,已经天光大亮,祝新月也下朝了。
朝廷并不是每天都有要事,上朝的时间也不一而论,甚至上朝的官员多少也不一定,多的时候自然是大朝会,有事的都会来,少的时候只有核心成员,品级高的官员。
“今日看来没什麽要事。”
江清玥穿戴齐整,精神饱满地来到书房,她见祝新月认真批改奏折中,就知道今儿是个悠闲日子。
真要是有大事,早就召集官员们议事了。
“过一个月就要过年了,年底事情多且杂,但不会有什麽大事。”
祝新月抬头见江清玥进来,笑了笑说道。
江清玥上前,帮祝新月将奏折分类,随后又为祝新月研墨,陪着祝新月工作。
屋內火炉正暖,屋外有风呼啸,万裏无云却渐渐冷了下来。
昨夜一场冻雨,今日温度明显降低,江清玥懒得出门了。
像江清玥这样不想出门的人有很多,街道上人影都少了,但也有人不得不顶着寒意往外走,冻得手脚发麻,照样要做事。
文家族地的人披星戴月赶来,一进门先去灵堂祭拜烧纸,随后便开始接手治丧的事,熬了两天两夜的文锦瑶可算是能放心去休息休息了。
只是一个人呆着的时候,文锦瑶反倒有点儿睡不着。
她闭着眼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裏各种各样的事情如雨后春笋般争相冒出。
最后纷杂的念头逐渐消失,只剩下文云君的那一句话。
不能不让他们活。
文锦瑶想起那些死去的人,曾经那一个个人都是鲜活的,会跟她一起读书,一起习武的亲人。
然后他们变成了一具具尸体,冰冷的尸体。
装进棺材,埋到地下,只剩下一块碑立在那裏,还有一个土包。
可是该恨谁呢?
文家不是一个人,文家是一个家族,这个家族裏有很多很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与坏。
所以文锦瑶不能去恨文家,那应该去恨当时做出决定的文家主吗?
可文家主他难道就想看见这一幕吗?
看见自己的儿女,自己的亲人死无全尸,文家主他难道愿意吗?
那该怪世道不平,怪末帝暴戾无能,怪那些饥民毫无人性!
如今末帝已死,新朝建立,天地焕然一新,当初的饥民也都死绝了。
该怎麽恨,又该去恨谁。
文锦瑶现在很想问问文思敏和文云君,她们俩到底在恨谁,又该怎麽做,才能将活人心中的难平抚平?
文思敏早就回家睡觉去了,文家主不是她亲爹,用不着她日夜在此守灵。
文云君则还在灵堂熬着,她情绪稳定,昨晚还去厢房睡了一会儿,此刻神情清明,看上去精神奕奕。
文家的丧事还在继续,想要搞事的人就已经忍不住了。
文家家主咽气的第三天,早朝上,依附柳相的一个官员就突然跳出来弹劾文家,主要是弹劾文思敏,说她之前拿走的那三十万银钱,是她府上正夫牵线,从胡家的渠道拿走的,还拿出了账本,映照之前礼部尚书受贿的账本,有一些地方合上了,确确实实那钱是从西林国流出。
这件事上,文思敏也是受害者,是她治家不严,方才酿此大祸,而胡家,则和西林国私下勾结,是为卖国贼!
文思敏之前之所以能从大牢裏出来,就是因为文锦瑶担保,她和西林国没有关系。
本以为这件事已经彻底了结,谁知道又牵扯到胡家身上了。
因为文家有丧事,大部分文家人都没上朝,涉嫌其中的当事人更是不在,所以祝新月将此事交给大理寺卿,让对方去查。
如果胡家真的跟西林国有关,那双方很可能立国之前便开始联系了。
柳家此刻拿出来攻击胡家,其心路人皆知。
不过是个借口,文思敏或许真的是纯粹的被牵连,只因她有一个胡氏出身的正夫。
在朝堂上的户部尚书胡良安首当其冲,她当天就上了陈情折子,诉述自己绝无勾结他国,还详细说了这是一场栽赃嫁祸,幕后正是柳家。
原因很简单,柳相老了,而且他曾经是前朝的宰相。
之所以到了新朝,柳相还能当宰相,是因为柳相他在关键时刻倒戈,同时他名下有很多附庸,更是学生满天下,他的名望是祝新月急需的东西。
他知道,祝新月也知道,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当新朝稳住后,柳相这个宰相的位置留不住。
没有一个前朝的宰相,能一直做新朝的宰相,做到死的!
一旦柳相下去,柳家也很难在短时间內被祝新月重用。
柳无舟确实是有功劳,可那功劳在满朝文武面前,就有点儿不够看了,要说功劳最大的人,数十个手指头都数不到柳无舟身上,况且前脚才将柳相罢免,后脚就扶持他孙子上位,那宰相之位还在柳家,祝新月何必折腾这一回呢?
柳相不想坐以待毙,他双管齐下,一边是想送自己孙子入宫,先投资下一个皇帝,另一边则是对付那些目前对他宰相威胁最大的人。
罢免一个宰相很容易,一道旨意下去,就能撤掉他的官位,但朝廷事务繁多,宰相之位至关重要,不能长久空着,必须有人代替,胡良安是最佳人选。
所以柳相才针对胡良安。
祝新月面对这件事,有些头疼,她知道真相,朝廷中大多数人都知道真相,可最后的调查结果,不一定是真相。
就看柳家在朝中有多大势力了。
“怎麽就只有这一个宰相,一定是因为宰相太少,才让他的位置这麽超然。”
江清玥跟着祝新月处理奏折,人又长时间住在天宸宫,朝廷上有什麽大事,祝新月都会跟她说,所以她对这件事前后因果脉络已经了如指掌了。
江清玥第一反应就是,一切都是因为如今的官员体系有问题。
宰相这个位置,在春秋时代,是一个王手底下的二把手,那时候它的名字是相国,可见是能掌管一国的存在。
只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国家的大小,也不过是如今一个州府的大小而已,人少,事儿也少,事情少,手中所握权力就没那麽大。
现在一个国家有数十个州府,更是有翻了十倍不止的人口,偌大的国家只有一个宰相,那这个宰相的权力就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