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5(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八零退婚后躺赢了》 30-35(第1/15页)
第31章 可以喊我哥哥
王兰英很清楚她儿子的德性, 毕竟儿子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沈志民心里是怎么想的,王兰英一清二楚。
她儿子其实心里喜欢颜如意, 只不过为了前途,才跟颜如意断了。
王兰英跟儿子不一样,她是更喜欢唐艳娜。
颜如意看着温和, 实际上特别有主见,沈志民娶了她,根本就管不住她。
两人真结婚了, 说不定沈志民以后还得都听她的。
唐艳娜就不一样了, 唐艳娜看着脾气大, 但没主见, 识哄,还特别听沈志民的话, 结了婚家里肯定是以沈志民为主。
更何况唐艳娜家里还都是有权有势的人。
虽说唐正军倒了,但她还有个舅舅呢, 她舅舅可是在市府上班的, 等两人结了婚, 唐家再不乐意,也不能不为自家闺女打算, 到时候不用他们说, 就会把沈志民调回去坐办公室。
有唐家这个助力,以后沈志民才能一步一步的往上爬,等到他爬上去了, 他如果实在喜欢颜如意,大不了再把颜如意追回来。
退一步讲,如果唐家铁了心让唐艳娜和沈志民断了, 也得拿出诚意,谈判的时候她也得好好提下条件,比如说把她儿子再调回鉴定中心坐办公室。
总之,不管沈志民和唐艳娜是分还是合,她都不会吃亏。
这也是为什么她会气定神闲的等唐艳娜她妈过来,等唐艳娜她妈过来向她低头。
过了一会儿,真有人找过来了,不过不是唐艳娜她妈,是叶红珍。
王兰英不认识叶红珍,叶红珍也不认识王兰英,她问了好几个人才找过来,说王兰英在大杨树这儿。
走近了她也没问谁是王兰英,只喊了声,“王兰英!”
王兰英下意识的应了,刚应完,嘴还没合上呢,身上就挨了一棍子。
王兰英“哎哟”了一声,不等她反应过来,叶红珍拿着棍子,对着她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抽,一边抽一边骂,“我让你满嘴喷粪,败坏我闺女名声!”
王兰英没有防备,被打得没有还手之力,抱着头四处躲。
旁边几个妇女怕打着自己,也不敢拦。
很快就围了一大圈人。
好歹也是在一个家属院住着,几个男同志好歹把叶红珍拉开了。
几个妇女也劝叶红珍,“有话好好说,把人打出个好歹,你也落不着好不是。”
叶红珍单枪匹马,气势却一点儿都不弱,指着王兰英骂,“再让我听见你编排我闺女,我把你舌头割了。”
旁边一个妇女问她,“你谁啊,怎么跑到我们家属院撒野来了?”
叶红珍,“颜如意她妈!”
哦,是苦主她妈找上门了。
原本还有人帮着王兰英说话,一听是颜如意她妈,都不帮腔了。
这段时间王兰英没少编排姓颜的姑娘,确实也是找打。
王兰英被打得鼻青脸肿,又觉得丢面子,死鸭子嘴硬不承认,“我编排你闺女什么了,我家志民本来被分到了办公室,不是你闺女把他工作占了,把他挤到了考古队。”
叶红珍,“你脸呢!明明把我闺女工作给占了,还倒打一耙,以为攀上了副主任侄女,就能在文物局横着走了?文物局不是你们唐家的,副主任上头还有局长呢,人家局长心里明镜儿似的,要不为什么回来就把副主任的官职给撸了,把你儿子又调回考古队了,你有本事去找管分配的,编排我闺女算什么本事!”
叶红珍越说越气。
她原本不知道这事儿,是今天她去买菜,有个化肥厂的也去买菜,俩人认识,就唠了几句闲话。
那人问她,“听说你家如意找个了外国人,她以后嫁那么远,你放心啊?”
叶红珍大吃一惊,“我闺女什么时候找了个外国人啊?”
那人也惊讶道,“没找啊,我也是听王兰英说的,就是沈志民她妈,她说你闺女找了个外国人,岁数挺大,你闺女仗着外国人的势,把她家志民的工作都给挤了。”
其实王兰英说的更难听,那人都没敢照着王兰英的原话说。
饶是这样,叶红珍也给气炸了。
沈志民和颜如意分手的事,她心里就窝着火,是叶红娟劝她,让她别去找王兰英,显得他们多舍不得沈志民似的。
她就忍下来了,反正俩人也没正式定亲,分就分吧。
估计王兰英就以为他们好欺负,变本加厉了。
这她忍不了,她原本也不是个好脾气的,说她脾气好,那是没惹着她。
这下菜也不买了,直接去化肥厂家属院了,一路问着找到了王兰英。
管他三七二十一,先把人揍一顿,出出气再说。
又对大伙儿说,“你们要是不信,去文物局打听打听,到底是谁挤了谁的工作,话我撂这儿,谁说瞎话,出门就让车撞死!”
都发这么毒的咒了,大伙儿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是沈志民先攀上副主任侄女,把颜如意的工作给挤了,后来被局长给查出来了,就把副主任的职务给撸了,然后把颜如意给调了回去,沈志民也按原先的分配调回了考古队。
王兰英却颠倒黑白,还编排人家姑娘找了个岁数大的外国人。
沈志民一家都不是化肥厂的职工,却占着化肥厂的房子,家属院里好些人都有意见。
这下连个给她帮腔的人都没了。
叶红珍见王兰英鼻血糊了一脸,也不敢再打了,见好就收,哼了一声,“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我现在就去街道上问问,不光编排我闺女,还编排人家外国人,街道到底管不管,如果随便编排人他们都不管,明儿个我就去大街上吆喝你王兰英偷人,还偷了不止一个!”
几个妇女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
叶红珍把手里的棍子一扔,气昂昂地去街道办了。
化肥厂也属于新里街道,李主任听叶红珍讲了事情的原委,很是重视。
上次王思诚来街道办闹事,还是颜如意把宋团长喊过来帮的忙。
颜如意和宋团长看着就是认识的,而且还挺熟。
不看僧面看佛面,就冲着宋团长,这事儿他们也得管。
而且这里面还牵扯到外国人,处理不好了就是国际影响。
李主任再三向叶红珍保证,街道办一定会严肃处理,叫叶红珍回家等处理结果。
叶红珍出了气,这才回家了。
路过菜店,还进去买了菜。
到家门口和颜如意碰个正着。
颜如意见她回来了,松了一口气,“妈你去哪儿了?”
叶红珍不想让闺女知道那些闲言碎语,跟她说,“我去买菜,碰到你张婶,跟她多说了几句,没看时间,回来就晚了,饿了吧,妈这就做饭。”
颜如意,“菜给我,我摘菜。”
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八零退婚后躺赢了》 30-35(第2/15页)
红珍刚买的豆角,就把豆角给她了,“厨房热,去外面阴凉地儿摘去。”
颜如意提着菜篮子去了院子里,摘了会儿想起来万金油,问她妈,“妈,家里有万金油吗?”
叶红珍,“有,昨天我刚买了一盒,你是不是被虫子咬了,咬哪儿了?”
颜如意,“没有被虫子咬,明天我要跟蒋老师还有夏鹏飞去刘家沟,一天回不来,要在那儿住几晚上,夏鹏飞说山里蚊子多,叫我带盒万金油。”
叶红珍,“刚回来没多久,怎么又出差?”
“去收古董。”
叶红珍心疼闺女,但这是公家安排的差事,再心疼也不能拦着。
就把万金油找出来给了颜如意。
叶红珍做好饭,颜国强他们都回来吃饭,就是没看见颜明河。
“四河呢,怎么都这个点了还没回来?”
颜如意,“八成还在外面玩儿呢,我去找找他。”
颜如意在家属院找了一圈也没找到颜明河,问了几个人,也都说没看见他。
传达室李大爷对她说,“四河不在家属院,他一个人跑出去了,我还问了他一句,他倒是跟我说去哪儿了,不过我没听清,大东街那边在修路,路边堆了一堆沙子,你去看看他是不是在那边玩沙子。”
大东街紧邻机床厂家属院,颜如意跑过去一看,路边确实堆了一堆沙子,有三个孩子在沙堆上玩,不过没有颜明河。
她听徐庆梅和汪爱珍说有拐卖小孩的,小的卖掉,大的记事的,就把人弄残了,带到深市当乞丐。
颜如意吓出了一身冷汗。
颜明河没有被拐走,他迷路了,缩在墙角。
他也不知道他现在哪儿,也不知道怎么回家。
眼看着太阳一点一点的往西斜,他有点慌,还有点害怕。
他听说有拐卖小孩的,也不敢随便问人,万一被人贩子拐走了,他就再见不着他妈了,也见不着他姐了。
眼泪啪嗒啪嗒直往下掉。
正掉眼泪,看到街对面的水果店,有个解放军从里面出来了,他如同见了大救星。
老师说,遇到了困难,要找解放军叔叔或是警察叔叔。
他站起来,就跟一个小炮弹似的冲着解放军叔叔冲了过去。
宋逸平路过水果店,进去买了几个苹果。
刚从里面出来,看到一个小男孩朝着他这边跑过来了,下一秒就被人抱住了大腿。
低头一看,是个小男孩,看样子也就 8,9 岁,脸上也不知道在哪儿蹭的,黑一道白一道的,还挂着泪珠,可怜巴巴道,“解放军叔叔,我迷路了。”
孩子迷路了,家里大人找不到,不知道都急成什么样了。
宋逸平,“走我送你回去。”
他的车就在路边停着,他拉开车门,颜明河立马爬了进去。
解放军叔叔亲自送他回家,他心里踏实了,也不慌了。
他是头一次坐汽车,还是解放军叔叔开的汽车,又崇拜又新鲜,坐在车里,东摸摸西看看。
宋逸平从网兜里拿出个苹果,掏出手绢擦了擦,递给颜明河,“饿了吧,吃个苹果垫垫底。”
颜明河咽了下口水,把手背到背后,“谢谢解放军叔叔,我妈说不能随便吃别人的东西。”
宋逸平笑了,“解放军叔叔不是别人,解放军叔叔给的东西可以吃。”
这会儿他确实饿了,而且红彤彤的苹果的诱惑力太大,颜明河略略纠结了一下接过来了,“谢谢叔叔,等回家了我让我妈给你钱。”
这孩子还挺有礼貌,宋逸平摸了摸他的头,然后发动了车子。
“你家住哪儿?”
“我家住三一机床厂家属院。”
宋逸平心里一动,“那你认不认识颜如意?”
颜明河眼睛一亮,“她是我姐,叔叔,你认识我姐啊?”
还真是巧,怪不得第一眼就觉得这孩子长的有点象颜如意,原来是颜如意的弟弟。
“认识,我是你姐的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一听是他姐的朋友,颜明河更放心了,啃了一口苹果,问一答十,“叔叔我叫颜明河,我大哥叫颜明海,我二哥叫颜明涛,我姐叫颜如意,哦叔叔你是我姐的朋友,你肯定知道我姐的名字。”
颜明河一句一个“叔叔”,刚才没觉得什么,不过这会儿听着,就觉得有点不大入耳。
都差了辈儿了,这万一喊习惯了,以后都不好改口了。
宋逸平咳了声,“你可以喊我哥哥。”
他 26,这孩子顶多也就 8,9岁,两人年龄差这么多,他让人家喊他哥哥,脸上还有些不自在。
但这是原则问题,为将来着想,这口必须得改。
颜明河认真想了想,严肃道,“不行,老师说要喊解放军叔叔。”
他觉得喊解放军哥哥是对解放军叔叔的不尊重,他长这么大,都没听谁喊“解放军哥哥”的,所以不能改。
这是原则问题。
宋逸平活了 26 年,还是第一次诱哄一个孩子,本来就很不自在,孩子原则性还挺强,他哪还好意思再哄着孩子改口,只好作罢。
“你怎么跑这边来了?”
一说起这个,颜明河就很是愤愤不平,“我和二成比试弹弓,我没比过他,我那把弓架不行,稍微一用劲儿就断了,二成说他那把是柳木的,是在人民公园找的木头,我就想去人民公园找木头,二成骗我,我在公园里头转了一大圈,都没找到带叉的,我就想回家,坐公交车的时候坐错车了,就坐到这儿来了,我兜里的钱不够坐车了,我也不知道坐哪一路回去了。”
是这么大的孩子能干出来的事。
“你们怎么比试的?”
“用弹弓打靶,他 10 下都打中了,我只打了 5 下弓架就断了,二成一直笑话我,我比二成准头好,要不是弓架不结实,我早把他打败了。”
要不然他也不会跑去人民公园找木头,想做一把结实的,打败二成。
宋逸平,“我那里有特别结实的木头,你想要的话,我给你做一个弹弓,保准能赢过二成。”
颜明河的眼睛一下子贼亮,连声道,“要,叔叔你帮我做一个吧,我给你钱。”
想了想他的零花钱都花光了,他已经没有钱了,就改了口,“我让我姐给你钱。”
说着挺起小脸膛,一脸骄傲道,“我姐可会挣钱了,我家的电视机就是我姐挣钱买的,叔叔你家里有电视机吗?”
宋逸平,“有,不过我是你姐的朋友,不用给钱。”
颜明河立马狗腿地给宋团长发了张好人卡,“叔叔你真好。”
宋逸平,“……”
也不知道一把弹弓能不能哄他改个口。
宋逸平怕颜如意他们着急,路上开的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八零退婚后躺赢了》 30-35(第3/15页)
快,很快就到机床厂家属院了。
颜明河坐在车里看到了颜如意,“叔叔,我看到我姐了,她肯定是出来找我的。”
宋逸平也看到颜如意了,摁了下喇叭。
颜如意在外面没找到颜明河,急出了一头汗,正想回家把家人都喊出来一块找,听到汽车喇叭响,回头一看,认出来是宋逸平常开的那辆。
开车找比人走路找要快,她就想请宋逸平帮忙,开车帮她找下颜明河,还没到跟前,就看到颜明河从车窗那儿探出头,冲着她挥胳膊,兴高采烈,“姐!”
颜如意,“!”
宋逸平把车子停下了,颜明河不知道怎么开车门,扒着车窗对着他姐,呲着牙笑。
刚才没找到颜明河,颜如意差点没急疯,这会儿见颜明河全须全尾的回来了,还冲着她傻乐,颜如意的火气一下上来了,恨不得揍他一顿,“你上哪儿去了,知不知道我都快急死了。”
颜明河委屈巴巴道,“我去人民公园了,后来迷路了,解放军叔叔把我送回了。”
宋逸平把车门打开,颜明河恋恋不舍的从车上跳下来了。
颜如意,“宋团长你在哪儿看到他的?”
“中兴街水果店那边,我下班正好路过,他还挺机灵,谁也没拦,就拦着我,跟我说他迷路了。”
是挺机灵,谁也不拦,专拦她姐的相亲对象。
颜如意向宋逸平道了谢,又对宋逸平说,“宋团长你还没有吃饭吧,我妈已经做好了,要不然去我家吃顿便饭吧。”
虽然宋逸平很想去拜访颜如意的父母,不过时机还未到。
一来空着手上门不礼貌,再一个第一次登门,他更想是以准女婿的身份。
就对颜如意说,“我还有点事,下次再叨扰吧。”
临上车前,对着颜明河比了个“6”。
颜明河点头如捣蒜,末了还朝着宋逸平挥了挥手,“叔叔再见!”
颜如意莫名其妙,等宋逸平走了,问颜明河,“刚才他给你比手势是什么意思?”
颜明河嘿嘿笑,“这是我和叔叔之间的秘密,不告诉你。”
颜如意拿出杀手锏,“一会儿我跟妈说,你一个人偷跑出去玩,还迷路了,让解放军给送回来了。”
那不得挨他妈的揍!
颜明河识实务者为俊杰,立马对他姐和盘倒出,“是叔叔要给我做弹弓,做好了明天给我送过来,我们说好了,明天6点,我在家属院大门口等他。”
“做弹弓?”
颜明河还指望他姐给他打掩护,就一五一十的把前因后果都给他姐说了。
“姐,你别跟妈说,我下次再也不敢一个人跑出去了。”
堂堂一个团长,竟然答应给四河做弹弓!
这就是传说中的忘年交吗?
颜如意觉得还是要有必要吓唬吓唬她弟,“这次我不跟妈说,再有下次,妈揍你我可不拦着,这次是你运气好,碰到了宋团长,再有下次,八成你都回不来了,外面有拐卖小孩的,把你拐走了,先把你胳膊打断,腿也打断,再带到深市当小乞丐,天天趴地上问人要钱。”
颜明河被吓住了,其实就算他姐不说,他也不敢再一人往外跑了。
颜如意这才满意。
颜明河想讨好一下他姐,对颜如意说,“姐,我跟你说个秘密,刚才那个解放军叔叔有点怪,非让我喊他哥哥。”
说着挺了挺小胸膛,“不过我没喊,姐如果他让你喊哥哥,你也别喊,老师说要喊解放军叔叔,喊解放军哥哥是不对的。”
颜如意的脸莫名有点热,拍了颜明河一下,“话真多,赶紧回家了,刚才说的那些话,不许和他们乱说。”
颜明河拍他姐的马屁,“我不说,我谁也不说,咱俩是天下第一好,我就跟你说。”
主要也是怕说漏嘴了被他妈揍。
宋逸平到家的时候,刘嫂已经把饭做好了。
吃过饭,方玉茹和宋成仁出去遛弯。
刘嫂把家里收拾好,也走了。
他家里有个储藏室,一些不经常用的东西都在里面放着。
宋逸平去挑了把手锯,又拿了砂纸,小刀,见里面还有一罐清漆,也一并拿上去了院子里。
院子里有一棵核桃树,还是上一任房主留下来的,长的枝繁叶茂,年年都能结很多核桃。
核桃木质地坚硬,耐磨,还不易开裂变形。
而且核桃木的纹理和花梨木有点相似,很漂亮,非常适合做弹弓。
他把手锯挂到腰上,一个起跳就攀到了树上,又往上爬了几下,人就到了树上。
方玉茹和宋成仁遛弯回来,从核桃树下过的时候,听到头顶传出“呲嚓呲嚓”的声音,仰头一看,见是宋逸平在树上,正拿着手锯锯一根树枝。
方玉茹,“逸平你干嘛呢?”
宋逸平言简意赅,“做弹弓。”
方玉茹和宋成仁一下被震住了。
方玉茹,“儿子,你下来,我摸摸你额头。”
是不是发烧烧傻了,智商又回到小时候了。
第32章 谁是宋哥哥
宋逸平打小就手巧, 木头枪,弹弓,弓, 陀螺……他都会做,无师自通,而且做的比大人做的都精巧。
军区家属院的孩子都爱跟他玩, 成天跟在他屁股后面跑。
好几个孩子年龄比他还大,却一口一个“哥哥”的喊,央求他给自己玩玩木头抢啊啥的。
不过自打上了初中, 可能是觉得幼稚, 他就不再玩这些了。
今天却又是爬树, 又是做弹弓, 事出反常,如果刘嫂在, 肯定会说他是中邪了。
宋逸平没管他爸他妈是如何震惊,他挑了个合适的树枝, 锯断后就从树上跳下来了, 然后拿着树枝去了工具房, 先把树皮剥掉,再用砂纸细细打磨, 穿孔……折腾到半夜, 才把弹弓做好了。
虽然多少年都没做过了,不过手艺没落下,做好后自己试了试, 手感还不错。
他用的是轻型皮筋,看着精致,其实威力不大, 适合小孩子玩。
最后又上了一遍清漆,晾干后就能用了。
他和颜明河约好,下午 6 点,颜明河在机床厂家属院大门口等他。
下班后他就开车过去了。
颜明河已经在大门口等着了,看见有辆吉普过来,离老远就撒丫子跑了过来,“叔叔!”
宋逸平把车开到马路边停下来了,从车上下来,把做好的弹弓递给颜明河。
颜明河第一次见到这么精致的弹弓,眼睛都直了,双手在衣服上擦了好几遍,才把弹弓接过去了。
宋逸平捡起一个小石子,“试试手感怎么样?”
颜明河把小石子裹到皮兜里,然后眯着左眼,拉紧皮筋,“嗖”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八零退婚后躺赢了》 30-35(第4/15页)
的一下,小石子射出去老远。
颜明河乐得见牙不见眼,“谢谢叔叔!”
宋逸平咳了声,“喊哥。”
颜明河立马背叛了自己的原则,“谢谢哥哥。”
不枉他折腾了半夜,宋逸平满意了,跟颜明河约法几章,“不能用玻璃弹珠,不能对着人或是动物,对着玻璃窗也不行,也不能在人多的地方玩,你如果能做到,下次我给你用空弹壳做个坦克。”
颜明河现在对宋逸平已经崇拜的五体投地,这会儿宋逸平说什么就是什么,头点的就跟小鸡啄米似的。
听到宋逸平还要给做弹壳坦克,还问宋逸平,“是电影里那种坦克吗?”
“对,就是那样的。”
颜明河顿时笑得都快看不见眼了。
宋逸平见旁边没人,小声问他,“你姐下班了吗?”
“我姐去山里哪个沟沟里了,今天早上走的,她说要在那儿待好几天。”
宋逸平,“……”
他路上开的很快,就是想赶在颜如意前面过来,这样等颜如意回来的时候,俩人正好能碰个正着,可以顺便说几句话。
哪知道颜如意竟然出差了。
颜如意他们去的地方叫刘家沟。
刘家沟离市区有200里地,要先坐车到长平镇,再从长平镇转车,下了车还要再走3,4里地才能到。
他们到刘家沟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
因为事先打过电话,刘家沟的村长已经在村口等着他们了。
村长是个四十来岁的汉子,中等个头,皮肤黝黑,见三人中蒋东明年龄最大,上前握住了蒋东明的手,“同志你好,我是刘全贵。”
“刘同志你好,我是蒋东明。”
又给夏鹏飞和颜如意做了介绍。
刘全贵一一跟两人握了手,“三位老师一路辛苦了,你们住的地方都已经安排好了,三位老师先去歇歇脚,吃点饭。”
三个人都给安排到了村委大院。
从村口到村委大院,差不多穿过整个村子。
正是饭点,好些村民都蹲在门口吃饭,看到蒋东明他们三个,一个妇女问刘全贵,“村长,他们就是市里来的专家啊。”
刘全贵,“是,今儿个明儿个他们都在村委,家里要是有老玩意儿,拿过去给专家现场验验,如果是真的,专家现场收,现场结钱。”
妇女,“我们家三代都是贫农,可没那值钱玩意儿。”
另一个妇女接话,“刘永明家有,他家以前可是大财主,听说以前打仗的时候,他家把银元都砌到墙里了,好些呢。”
“你可拉倒吧,刘永明他爷又吸又赌的,祖上积攒的那点家产,早就叫他败光了,他们家现在穷的叮当响,刘永明连个媳妇都娶不上,要是有银元,早把屋子扒拉了。”
刘全贵给蒋东明他们介绍刘永明家,“他家以前确实是大财主,我爷以前给他家当过长工,去过他家,我听我爷说,他家大厅里有个木格架子,上面摆了好些大瓷瓶,大的有半人来高,后来刘永明他爷染上了大烟瘾,还染上了赌瘾,又抽又赌的,把家产都给败光了,刚解放的时候,还给评了个贫农,如果不是永明他爷又吸又赌的,传到现在,应该能传下来不少老玩意儿。
除了刘永明家,别的都是一般的庄户人家,祖祖辈辈都没出过人物,不过倒是出过几个走江湖的,也都是解放前的事了,倒是八里营,解放前挖出过大墓,以前兵荒马乱的,也没人管,里面的东西都被他们村的人挖了,我估摸着他们村民手里藏着好东西。”
刘全贵把他们领到了村委大院。
他们来的时候,赵东升一直说刘家沟是个穷山沟沟。
实际上刘家沟一点儿都不穷,起码不象赵东升说的那么穷。
村委的房子都是砖瓦房,院墙也是用红砖砌的。
村里住户基本上也都是砖瓦房。
刘全贵说他们村在后山上种木耳,是集体财产,木耳卖出去了,全村人都能分钱。
夏鹏飞小声跟颜如意说,“以后赵老师说的话,你得学会分辨着听,学术上的还能听听,除了学术上,其他的,他说的话,你得仔细斟酌斟酌了,反正我是至多信一半,有时候一句都不能信。”
颜如意,“我听说最开始是派他来,是他自己不来。”
是他自己不来,为什么还要阴阳怪气他们三个。
夏鹏飞指了指自己的脑袋,“他这里可能有问题。”
颜如意听徐庆梅说过,赵东升媳妇特别厉害,经常打赵东升,有一次两人吵架,她媳妇一板凳下去,把赵东升给砸晕了,后来去医院缝了5针。
兴许是他媳妇把他脑袋打坏了。
这两天他们都借住在刘家沟村委,房间也都安排好了,颜如意住中间一间,蒋东明和夏鹏飞分住在她两边。
饭是在刘全贵家吃的。
刘全贵还特意杀了一只鸡,招待城里来的专家。
不过吃住他们都是给钱的,这是文物局定的规矩。
所以下乡的补贴还是很高的,一天补助5块钱,用不完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要不赵东升愿意下乡呢。
吃过饭,回到村委大院。
刘全贵开了大喇叭,在大喇叭里喊话,“各位社员请注意,各位社员请注意,城里的专家已经来了,现在就在村委大院,谁家如果有老玩意儿,想让专家看看值多少钱,就拿到村委这边来,如果确实是好东西,专家当场收,当场给钱,专家就在咱们村待一天,明天这个时候就去八里营了,下次再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大家伙儿抓紧点时间。”
不大功夫,就来了不少人。
大部分都是过来看热闹的,也有带着“老玩意儿”来的,有瓷碗,有茶缸,有奖章,有陶罐……
东西是不少,就是没一个有研究收藏价值的。
半下午的时候,蒋东明索性带着夏鹏飞和颜如意出去,在村里闲逛。
刘家沟不算大,有百来户人家。
在村子闲逛了一圈,一无所获。
夏鹏飞有点沮丧,“看来这次在刘家沟要空手而归了。”
赵东升知道了怕是要得意了。
蒋东明在前面,夏鹏飞和颜如意在后面。
颜如意朝着一户人家院里随意瞟了一眼,赶紧喊蒋东明,“蒋老师。”
蒋东明回头,“怎么了?”
颜如意指了指旁边的院子,“你看看墙角那个石槽。”
蒋东明顺着颜如意手指的方向看过去,看到了墙角的石槽。
夏鹏飞也看见了,他是农村长大的,家里一直都养猪,还以为颜如意没见过猪食槽,还对颜如意解释,“那是猪食槽,是给猪吃食用的,一般家里养猪的都有。”
颜如意,“我见过猪食槽,不过我觉得这个跟其他的猪食槽不大一样。”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八零退婚后躺赢了》 30-35(第5/15页)
何止是不一样,这是一个宋庆历年间的古董!
虽然她不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
蒋东明也看出来这个猪食槽的形状跟别的不一样,就对两人说,“进去看看。”
三人刚到那家院门口,就有只大黄狗从里面跑出来了,对着三人汪汪汪直叫。
夏鹏飞怕吓着颜如意,把她护到了身后,然后捡起根棍子,“去去”的赶黄狗。
一个三十来岁的妇女掀开门帘出来了,看见是他们三个,把大黄狗赶走了。
虽然不知道三人来她家干啥,但还是热情的把三人迎到了院子里。
三人径直去了石槽那儿。
这个猪食槽长大概60公分,宽50公分,高有30公分。
比常见的猪食槽确实要短一些,槽壁也要厚一些。
大约是常年在外面放着,风吹雨淋的,外面糊了一层泥土。
离近了看,跟常见的猪食槽确实大不一样。
妇女见三人围着个猪食槽看,主动给他们三个介绍,“我嫁过来这个猪食槽就在这儿了,喂猪有点显小,而且槽又深,猪要伸长脖子才能够着槽里的吃食,不大好用,我男人就又请人凿了一个新的,这个也没啥用,就一直扔这儿了,我嫌它占地方,昨儿个还跟我男人说,让他找几个人,帮着抬出去扔了。”
说到最后还一脸惊喜,“这不会是个古董吧?”
颜如意掏出手绢擦了擦猪食槽外面的泥土,喊蒋东明看,“蒋老师,这上面刻的有字。”
猪食槽外壁上确实刻的有字,因为年代久远,字迹有点模糊,三人辨认了一会儿,认出是个“江”字。
蒋东明请妇女端来一盆水,他亲自动手,把猪食槽里外都擦洗干净了,外壁上刻的字也都显露出来了,勉强能认出,最上面刻的是“一江秋月”,左下方还刻了四个字:梅山苏轼。
这下连夏鹏飞也看出端倪了,惊喜道,“这不是猪食槽,这是砚洗吧?”
蒋东明点了点头,“确实是砚洗的造型。”
砚洗原本是靠墙放着,蒋东明喊夏鹏飞和颜如意,想把砚洗从墙边移开,看看另一面有没有刻字。
砚洗太沉,三人搬的有点吃力,妇女也加入进去,四个人好歹是把砚洗挪动下位置,勉强能看到另一面。
不出蒋东明所料,背面刻有跋文。
只是字有点小,又太模糊,靠肉眼很难辨认出写的都是什么。
苏时是宋时期的文学大家和书法家,如果这真是他用过的砚洗,那可太珍贵了。
夏鹏飞夸颜如意,“小颜你可太厉害了,隔那么远,你是怎么一眼就认出来的?”
颜如意谦逊道,“我就是觉得看着不象是猪食槽,就想过来看看,没想到竟然是个古砚洗。”
夏鹏飞哼哼两声,“等回去了,看赵老师怎么说。”
蒋东明脸上也漾出笑来。
他现在觉得颜如意就是个福星,只要有她在,就会有重大发现。
上次是发现个古瓷窑,就已经震惊考古界。
这次是苏轼的砚洗,又是重大考古发现。
妇女没想到这个不起眼,还没啥用处的石槽竟然真的是个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