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版本之子(25)(2 / 2)
“尹莫有他哥撑腰,他哥来的时候,把尹莫小时候戴的玉都拿来了,还说了很多尹莫小时候的事。”岳迁很憋屈,“我呢,我孤儿一个,没哥哥疼,唯一的舅舅还不肯陪我回老家,我爸妈走的时候,我才多大,我根本记不起以前的事,想跟尹莫分享吧,都不知道说什麽。”
电话那头一阵沉默。
岳迁继续发功,“舅,你不是老念叨我只知道工作,要孤老一辈子吗?我现在好不容易找了个男朋友,你又不支持我?”
寧秦嘆气,“我调整一下安排。”
岳迁马上雀跃起来,“那周六早上我来接你,別吃饭啊,我带爱心三明治给你吃!”
“谁要你的爱心三明治。”
话是这麽说,但周六寧秦还是起了个大早,运动完冲了澡,什麽都没吃,接过岳迁笑嘻嘻送来的三明治。
三明治做得很实在,肉和蔬菜都是完整的大片,岳迁一边开车一边自夸,“还行吧?尹莫一口气能吃三个。”
寧秦本来吃得好好的,一听尹莫,胃口一下子不好了,“哦,那他很能吃啊。”
岳迁大笑,“你俩有点像。”
寧秦挑眉,“我和他,像?”
“都爱阴阳怪气。”岳迁学着寧秦刚才的语气,“那你只吃一个,你很不能吃啊。”
“……”寧秦无语了会儿,忽然说:“他阴阳怪气你?”
“这叫情侣之间的情趣。”岳迁冲寧秦眨巴眼,“没有伴儿的人可能体会不到。”
寧秦冷着脸,“注意行驶安全,小心被你的交警同事抓到。”
寧家的老家并不是“那边”尹家和岳家那种宅子,是岳迁外公外婆过世前住的老別墅,在南合市边缘。寧翎和岳小旭去世后,岳迁曾经被老两口接去,短暂地生活了一段时间,不久外婆不行了,寧秦才把岳迁接走,跟着自己。
岳迁对老家印象并不深刻,那裏给他留下的最鲜明的印象,就是不断的白事。
父母的白事,外婆的白事,外公的白事。每场白事都办得十分热闹,老一辈的人讲究这些,不管亲人过世是多麽悲痛,白事一定是盛大而热闹的。
白事之后,满地残破的纸钱似乎才是至亲心情的真实写照。幼小的他看着外婆默默流泪,整理妈妈和爸爸的遗物,又看着外公面无表情地整理外婆的遗物,再稍微长大一点后,看着舅舅把外公的遗物收拾装箱。
老家成了死亡的见证,死去的人的一切都停留在那裏了,活着的人很多时候甚至想不起他们。
岳迁很多年没有回来过,看着陌生的房子渐渐向自己靠近,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它,居然这麽小吗?
没长大之前,他觉得它很大,灰黑色的砖瓦,高耸的围墙,它就像那个不茍言笑的外公一样威严。但此时站在它斑驳的院门前,它看上去那麽普通,只是一个随着城市的发展,而被遗落的老房。
寧秦看了看岳迁,“不敢进去?”
“有点感怀。”岳迁接过钥匙,“怎麽会不敢。”
寧秦每年都会请人来打扫维护几次,但没有人住的房子再怎麽维护都会迅速失去生气,院子裏的草疯长,有一面墙已经被爬山虎侵占了。
房门打开,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岳迁脑子裏闪回一些在这裏生活的片段,寧翎和岳小旭带他回来小住,他偷听外公和员工打电话,外婆和保姆一起讨论做什麽菜,还在读书的寧秦用充满敌意的目光盯着他……
那时整套房子还很新,很明亮,像个水晶打造的宫殿。
岳迁往楼上走去,他记得这裏一直保留着寧翎的房间,是三楼最大,采光最好的一间,旁边一间则是他的,外婆盼着寧翎带丈夫儿子回来住,寧翎没了后,外婆总是在那房间裏发呆。
寧秦也跟着上来,“你想听什麽?其实你在这裏住的时间很短。”
岳迁在寧翎房间裏走了走,打开柜门和抽屉,裏面放着少量衣物和书籍,岳小旭没有家人,因此他的遗物也收纳在这裏。岳迁看下来,没有找到任何和他们研究有关的资料,甚至连写着研究中心字样的东西都没有。
“舅舅,你记不记得我高中时一个人去过柏山市?”岳迁问。
寧秦神情微顿。
“我去找那个研究中心,但它和我小时候住过的家属院一起消失了,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岳迁看着寧秦的眼睛,“我回来问你,它们为什麽不在了,什麽时候不在的,你答应我,会去打听打听。”
寧秦別开视线,走到窗边。
“但是你后来没有跟我说,我也忘了。”岳迁走到寧秦身边,继续看着寧秦,“自从我成了孤儿,你就是最疼我的人,我的很多无理要求,你都依我,我要什麽,你都想办法给我找来,但唯独这件事,你把我敷衍过去了。”
寧秦说:“我没有敷衍你。”
岳迁说:“那是你也没有找到答案吗?还是说,你知道,但你不想让我知道。”
寧秦猛地看向岳迁,眼中有很复杂的东西。
岳迁问:“那个研究中心,是不是有问题?那场事故……”
“那就是事故而已!”寧秦疲惫地按了按太阳xue,“不是现在的警察才会认真调查,以前的也会!”
岳迁停下几秒,“他们那个研究,研究的到底是什麽?我爸妈到底在做什麽?这个屋子裏放的就是他们的全部遗物了,他们所有精力都放在研究上,那是他们的心血,就算是事故,也不能什麽都没有留下来吧?”
寧秦明白岳迁这是有备而来,翻开相册,这本相册裏的寧翎还很年轻,在读书,每张照片都挂着笑容,而寧秦则是个小孩。
“你妈妈研究的內容,我也不清楚,她很小的时候就对物理、化学、天文这些东西感兴趣,她是我们家裏最聪明的人,她学得越多,我就感到她离我越远,尤其是她留学之后,和我们逐渐没了共同话题。”
寧秦回忆,他曾经去国外找过寧翎,寧翎在校外租了房子,但几乎住在实验室,只带他玩了一天,就是那一天,寧翎也不断打电话,关心数据。他死皮赖脸跟着寧翎,寧翎只好带他去开会,寧翎见的那些人都是科学家,他们说外语,用的都是专业术语,他听不懂。
回国后,寧翎更是扑在科研上,但让父母和他都感到意外的是,寧翎这个学术狂居然有了心上人,并且很快结婚了。寧翎和岳小旭的婚姻,其实一直没有得到父母的祝福,他们希望寧翎找个门当户对的人,而岳小旭非但没有任何背景,还是个孤儿,虽然成绩很出众,靠自己出国深造,但已经有一个学霸女儿了,不需要一个学霸女婿。
寧翎走的完全是和父母的设想相悖的路,双方有许多隔阂,寧翎从不在回家的时候说自己在研究中心具体做什麽。很长一段时间,寧秦只知道她在柏山科技大学供职。
“我不是故意瞒着你,那个研究中心的水很深,我当时想,既然它没了,那就没了吧,人也早就不在了,你过好之后的日子就好。”寧秦说。
“水深?”岳迁知道重要的信息马上就要来了。
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寧秦只得继续说,“他们那个研究中心,叫莱茵格实验室,名义上归柏山科技大学管理,但实际上背后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的,是两个国外的科技企业。这两个企业都有军工背景,和我们国內的相关企业有很多合作,它们旗下还有生物制药之类的实验室。柏山科技大学让莱茵格实验室的存在变得合法合规,至少在当时,在表面上是没有问题的。至于裏面的人具体在研发什麽,外界根本不知道。”
岳迁燥热起来,这样的研究中心如果放在现在,绝对不可能存在,难怪在那场事故之后,它就消失了,连为了学者们修建的家属院都拆了。
“出事后,我和你外公去清理遗物,你外公提出把你父母的工作资料交一部分给我们,我们看不懂,只是留个念想,但柏山科技大学拒绝了,理由是研究资料高度保密,即便是直系亲属也无权知晓。”寧秦那时还是学生,几乎没有社会阅歷,后来又找过校方几次,莱茵格实验室已经解散,那两个企业退出,资料早已被封锁带走。
寧秦已是商人,很敏锐地嗅到了危险气息,寧翎和岳小旭当年的研究很可能不光彩,他们去世了,赞助的企业也早已离开,柏山科技大学和研究中心有关的负责人离职,出国,一切像是画上了句号。这时候非要剖根问底,必然引来祸端。
“你明白我为什麽不告诉你了吗?”寧秦说,“我越来越不懂我这个姐姐,但你是她唯一的孩子,她不会希望你因为她而面临危险。她和你爸的死已经把门关上了,他们不想你再把门打开。”
寧秦停了半分钟,凝重地看着岳迁,“我这个做舅舅的,不想再失去亲人。”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