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修真 > 凡人之从夺舍曲魂开始 > 第四百六十九章 人造灵根,明王秘法

第四百六十九章 人造灵根,明王秘法(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升迁 超脱:混元圣仙 封神之铁血艳影 帝皇剑之勇闯天涯 全球废土:从废弃基地开始升级 揉碎你 娱乐:开局被锤,我跑路好莱坞! 横推世界的暴力剑仙 无上丹尊 映月宫

不过,想要练到这步,估计也得等两人将秘笈上内容修完之后,才有资格直接导引灵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凡人之从夺舍曲魂开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凡人之从夺舍曲魂开始请大家收藏:凡人之从夺舍曲魂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至于谢端阳为何对这件事上费心,原因也是众多。

一来可以加深自己对《明王诀》的修行领悟。

至于其二,则是想到了所谓的“人造灵根”之法。

在灵界,炼体士修炼到一定地步后,便可奔赴境外险地,寻觅那些可令人“生出”灵根的宝药。

人界无有此等灵药,欲要生出灵根,就只有故早传承下来的落后办法。

将某件纯粹属性的器物以“血祭”之法祭炼过后,与身体化合,成为某种特别意义上的“器灵根”。

当然,灵界早有高人在此基础上创制出以妖兽内丹替代的“丹灵根”。

不仅炼化时间短,更是几无风险。

当然,所谓的“器灵根”、“丹灵根”之法,限制也是不小。

譬如说最多只能再令多掌控一行之力。

否则金丹、元婴及肉身等,便难以承载,遭受反噬。

不过,那是对已经身具灵根的修士而言。

倘若只是想为原本并无灵根的修士,单独催生出来灵根,倒是不必担心属性冲突反噬的问题。

只需要考虑能否承载丹灵根、器灵根即可。

不过,这就又带来另一个悖论。

如果本为凡人,无有法力在身,想要炼化“器灵根”、“丹灵根”,自也不是件容易事。

故而,谢端阳才想到了炼体士上。

若是挑选根骨不俗者,传授“明王诀”等炼体之法,将之体魄培育到一定地步。

那么,自然也就足以承载“丹灵根”、“器灵根”等。

当然,除去肉身外,若是神魂心性意志等过于孱弱,应该也难以承载。

不过,正如肉身体魄的事可以通过武学、炼体之法解决一般,谢端阳同样有另外的思路。

若是他能够试验成功,在人界令凡人生出灵根,意义同利益都极为重大。

毕竟即便是两名修士结合,诞下的子女也非是说必然继承灵根。

对于宗门等组织形式而言,或许还不算什么,大可以吸引招收新鲜血液,筛选出优秀子弟入门。

但对那些修行家族,尤其小家族而言,可就是另外一重意义了。

说不定,就决定家族能否继续传承下去。

当然,谢端阳如此做,主要还是为的自家修行。

他可没有忘记,虽然自己已经结丹,但却是占据了张铁的甲尸之身而来,与正常的夺舍还自有所不同。

修行越到后面,就越有桎梏牵扯,影响未来进境。

故而他才在天南大乱后,不惜以筑基之身横渡天澜草原,冒险前往大晋。

有极重原因,就是为的血灵白骨道的法门。

借助“血灵化身”等秘法,重塑身躯,从而摆脱原本束缚。

对于人界修士而言,无疑难于登天。

即便是对元婴修士而言,都非是易事。

不过谢端阳身怀太虚镜,却还是有着足够的信心。

这些人,正是自家推敲重生之法必备的研究。

当然,这些内幕不消说与任何人听。

打发了刘齐两人离开,谢端阳默默沉思半晌,便自摒除杂念继续修行起来。

裁云拂尘修复结束,修为固然比刚结丹时深厚许多,但一时间也难突破至中期。

接下来这两年,他打算将重点主要放在护身杀伐的术法神通之上。

自己先前云生墟一行,借助“三才三元阵”加持自身,意外将第四重的“明王诀”提前修成。

正好,有资格来修习燃灯佛宗与之配套的数种秘传大法了。

据说一经修成,便可幻化出明王及日月光菩萨法身加持自身,施展无限光明火、日月金刚轮等神通。

斗战杀伐之能,绝不在雷音宗的罗汉金身之下。

这门秘法,谢端阳自云生墟时起就时时揣摩体悟,早已琢磨通透,再无碍难。

如今心意一定,便自以手结印,将心灯放出播撒出无量光明加持自身。

忽忽然,就是大半个月过去。

谢端阳手势变幻,最终于胸前一合。

心灯登时大放光明,照耀洞室内外。

于此同时,他体内法力亦是勃发,欲要与心灯之光内外勾连起来。

只是却始终存一层隔膜,连续冲关数次,却始终无法真正结合,幻化出明王虚影。

《凡人之从夺舍曲魂开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凡人之从夺舍曲魂开始请大家收藏:凡人之从夺舍曲魂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诸君,该入万魂幡了 无极! 尸怪修行笔记 洪荒财神:别让赵公明再斩尸了! 山河稷 我这平淡的修仙之路不该就此断绝 无敌,无敌,这个道士强了亿点 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 这个洪荒不正经! 坐看仙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