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大汉翁主的悠闲岁月 > 80-90

80-9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一勾手他就上了 穿进虐文从杀死男主开始 穿成替身文里的白月光 九零致富日常 顶级Alpha老板为何这样? 九十三个红绿灯 要命!谁家指挥拎刀上啊 妄恋[撬墙角] 谪龙说 就说别让AI振兴酒厂!!

他是经济学家,但真的对化学什么是一窍不通,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啊。

三双眼睛互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刘陵发愁的想,这可让她怎么解释。刘陵倒是想给两人当一回老师,但不想当一辈子,万一以后刘彻和桑弘羊再有什么不懂的就问她,时间长了,刘陵也不敢保证自己会不会就突然说漏嘴,把自己也给暴漏在了刘彻面前。

刘陵决定当个没有师德的人,她无视了两人求知欲旺盛的眼神,接着讲述制作步骤:“当油脂逐渐变成黏糊的膏状后,就可以装入事先做好的模型中定型了,然后放置三日让肥皂充分凝固胡就可以脱模了,之后让其慢慢变硬皂化,一个月后肥皂就算是做好了。”

“至于香皂则是在制作肥皂的过程中加入了蒸馏的花露,具体步骤和制作酒精差不多,这点陛下应该是知道的。”

虽然刘陵仍然没有给自己解释疑难杂症的意思,但刘彻聪明绝顶,自觉已经领悟了什么叫做皂化,慢慢变硬?怎么听着有些荒谬?

但刘彻没有多问,去做肥皂和香皂的又不是他,他只要一声令下,吩咐下去后,自然有的是臣民给自己生产这些他需要的东西。

桑弘羊再一次被这堪称神奇的一幕震惊,同时对刘陵的聪慧有了一个深刻的认知。

翁主绝对是上天赐给大汉最珍贵的礼物。

只是稍微一联想,刘彻和桑弘羊仿佛都能看到国库被堆满了钱财的盛景。两人心里同时冒出一个念头,陛下可以随心所欲的武装自己的军队了。尤其是这位帝王从登基起,就对匈奴采取了与以往和亲绝然相反的政策。

“既然如此,一事不凡二主,就由桑弘羊和少府负责收购羊毛和香皂、肥皂的制作。”刘彻简介的下了命令。

而后,他看向刘陵道:“阿陵的功劳朕若是只赏赐些金银就太吝啬了。”

你还知道啊。

刘陵神色如常,等着刘彻的后话。

是给自己分红呢?还是给自己分红呢?

其实她的要求也不高,好歹是自己拿出来的聚宝盆,她要个一分的利不算什么吧?

想到此处,刘陵眼神灼灼的对着刘彻道:“陛下,臣妹养家糊口的也不容易。”

刘彻人都惊了,他上下打量着刘陵道:“卫青的俸禄都在你手里,还不够你挥霍的?”

“看您说的,卫青才不到二千石的……”刘陵当下气急,刚开口就察觉到桑弘羊难以置信的目光,声音越说越小,最终没有底气的消声了。

桑弘羊只是没想到卫青堂堂大男子汉,居然还没和刘陵成就好事呢,居然就先当上了居家好男人。这中人设,他自愧不如。

谁还嫌钱少的?刘陵想到自己躺在床上数钱玩的梦想,顿觉底气足足的道:“陛下,您还没说给臣妹什么赏赐呢。您若是一时想不到,咱们就按老规矩来。”

这所谓的老规矩就是和以前两人合作的生意一样,三七分,刘陵三,刘彻七,木得办法,谁让刘彻这人是个贪得无厌的大地主呢,整个大汉朝都是他的,最终解释权归他所有,那怕刘陵据理力争仍然不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刘彻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绝大部分的利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汉翁主的悠闲岁月》 80-90(第6/14页)

规矩三七分?

刘彻想了想以往三七分后刘陵最终所得的利润,顿时心疼的紧,别的也就罢了,如果连羊毛的生意和肥皂的生意也要和刘陵三七分,刘彻简直连想都不敢想。

他忙把头摇的飞快,拒绝道:“不行,朕不同意。”

“一九分,你一朕九。”说完,还不等刘陵和桑弘羊对他的厚颜无耻表达意见,刘彻已经把自己必须如此划分的充分理由讲述了出来。

“首先,大汉境内的羊毛肯定是不够桑弘羊和少府挥霍的,而且还有做肥皂用的油脂这些,大头都在匈奴那里,你只是出了个主意,朕却得枕戈待旦派遣将士出战匈奴,胜负还两说。无论大汉是赢是败,这些都是免费的物资,可朕也得给将士们分发抚恤,所以朕只能给你一分。”

这次换刘陵沉默了,如果真如刘彻所说,这些所得最终哪怕只有一点点落在这些将士身上,那刘陵也是高兴的。

想到此,刘陵福至心灵,又有了一个念头,她当即便提了出来。

“陛下,其实,我们们不是非要在民间广招工匠来做毛线和肥皂。”

之前是刘陵没往这方面想,其实哪有比给大汉的士兵一个能养家糊口的工作更能凝聚他们对大汉和皇帝的衷心呢?

只要他们知道哪怕他们阵亡在了对战匈奴的前线,自己的家人依旧可以靠着朝廷的抚恤过得有滋有味,他们对大汉的衷心将更加毋庸置疑。

更有那些在战场上丢了半条命,断胳膊断腿从军队中退下来的士兵,他们不必在行尸走肉的活着,如同家人口中不如死在战场之上的累赘。

刘彻和桑弘羊一听,顿时惊奇的看着刘陵,连连拍手叫好。

刘彻甚至想的更多,此令一旦颁布下去,他在军队中的凝聚力不下于执掌训练他们的将军,只有彻底掌控了军队,自己这个大汉帝王才是真正的实至名归。

第85章 废后为公主 刘陵只是觉得自己……

刘陵只是觉得自己只是同情心泛滥, 但在刘彻这个刚从窦太皇太后的压制下可以执掌江山、政治大权的皇帝看来,确是有想染指朝政的意思。

他虽然心底对刘陵的想法表示赞同,但还是似笑非笑的看着刘陵问道:“阿陵怎么也关心起军政大事了, 莫非也想学习吕后?”

刘彻虽然面带笑意, 但眼里流露出深深地忌惮之色,连下首的桑弘羊闻言, 也不禁面色一变,然后再看向刘陵时, 眉头紧蹙, 目露担忧。

窦太皇太后这座皇帝头顶的大山才刚刚坍塌, 刘彻此时就像一只炸毛的猫, 一旦有人敢朝着朝政大事指手画脚, 他心里不免就会怀疑起对方的用心,心怀忌惮。

无声的沉默在几人之间蔓延。

刘陵无语凝噎, 看了刘彻半晌,才在对方言笑晏晏的笑脸下面无表情的朝他翻了个白眼, 声音平铺直叙,不带一丝感情道:“陛下如果闲得慌,就去上林苑指导卫青训练军队,累了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刘彻果然是太闲了,都直接跳过思绪纷飞、浮想联翩这一步,开始恶意揣测他人了。

桑弘羊轻轻摇了摇头, 行礼告退,免得无辜被卷入两人的争执中。

等人走了之后, 刘彻才尴尬的哈哈笑了两声,然后给刘陵道了歉。

刘陵早知道刘彻的尿性,虽然很生气对方适才那样揣测自己的用心, 但刘彻这个人不是无的放矢,刘陵好奇的开口询问他怎么会头脑发昏这样想她。

从她来到长安这几年的时间,刘陵虽然不像一条现代的咸鱼那般,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遇事能躲就躲,躲不过就躺平,但也从没到被人这样指着鼻子问你是不是准备掺和朝政的地步吧。

刘彻这人是谁?

那可是年老传位的时候,还害怕幼子被太后挟制,所以开创去母留子先河的第一人,刘陵不明白刘彻怎么突然说这样的话,以往刘彻和自己玩笑的时候,还从不曾因为几句话就恼羞成怒的呢。

刘彻叹了口气,坐在位置上有些闷闷不乐。

被刘陵开口质问,他也没有生气,因为刚才的口误和刘陵赔了罪,看着汉武帝给自己做小伏低,刘陵偷着乐了两声后就没再接着生气了。

这家伙小气的紧,为了避免被他抓着机会往后报复,还是适可而止的好。

“如今陛下大权在握,还有哪个不长眼的敢惹您生气啊。”刘陵明知故问道。

刘彻无言以对,悠悠的看了她一眼,没说话,刘陵眼珠一转,猜测道:“是大长公主还是陈皇后?”

刘彻面无表情的摇了摇头,见此,刘陵也对着刘彻叹了口气,两人面面相觑。

既然不是这两人,那么现在还能让刘彻露出这种烦恼连天表情的,也就只有王太后了。

真是没有想到啊,刘陵还以为王太后是那种一切以夫为天,以儿子为中心的女人,没想到啊没想到,以往因为儿子不掌权,王太后居然只是在蛰伏,数十年如一日的在窦太皇太后身边做低伏小,这份演技和忍耐力让刘陵叹为观止。

现如今窦太皇太后刚刚下葬,这位王太后就迫不及待的露出了真面目,让宫人把长乐宫清扫干净,已经入主东宫了,日后这整个大汉朝上上下下,都将以她为尊,连皇帝儿子都得恭敬孝顺她,头顶在没有碍眼的大山,这小日子过得可不美哉。

这人一过上舒服的日子,心思就不由活络了起来,数日前,丞相周昌被刘彻以办理太皇太后丧仪失礼革职了,其实是这家伙小心眼儿发作,看不是自己任命的丞相不顺眼,故意鸡蛋里挑骨头,把人给赶走了。

把非自己的人赶走了,不就可以给自己人誊位置了吗?

刘彻想的非常好,他正对着名单看自己的臣子,挑选着合适的准备任命为丞相。谁知他还没有正式下旨,早就被眼瞅着丞相位置流口水的田蚡见缝插针的撺掇王太后找了过来。

在王太后这个亲娘一番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胡搅蛮缠之下,丞相的位置最终落在了武安侯田蚡的头上,做为皇帝的亲舅舅,丞相田蚡总算是心满意足了。

可惜的是王太后却不满意自己不能像窦太皇太后在世时那样大权在握,替儿子指点江山,这对曾经相依为命的母子最终还是因为权利的不可分割性走上了景帝和窦太皇太后的老路。

“朕准备废后了。”冷不丁的,刘彻突然说道,刘陵闻言一愣,就听他接着道:“你去劝劝阿娇,让她别再找事,朕也不想闹的太难看。”

刘陵手指着自己的鼻尖,一脑门子的莫名其妙,询问刘彻道:“我去?”

刘彻点头应是。

不是,你们夫妻俩闹离婚,让我去做这个里外不落好的人合适吗。

刘陵傻眼,气急败坏的冲着刘彻就嚷嚷开了。

“陛下,我才刚给你立了那么大的功劳,你这就准备卸磨杀驴了吗?恩将仇报也没这么快的吧。我知道你们这些当皇帝都不要脸到了极致,但是真没想到你能这么不做人啊。”

刘陵摇了摇头,觉得自己对刘彻的厚脸皮的认知又更上一层楼。然而被指着这么吵吵一通,刘彻也没生气,而是无奈的笑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汉翁主的悠闲岁月》 80-90(第7/14页)

笑,然后顺手将桌案上一卷卷起来的锦缎递给了刘陵。

什么东西?

刘陵痛心疾首的看着刘彻,暼了一眼锦缎,顺手接过,打开匆匆浏览一遍,看到最后印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八个朱砂篆字,眼睛蹭的一下就亮了起来。

这是一封皇帝亲下的圣旨,就刘陵的眼力劲儿来看,圣旨上的字迹分外眼熟,是刘彻亲手所书,然而刘陵最高兴的却是因为这封圣旨的内容。

这是一道封刘陵为公主的圣旨。

刘陵忍不住咧嘴笑了起来,但转念又想到刘彻刚刚提出的要求,强压着唇角向下,最后再不舍的瞅了一眼圣旨,肉痛但强做毫不在乎的模样,把圣旨往刘彻的方向一递,扭着头不看。

“陛下还是收回成命吧,您就算加封臣妹为长公主,臣妹也不可能去劝皇后自请废后的,清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道理臣妹还是懂的。”

虽然这对表姐弟的婚姻注定是一段悲剧,但“金屋藏娇”代表的却不仅仅是两人的感情,这背后是窦家、陈家和刘氏宗亲,别说这些人哪怕因为窦太皇太后的去世不在是铁板钉钉的牢固,只馆陶大长公主就不是好对付的。

没有名正言顺废后的理由,被馆陶大长公主知道了,还不知道她会如何闹得天翻地覆呢。

知道刘陵心有顾虑,刘彻直接点明开解道:“其实姑母也有此意,只是阿娇姐不知因何铁了心不肯。”

这下刘陵倒是好奇了,她还以为是馆陶大长公主态度强硬呢,没想到最先向皇帝服软的却是她。

又听了刘彻一番讲述,刘陵才明白过来,为何馆陶大长公主态度变换这么大,原来这一切都是窦太皇太后的临终叮嘱。

这位历经风雨的老人家最放心不下的终究还是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

终究是她的错,成就了刘彻和陈阿娇的婚姻,这位老人临终前将女儿和外孙女叫到了自己的跟前,殷殷叮嘱,明白母亲的一番深意都是为了自己好,馆陶大长公主终究还是听了老人的话,终于开始正视刘彻这个大汉皇帝。

不想爱女落到和景帝被废弃的薄氏那种地步,馆陶大长公主只得劝慰女儿自请归家,然而陈阿娇却是犯了左性,或者说的破罐子破摔了,死活不肯按照母亲的话去做。

刘陵想了想,道:“陛下,太皇太后毕竟才去不到三个月,您现在废后是不是太刻薄了些。”

卸磨杀驴都没这么快的啊,就算你们之前真的没有了旧情,但姐弟之情总胜过夫妻之情的吧。

“太医说子夫这一胎是个儿子,朕总得为朕的嫡长子考虑。”

刘陵想着晋封自己为公主的圣旨走在出宫的路上,神情恍惚,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还真能变成公主,复杂的情绪萦绕心间,连路上遇到卫青都没有注意到,直到人走到自己跟前,刘陵才回过神来。

“仲卿,是你啊。”刘陵唤了声卫青的字,而后羞红了耳根。

喊卫青为阿青的时候都没有这种感觉,明明都差不多,可每每唤卫青的字,刘陵的心总是不由自足的柔软。

“臣回宫述职,翁主这是要出宫去吗?”

卫青向一面冉冉上升的旗帜,迎风展扬他的傲人风采。

他的容颜刚棱冷硬,如刀刻出,目光如炬,威猛有力,三年的军队历练让他浑身散发着爆发力,好像迫不及待上战场的将军。

这才几年,卫青都这般的出色了,那经过他手训练的将士又该是如何的锐不可挡呢。

想到前几日收到的远赴西域的雷被和张骞马上就要回到长安城的信笺,刘陵心中隐隐有了预感。

难怪刘彻不准备再忍下去了,动作这么迅速,这是准备彻底撒开手大干一场啊。

张骞没有因为被匈奴抓住而被囚禁在塞外数十年,历史确实被改变了,而之后的一切都将随着自己这只蝴蝶掀起的风暴而改变。

刘陵终于有了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又过了几日,废后的诏书终于宣布下来,陈阿娇当日就被送回了堂邑侯府,包括她身边伺候的宫人,还有那个叫楚服的女巫一起,不过这一回刘彻没有用巫蛊做为废后的借口。

他废后的圣旨下的光明正大。

而与此同时,两封晋封为公主的圣旨也被黄门从未央宫送到了堂邑侯府和淮南王府,陈阿娇被封为鲁阳公主,刘陵则是乐平公主。

第86章 包养保养 对比有?封邑的陈阿……

对比有?封邑的陈阿娇, 只得了御赐黄金万两的刘陵确实有那么一点点羡慕。

封邑的所有者可以享有领地内的税收和其他特权。

那可都是陈阿娇的私产了啊,刘陵羡慕的想要留口水,虽然她现在也成为了公主, 但有个对比对象立在那里, 怎么看怎么觉得自己亏了。

不过她也只能到此为止了。

刘彻身为封建帝王,和妻子离个婚总不可能来个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把大汉江山分一半给前妻,想想都不可能。而刘陵的存在就给陈阿娇一个提醒。

看, 连给朕立下大功劳的刘陵都没有封邑, 只享有公主的尊号, 朕对你这个前妻兼表姐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何况, 与陈家的政治联姻也并非只有刘彻而已, 馆陶大长公主的次子陈蟜和王太后的小女儿隆虑公主的联姻,也是出于鲜明的政治考虑, 并不会因为刘彻和陈阿娇的和离而终止,所以已经大权在握的刘彻才行事毫无顾忌起来。

陈阿娇被馆陶大长公主强行带回了堂邑侯府, 可惜她到底在宫里作威作福惯了,连亲生母亲也管不了她的脾气,馆陶大长公主唉声叹气,愁眉苦脸的捂着额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身边伺候的俊美男子献策道:“殿下何不带着公主去长门园小住些时日,长门园离长安城有些距离, 能暂时远离长安这些凡人的喧嚣,也能让公主在城外散散心。”

长门园是馆陶大长公主的私家园林, 它在后世有个更著名的名字——长门宫,司马相如的长门赋便是因为陈皇后被废后,希望再次得宠, 花费千金请司马相如所做,因此长门赋便使得长门这个著名的冷宫广为流传。

正心烦意乱的捂着额头的馆陶大长公主一听,拍手笑赞:“还是阿偃最知我心啊,去长门园也好,那地方寂静,让阿娇冷静冷静也好。”

而后,她眼神冷冽,想到被女儿护着,连自己也动弹不得的楚服,恨恨的道:“我就知道那个巫女不是个好的,把阿娇迷得五迷三道,连我的话都不听了。罢了,这回去长门园把她也带上吧,那里荒凉冷清,就是死了个人也不会引人注目。”

一句话,馆陶大长公主就已经把迷惑自己女儿的妖人定了死罪,董偃低头沉默,无话可说,他已经尽力了,实在没有必要为了一个不重要的无名小卒惹怒馆陶大长公主。

馆陶大长公主看男子的眼神越发温柔,和善的道:“此番你也和我一起去吧,我还真不能离了你。”

男子柔顺的低眉应是。

堂邑侯陈午不在长安城中,而是在临淮的封地,夫妻俩分隔多年,感情疏离,早就是各过各的。一个身边美人不断,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汉翁主的悠闲岁月》 80-90(第8/14页)

游戏花丛,而馆陶大长公主在长安城中也毫不顾忌,身边面首数名,而最受她宠爱的,就是一名长相十分俊美的少年——董偃。

馆陶大长公主带着这位俊美的面首出行时十分的不知避讳,因此刘陵也曾见过几次这位大名鼎鼎的人物。

董偃相貌英俊,为人潇洒,性格温和。不少人因为他谈吐不凡待他亲近,不过或许有这样的缘故,但王公贵族和大臣们则更多是因为馆陶大长公主的原因,都愿意和他结交,称呼他为“董君”。

刘陵对这位董君大大方方吃软饭的行为丝毫没有异议,不像是有些人,一面羡慕他生的好被大长公主看上,另一面却嫉妒不已,背后露出恶毒的丑态,批判他以色侍人。

刘陵不屑的撇嘴。

吃软饭怎么了,她心底对馆陶大长公主这样保养美男子的行为艳羡不已呢。

她倒是也想包养卫青,现在虽说有那个本钱和资格了,但卫青也不是自己说包养就能包养的,真说起来,自己现在还是靠卫青在养着呢,两人虽说还没成亲,但刘陵都已经越俎代庖的给卫青保管了数年的俸禄了。

而已她也不敢想象自己到了馆陶大长公主这个年龄,再去找个和女儿差不多年纪的俊美少年来,只能说现在还没有经历儒家摧残制度之下的风气和现代有的一拼,对女性的束缚还没到后世那种令人发指的地步。

包养是不成的,但是保养还是可以的。

这一次,刘陵亲力亲为,三天不到的时间就给卫青勾出来了一条围巾和两只手套,大功告成之后,兴致勃勃的就给人送去了。

卫青脖子上围着毛线织成的围巾,手上带着钩织的手套,现代化的装备和卫青身穿的古装总有种格格不入之感,不过卫青没有感觉,刘陵看着自己亲手织就的围巾和手套带在卫青身上,生出微妙的幸福感。

卫青都有了自己准备的装备,看着还挺有模有样的,小霍去病也不能缺了呢,怎么说都是自己的干儿子,卫青有的,小霍去病也不能缺了。

刘陵准备接下来就给小霍去病来一套全套的装备,不止围巾和手套,最好动物套装也来上那么几套。

她现在有钱了,富养个小霍宝宝还是不成问题的。

卫青只穿戴了一会儿,就热的满头大汗,脸色潮红。

他默默的把手套和围巾取下来收好,温柔的对刘陵道:“青收到公主的心意了。”本就热火朝天的,再穿上冬日防寒的装备,可不把人热的和在三伏天至身于蒸笼之中一般么。

刘陵这才注意到卫青头上的汉,讪讪的道:“好像是送的有些早了哈。”

谁家女朋友大夏天的给对方送防寒套装啊,这是怕男友轻易不会中暑吗?简直是雪上加霜、火上浇油。

卫青含笑,给刘陵解围道:“也不早,等过几日天冷了便能用上了。”

早几日,卫青就在御前见到羊毛之物,当然还有肥皂和香皂等,卫青在刘彻那地位匪浅,不说刘彻是他的姐夫,卫青本人的才能也在遇到了刘彻这个伯乐后被发挥了个彻底。

这几年卫青奉命在上林苑训练军队,士兵们不同于之前的懒懒散散,现在的军队在卫青的训练和刘彻的财力支持下,说声骁勇善战也不为过。

卫青本就是一点就通的聪颖人物,又经过刘彻的指点教导,排兵布阵的本事甚至不比那些自小跟着祖辈上过战场的将士差,刘陵心里隐隐有种预感,只怕张骞和雷被他们回来的时候,大汉于西域各国针对匈奴的战争就要开启了。

马上就是要上战场上历练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虽然明知道有卫青在,这一场战争势必会赢,但刘陵还是忍不住担心对方的安危。

她沉吟了一下,觉得不能再顾忌什么引不引起刘彻的忌惮了,大不了摆明了阵仗,直接摊开来和他一五一十的讲个清楚。

她对卫青道:“是我想的不周了,既然用不上你就先收着,我想到了一件好东西,你日后上战场的时候肯定缺不了,不过还得给陛下那说一声,报备一下,不然就他那小心眼儿,肯定又要多想了。”

卫青没有急着问是什么,而是蹙眉看着刘陵道:“陛下可曾责怪你?”

卫青说完,目光在刘陵身上来回打量,见刘陵摇了摇头,撇撇嘴,不屑的道:“他也就只会动动嘴,我又不怕他,当场就怼回去了。”

“陛下到底身份尊贵,你也切莫言辞太过。”知道刘陵是不吃亏的性格,卫青就没说太多,只劝慰刘陵千万别和刘彻硬碰硬,实在没有必要,而且刘彻若是真想责罚刘陵,给个脸色就有无数想要奉承皇帝的狗腿子越俎代庖了。

“哎呀,知道了,我这点道理还是懂的。”在卫青跟前,刘陵总觉得自己像个没长大的小孩儿似的被人管着,不过刘陵没说什么,她能说自己还挺享受和卫青在一起时的温馨的么。

刘陵带着画好的绢帛去找刘彻,绢帛上赫然是马鞍、马蹄铁和马镫这个克制匈奴骑兵的三件套。

第一眼看到画的时候,刘彻还不明所以,笑道:“阿陵你前阵子才给朕送了羊毛织成的毛衣,这是又有什么想法了?嗯,让朕看看,你这是怎么想的,居然还给马身上也配了一套装备?”

刘彻含笑看了几眼,嘴里还不饶人的挑衅了几句,然而随着目光在绢帛上细节的越发深入了解,刘彻的脸色逐渐郑重起来,目光也越发幽深。

“陛下看,此物名为马鞍,能隔开人体和马身,增加骑手的舒适度,使骑手更好的固定在马背上控制身体。”

“这是马蹄铁,又称马掌,钉在马蹄上可以保护马匹,让马蹄减少磨损。”刘彻听的连连点头,目光不由自主看顺着刘陵的解说移动。

刘彻无师自通道:“这个马镫是让骑手上马和在马上的时候用来踏脚的吧。”

刘彻眼放精光,他本就是极其喜爱骑射的人,几乎越看画着马镫、马蹄铁和马鞍的绢帛越喜欢,嘴角都不由自主的扬起了弧度,笑着对刘陵说道:“你还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说吧,这次又是想要朕答应你什么事?”

刘陵撇嘴,不屑道:“陛下,臣妹在你心里就是这样的人设吗?”

心痛不已,刘彻怎么突然就学聪明了。

刘彻笑了笑,眼神紧紧盯着绢帛不放,道:“不然,朕加封你为长公主?”

嗯,这个可以有。

不过刘陵最终还是推辞了,只让刘彻答应自己一个要求,刘彻应下,说君无戏言。刘陵虽然不怎么相信老刘家的信誉,但还是笑着谢了嗯。

但她提出要让卫青来做这第一个试马具三件套的人,刘彻虽然有些犹豫,他更想自己做第一人,但想了想还是点头同意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他要真敢这么提议,只怕大臣都得过来死谏了。

虽然刘彻还挺坏心眼儿的想看他们如何哭天抹泪的死谏呢。

第87章 神仙怜悯 刘彻的愿望很快就得……

刘彻的愿望很快就得以实现了。

建元六年的八月份, 张骞和雷被一行人终于带着与西域诸国结盟的好消息回到了大汉都城长安。

刘彻在宣政殿接见了他们,因为对张骞和雷被这次出使西域的成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汉翁主的悠闲岁月》 80-90(第9/14页)

非常满意,特封张骞和雷被为太中大夫, 表彰他们的功绩。

至于张骞他们带回来的果蔬种子, 注重实用性的刘彻并未放在心上,他更喜欢的是张骞此次带回来的两匹汗血宝马。

刘彻见猎心喜, 当场就骑在了马上不肯下来,像极了见到玩具的孩子。

张骞便给皇帝禀告道:“臣知陛下爱好宝马, 在贰师城见到如此强健的大宛马本想和大宛王多换几匹, 可那大宛国王小气的紧, 说什么都不肯换, 后来还是看在大汉和他们西域诸国结盟共同抗击匈奴的份上, 才吝啬的和臣换了两匹。”

想起原本大宛王已经拒绝了自己的提议,张骞还以为自己会空手而归, 还是返程的时候,大宛王见他们这一行汉使和大月氏关系交好, 所以才慷慨的和张骞换了两匹马,想起对方一脸自己占了便宜的肉痛之色,张骞只觉得可笑。

不过是区区几只畜生罢了,若来日西域诸国尽归大汉版图,几匹马又算得了什么?

刘彻已经骑着马转了好几圈过足了瘾,刚好遇到少府和刘陵带着刚做好的马具三件套过来, 迫不及待的就吩咐内侍将马具套在马匹的身上。

马鞍和马镫还好说,马蹄铁可是要钉在马掌上面的, 刘陵吩咐给人按照自己的命令将马蹄清理干净后将马蹄铁钉在马的四只蹄子上。

所有人都欲言又止的看向刘彻,刘彻也是一脸为难,他看着新的的宝马有些心疼, 问道:“阿陵,不会伤着马吧?”

虽然只骑着马转了一会儿的时间,但刘彻已经彻底喜欢上了体形好、听话的大宛吗,觉得它非常适用于长途行军,已经暗自下定了主意,将来找着机会,让大宛王多献上一批宝马。

但现在联盟抗击匈奴为主,他还只有这两匹宝马,刘陵上来就要让人给它修蹄子钉马掌,刘彻总担心会伤了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宝马。

刘陵无语的看着紧张兮兮的刘彻,再一看周围,所有人都对着她报以不赞同的目光,那眼神,就好像自己是要把这匹宝马大卸八块似得。

“陛下放心,众位也安心,马蹄铁其实就是用铁和钉子制作成一个符合马蹄形状的“鞋子”而已,这对它来说反而是一种保护,你们想想,以前没有给它穿鞋子的时候,马蹄是不是很容易受伤,然后马匹就会生病,而后折损。”

其他人顺着刘陵的话略一思索,发现确实如此,但看着给马蹄清理、钉马掌人的动作还是不由自主的喃喃叮嘱:“轻点、轻点,别伤到了宝马。”

连卫青也是一副见猎心喜的表情看着马,现在看到宝马受罪也是不忍猝睹,心疼又可惜的盯着。

片刻之后,马蹄铁终于安装成功,然后便是马鞍和马镫一一被披挂在马上,然后将扣带束紧,防止松脱落。可能是不适应被束缚的感觉,宝马被放开后暴躁的在原地连蹦带跳,倒是活跃的很。

众人一看这马精神还不错的状态,马蹄也没有流血,这才放心不少。

马儿渐渐安静下来,刘彻刚想骑上去试试这个马具三件套,就见身边人蹭的一下都跪下了,劝阻道:“陛下不可啊,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您是天子,怎可无视自身安危。”

说这话的是极为注重原则的汲黯,他拦在刘彻身前,一副视死如归的架势,仿佛刘彻敢骑上马去,他就敢血溅当场。

“何况您还未立太子,若是出了事……”

刘彻原本已经蹙起了眉头,就想呵斥汲黯,但听了这话不免有些讪讪的。

皇后是已经废了,但他后宫里目前为止只有几个女儿,最大的也不过五岁,卫子夫倒是又有了身孕,太医诊治说这一胎是个儿子,所以刘彻最近有意立卫子夫为皇后,他和卫子夫目前感情甚笃,也是很期待长子的降生的,如果孩子能以嫡长子的身份降生,无疑更令刘彻高兴。

但汲黯确是挺让人扫兴的,刘彻四下看看,刚想找个借口把人给打发走,就见刘陵朝他看过来。

“陛下,您答应过臣妹的,等马具三件套做好之后先让卫青试的。”

卫青原本眼巴巴瞅着大宛马的目光霎时亮了起来,心中明了,原来这就是公主说的惊喜啊,嘴角的弧度忍不住向上翘起。

周围的人闻言仿佛得了鼓励般,纷纷朝刘陵投来感激的目光。

刘彻也明白自己的见猎心喜怕是不能实现了,只得悻悻的道了一声“扫兴”,便命卫青骑上马去试马具。

卫青一直以来骑马都是直接坐在马背上,如今看到马具三件套,已经无师自通。

他几步闪到马侧,左脚一蹬就跨上了马背,稳稳坐在了马鞍上,动作之干脆,身影之矫健把刘陵迷得回不过神来。待坐稳了身体后,在众人的惊呼下,他放开了双手,缰绳也被丢下,就那样在众目睽睽之下接过一个侍卫递过来的弓箭,当中表演起了什么叫百发百中。

“马鞍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解放双手,骑在马上的人不在需要一直用手控制马匹,让骑手可以稳稳的骑在马上。”

随着马儿的步伐逐渐规律,卫青也慢慢放松下来,不再表演马上骑射,开始引导马儿前行,这马也十分的听话,颇通人性,按照卫青的指使开始前进、后退、转弯。

“陛下,臣觉得,骑兵若是装备了这样的马鞍三件套,作战能力定能上升一个档次。”卫青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让皇帝下令少府多多的制作这种马鞍三件套了,最好是能给北军都配备上,不过想想也觉得不太可能,能配备一半也好。

刘彻当然也非眼拙之辈,卫青能看出来的他岂能看不出来?他当即就下令少府回去能制作多少马具三件套就制作多少。

此时匠人们已经练出了最原始的钢。

这种钢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反复加热锻打,故又称“百炼钢”。但这种制钢法动量大,效率低,刘陵只能又在刘彻看宝贝一般的目光中把“炒钢”法也苏了出来。

但是想到炒钢时,如果火候掌握不好,炒过了火,钢的含碳量就会偏低,炒钢便炒成了熟铁,刘陵又无奈的把灌钢法也写了出来。

刘彻看刘陵的目光更亮了。

事毕,果然如刘陵猜想的那般,刘彻把所有人都屏退后,只留了刘陵一人,宫室内静悄悄的,卫青退下前还给了刘陵一个忧心忡忡的眼神,让刘陵倍感欣慰。

果然还是卫青好,知道担心她啊。

“阿陵,想好要怎么跟朕解释了吗?”刘彻冷不防开口道,好整以暇地目光注视着刘陵,就等她主动坦白交代。

“当然。”刘陵点头。“是神仙告诉臣妹的。”

刘彻脸上的笑僵在了原地,而后一片空白,片刻后终于回过神来,不出刘陵所料的那样问道:“即有神仙,为何不直接来找朕?”

直接告诉他不比通过刘陵传话来的方便快捷吗?

而何况刘彻可是大汉天子,无论身份地位都是最尊贵不过的,为何神仙会青睐一个翁主,哦现在是公主了,而不青睐朕呢,刘彻百思不得其解。

刘陵翻了个白眼,继续发挥糊弄大法道:“神仙的意思我们凡人怎能揣测呢?”

在刘彻质疑的目光下,刘陵再接再厉道:“而且,臣妹也只见了神仙一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天幕:皇帝你儿子是gay啊 穿成炮灰后被龙王看上了! 重生八零锦鲤妻 与兄书 [综漫]秋人总是很心累 遗忘心机大佬初恋后 [综恐]肝露谷,但恐怖mod 老公每天都觉得我在出轨 别跑,我是你的书啊! 影帝的炮灰前夫想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