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30-40(第1/17页)
第31章 父母
傅国胜有工作上的交流汇报工作, 忙完了之后回去,路上在沂县这里做了停留。
县里的乔主任亲自作陪,去往大湾村, 一路上热情的介绍傅长缨下乡以来的光辉事迹,从突发奇想带领大湾村村民做沼气池推广到其他村、其他公社乃至全省甚至外省, 到考察造纸厂,带领大湾村村民搞造纸坊、弄代销点和女红社。
乔主任感慨万分,“小傅同志真的是从您和您爱人身上学到很多, 这不,大城市里的先进经验都带到了大湾村,可是给我们这小小乡村带来不少变化呢。”
傅国胜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才是——
他听了薛红梅的分析,也觉得长缨在扯谎。
没想到这孩子竟然真的办成了事。
这可真是出乎意料。
至于乔军辉的高帽, 傅国胜多少有些受用,毕竟这孩子能这么好, 他脸上也有光彩嘛。
“小傅同志是我们沂县最年轻的村支书,前途不可限量。”
这话傅国胜听了之后笑了笑, “她就是仗着自己年轻,瞎胡搞,还是多亏了乔主任你支持。”
“应该的应该的。”
到大湾村时, 傅家父女俩刚好打了个照面。
“爸, 您怎么来了?”长缨的县城之行暂时取消,她摸了下挎包, 那里头还放着好几家书呢,看样子白写了。
难为傅国胜同志, 都小半年了终于想起来实地考察一番查证自己信中说的是真是假。
长缨脸上没有半点的不乐意, 起码在人前是这样的。
女儿的懂事让傅国胜也飘了起来,仿佛全是自己管教有方, 长缨才有今天这般成绩。
这会儿还在农忙的余韵中,村里也没几个人来参观大城市里来的领导。
甚至村长都没注意到傅国胜,“长缨,你不是去县城给你爷爷汇报工作吗?咋这么快就回来了。”
“我爷爷他儿子来视察工作了。”
长缨这一绕险些让村长没闹清楚到底咋回事,转念一想这孩子不至于和叔叔伯伯开这种玩笑,应该是亲爹。
村长当即热情的伸出手去,紧紧握住了傅国胜的手,“长缨爸爸,你好呀。”
长缨听到这称呼忍不住的乐呵,你武装部主任又如何?
现在的身份是傅长缨的父亲,沾了我的光。
起码在村长看来是这样的。
他又不认识什么傅国胜。
倒是傅长缨不能再熟悉。
简单的谈了下大湾村的发展现状,并带领着大城市来的领导参观一通后,村长还是识相的留给父女俩单独相处的时间。
顺带着阻拦了过来了的其他知青,“你们过会儿再去,让长缨跟她爸单独说说话。”
曹盼军听到这话嘟囔了一句,“他们爷俩有啥好说的。”
别看傅长缨有事没事拉出傅国胜来扯大旗,实际上这个爹也就这么点用处,平日里谁听到傅长缨说父母的事了?
就算是写信,也都一式四份。
有一次她赶着去公社开会,信刚写好还没顾得装进去贴邮票,曹盼军帮忙弄的。
瞥了一眼,家书写得跟公文似的,字里行间都是疏离。
别人不知道他还不清楚?
这父女俩能有什么好说的,不吵起来就算好的了。
实际上,长缨半点没有要跟傅国胜争吵的意思。
吵架没劲,干嘛要吵架呢。
傅国胜心虚着呢,不趁着这时候捞点好处,那才是天字第一号大傻瓜。
“爸您来之前怎么也不跟我说声,我好去接你嘛,怎么样,你女儿没给你丢人吧?”
“没有没有。”傅国胜看着眼前这个女儿,一度觉得陌生。
这是他女儿吗?
或许是他不够了解这孩子,所以才会有所怀疑。
他对长缨的关心的确不怎么多,忙于工作再加上这孩子性格古怪,他从来猜不透这孩子在想什么,或许真就是个天才呢?
傅国胜寻思了下,从兜里掏出剩下的钱和票来,“你看你,瘦了不少,回头吃点好的补补。”
长缨笑着接了过来,“乡下地方,有钱也买不到,不过还是谢谢爸了,回头我还你。”
“傻女儿,说什么还不还的。跟我还这么生分?”
长缨嘿嘿一笑,“爸,我看你也比之前瘦了,最近是不是工作很忙?”
人设要立好。
长缨再怎么不待见这对夫妻,但是该拿的也得拿,嘴巴甜一点不吃亏,人家傅小妹就深谙其中道理。
傅国胜听到这话越发心虚了几分,他对这个女儿实在是关心太少了些。
……
傅国胜离开后没两天,县里又来了人,还带来了不少的东西。
乔主任的秘书亲自送过来的,“你爸特意拜托乔主任给你弄来的营养品。”
长缨看到这奶粉、麦乳精饼干什么的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谢谢陈秘书,还麻烦您亲自送过来,真是太不好意思了。”
陈秘书瞧着这个分外客气的小同志,他推脱了长缨递过来的奶粉,“有什么困难就跟县里说,别不好意思。”
“一定一定。”
长缨把人送走,看着那些营养品。
人以食为天啊,难怪总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过惯了物资丰富的日子,如今倒是眼馋这些奶粉、麦乳精了。
长缨身体格外的诚实,连忙去倒热水冲了一杯。
奶香味扑鼻而来,她一遍又一遍的闻着,心情大好。
郭春燕过来的时候就看到傅长缨捧着碗在那里小口的喝东西,“你从哪搞的?”
竟然能买到奶粉,回头她也去弄点。
“家里捎来的。”
长缨指了指奶粉罐,“你自己去冲一碗。”
郭春燕再大咧咧也没这么不识趣,她舔了舔嘴唇没去弄,“你哥还是你爷爷寄来的?”
“都不是。我们敬爱的傅国胜同志视察工作后体谅他女儿工作辛苦,特意送来了慰劳品。”
郭春燕被逗得在床上打滚,好一会儿这才坐起身来,“你咋想的?”
她虽然不如曹盼军对傅长缨那么熟悉,但多少也知道她家里啥情况。
怎么忽然间父慈女孝起来了呢。
“不怎么想,他给我的我就收着呗,不然岂不是拂了他的意?”
郭春燕想了想,好像也对。
“也是,干嘛不要。”
虽说亲人之间不讲什么你死我活的斗争,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嘛。
有时候学会哭委屈也挺好的。
“回头你妈肯定也会给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30-40(第2/17页)
送东西的。”
“得了吧,她有她的心肝小宝贝,我这打入冷宫的早就不在她关心范围内,对了你找我来有什么事?”
郭春燕没想到听到这么一句,不过傅长缨总比她了解自己的家人,她也没再多说什么,“你过些天不是要去一趟省城吗?我想拜托你弄点书回来,不是我要看,是给孩子们读的。”
长缨听到这话不由摇头,“我还以为什么事呢,包在我身上。”
不就是弄点书嘛,难不住她的。
郭春燕也没在这里久留,她觉得长缨屋里头都是奶粉香甜的味道,再待下去自己得发疯。
这边郭春燕离开苗花姐,千里之外的傅国胜也结束了自己的公务旅行,回到了家中。
傅畅兴奋的围了过去,“爸,你这次去出差,给我带了什么礼物?”
她去翻傅国胜的包,却是被推了一把,“乱动什么。”
这一下倒也没怎么用力,但傅畅整个人都不好了,“你打我干什么?妈,你也不管管我爸,他打我!”
还没等薛红梅出来,傅国胜已经吼了起来,“哭什么哭,再哭给我滚蛋!”
“怎么了这是?”薛红梅连忙把女儿搂进怀里,“傅国胜你发什么邪呢,畅畅不哭。”
“他打我,他从没……”傅畅一下子说不出来了,她挨过打的,挨了她爸一巴掌,是傅长缨算计的!
傅畅不提还好,这一说更是激起了傅国胜的怒火,“你都多大了,上学学不好,都半个大人了还整天哭鼻子,没事就要这要那,你往后要再这样,下次就把你丢乡下去!”
他管教不好,就辛苦老乡们好好帮自己管教孩子。
一点苦不能吃,一点委屈不能受,这孩子被养坏了。
傅畅听到这话吓得直打嗝。
薛红梅连连安抚女儿,“别怕别怕,有妈在呢,谁敢?”
连忙扶着傅畅坐下,薛红梅给女儿倒了杯水让她压压惊。
“傅国胜你能耐了是吧?我一个女儿下乡还不够,你还要让畅畅下乡,你干脆跟我离婚得了!”
薛红梅气不打一处来,她不知道这人到底是哪里不顺,就这么冲着她们娘俩发火。
出差一趟还长了脾气了,看她不治死他!
殊不知这话听得傅国胜心里格外不是滋味,“你有把长缨当你女儿吗?你知不知道她现在是沂县最年轻的村支书!”
薛红梅几乎是下意识的否定,“不可能!”
“我亲自去了沂县,难道村里人,县里的人都被她买通了来骗我?”
这下薛红梅傻眼了,后退好几步坐在了那里,她嘴唇发抖,“这怎么可能,一定是那群人疯了。”
“我看是你疯了,长缨帮着村里人办工厂挣钱,人家服气她不成?那可是你亲女儿,她给你写信汇报,你一句话都不相信,你看你有当妈的样吗?”
薛红梅如遭雷击,她怔怔的回过神来,“你比我好到哪里去?我说她在扯谎你不也信了?咱俩半斤八两,傅国胜你在我这装什么大头蒜!”
两口子的争吵顺着窗户飘了出去,没多大会儿这大院里便是传开了,赵春霞忙不迭的跑到钟婶家去,“长缨真的当村支书了,这可真了不得哟。”
她又补了一句,“不过这孩子真命苦,咋就摊上这么一对爹妈呢?”
薛红梅没有当妈的样,可傅国胜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也别什么都怪薛红梅,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样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偏心都偏到北冰洋了。”
钟婶听到这话笑了起来,“我就说嘛,长缨这孩子才不会撒谎。”
“知道知道,是我们被薛红梅给忽悠了,谁能想到亲妈会不信自家闺女呢?不过老钟,你跟我说说,这长缨该不会不是红梅她女儿吧?”
“别胡说。”钟婶叹了口气,“早产难产也不是她想要的,长缨有段时间没写信了吧?你有什么想说的,我写信给她加上。”
赵春霞拍了下大腿,“我能有什么好说的,不过长缨这孩子真能耐,就是这么大大咧咧办工厂,可别被人举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啊,降温啦,冻死我了,嘤嘤嘤
第32章 失衡
倒不是赵春霞危言耸听。
但亲爹妈都信不过自家孩子, 指不定外人怎么想呢。
这有了肉之后谁不惦记着那口吃的?万一旁人吃不上肉,甚至连肉汤都喝不到,恼羞成怒怎么办?
钟婶听到这话有些犯愁, “应该不会吧。”
“小心点总归是好的,咱们这距离远举报也举报不过去, 可当地呢?”
赵春霞撺掇着钟婶回信,“你提醒她几句又不耽误事。”
钟婶应了下来,提笔回信一时间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总觉得赵春霞的担心是多余的, 实际上这担心还真不多余。
长缨遇到了新的麻烦——
不患寡而患不均,公社里其他村的人有些眼馋了。
往前数十年出个头,村里可是吃过大锅饭的。
后来证明大锅饭不行,这才取消了集体食堂, 回家做自己的去。
双抢结束后没少来大湾村这边打听。
“你说他那话什么意思,咱们不帮忙, 他就搞破坏,这什么思想呀?有本事他举报去, 我还怕他不成?”
村长气不打一处来。
整个洪山公社哪个村没有知青?
有本事找你们村的知青去想辙呀,眼馋我们算什么回事?
长缨安抚村长,“大家都穷怕了嘛, 想过好日子的心情可以理解。”
“我不是不知道, 可是这传出去多丢人呀。”
村长也不怕说出去笑话,他压根没把长缨当外人。
可其他知青那里, 他可不敢说这话。
“你说这人咋这样呢。”
长缨喝了口茶,本地的茶叶, 自家炒的有些发苦, 不过用来提神倒是再好不过。
“我想想办法,村长你也别跟人着急, 别让人狗急跳墙。”
大张旗鼓的办事业的确有利有弊,至于这弊端,其实可大可小。
中央的政策传达到地方,信息逐步失真牛鞭效应使然,小事都变成了天大的事。
长缨一直都有听广播看报纸的习惯,对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领会还算到位,她敢这么大张旗鼓的干倒也不是全靠一股子蛮劲儿。
“等回头再有人来找,村长您就让他来找我,我跟他直接谈。”
村长稍有些迟疑,“这样成吗?”
“怕我得罪人呀?”长缨笑了起来,“怕什么,我上面有人,你看我爸来看我,咱县里的乔主任都要亲自作陪呢。”
“这话可别胡说。”村长连忙压低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30-40(第3/17页)
声音,“更不能跟外人说。”
之前他也觉得革命老区乡邻朴素,经过这么一次,村长也长了心眼。
亲兄弟都要明算账呢,指不定谁看不惯搞破坏呢。
少说少错。
长缨笑了起来,“我也不会跟外人说嘛,就跟您说两句。”
这份信任让村长?慨万千,“长缨,你是个干大事的人,将来肯定会很有出息的。”
出息这东西见仁见智,长缨觉得能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好那就成,至于当多大的官她暂时还不予考虑,该来的总会来。
在此之前,努力就完事了。
六月底的时候,长缨收到了从上海寄来的东西。
只不过看邮戳,显然这是傅爷爷寄来的,想要薛红梅认错,那可真是比登天还难。
好在长缨从没对那两口子抱有期待,没有希望就不会失望。
傅爷爷重点回复了长缨之前的求助,他已经给联系人去找棉种什么的,只不过还得需要点时间。
到底是老同志心系老区呀,思想觉悟不知道比傅国胜两口子高多少。
长缨嘟囔了一句,收好了傅爷爷寄来的信和营养品,她去公社那边开会。
公社书记喊几个村的村支书村长去开会,大湾村这边徐长富去了市里没办法去,跟着长缨一起去公社开会的是徐立川。
这让公社的牛书记皱了下眉头,拉着长缨到一旁说事,“怎么让徐立川来了?”
“牛书记,立川虽然出身不好,但他的觉悟很高,这段时间政治学习很认真,我交给他的事情完成的都很好,先进分子要带动后进分子,这不是领导们的指示嘛。”
牛书记被这话堵在了那里,皱着眉头,“行吧,这个徐长富也真不让人省心。”
长缨赔笑了下,心里头有了防备——
这还真是鸿门宴,也不知道立川能不能陪她唱好这出戏。
果然,牛书记主持的会议以公社夏收为出发点,很快就扯到了开展副业的问题。
大湾后村的村支书梁满仓率先开炮,“大湾村搞的热闹嘛,你看小傅支书年纪轻轻的,知青下乡来支援咱们老区群众了,不过这也不能只支援大湾村,其他的村民也是乡亲嘛。”
梁满仓看了眼正在那里低头写东西的徐立川,“立川,你这是在干什么?”
徐立川抬起头来,国字脸上是不苟言笑的严肃,“长缨说要我认真记录大家的会议发言,学习领导们的精神。”
领导。
这个词让梁满仓觉得怪怪的,“大家都是同志嘛,什么领导不领导的。”
长缨闻言连忙指示立川,“你看,梁支书都说了咱们是同志,你还跟我闹别扭不好意思过来,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她这话略带着几分亲昵,尤其是撞了下徐立川的胳膊,在其他支书村长看来透着点暧昧。
不过这也正常,你看徐立川精壮小伙,要不是出身不好,有个当地主的爹,提亲的肯定踏破他家门槛。
这傅长缨虽然有本事有能耐,但到底是女人,又是从城里来的年轻女人,指不定就喜欢这一口呢?
会议顿时变了几分味道。
牛书记是恨其不争,一群人来自己这里告状,说大湾村那边不讲道理,自己想法子挣钱不带着兄弟。
非要闹着他开会,要批评傅长缨和徐长富。
得,还批评个屁呀。
要不是看女同志脸皮薄,估计这会儿都起哄让两个人处对象了。
这鸿门宴愣是被长缨三两句给唱黄了,等梁满仓等人反应过来已经晚了。
长缨被牛书记喊过去单独说话。
“立川你小子可以呀,什么时候吃你的喜糖?”
徐立川没反应过来,“什么喜糖?”
“装吧,你就装吧!”
徐立川:“……”他装什么了呀。
谁给他介绍对象了吗?他咋一点都不知道呢。
简陋的办公室里,长缨站在墙边看地图,“这是老地图吧?”有些行政区域瞧着不太对的样子。
“是啊,用了这么多年舍不得丢。”牛书记倒了杯水给长缨,“你跟立川什么情况?”
八卦之心人人皆有,男人女人没一个例外的。
长缨是真一点都不奇怪。
“没情况呀,我们姐弟俩。”
牛书记瞥了眼,“放屁,他可比你大。”
“我心理年龄比他大,学问比他高,学高为师嘛。”
牛书记看着胡搅蛮缠的人知道自己说这也没啥用,“行行行,就当你比他大好了,你也注意着点,别回头影响不好。”
这到底是城里来的姑娘,和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乡下人就是不一样。
你看就是一条工人蓝的裙子,但边边角角上绣了个花,看着就和村里那些小媳妇大姑娘不一样。
“我这不是和老乡们打成一片嘛,不然又有人说我这个城里来的知青支书高高在上不近人情了。”
“谁说的?谁说的你跟我说,我回头说他去。”
长缨知道,牛书记可不像其他村支书村长那样好糊弄,没两把刷子也干不成公社书记。
“书记,你单独留下我,总不是就为了关心我的终身大事吧?”
聪明人打开天窗说亮话,牛书记也没藏着掖着,“小傅,今天这事你也看到了,不是我不帮你,只是大家都穷,都想着能过好点,今天你把大家糊弄过去,那私底下去找你怎么办?现在还知道喊上我开会跟你商量,这要是越过我,直接告到县里怎么办?我知道你跟咱们县乔主任关系好,那要是闹到市里省里,闹到中央呢。”
牛书记叹了口气,“穷生奸计,当年穷的时候,老区一样有汉奸,你说大家都穷都没好到哪里去也就那样了,可看着你们挣钱,其他人也眼热呀。”
眼热心也热,指不定的就办出了什么不体面的事情。
“书记,大家的想法我也知道,只是大湾村只是一个试点。”长缨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干得好了那就可以推广经验到其他村,要是干不好,大湾村的村民怕是都要指着我脊梁骨骂,我明白大家迫切的心情,可其他村的人能承受这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损失吗?”
牛书记默然不语。
“就是嘛,大家都是这样,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我现在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说不定到底能不能赚钱呢,回头要真是空欢喜一场,我这挨六百多人的骂,总比挨几千人的骂好些吧?”
长缨早就准备好的说辞,原本是打算大会上说的。
“都穷了这么多年了,也不在乎多等等,您先给我一年半载的时间,等我把大湾村这边厘清了,再带着整个公社一起干,您看这样成么?”
“那女红社还有代销点呢?”
“代销点倒是好说,各个村子都可以弄,回头您协调下咱们村的供销社就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30-40(第4/17页)
了。我们村那边效果还挺好,县里的供销社还要跟我们深度合作。至于女红社,也不能总逮着毛衣厂来薅吧,要不这样,咱们做点别的,各个村的干部去联系嘛,什么被服糊火柴盒之类的工作也都可以试试。我觉得咱们这是山区,可以试着去山里寻一些宝贝。”
“挖掘古墓可不成。”
长缨被牛书记逗乐了,“您这是想得美,咱们这有古墓吗?我怎么不知道。”
之前向武破获的案件,和洪山公社最大的联系就是犯罪分子逃到了洪山公社的辖区。
她可从没听说过古墓的事情。
牛书记老脸一红,“那你的意思是……”
“咱们靠山吃山嘛,山里头的宝贝也不止是那些矿土,我觉得咱们可以搞养殖,养羊养猪养牛,不止可以卖肉还能够卖牛奶羊奶,这些都是赚钱的门路嘛。”
牛书记稍有些迟疑,“卖肉?”
“书记,你要是把肉送到供销社,跟供销社那边打点好,人家供销社还能不要你的肉?再不济,咱们可以跟工厂食堂直接合作,县毛巾厂的洪万山,还有市里的造纸厂、毛巾厂,这些都是咱们的门路,都摆在那里,就看你敢不敢干。书记,敢不?”
长缨在激将。
作者有话要说:
长缨:举报我?我拉你们都下水
嘤,当降温遇到生理期,请多贴几个暖宝宝,切身经验,脚底隔着袜子贴俩格外好用
第33章 钢笔
挣钱的法子多得是, 但有几个敢这么做的?
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莫过于此。
不是没有挣钱的门路,可想挣钱那就得承担风险。
想钱多事少没风险?梦里什么都有。
长缨像是牌桌上的荷官,在那里诱惑牛书记下注。
牛书记多少有些犹豫, 他不是没想过,但这样做风险高啊。
“长缨, 这件事我得再想想。”
这是大事,不止是他一个人的大事,关系着洪山公社近万人呢, 他可不得慎重考虑。
长缨倒是没着急,“那您慢慢想,要是没什么事,我先回去了。”
走到门口, 长缨听到牛书记喊她,“你要是我, 你会怎么做?”
“村支书和公社支书区别挺大的,我也说不好。”
一个中规中矩的回答, 相当于没回答。
牛书记挥了挥手,让长缨先回去。
离开这书记办公室,长缨深呼吸了一口气。
“怎么样?”神出鬼没的徐立川险些把长缨这口气拍没了, “咱们回去吗?”
“回去。”
村里头要忙活的事情多着呢, 她还要去检查账本,一堆事要做。
回去的路上, 长缨在那里念叨着最近要忙活的事情。
快到了大湾村,徐立川骑车放慢了速度, “长缨, 往后我不跟你去公社了吧?”
“他们说你了?”长缨皱了皱眉头,“人选择不了自己的出身, 那些闲言碎语你不用放在心上。”
地主家的后代,被指指点点很“正常”,闹得大的,时不时还会把人拉去斗一番。
徐立川情况稍微特殊些。
他是地主家后代不假,但生的晚没赶上享福的日子,没当过一天少爷,从小还被他爹嫌弃。
丧母又丧父,谁不知道他家情况,顶多就是嘴上说两句,实际上也没欺负人。
不过总被人说也不是这回事。
这要是换个心胸没那么宽广的,怕不是要憋闷死。
“你看我出身够好了吧?很多人都羡慕我,可爹不疼娘不爱的有什么好羡慕的?”长缨拿自己举例子,“所以啊我想开了,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我自己奋斗出来让他们后悔去吧。”
长缨做思想工作还是很有一套的,她觉得自己的安慰还算到位。
趁机从自行车上跳了下来,徐立川也推着车子走,好一会儿才开口,“不是因为这个。”
他对自己的出身很有数,小时候还觉得委屈,经历的多了早就磨出铜筋铁骨,压根不在乎,起码表面上不在乎。
徐立川想说的是另一桩事,“你是女同志,我总跟着你不方便。”
“这有什么不方便的,要是遇到危险你还能顶在前面保护我呢。”长缨说完瞥了眼,看到徐立川涨红这一张脸,她慢半拍反应过来,“哦,你是担心影响我名声呀。”
徐立川点头,“他们嘴碎。”
那帮人,拿不到好处心里头不舒服,肯定憋不住乱说来出气。
“我都不怕你怕什么呀,没事他们不会胡说的。”
拍了拍徐立川的肩膀,“这是村长给你安排的活,不服气去找村长去。”
说完她往知青大院那边去,没给徐立川解释的余地。
年轻人看着拐过去的身影纠结的抓了下头发,“她都无所谓,我纠结什么?”
反正他行得正坐得直,才不怕那些人嚼舌头根子呢。
到了知青大院,几个年轻人正在那里打牌,瞧着长缨过来,高建设连忙让出位置来,“小傅支书来两把。”
长缨摇头,“跟你们商量个事,帮我个忙呗。”
“做什么,您吩咐。”
曹盼军看着高建设那狗腿子模样一脸不屑,“你缺钙呀?”跟没骨头似的。
高建设不搭理他,“啥事呀?”
“帮我去其他村修沼气池。”
牛书记虽然还在迟疑,但这些事情肯定会做。
这边事情已经够多了,长缨暂时无暇顾及其他村的事情,不过有些事情她倒是能做,比如说继续推广沼气池。
虽然村子里也拉扯了电线,但用电灯的村民并不多——
电费可是要花钱的。
穷苦了一辈子的村民能省则省,
进入七月份,地里头的农活不算多,知青们也能清闲几天。
比如现在,就在打扑克牌。
长缨倒不会直接说什么,不过给人安排活她擅长。
“那不就得跟县里打交道呀。”高建设眼睛闪闪发光,“长缨,你跟那个乔主任打好招呼了吗?”
乔主任很卖傅长缨面子。
“还没,你们去谈嘛,你将来可是要做大记者的人,这点事还办不成?”
激将法没用。
高建设对自己的斤两十分清楚,“我爸又不是武装部主任。”
“出息,回头我陪你一起去。”曹盼军丢下手里的扑克牌,“你们今天的会议精神是什么?”
会议精神?
会议精神完全没到位,半道就被她拉扯跑了题。
长缨斟酌了下,用了一个十分精准的词,“共同富裕。”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30-40(第5/17页)
曹盼军眼皮子猛地一抽,富裕都没做到,还共同富裕,这不是瞎胡闹?
只不过没等他嘲弄一番,长缨脚下生风的走了。
“傅长缨可真是个急性子,老曹她读书的时候也这样吗?”
这个问题让曹盼军愣在了那里——
学生时代的傅长缨寡言少语,家人的忽视让她性情古怪,是学校里出了名的怪人。
那个傅长缨不复存在了,起码他现在找不到半点过去的影子。
半晌,曹盼军才嘟囔了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只不过提出问题的人早已经不在牌桌上了。
……
七月底,造纸坊这边第一次结算工资。
几天前,第一批货款到位。
长缨算了小半天的账,扣除了必要的折损,看着那结余数字心头多少松了口气。
连史纸在日本卖得还可以。
这第一笔买卖开张,往后就能顺利些,这不伴随着货款一起到来的,还有新的订单。
村长在那里一笔笔的跟村民算工资。
能来这边干活的都经过培训,谁今天要去地里干活,又有谁今天不能上班,每个岗位上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面孔。
村长能者多劳,对村里人上工多少天,该发多少钱一一核实,发钱之余不忘交代一句,“这钱要是花不着就先去公社那边存起来。”
“我拿回去让我婆娘看看,她之前天天笑话我,我现在也能挣钱了。”
村长笑了起来,“可别打起来,我可不去拉架。”
“哪能呀,小傅,晚上去俺家吃饭,我让你嫂子杀只鸡给你炖汤喝。”
“哎哟,铁公鸡都要杀鸡请客了,可真不容易,长缨去吃,不然便宜他赢了个好名声。”
“我是真心实意请长缨吃饭。”
长缨看着红了脸的徐大孔连忙开口,“我知道,不过我晚上还有安排,谢谢大孔哥和嫂子,回头有时间一定去家里吃饭。”
徐大孔连连应下,揣着自己刚拿到的工资小跑着回家了。
村长无奈摇头,“能让这铁公鸡开口请客,你也是不容易。”
“这不是之前穷嘛,我要是有钱,我天天请大家吃红烧肉。”
村长笑了起来,“你晚上啥事?”
“春燕过生日,我们给她庆祝生日去。”
郭春燕生在大夏天,可她这人怕冷又怕热。
好在村里头都是山头,倒是比城里凉快了许多。
“之前曹盼军过生日,你跟寿星公说跑就跑了,没想到还是我面子大。”
桌上有几个菜,最丰盛的还是那一大碗红烧肉,那是长缨出的食材,高建设做的饭。
说起自己那生日,曹盼军一时间尴尬,他扯开话题,“跟县里头沟通好了,等过两天我们去机械厂那边拿发电机组,你跟其他村沟通好了吗?”
“我明天去找牛书记一趟,估摸着就成了。”
曹盼军意识到什么,“你还没说?”
是啊。
别的村挺喜欢看热闹的,但也局限于看热闹。
洪山公社那么多村子,也就三四个搞了沼气池,而且挖的也不多。
明明看到方便却还是不打算追随,这到底是什么心态,大概没人能说的清楚。
这次长缨是拿准了牛书记那点心思,打算先斩后奏。
“你疯了?那要是他们不买你的账呢?”
长缨想了想,“那就留着自己用呗,反正咱们的连史纸卖的还行,村委这边总算有了点钱,买下那些发电机组不成问题。”
曹盼军冷笑一声,“我看你是狗窝里藏不住热馍馍,才挣了几个钱就憋不住了。”
“是是是,我是狗行了吧。”长缨懒的跟他解释那么清楚,她拿起筷子专心吃饭。
空气里一度弥漫着尴尬的气息。
寿星郭春燕没想到这俩人能吵起来,关键是吵过之后还各吃各的,像没事人,这让她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临走前,长缨跟郭春燕道歉,“是我没忍住,希望没打搅了你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