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2 / 2)
赵广亮:“……”好好的一个人,干嘛长一张嘴呢。
他恨不得把自己的嘴给缝上!
陈秘书一旁眼睛都带着笑,这个赵副主任总觉得长缨年轻,骨子里有些瞧不上她,结果还总是栽到长缨的坑里,不长记性。
活该。
等着人走了,陈秘书这才开口,“您是打算怎么安排这些人?”
“养猪去。”
陈秘书:“……”他有些怀疑自己听错了,但又觉得这好像很符合长缨的作风。
“养猪?”
“对啊,还记得我跟你说的大事嘛。”
陈秘书有印象,长缨说过要干票大的,但是这大事就是养猪吗?
他不理解。
长缨打开右手边的柜子,从里面拿出几本杂志。
“托人从香港带来的杂志,你看下。”
这话让陈秘书心头一颤,香港弄来的杂志。
这要是被那个红眼睛的知道,可不得了。
然而他又有点欣喜,这么严重的一件事与自己分享,说明领导是信任自己,把他当做了自己人。
作为乔军辉的前秘书,陈秘书深知自己身份尴尬,却又不好解释什么。
如今这举动,让他觉得心头的枷锁似乎都卸去了大半。
他小心地拿起那杂志,看到封面上只穿着两片薄薄布片的人时,手里的杂志掉在桌上。
“有那么可怕吗?身材不错的。”
长缨的玩笑让陈秘书脸通红,仿佛封面女郎是长缨一般,他都不敢看,迅速的掀开内页去看。
只是里面也都差不多。
“你现在看的是今年最新一期杂志,推出的是今年夏款的服饰,下面那本是去年十月份的杂志,推出的是冬季款服装。”
陈秘书仔细去看,发现这杂志上被红笔圈出了不少,他有些不太明白。
“我们要做这些服装吗?”
可是想要做服装厂得需要打板,这就需要设计师。
这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这些服装太过于大胆,只怕不好做。
长缨笑了起来,“秋冬新款我看了两期,夏季新款也看了,杂志上还推出了新款拖鞋,不过我发现现在市面上只有夏季拖鞋。”
程经理那边也给她寄来了一箱子拖鞋,证实了长缨的猜测,“拖鞋市场很大,棉拖鞋市场发展空间更是广阔,我们要做就做这个别人没做过的市场。”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更稍微晚点
第74章 曲线
陈秘书看着长缨从办公桌柜子里拿出来的一双棉拖鞋。
其实有点像是冬天穿的棉鞋, 但又有些不一样。
没有脚后跟,鞋帮那里护住了整个脚背。
倒是很容易穿进去的样子。
“好像是挺方便的,但是这鞋子做起来是不是有点麻烦?”
陈秘书不会做鞋子, 但是他知道这是千层底的鞋底,纳鞋底很麻烦, 想要批量生产那得动用多少妇女呀。
“这些模特又不吃人,陈秘书你都没仔细看。”长缨打趣了一句,“现在流行的是夏天穿的拖鞋, 咱们是在夏季拖鞋的基础上做冬季穿的棉拖,用的也是塑料底。”
陈秘书脸上一阵臊红,却又不好意思当着长缨的面去翻看那几本杂志。
“那这好做吗?”
“有点麻烦,不过再麻烦也得做, 咱们想要发展就得做点别人没有的东西,不然嚼别人吃剩的馒头不当饱。”
能抓住蓝海市场不容易, 这机会说什么都不能错过。
不然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发展,只能吃到一丢丢残汤剩饭。
“我想法子, 咱们这回头引进生产线,要再弄一个塑料厂,还有一个皮革厂。”
现代化工业生产更能创造产值, 这是经济发展的不二法门。
虽说沂县这边不是沿海城市, 但是陆路交通还算便利。
即便是不便利也得发展,不然内陆城市压根没有发展机会, 怎么起来?
“皮革厂做什么?”
“养猪啊,猪皮可不得派上用场嘛, 浪费多不好。”
陈秘书:“……”很有道理的样子, 但能说服得了那些喝茶看报纸的工厂干部吗?
长缨起身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70-80(第6/16页)
杂志要了回来,“对了陈秘书, 你什么学历?”
“高中毕业。”
长缨点头,“那行,你去催一下张副主任,看他和郑局长那边忙的怎么样了,回头等专家到岗,你也去上夜校再拿个文凭。”
陈秘书有些迟疑,“专家?现在请专家不好请吧?”
“怎么不好请啊,咱们不是要弄养猪场嘛,请那些去干校的教授专家来帮忙指点下呗。”
长缨的曲线救国让陈秘书哑然失笑,“这倒是个好办法,不过我怕你回头把那些坐办公室的人弄去养猪,他们心存不满向上面告你的状。”
“你说得对,小人难防嘛,可我为什么要告诉这些小人我是怎么请来这些专家的?难道我向上级打报告还要跟下面的人汇报不成?”
长缨从来不反对民主,但是她的确信赖民主集中制,不然权力掌握在所有人手中只会让大部分事情变得更糟糕。
陈秘书瞬间明白了长缨话里的意思,但又多了些担心,“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我知道,所以这件事目前你知我知,真要是透了风,那肯定是你这边出了岔子。”这话带着几分玩笑劲,陈秘书笑了下,“我保密。”
他其实就比长缨大了几岁而已,一直以来都绷着脸,仿佛不会笑,这会儿神色轻松下来,长缨发现这人脸上竟然有个小梨涡。
浅浅的,莫名的让这张脸上带着几分稚气。
“行了,去忙吧。”
长缨也有事情要做,答谢程经理送来的拖鞋、娄越送来的杂志,另外还得联系专家,反正去干校农场哪不一样,来革命老区接受熏陶革命文化熏陶也是好的。
至于塑料拖鞋生产线,这个可能稍微麻烦些,长缨决定先打听下再说,先不着急,说不定还能有别的路子呢。
引进生产线可麻烦的很。
这件事还真着急不得。
程经理倒是等长缨的电话有些时候了,“你之前怎么也不说一声,去县里头当干部是好事嘛。”
说起来这件事还跟她有几分关心,她有意打听结果长缨家里这才知道,下乡插队的那个人女儿竟是大出息了。
程经理听说,长缨的母亲不相信这事,一下子晕倒住院好些天呢。
原本程经理还想去探病,后来才知道这家里头还有别番故事,她到底没有去,只不过搜罗了上海市面上的各色拖鞋给人寄了去。
程经理多少有些好奇,知道这位是一心抓经济的主儿,“长缨,你这是打算弄个拖鞋厂吗?”
不然弄那么多拖鞋做什么。
“是有这打算,我正想要问程经理呢,咱们那边是不是有拖鞋厂,您认不认识哪边的人?”
程经理敢开口倒也猜到长缨会这么问,“咱们市没有这类工厂,不过杭州那边倒是有个塑料拖鞋厂,我认识那边的副厂长就顺带着问了句,这生产线得上百万。”
毕竟涉及到塑料生产加工铸形,价钱可不就是贵了许多吗?
“这样啊,那还真弄不起,对了程经理,我想托您打听个事。”长缨打算曲线救国,沂县的财政账面挺不好看的,而且动辄百万引进生产线,这种大手笔长缨暂时还不能搞。
她也从不是死脑筋的人,这路子行不通就找别的,比如说请专家。
“这些专家教授我倒是认识一些,不过想要调过去可能需要有些麻烦。”
“没事,我向上级打报告,请他们过来一则在革命老区熏陶革命意志,二则能帮助我们穷苦地区养猪创收,上面应该不会拒绝的。”
程经理知道长缨倒不是故意为难人,但也没想明白这姑娘究竟在打什么小算盘,“那行,我先问问看。”
“最好是机械化工类的,不过其他专业也没关系。”
长缨挂断这个电话又跟傅爷爷联系,她这段时间忙还真没怎么顾得上和傅爷爷说话,这边接通电话听到老爷子中气十足的声音,长缨也松了口气。
老头身子骨不错,再活个几十年不成问题。
她还能再麻烦老爷子一段时间,
“我就知道你这臭丫头没事不会给我打电话,之前去县里就不知道跟家里说一声?”
“哎呀,就是份工作嘛,在哪里不一样,您不是跟我说过吗,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创造财富。”
傅爷爷被孙女堵了嘴,“就你会说话,比你爸他们强多了。”
“那是,爷爷我这次也是没法子,刚跟人打听了引进生产线得几百万的投入,你看咱们这革命老区穷的叮当响,哪有那么多钱呀,我就想着咱能曲线救国,你回头看看能不能给我安排些在干校劳动的专家教授,最好是搞机械做化工的,把他们调到咱们这里来,我这里想搞个夜校还没请来老师,二来嘛我想请他们发挥下专业技能,帮我做做研究看能不能把这生产线弄出来。”
跟自家爷爷,长缨也没藏着掖着,省得回头让老爷子担心。
傅爷爷那边并没有立即答应,长缨也没催,只是静静的等待着那边的回复。
她正等待着,办公室窗户边飞来了一只黑白色的鸟,正在那里用尖尖的嘴巴敲击玻璃。
长缨认出了那是喜鹊,她忍不住笑了起来,“喜鹊临门,我这是要有好消息呀。”
“什么好消息,缨缨你处对象了?”
长缨有些无奈,“还没呢,爷爷您别岔开话题啊,就一句话行不行,不行我再去找别人帮忙,不过说不定转脸就被人给卖了呢,到时候您可记得给我收尸啊。”
那边傅爷爷声音都严厉了几分,“胡说什么呢,你让我想想看,我就一个退休老头,哪里去给你找这些知识分子。”
“我不管,你也知道我爸妈不会帮我的,说不定还要大义灭亲,我除了找您帮忙还能找谁呀。”
长缨这话让傅爷爷心软几分,“行行行,我这张老脸不要了给你找人成吧?”
“这不是在给我找人,这是给革命老区建设做贡献,老同志你这退休后思想境界都不行了啊,得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懂吗?”
长缨苦口婆心的一番教育让傅爷爷哭笑不得,瞧着孙女这乐观精神,他又没那么担心,或许是孩子想开了,又或者是老区的乡亲让她有了生活的目标。
人有了盼头,这样也挺好。
这边长缨挂断电话后,在笔记本上划了两个小对号,继续忙着打电话。
她今天算是难得的清闲,先把该打的电话都打了,等到明天就得下乡去调研,压根没空坐办公室。
往部队那边打电话就是碰碰运气,这段时间人忙起来,给傅哥写信的频率都大幅度降低。
长缨也没想着能找到人,偏生还真瞎猫碰见死耗子,等了差不多十分钟,她终于等到了傅长城回电话,“你这是乌龟慢跑过来的吗?”
傅长城咧了咧嘴,轻轻的放下了拐杖,“胡说什么,咋的当了干部就能胡说八道了,行呀傅老二,你这前途一片光明啊。”
“那是,也不看我是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70-80(第7/16页)
的妹妹。”
这恭维让傅长城忍不住笑了起来,“那是,我傅长城的妹子肯定不差就是了。”
兄妹俩瞎胡说了一通,傅长城看了看自己的右腿,“长缨,我打算去上大学了。”
现在的大学招生,其实数量最多的还是从工人和部队招人,尤其是部队。
只不过之前傅长城摆明了要在部队里混出模样来,早前拒绝去读大学,现在怎么忽然间改变了主意?
长缨调侃了句,“怎么,出任务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麻……哥,你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
她记得傅长城跑得很快,每每都能最快速度来接她的电话,也就三五分钟,这次却让她等了足足十分钟。
长缨觉得肯定出了什么事,“是不是受伤了?”
不然傅长城怎么就忽的否定了以往的坚持,想着去读大学呢。
“没有。”傅长城转过头去,不想让人看到自己眼角蓄着的眼泪,“就是觉得我再怎么努力也就那样,倒不如去大学深造一下,将来再回来当个优质是有文化的指战员也不错。”
这不对劲。
长缨挂断了电话,她想着给傅国胜或者薛红梅打电话问一句,一想到刚才和傅爷爷通话那么久他也没提到这事。想来傅哥连家里一块瞒着了。
长缨坐在那里怔怔发呆,其实她还没见过傅哥本人呢,印象都有些模糊。
桌上还有很多文件要看,还有事情要处理。
长缨抓了抓头发,强迫自己看完两份往年的文件,半小时后这才又打电话过去,只不过这次联系的人却是娄越。
“我哥是不是受伤了?”
娄越觉得,他可能没办法帮着隐瞒。
作者有话要说:
三更完成,周末愉快
第75章 贼船
傅长城伤了腿, 又因为当时在出任务,医疗条件不足,等回来后再处理, 有神经坏死情况。
这种情况下,想要再像过去那样能打能冲是不可能的了。
结合傅长城本人意愿, 送他去大学读书,顺带着去首都的医院治腿。
只不过这个消息傅长城还没想好怎么跟家里说,这边暂时也就先隐瞒着。
他结束任务回来后, 倒是有跟家里打过电话,显然傅家父母远没有傅长缨这般敏锐,察觉到哪里不对劲。
而这种敏锐,就像是战场上的侦察兵。
对危险有着天然的警觉。
娄越想, 如果傅长缨当兵,也会是一个优秀的战士。
“我知道了, 抱歉可能我刚才语气有点冲,希望没有给你造成什么困扰。”
当兵出任务受伤在所难免, 只不过刀子没捅自己身上不会觉得疼。
长缨刚才是关心则乱,对外人发脾气着实不应该。
“没事,我很抱歉。”
“又不是你让他受的伤, 和你没关系, 另外谢谢你帮我弄到的杂志,给了我很大的帮助。”长缨不知道娄越到底怎么做到的, 不过她也没打算细究原因。
“不客气。”娄越想了下,到底还是多说了句, “摊子大了很容易顾此失彼, 有时候要学会做选择。”
“选择放弃吗?”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长缨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正如同她放弃了引进塑料拖鞋生产线这个不靠谱的念头,选择曲线救国,通过引进专家教授完成夜校教学、自主研究生产的目的。
她没什么选择困难症,实际上留给她的选项几乎没有,长缨像是悬崖缝隙上长出来的一株野草,拼了命的在汲取营养努力的存活下去。
仅此而已。
娄越莫名听出了那语气里的嘲弄与苦涩,“抱歉,我不该妄自评价你的工作。”
“和你没关系。”长缨应该挂断这通电话的,可她连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每天面对着那些熟悉的面孔,需要提起十二分精神,生怕不小心就落到谁的陷阱里面。
她紧绷的像是一个压缩到极致的弹簧,这会儿也想放松一下。
和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说那么一句,不需要担心对方会举报自己,也不会给他造成心理负担。
这让长缨诡异的没有挂断电话,“谢谢你跟我说这些,可能这段时间需要你多照顾我哥一下,将来有机会我请你吃饭。”
“好。”
娄越答应的爽快,以至于挂断电话时,他又觉得自己不该这么爽快应下。
一起扛过枪的兄弟,谈什么照顾不照顾,这都是应该做的。
……
长缨挂断电话后趴在桌上不太想动弹。
傅长城的梦想是在部队混出名堂来,他是老革命的孙子,自小就跟着傅爷爷身后玩那些枪`支弹药,部队简直是他第二个家。
可人生计划哪赶得上变化呢。
长缨深呼吸了一口气,想了想拿出纸笔来写信。
郭春燕和巩江人都还在首都,巩江是两年制学业,郭春燕则是三年制,到时候傅长城到了首都人生地不熟,或许郭春燕能帮忙招呼一二。
她应该去部队探望的,哪怕是去一趟要坐十天半个月的火车。
如果还是大湾村生产队的小傅书记,长缨说什么都会去探望。
可现在她走不开。
提起笔来,长缨看着信纸上面的红字,她迟疑了下,到底还是在这信纸上落下了字迹。
……
三月底的时候,沂县这边接到通知,张副主任和教育局的郑局长去火车站那边接人。
具体的通知是陈秘书转达的,说是上面考虑到办夜校的事情,调派了些老师过来。
只不过张副主任瞧着这些老师们个个戴着眼镜,精神面貌不算特别好,他大概心里有了数。
这些怕不是在干校劳动的知识分子来这边发挥余热吧。
他们这个小傅主任,可真是什么事都敢做,胆子也忒大了些。
“几位老师这边请,我们小傅主任去乡下调研了,估计得天黑了才能回来,我和郑局长来这里接大家,先安排大家的住处。”
习惯了那边干校的生活,如今又是挪了窝,邱教授几个人还有些不太确定,他们这次又要在这边呆多久。
只是等到了一处外表看起来老旧,里面倒收拾的干净整齐的校舍时,邱教授又有些怀疑自己的眼睛了,“同志,我们往后就住这里吗?”
“对,小傅主任说住在这里方便,等回头她回来后再做其他安排,几位老师可以先休息下,等明天再四处看看,我们的夜校还没招生呢。”
张副主任倒是对这群知识分子没啥意见,确切的说是对傅长缨的动作没啥意见。
这些知识分子虽说思想上的确要改造,不过知识该利用的利用嘛,让他们去干农活其实是大材小用,倒不如做点有用有意义的事情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70-80(第8/16页)
。
再者说,决定是傅长缨做出的,就算回头追责也有这个一把手顶着,他有什么好害怕的?
十分亲切的跟这群老师们寒暄了一番,张副主任等人先一步离开,把时间留给这些知识分子。
邱教授俨然是一群人的头头,其他房间里的人纷纷汇聚过来,“老邱,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邱教授也有些不确定,“是要咱们来当老师?”
这是他们原本的职业,可是距离他们又太过久远。
其他人纷纷摇头,“怎么可能?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在哪里不一样呢?”
干校那边只是说给他们换个地方,其实就是换个地方劳动嘛。
这种事情倒也不奇怪。
这边的人说是搞什么夜校。
两边说辞对不上,或许只能等到那位小傅主任到来才知道他们究竟要做什么。
总不能是断头饭吧?
大老远的舟车劳顿,不至于。
长缨晚上才回到家属区大院,锅炉房那边的李大叔传话,说已经把人安排下了。
沂县革委会一共五个副主任,分管经济、教育卫生、农业等工作。
抓教育卫生的张副主任其实算是个好说话的,当然也可能因为和长缨之前在他们面前杀鸡儆猴有关。
都半夜了,长缨也没打算再去那边折腾,“谢谢李大叔,你也抽空睡个觉。”
长缨提热水上楼去。
她现在是两头骗,跟踩钢丝绳似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人揭穿。
不过在被揭穿前,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拉着人一起下水。
这主意虽然有点损,但能保证自己安全。
安全了才能做事嘛。
长缨想好了,打算明天拉着张副主任一起去学校那边。
这决定让张副主任头疼,你说被当成心腹也算好事,但同样的道理他也被这小同志拉上了贼船,将来解释不清楚。
尤其是长缨还来了这么一句,“张有明同志是咱们沂县分管教育卫生工作的副主任,如果大家有什么工作上的问题,尽管找有明同志反应,他一定会尽可能的协商解决。”
忽然间被架到火上烤,张副主任只能作出表态,“能做的一定做,我也是为人民服务嘛。”
这是长缨经常提的一句话,张副主任顺嘴一说,长缨笑了起来,“就是嘛,有问题就改正,咱们需要相互帮扶,我请各位过来也不是真的为了养猪,杀鸡焉用牛刀。主要是我这边想要搞一些工厂,需要大家的技术支持,另外就是县里头要办夜大,也需要专业能力过硬的专家来教学,一事不烦二主所以这事就要麻烦在座的各位老教授了。”
邱教授没想到,请他们过来的竟然是这么个年轻姑娘,他更没想到的是这年轻同志竟然是县里的一把手。
眼下第一次碰面,长缨说明了自己的意图,一群知识分子们倒没怎么吭声。
长缨倒也不急,“邱教授你们大老远的过来辛苦得很,这两天好好休息,我安排郑局长他们去组织夜大招生,到时候还需要你们帮忙把关。”
离开学校这边,张副主任有话说,“我瞧着这些知识分子对您不是那么信任呀。”
“正常,你觉得他们算是敌人、同志还是朋友?”
这是一个很要命的问题。
张副主任想了想,“怎么能说是敌人呢,只不过是需要进步的同志,思想上需要有服务人民的意识,当有了这意识后或许可以是我们的朋友。”
到底是分管教育卫生的,逻辑不存在什么问题。
长缨点头,“是这个道理,我回头会在夜大的学生里安排人,这点有明同志你放心就好。”
“当然当然,小傅主任你安排向来妥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说起来这么一折腾,咱们的夜大都要开始招生了,小傅主任您有什么意见没?”
“夜大是面向全县的工人农民,有上进心就好,至于出身什么的,咱们这里是革命老区,革命的也算彻底,举个例子来说,我早前在乡下工作时,村里安排给我打下手的徐立川是地主后代,不过他出生时他家的土地早就被分给村里人了,连他母亲都是组织上安排介绍的,你说他这地主后代也没享受一天富贵,却背负着骂名,不是冤枉得很吗?”
张副主任连连点头,“是啊,我听说过,徐立川倒是牛奶厂的业务骨干,要不回头打声招呼让他也来学习,说不定回头牛奶厂扩大经营,有用得着他的地方呢?”
“这倒是个好办法,另外广亮同志那边的名单已经拟定了,我要和他去做思想工作,把工厂的干部人员精简掉一部分,这部分人取消待遇不合适,我打算让他们去做饲养场工作,正好立川在这方面有心得,倒是可以做指导,两边忙不耽误。”
这话听得张副主任头皮发麻,“您真打算让他们去养猪?他们能答应?”
虽说被服厂那边吃空饷的确让人无语,但精兵简政从来都是个大事情。
那些做惯了办公室喝茶看报的人,能这么听话?
长缨看着忧心忡忡的人笑了起来,“我有法子,不去养猪那就去车间,总有一个适合他们的。”
张副主任:“……”这招是挺狠,但他还是担心那群人压根听不进去。
这也是赵广亮担心的问题。
“万一组织工人罢工怎么办?”
那群工厂里的干部,在忽悠人这方面还是有些能耐的。
“别把工人当傻子,他们真要是敢组织,我倒是佩服他们还算有点能耐。”
作者有话要说:
1
第76章 说客
不是长缨瞧不起, 事实上这些坐办公室喝茶看报的,多数都是没啥本事的,凭借关系到厂里工作的。
说句不好听的, 屁大点本事没有,净靠干部身份吓唬工人了。
真要是能把工人忽悠了跟着罢工, 那倒是个人才,她甚至可以调到革委会大院去,她这边需要这样的人才。
实际上呢, 在精简名单张贴出来后,问候长缨祖宗八代的还挺多,来革委会大院这边哭嚎的也有几个。
组织工人罢工的,一个没有。
赵广亮庆幸之余又气那群人真是半点能耐都没, 难怪傅长缨一年轻姑娘都瞧不起他们呢。
这会儿就在革委会大院门口,长缨站在那里和坐在地上哭嚎的人对话——
“地上凉, 坐在这里撒泼打滚没啥用,不如趁早收拾东西去养猪场那边, 起码还能分到一头不错的猪苗。”
地上的中年女人听到这话抹了把眼泪,“傅主任,您也是女人, 怎么就不能给我们一条活路呢。”
长缨听到这话嘴角扯了扯, “那要不我安排你去车间上班,让车间里的工人去养猪场那边养猪, 你俩换一下工作,怎么样?”
那中年女人赖在地上不走, “我在工会干得好好的, 凭什么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70-80(第9/16页)
让我去养猪?我就在工会呆着,哪都不去!”
国企在很长时间内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只不过后来伴随着改革,国企被私有化不但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还造成了下岗等一系列事件。
十几二十年后的事情足以引以为戒,长缨吸取教训现在就着手于沂县这些国企的改革,精兵简政方针执行到底,不然国企只会越来越冗员。
趁着现在问题还没那么严重,没到尾大不掉的地步,先快刀斩乱麻的解决了再说。
“两条路,要么去车间跟人换岗位,要么去养猪,当然你也有第三条路,不用干了,回家喝茶看报纸最省心,就是没工资拿。”
长缨态度坚决,倒是让那中年女人慌了神,“你不能辞退我,你没这个资格。”
没有的吗?
长缨笑了笑,“那咱们走着瞧。”她看向四周围观的人,那些大概也都是在被精简的名单上,只不过没那么豁出去敢来闹腾,一个个的站在那里窥探情况。
想要伺机而动。
长缨没打算给他们机会。
“从明天开始算,给你们三天时间收拾好,要么去养猪场要么去车间,三天后我去检查,如果还执迷不悟的话那就回家。”
和长缨搭班子解决这些工厂干部职工工作的赵广亮傻了眼,你这是哪门子的劝说?
他走得稍微慢了点,就被人拉住,满脑子都是那些干部职工的嚎叫声。
回到家里赵广亮唉声叹气,因为被服厂吃空饷的事情捅了出来,他大舅哥那个副厂长也被撸了,原本就跟他吵架回了娘家的媳妇大闹了一通,越发的不肯回来。
回到家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自己这个副主任干的还有什么劲儿。
赵广亮越想越生气,忽的站起身来打算找长缨请辞,一开门就看到隔壁老张站在自家门口,“走,去我家吃点东西。”
“我去了,弟妹不会生气吧?”
“她让我喊你过去的。”张副主任笑了起来,“她有事问你。”
吕德梅就是想打听下现在什么个情况,这一打听让赵广亮恨不得一肚子的苦水都吐出来——
“你说哪有这样的,那些人万一狗急跳墙往上面写信反映怎么办?到时候我跟着一起倒霉。她这才来几天啊,就这么闹腾,咱往后还能有安生日子过?”
吕德梅听到这话脸上带着笑,给赵广亮递了个馒头过去,“往长远了看,其实这是好事。”
“我知道她没坏心眼,可现在这手腕也太硬了点,她一个小姑娘家咋就这么一点不讲人情呢。”
想要在官场上混,哪能这么铁血手腕?人乔军辉还是从部队出来的呢,都没这么强硬的跟石头似的,她就一个知青,祖坟上烧高香被看中了来当县里的一把手,真以为自己拿着中央的尚方宝剑,没人能治得了她吗?
赵广亮气得要死,“实不相瞒,老张我是真的干不下去了,我明天就去辞职。”
张副主任听到这话瞪眼,“胡说什么,你敢辞职你信不信傅长缨立马就批了,到时候后悔的还是你。”
人着急上火的时候哪顾得上这些?
赵广亮被这么一说也是后背一阵冷汗,“是她能干得出的事情。”
“可不是吗?你看被服厂那边撸下去那么多人,岗位空缺了好几个,她着急安排人了吗?咱们这位小傅主任虽说年纪小,可做起事来狠着呢,她想要做的事情就肯定要搞成。你是真打算辞职还是想着威胁她?别回头反倒被她将了军。”
张副主任还不清楚这位老伙计的想法,不就是不想掺和进来嘛,可现在辞职那就是要跟那些被精简的干部职工一个战壕,势必会让傅长缨觉得这是在威胁自己。
她能忍?
“其实老赵,小傅主任这也是没办法。”
赵广亮看了眼老同事,“你说的轻松,你那就是安排上个夜校,组织个招生,是给人好处,哪像我,净得罪人了。”
张副主任听到这话苦笑,他被拉上贼船干的事情风险更大好吗?那可是涉及到政治觉悟的事情,只不过有的选吗?
瞧着爱人被挤兑,吕德梅开口,“老赵你别一肚子苦水,说实在话这件事人家傅长缨干得挺好的,我在工厂上班比你们清楚的很,就拿我们毛巾厂来说,这几年厂子里的人越来越多,可效益没好到哪里去,为什么?进来的都是干部职工,压根没几个一线工人,拖家带口的塞进来,屁大点活都不干,效益能好才怪。说起这事来我还想说呢,人家小傅主任一个女人能看到问题解决问题,你们一群大老爷们不说帮忙也就罢了,还在这里叽叽歪歪拖后腿,倒还有理了。”
她这一下子扫射了一片,张副主任嘀咕了句,“我没叽歪呀。”他这不是跟着傅长缨一条绳上蹦跶了吗?
赵广亮被说得也有些不好意思,“弟妹,这话不能这么说,我也不是不理解,可她工作这么强硬,势必会引起群众意见呀。”
“那不然呢?给点好脸那群人才不把她当回事呢。你们这些领导干部在办公室坐久了,倒也去车间听听我们工人的呼声,现在人家小傅主任在工人里面威望可高了。”
工人又不是傻子,只不过有规章制度在那里摁着,也没个领头的人来反对,谁会说什么。
可现在不一样了,大领导主动搞事。
工人乐见其成,毕竟少了那些活都不干净拿工资福利的人,他们的福利兴许还能多点呢。
吕德梅是在车间工作的人,可比这些男人清楚群众的心声是什么。
赵广亮还有些死鸭子嘴犟,“那也不能这么强硬啊,三天后要真是大家伙都不挪窝,她难道真要把人都给辞了?”
“辞就辞呗,不然还以为自己能要挟国家呢,谁给他们的底气?工作是国家给的,现在又要挟国家,能耐的他们。”吕德梅瞧不上厂里那帮吃白饭的人,她自然没什么好话,“说到这事老赵,我就说你糊涂,难怪你跟我们家老张都升不上去呢,这时候你就不能主动帮小傅主任解决问题你等啥时候?”
赵广亮喝了口酒,“我怎么解决?我现在脑子都轰隆隆的,全是这群人的哭嚎声呢。”
“你呀,糊涂。”吕德梅又是给他倒了杯酒,“嫂子还没回来吧?”
“说要跟我闹离婚呢。”本来就吵了架,后来因为大舅哥的事情自己没帮忙,彻底得罪了老泰山家,“离就离,谁怕谁?”
“说什么混账话呢,不就是你那大舅哥工作的事情嘛,他现在被撸了没工作,你就不能给他介绍个工作?”
赵广亮没转过这个弯来,“我给他介绍工作,现在那傅长缨在抓这裙带关系,我哪敢?”
“说你糊涂你还不承认,你让你家大舅子戴罪立功,去养猪场那边工作,起个带头作用不就啥问题都解决了?”
吕德梅再度觉得,这群大老爷们真的不管用,一天天的净想着大局,这点小事都想不通,大事能做好吗?
赵广亮听到这话愣在那里,好一会儿灌了一盅酒,“弟妹,吕主任,您再跟仔细说说看。”
他好像的确看到了希望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