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 140-150

140-15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妈妈来自古代[星际] 我用模拟器开马甲 重回七零当厂长 星光攻略 摘星者 金色月光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网游之演技一流 美人为馅 你敢说你不性福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140-150(第1/21页)

第141章 文物

司厂长主动提供帮助这是长缨没想到的。

之前她倒是打过晒盐场那边的主意, 然而被这位司厂长给回绝了。

如今人主动提出帮忙,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听到的消息。

司厂长做了安排,“我们那边新厂区暂时还挪不过去, 家属院建设现在搁置了,不过厂房倒是建好了, 能提供个遮风挡雨的去处,要是不嫌弃的话,可以先把一些渔民安置到那边厂房里住着, 条件虽然艰苦了些,但好歹也算有个住处,也好应对台风到来嘛。”

这话说到了长缨的心坎里,她的确有这方面的担心。

沿海城市在夏季多面临台风天气, 那些住在海边的更是容易遭受生命财产损失。

虽说台风是天灾压根没办法制止,但有效的预防减少损失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那行, 我马上去找您一趟,咱们商量下看怎么来。”

司厂长利落的答应下来, “成,那我等着。”

他的配合让长缨忍不住问了句,“他怎么知道的?”

李秘书思考了下, “司厂长的爱人在学校里当老师, 和钱副主任家的一水在一个学校,兴许是听钱一水提了这事。”

毕竟昨天在海边遇到了白大姐和钱一水, 今天上午司厂长就打电话过来,除了钱一水那边可能说这事, 李秘书还真想不出其他答案来。

“也不是什么坏事, 走吧,先去晒盐场看看, 那边厂房不知道能容纳多少人,回头再去干校瞧瞧。”

现在的气候预测可没日后那么精确,没办法预测台风行程,只能尽可能的规避这一灾害。

李秘书没想到她还在打干校的主意,忍不住多说了句,“干校那边情况特殊。”

“有什么特殊的?咱们党员不能搞特殊,这点都记不住?”

被念叨了一句的李秘书傻傻坐在副驾驶座上,好一会儿才点头,“也是,是我想多了。”

他倒是忘了,这位领导可从来不搞特殊化待遇。

市里的公务车到了晒盐场,司厂长已经让人在那里等着了,他没提到底怎么知道的,只是说起了新厂区那边的头疼事,“施工的时候出了点意外,最近在闹腾连施工都停了下来,反正空着也是空着,那就先借给你们用。”

意外?

长缨警惕心起来,“什么意外?有建筑工人出事?”

建筑施工,车间生产最容易发生意外,长缨在沂县的时候最注意抓这两项,饶是如此也出了好几次事,生产建设事故那可真是防不胜防。

司厂长哭笑不得,“倒也不是,就是挖了个坟。”

长缨:“……古墓?”

这倒是她没想到的,“咱们这还有这东西?”

“谁说不是呢,这不多嘴跟省里提了一句,就不让施工了,说是不行回头再选厂址,哪能这样啊,现在还在磋商,要不小傅主任你帮忙协调下?”

长缨这才知道,人也不是无缘无故帮你忙。

借给你厂房让渔民暂住没问题,但是你也帮我个忙。

天底下可真是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然而到了这节骨眼上长缨也只能接着,“成,我回头问问看到底咋回事,尽快解决。”

司厂长听到这话松了口气,“那可真是麻烦您了,省里头说的轻松,让另外选厂址,可是我厂房都建好了,那边的家属区都修建了大半,就为了个死人的东西耽误活人的事,哪有这道理。”

他不免有些埋怨,“你说这死人也真是不会挑选个地方埋,被人挖了坟也是活该。”

司厂长当过兵还是老兵,不知道杀了多少人才不信这些怪力乱神的东西呢,他一贯信奉的就这么一条,活人是第一位的。

所以完全不理解省里头为了这么一个坟让晒盐场迁址的建议,简直是瞎胡闹。

长缨听他埋怨了一番,一同去新厂区那边看情况。

原本的建筑工地现在停了下来,倒是有一块被围了起来,一看就知道是省里那边来的人在保护文物。

长缨先去厂房那边看了一圈,大体估摸着能在这里安置多少人,这才往那边的“保护区”去。

远远就被人给拦住了,“干什么的,离这边远点。”

这粗暴作风,倒是和文物保护格格不入。

李秘书连忙解释,“这是市革委会的傅长缨主任。”

那人愣了下,“革委会的来我们这里做什么?这可是省里下命令要保护的东西,你们可不能砸。”

长缨:“……”她合理怀疑这人是个二愣子。

砸什么砸,有毛病吗?

这边的争执吸引了人过来,那是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手里头还拿了一个放大镜,听长缨自报家门后连忙请人过去。

“看着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留下的墓穴。”

长缨被这说法弄得一愣,“春秋战国八百年,到底是春秋还是战国呢?”

这一问让萧教授有些脸上不自然,旁边的学生连忙说道:“所以要细细考察,你着什么急?”

萧教授连忙制止学生,“小林,别这样。”

长缨倒是没往心里去,“是我问的不合适,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墓穴的考古意义岂不是很大?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平川地区是百越之地,到了两晋时期这才设置郡县。”

小林有些惊诧,“你还懂这个?”

长缨笑了笑,“看过本地的地方志,多少还记着一些,如果真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墓穴,倒是可以作为研究百越的一手资料,看中央皇权对百越地区的影响,不过萧教授咱们这边条件简陋,这古墓已经见了天日,倒不如您把东西挪到省里去研究,不然回头来个暴雨什么的把这古墓给淹了,那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萧教授看着这个格外能说的人没吭声,他扶了下眼镜。

倒是小林意识到什么,“你跟那个厂长是一伙的,就想着把我们赶走。”

长缨笑了下,“不能这样说,我这也是安全起见。晒盐场的工人们很想挪到这边来,可原本的计划都被这古墓耽误了,工人们也是怨声载道,万一哪天一个冲动,过来把这古墓给毁了,那最后是双方的损失,倒不如咱们想法子解决这事。”

“你,你这是威胁人!”小林从没见过这样不要脸的领导,好歹是市里的一把手,可话里话外都在威胁人,简直不是人!

“傅主任,我记得省里提议过,可以将晒盐场挪换地方。”

“司厂长的确说了,但是这么一来新厂房建设就需要不少的钱,钱从哪里来?省里一句话就完事了,可是资金谁给?还有这边厂房怎么办?平川没什么古墓,总不能为了这么个春秋战国的百越古墓就建一个市博物馆吧?说实在话我也想要建博物馆,但想的是给平川地区的烈士建纪念馆,他们为国家做出牺牲难道还不值一个纪念馆?可现在市里头拿不出钱来,活着的人都没办法吃饱穿暖,还有那么多船屋渔民没上岸,又哪来的钱花在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140-150(第2/21页)

去的人身上?”

长缨尊重这些考古工作者,但是这古墓既然已经被破坏,那就只能保护性抢救,最好的办法还是将文物转移。

而不是占据这么一大块茅坑,就为了研究可能存在的百越文化。

烈士都没这地位,两千多年前的古墓就算了吧。

萧教授叹了口气,“傅主任,这里可是历史啊。”

“我知道,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再踩坑,不知道这些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又能给我们什么经验。”

李秘书觉得这个教授都快被气得晕过去了,不过领导这态度也挺坚决的,这件事不可能再僵持不下去。

当过兵的司厂长没要挟人,倒是这个知青主任这么明里暗里玩要挟。

这件事倒是有意思。

“我还要再去干校那边看情况,有什么需要萧教授就去市里大院找我,到时候咱们再细说。”

干校这个词让萧教授身体颤抖了下,长缨这次倒真不是在威胁人,“我是去干校考察,看看能不能让船屋渔民暂住在那里,萧教授不用担心。”

丢下这话长缨离开了,留下这师生几人或气或恼。

“她这是明晃晃的威胁人,老师我们要不要向上面反应?回头出了事,找她算账就是了。”

“就是,哪有这样的,我们搞研究弥补历史空白,还错了不成?”

萧教授一阵沉默,捏着放大镜的手微微的颤抖,他这该如何是好呢。

……

干校的确荒芜了下来,就一个人住在这边看守房子,里面积满了灰尘,遍布蛛网。

“蜘蛛结网,这是不是要下雨了?”

李秘书想了下,“可能是,回头可以问问省气象局。”

“去通知下吧,让船屋那边的渔民搬过来,你明天安排下接一个有威望的让他来这边看看,瞧下能安排多少人,回头再让那些女人孩子过来,把这边打扫下住进来,凑合着住几个月不成问题。”

“盐场那边先不忙着搬?”

“先安排一处住下,咱们得树立个榜样,让其他的船屋渔民学习,做工作不能只靠我们做,要积极发挥领头羊作用。”

长缨的话自然是有道理的,只是李秘书还有些担心,“那位考古专家萧教授那边怎么办?”

研究文物的人把文物看得比什么都重,就像是作为市里的一把手领导最看重的是本地的发展一个道理。

萧教授并没有错,只是错在双方形成对立关系,他又书生意气找不到解决方案,以至于领导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变得十分“不中听”。

“他是考古专家不是那些没出土的古董,如果没有壁画什么的话,他会把这些文物转移走的。”

市里不可能耗费人力物力加以保护,省里头只会开空头支票,两边靠不住远不如挪到省里去。

耐心等两天就是。

毕竟那边黎家船屋搬家也得需要两天时间,这消息再传出去其他海湾的船屋动心又得两天,差不多五天就能把这事解决。

这五天长缨还等得起。

回到大院里,外面天气有些阴沉,想下雨又没下的低气压让人难受。

长缨晚上睡得都不踏实,惊雷声把她从睡梦中喊醒。

窗户被风吹得颤巍巍,身下竹编凉席上跟蓄了水似的,长缨起身给自己倒了一杯水。

嘴唇刚碰到水杯,外面就吵吵嚷嚷起来——

盐场那边出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

文物很重要,但问题是没保护能力不能强来

总之还是穷的锅

三更啦

晚上看书去

第142章 立场

夏季的雨水总是具有超乎想象的杀伤力。

台风没来海边船屋里的群众暂时没有受灾, 但是晒盐场新厂区那边出了事,确切点说是文物保护区出了事。

夜间雨势来得快,萧教授不放心要过去看, 谁曾想一脚踩空深陷那泥水坑里,偏生这雷雨天电闪雷鸣, 其他随着他来的学生并没有听到夹杂在雷电声中的呼救。

长缨匆忙披上一件衣服往那边去,打伞压根没用,不过呼吸的工夫斜风骤雨已经把衣服打湿, “人救出来了吗?”

“听说倒是救出来了。”

李秘书也不确定,过来报信的是一个学生,冒着大雨过来把家属院的人吵得不得安宁,还没等他问清楚人已经跑了。

“司机还没过来。”

长缨已经拉开车门, “上车。”

她坐在驾驶座上,打火发动车子, 遮天雨势中驰离家属院。

萧教授人还在这边工地,这会儿裹着一床厚棉被, 嘴唇泛着青紫。

“先送医院去。”

人没事就好,尽管长缨很想送走这位专家,但也只是客客气气的送走, 并不曾期盼着人出事。

之前还跟长缨争执的小林现在着急的很, “老师他说不用。”

虽说是学生,但实际上也是成年人, 这会儿没了主张让长缨气得想打人,“不送医院你们就不知道烧点热水让萧教授泡个热水澡冲散身体里的寒气?”

村里人都知道的事情, 总不能这群知识分子不知道吧?

长缨很是怀疑, 这要是在野外考古,他们这些人能活得下去吗?

小林被劈头盖脸的一通骂, 有些委屈的说道:“我们这没这么大的锅。”他们是来考古又不是来度假的,哪有这条件?

就连这床厚棉被都是老师为了考古需要才准备的。

长缨:“……那让你们回去你们还跟我犟!”

这个临时工棚本来就漏雨,再这么下去也没办法休息,“先把萧教授挪到那边的屋子去。”

虽然四面通风,但好歹不怕漏雨不是?

几个学生面面相觑,倒是李秘书闻言不假思索把被子一掀,将人背了起来,“您帮我打个伞。”

还没等长缨拿出伞来,蹲在工棚一角没存在感的人连忙起来,“我来我来。”

长缨这才注意到这还有个人。

这是萧教授的救命恩人,却也是一个小偷。

听说这边有文物,田三喜想着过来看看,趁着下雨天大家都睡得死,正好摸两件宝贝回家。

谁知道刚摸过来就看到一个老头在水坑里往下陷。

人命关天不能不救,等喊了人好不容易把萧教授给弄上来,田三喜想悄悄溜走,却是被学生们给逮着了。

这大雨天的来这边看看,谁信呢?

肯定是偷文物的贩子!

联想到下午的时候那个革委会的女领导还要挟了一通,几个学生觉得这个小偷说不定就是革委会派过来的。

说什么都不让人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140-150(第3/21页)

任凭田三喜怎么说都没用。

挪换地方到了旁边的小楼房,萧教授的几个学生三角之势站开,“傅主任,今天这事您得给个说法。”

长缨了解了事情经过,也清楚这些学生怎么想的,看着冲自己要说法的人,“现在不是讨说法的时候,去看看还有没有能点火的东西,生个火让你们教授烤烤驱寒。他一把年纪经不起这么折腾,真要是伤风感冒了,这工作还能继续下去?”

她对这些人是真没了脾气,到这时候还分不清轻重缓急,整天考古文物,脑子里都是那些地底下的土吗,这么一团浆糊!

“你会开车吗?去医院请个医生过来,让他带着针和药。”

李秘书不会开车,但还是点头应下,总之把人请过来就是了。

“田三喜是吧,先帮忙去找点柴火什么的来生火,你的事情我回头再处理。”

田三喜没想到自己这么倒霉,只能答应下来。

这安排让小林几个人有点摸不清头脑,被长缨吼了一句,“傻站着干嘛?还不去找能生火的东西!”

几个人被吓得三魂七魄都出了窍,忙着去找能引火取暖的东西了。

为了表明立场,萧教授几人坚决不在附近的家属区和厂房里住着。

实际上就是争一口气。

只不过这口气,哪有命重要呢。

这边家属区楼房是寻常的三层小楼,建设了大半,旁边那栋还是烂尾工程,修建到一半打地基时发现了古墓,整个家属区建设工程中断,不知何年何月能够重启。

长缨看着蜷缩在那里的萧教授,身上那厚棉被刚才都被打湿了大片,哪还有保暖的作用,只怕越裹越冷。

这雷雨天气可真是要命,她都觉得身上湿冷一片,不知道明天会什么样呢。

正想着,外面有那几个学生的声音,“你怎么回来了?”

回来的是李秘书,一同过来的还有穿着黑色大雨衣的司厂长,“人没事就好,我刚才听说后怕出事,胡乱抓了把药过来,看看有什么能吃。”

司厂长的爱人是市立医院的医生,原本想跟着过来,不过被他拦住了。

长缨瞧着他那大雨衣跟哆啦A梦的口袋似的,又是拿出灌满了热水的军用水壶,又是一张薄毛毯,说不奇怪是假的。

然而这些都是能救急的东西,就算奇怪那也只是先搁置一旁。

萧教授身上那湿了大半的厚棉被做出了最后的贡献——被烧掉用来取暖。

火蛇跳跃着,这位考古专家脸上总算有了一点血色。

“谢谢,谢谢,谢谢。”

接连三声谢谢让田三喜觉得不好意思,连连摆手。

烤火驱散了寒意的几个学生就没那么好气了,“谢他们做什么,我看他们就是一伙的!”

这次那个小林倒是没说什么,只是欲言又止的看了长缨一眼。

他也觉得这件事太古怪了。

虽然人是他喊来的,可他就去了革委会家属院,这个司厂长怎么知道的,而且还拿来了这些东西,及时的像是早有准备。

他觉得傅长缨可能不知情,但是这位司厂长和这个小偷说不定有什么联系呢。

司厂长听到这话呵呵一笑,“小同志,你多大呀?”

“谁跟你同志。”

“小江,别这么没礼貌,不好意思厂长同志,是我咳咳,是我没教好学生。”

司厂长笑了笑,“没事的,我知道这小同志在怀疑,年轻嘛没那么多阅历,要是他也去打过仗在战场上杀过敌人看着战友倒下,或许就没那么沉不住气了。”

一句话把自己的人生阅历摆在众人面前,就连长缨都有些懊恼,自己不该怀疑的。

司厂长是有经验的老兵,在最血腥残酷的战场上活下来的人,考虑周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萧教授和几个学生都惊呆了,尤其是刚才抱有敌意的小江,憋红了一张脸,“对不起,我,我不知道……”

对于军人,尤其是老兵,共和国的人民总是怀有敬意。

司厂长笑了笑,“没事,不怪你,年轻嘛,也是好事。”

他要是再年轻个二三十岁,兴许比这年轻人还张狂呢。

对方的态度让小江越发的无地自容,一时间这房间里只有火舌跳跃和那略有些潮湿的棉被燃烧时冒出来的浓烟。

长缨打破了这里的安静,“说说你什么情况?”她问的是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走的田三喜。

革委会的领导,当过兵的人,田三喜觉得自己今天可真是倒霉,偏生被这么看着还不得不说,“我就是听人说这边挖出了宝贝,就想着过来看看。”

没曾想宝贝没摸到还把自己搭进去了。

倒霉透了。

“领导,你看我也救了人,能不能就当什么都没发生?”田三喜挣扎一把,觉得自己都坦白从宽了,还救人一命,理论上能够被这位领导放过一马才是。

“有手有脚还能干不了活?怎么就想着作奸犯科走捷径?李秘书你回头把他交给刘局长,让他进去待几天反思一下。”

田三喜快哭了,“领导你别这样啊,万一我老娘知道了这事不得急死?”

“你现在知道怕了,做这事之前怎么没想想自家老母亲呢?”长缨指了指不远处摇摇欲坠的工棚,“如果你今天得手,那就是盗窃文物,是死罪!”

田三喜傻了眼,“有,有这么严重吗?”

当然严重,就像那个为了袒护自家儿子,而把国宝烧了的母亲一样,他们都没有这方面的法律意识。

长缨看向萧教授,“您也看到了,他们不觉得偷盗文物是多大不了的事情,光靠你们很难保住这些文物。”

“你还是想要赶我们走。”小林一针见血,“就是不能有任何人耽误你的发展大计!”

这话倒也没说错,只是实话难听罢了。

长缨看着青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不让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吃饱穿暖,他们自然会想邪门歪道来赚钱,就比如他在打这些文物的主意。我明白你们保护文物的迫切心情,但是也希望你们能考虑下这工厂也牵连着成千上万人。”

做人需要相互体谅,不能总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小林觉得这是邪门歪道,拿着自以为正义的话来堵他,偏生他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气恼的只能转过头去不看长缨。

萧教授看着年轻的女同志叹了口气,“我知道这让你们很为难,只是能不能再给我点时间,让我看怎么把这些东西转移。”

今天的事情让他想了很多,不止是这位市领导的要挟,还有那些暗处觊觎文物的人。

诚然这位年轻的女领导不支持他们的研究,但有句话是没错的,这里的确并非安全区。

那些具有考古价值的东西在文物市场上卖不出几个钱,一旦被偷走很可能因为卖不出价钱而被丧心病狂的文物贩子损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140-150(第4/21页)

转移到省里去,起码多一分安全。

这的确是最稳妥的办法。

司厂长没想到,这头犟驴竟然真的被长缨说动了,他松了口气,“成成成,给你们一星期时间够不够?我可以让人来帮忙的。”

他恨不得立马把这些人给送走,但还是相当大方的提供帮助。

萧教授咳嗽了一声,“不用,我们会尽快的。”

外面雨势渐小,没再电闪雷鸣的吓人。

长缨瞧了一眼,“司厂长明天让人过来帮忙给萧教授他们收拾下,另外派几个信得过的人来帮忙看守,省得再遇到今天这种情况,这样大家都好。”

司厂长一口答应,他是最见不得出事的人,毕竟真要是出了事,他这新厂区又得耽误。

倒是萧教授听到这话觉得这安排有弦外之音,是帮忙看守不假,也是催着他们赶紧走人呢。

他这可真是讨人嫌的工作。

遭人嫌弃的文物研究专家和几个学生落了清净,长缨连同司厂长还有那个田三喜都离开了,只剩下师徒几人围在那里烤火。

“老师,我们真的要走吗?”

小江问出了大家的心声——他们是为了弥补历史空白,又不是一己私利,为什么要这么低着头做人呢。

萧教授叹了口气,“回头把这墓穴里的角角落落再仔细打量一遍,别落下什么重要讯息。”

其实已经检查了好几遍,目前来看只有那些陪葬品有些研究价值。

“回去吧,在这里不定还要遭什么罪呢。”

他还想多活几年继续为考古事业发光发热呢,可经不起今晚这事了。

……

天亮后雨也停了,司厂长让人过来收拾,趁机把昨天陷了人的那水坑暂时给填埋上。

好在接下来的几天没再下雨,倒是不至于再出现那天晚上的事情。

而船屋渔民往干校的迁移已经告一段落,黎家船屋的搬迁犹如插了翅膀似的迅速传到了其他海湾的船屋聚集点。

有想着搬家的,却也有拿不定主意的。

“我这腿又开始疼了,过两天就有台风,咱们现在搬走避开台风也是好的。”

“老叔你前些天就这么说,结果也没见台风,就别再吓唬人了。”

“市里给咱们承诺的是上岸,有个稳定的住处,可是我听说了黎家船屋只能暂时住在干校那边,回头还要挪走,这来回搬家谁受得了?”

“得了吧,跟你家有多少东西似的,不就一床被子几个锅碗瓢盆嘛,有什么麻烦的,你不想搬就留下,台风来了你自己受着就是。”

渔民们意见不一,有想要先上岸的,也有想着一蹴而就等那边房子建好再搬家的。

总之各有各的想法,还都不肯让步。

很少上岸尤其是去市里的人去革委会大院,声明自己想要上岸的决心,却也有那些不愿意来回折腾的,同样去革委会大院表明新的住处没建好之前,绝对不会搬走。

“他们倒是能耐了,还要挟人,真以为自己有要挟的资本?”

钱有财好不容易处理完造船厂的事情,回来后就遇到这么一出,气得他想揍人,“咱们这么折腾还不是为了他们好,市里的名义贷款给他们盖房子,回头还要给他们安排工作,这哪一项不是为他们好?现在让他们暂时搬个家就委屈的不得了,老子还不想伺候了呢。”

泥人都有三分土性呢,何况钱有财。

他发泄了一通,再去看长缨倒是神色平和,钱有财越发的坐不住了,“我的主任哟,您倒是说句话啊。”

长缨拉开抽屉,递了个糖块过去,“我哥给我买的,送你一块。”

那是长缨最喜欢的大白兔奶糖,前些天傅哥托人捎过来的。

也难为他还记挂着这个,这么热天让人送来倒也没黏连在一起。

钱主任见状皱着眉头,“我不吃这个。”

剥开糖纸塞进嘴里,老钱同志眉头一挑——

还真甜。

第143章 台风

意志坚定的战士是不会被糖衣炮弹收买的。

钱有财嘴里含着大白兔, 继续说道:“这件事不能由着他们性子胡来,要不我去那边说说看?”

“那要是他们那几个钉子户,就是咬紧牙关不搬家怎么办?”

长缨的问题让钱有财皱着眉头, “那,那就由着他们自生自灭去好了。”

他们要考虑的是绝大部分群众的利益, 不能被个别群众所裹挟。

“哪能这么说呢,还是得做群众的工作,咱们走的就是群众路线, 不能抛弃也不能放弃任何一个人。”

钱有财当然知道,但这话说着容易做起来可真是太难了。

“你要是没这个耐心,这工作回头我安排其他人去做就是。”长缨最近在研究各个县提交上来的发展方案,问题很多, 她没办法亲力亲为。

“那我先试试看吧。”早知道就不吃那颗奶糖了,竟然被这么一块糖收买了, 说出去也忒丢人。

钱有财看了眼长缨左手边,“这奶糖是从上海买的吗?”

市里的供销社应该也有出售, 不过他没怎么留意是不是这个。

“嗯。”长缨抓了一把,“给你家钱一水吃,她应该会喜欢。”

“那怎么好意思呢。”钱有财嘴上说着, 不客气的把大白兔接了过来, “对了咱们市是不是可以去沂县那边学习,也仿照着办一些工厂啊。”

他之前有打听过沂县的情况, 听说长缨在那边那几年可办了不少的工厂。

“情况不同不好说,等船屋这边忙完我打算再去下面县里走一圈, 彻底研究下各个县里的情况再说。”

现在这些递交上来的方案, 表面上看没问题,但数据不真方案不实, 就没几个能落实的项目。

还得严抓才行。

“那成,主任您先忙,我去那边做他们的工作去。”

走出长缨的办公室,钱有财掏出一块大白兔来,剥开糖衣塞到嘴里。

一转身就看到李秘书错愕的看着自己,这让钱有财有些尴尬,刚想要清嗓子想到嘴里还有块糖,他点了点头,目不斜视的离开。

跟在李秘书身后的田三喜瞧着乐呵,“你们这里的干部还喜欢吃糖?一把年纪了咋跟小孩似的。”

李秘书瞥了一眼,“不能吃吗?”

“能吃能吃。”田三喜登时悻悻,他不就是随口问了一句嘛,干嘛这样,怪吓人的。

在公安局被关了几天,田三喜再度见到长缨不免有些瑟缩。

看着一拳头就能打倒,但是这人可位高权重着呢。

他哪敢乱说什么。

“你没有工作,那之前怎么养活你和你母亲了?”

“杂七杂八啥都干,就最近那些光顾我生意的人少了,家里实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140-150(第5/21页)

在揭不开锅。”他就想了歪主意,想弄个宝贝去卖钱。

“知道错了吗?”

“知道知道,领导我真的知道了,我保证以后不再犯这错误,要是再犯我就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看着一脸急切的年轻人,长缨放下手里的笔,“我给你安排一个工作,一天八毛钱的工资,你做不做?”

安排工作?

田三喜有点懵,市里的领导亲自给他安排工作吗?

反应过来这个年轻人有些迟疑,“能不能再涨点?”

这个讨价还价并没有得到什么回应,田三喜有些后悔。

“领导您就当没听见,啥都没听见。什么工作呀?我没什么文化,怕干不来。”

李秘书没少见这样的人,明明一无所有却还挑肥拣瘦。

他不知道为什么领导要安排这人去给徐立川打下手,不过作为秘书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是工作第一原则,他一直恪守。

“正好明天周末,立川也回来过星期,给他找个帮手,他兴许能早点忙完。”

李秘书听着这语气,总觉得有点像是妻子在等待丈夫早日回家一般。

这错觉让他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怎么了?”

“没事。”

长缨也没多问,只是想起了今天早晨遇到的妇联的那位同志,“辛主任说过段时间中秋节,市里头有个联谊会,要你一定要去参加。”

作为单身青年,李秘书现在可是极为抢手的香饽饽。

“中秋节不还早吗?”

“大概是怕到时候我安排你工作吧。”长缨笑了下,“成了,不给你安排工作了,到时候你去参加联谊会,该解决个人问题别耽误。”

长缨早些时候对徐立川的个人问题一直秉持不着急解决的态度,觉得一旦徐立川成家,整天跟着她跑不免辜负家庭,这样似乎不合适。

不过现在她倒是无所谓了,那些看好了李秘书的哪还不知道他的工作性质,既然有认识还敢上,说明已经做好心理准备。

当然没准备好也没关系,李秘书也不是来者不拒,总会选择一个合适的。

长缨乐见其成的态度让秘书忍不住问了句,“那徐主任呢,他也老大不小了。”

还有您自己,早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立川啊,他不着急的。”长缨笑了笑,“他什么时候遇到合适的了跟我说声就行。”到那时候她自然会给徐立川安排一个稳定的工作,最好能兼顾家庭的那种。

毕竟是她认识多年,又从沂县大老远的跟着她来到这边,情分不一样的。

长缨的回答让李秘书顿时明白,他在领导心目中的位置还是得靠后,哪怕这段时间自己工作极为出色,帮着领导解决了不少的问题。

但他还有些不甘心,“我其实也不着急,等遇到合适的,会跟您汇报的。”

“这还一个个都晚婚晚育起来了,成,你随你的意思,不过还去参加还得去参加,起码露个面让辛主任那边说得过去嘛。”

妇联那边郑秀芝被调查后,原本被她打压的辛副主任转了正,这段时间倒也实实在在解决了一些问题。

妇联配合工作,长缨自然也得拿出态度来配合妇联那边。

李秘书看她这般到底没忍住脱口而出,“那万一回头辛主任问我关于您的个人问题呢?”

妇联和工会素来都是另类的媒人,在解决单身男女的事情上,积极得很。

“那你就如实说呗,让她给我介绍几个拿得出手的青年才俊。”长缨说着也笑了起来,“拿不出手的可就算了,我挑剔着呢。”

拿得出手是什么标准。

没人清楚长缨的具体标准,即便是在她身边工作有段时间的李秘书也搞不懂这位领导心里头到底在想些什么。

脱口而出一次就够了,哪能总这么冒失呢。

李秘书没再问这个问题,只是汇报着工作以及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其中一项便是送萧教授离开。

“他那边收拾好了?”

“已经收拾妥当了,就是担心那些文物会在运输途中损坏,司厂长那边帮忙想了不少办法,还特意从军区弄来了一辆车,里面放了很多稻草防止颠簸。萧教授觉得您那天帮了大忙,就想着当面跟您说一声再见。”

“我去看看吧,研究人员也不容易,如果不是立场问题,我很支持他们的工作。”

李秘书知道这是大实话,但谁让立场不同呢。

有些事情就这样,只不过是对事不对人而已。

萧教授其实没多少东西,工具箱里放着自己考古需要的一些材料工具,再就是晒盐场这边送的纪念品——

两大包精盐。

这纪念品让人哭笑不得,虽然的确再实用不过。

“都收拾好了呀。”长缨过来时就看到萧教授的那几个学生都跳上车厢,正在小心的检查那些箱子是否捆绑结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雁南飞 公子有悔 结婚当天我换了新郎 重生农女巧当家 哄哄我呀 因为刚好遇见你 帝台春深 豪门天选之女 谈恋爱不如结婚 豪门霸总的黑心前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