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2 / 2)
听到傅长缨的声音,几个年轻人看向长缨的眼神都透着些复杂。
没见过这样强横的女人。
长缨笑着扫了过去,和萧教授握手,“这次是我们这边招呼不周到,希望您的研究工作顺利,日后能有更大的考古发现。”
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长缨这还是市里的干部呢。
萧教授看着年轻的女同志,“很感谢傅主任您和那位司厂长提供的帮助,我没什么好送的,这个放大镜送给你,希望不要嫌弃。”
放大镜有些年头的样子,柄上海缠绕着一重细线,应该是刚缠上的,毕竟线很干净。
“谢谢教授,那我就不客气,希望没有夺人所爱。”
其他几个学生看到长缨接过那放大镜,看她的眼神更复杂了。
车子驶离这边工厂,小江忍不住的说道:“那不是师母送您的生日礼物吗?老师您怎么送给了那个傅长缨。”
师母去世后,老师一度郁郁寡欢,每天都会把玩那个放大镜,仿佛这样师母就还活着。
萧教授看了眼车厢里的木头箱子,里面装着的是从那古墓里挖掘出来的相关文物,是自己这次平川之行的收获。
“人死了活在心里就行。”他执拗了大半辈子,有些道理却是今天才懂得。
“也希望她能工作顺利,别辜负了今时今日这份心。”
这是诚挚的祝福,但麻烦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比如台风天。
船屋老渔民的预测成了真,台风真的来了。
而且很有可能在平川地区登陆。
整个市里都必须做好准备,迎接这场来自大自然的灾难骚扰。
“已经吩咐下去了,市里所有的工厂暂时都停止生产,户外的建设作业暂时也都放下,门窗紧闭不要随意外出。”
“其他几位领导都在,除了钱副主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140-150(第6/21页)
班子里的人在革委会大院呆着,等台风过去随时要去各处视察受灾情况,第一时间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长缨没想到钱有财不在,“他去了海边?”
李秘书点头,“我问了钱副主任的秘书,说是还有几户渔民的工作一直没做通,他怕出事。”
长缨恨不得骂人,“开车去的?”
“不是。”
不是开车那要么骑自行车要么走着去。
虽然现在台风还没登陆,但是在海上移动的气旋却是远远可见的,这个由大自然带来的灾害会带来狂风骤雨,钱有财又不是如意金箍棒的密度,怎么可能抵抗得住这风雨来袭?
“什么时候去的?”
李秘书看着领导那前所未有的黑脸,声音都轻了许多,“已经有半个小时了。”
半个小时。
有经验的老渔民预测,台风差不多在一个小时内登陆。
登陆前的狂风以及登陆时带来的暴雨,会……
办公室的窗户忽的被噼里啪啦的敲响,狂风已然携带着暴雨来袭。
没办法出去找人了。
李秘书觉得这雨滴像是打在自己心上。
其实钱有财这个领导也不算特别糟糕,之前不作为也没作恶,后来打鸡血后做的事情倒也挺不错。
而且要不是他,自己也没机会成为革委会主任的秘书。
知遇之恩还是有的。
他也不希望钱有财出事。
更不希望他是因为工作出的事。
余光所及,是双目失神怔怔看向窗外的领导,李秘书只能当一个鬼神论者,希望妈祖保佑。
停工停产。
家属院这边也都是户户紧闭门窗,生怕被台风偷袭进来。
白大姐在家里头坐立不安,“一山一水,我今天心里头总发慌怎么回事,不会是你爸回头要出事吧。”
“你就不能想点好的?我爸在隔壁大院那里呢,能有什么事。”钱一水真拿她妈没办法,“其他干部不也都在大院里待命嘛,等回头得去落实受灾情况。”
钱一水记得前年台风天处理不太妥当,当时没停工停产,结果死伤了好多人,她爸那些天见天的去慰问受灾群众,还总挨骂。
今年就好多了,起码都在家呆着,除非台风把屋顶给掀翻,不然问题不大。
真要是把屋顶都掀翻了,那也只能说命不好,怪不了别人。
白大姐听到这话抓住女儿的胳膊,“那回头你得跟他说声,可千万注意,出去的时候别踩着落在水里的电线。”
她见过因为这被电死的人。
钱一水点头,“我知道我知道,回头我就去。我爸又不是小孩子了,他那么惜命一人还不知道躲着走?对吧哥。”
钱一山心神恍惚的点了点头。
“回魂啦。”钱一水捏了她哥一下,“想什么呢。”
“没事。”钱一山回来的时候刚好见到他爸从隔壁大院出去,说是去让那些船屋的钉子户赶紧挪地方,海面上不安全。
这么大的风雨,他爸又是个惜命的,肯定看情况不对就回来了对吧?
钱一山格外不安。
外面风雨似乎越来越大了,家里头唯一知道真相的人心中格外煎熬,跟生了重病熬日子似的,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没再听到那霹雳乓啷的声音。
白大姐连忙问道:“是不是过去了?”
钱一山抢了妹妹的话,“不知道,一水你在家陪着妈,我去问问看要不要帮忙。”
他担心得很,万一他爸那倔脾气上来没折回来怎么办?
一想到这个可能出现的情况,一贯淡定的钱一山也不稳重了。
都没注意到地面上坎坷不平,被绊了一下直接摔出门去,亏得长缨反应快,刚拐出来车速慢,一个急刹车这才不至于碾过去。
钱一水看到车里的人彻底慌了,“傅主任,我爸,我爸他没出事,对吧?”
台风过去,其他干部按照安排去核查受灾情况,长缨前往海边寻找钱有财。
看到张皇失措的钱一山,向来能言善辩的人却不知该怎么回答。
大院里,搀扶着母亲正在家门口焦急等待的钱一水听到这话慌了神,“哥,爸爸怎么了,他不是在待命吗?”
慌乱的年轻姑娘想冲出去,却被母亲一把拽住去,“一水,别去捣乱。”
素来沉不住气的白大姐笑吟吟的看着长缨,“小傅主任,我们好好在家待着,麻烦您可千万把老钱平安带回来啊。”
作者有话要说:
更啦
第144章 灾后
白大姐一贯思想觉悟不高, 在家庭政治链条中可以说是处于最末位,便是钱一水都习惯性的嘲讽母亲没有半点党性。
然而这次,白大姐这一拽, 把钱一水给弄懵了,“妈?”
“你爸会回来的, 乖,别去捣乱。一山你跟着小傅主任去看看,别添乱哈。”
这场肆虐了平川地区的台风已然过境, 却还盘桓在这家人的心头。
透过后视镜看着一脸急色的年轻人,所有的安慰都显得苍白,找到钱有财比什么都强。
倒是李秘书与钱一山十分熟悉,安慰道:“钱副主任会没事的, 你别担心。”
“那要是有事呢?”钱一山人如其名,一贯稳重, 但现在他真的不想听这些宽慰人的话,没用。
他怕得很, 担心他爸出事,更担心这会给整个家庭带来灭顶之灾。
李秘书看着呛声的人倒是没有多说什么。
他能理解钱一山此时此刻的心情,自己适才的安慰也的确没什么涌出。
只不过车子走出这边大街没多远便是走走停停, 不止是路上有障碍物, 更多的问题是有很多人出来找东西。
肆虐的狂风卷走了很多东西,看到求助的群众, 压根没办法拒绝。
长缨原本想安排钱一山和李秘书先去找钱有财,但钱一山下车比她还快。
“我刚才说话太冲了, 你别往心里去。”
李秘书没想到钱一山会道歉, 他挤出了个笑容,“我明白。”
这个年轻人只是关心则乱, 并没有恶意。
就像是他明明急着去寻找父亲,看到其他人有麻烦还是义无反顾的下车帮忙。
大概也希望能有其他人像他一样,能够帮钱副主任一把。
长缨在那边帮着把鸡笼给拽回来。
“家里头没事吧?”
“没事没事,人都在家呢,就是这鸡笼没拴住,下次找个粗点的绳。”
下次?
长缨可不敢下次了。
她这还是第一次遭遇台风天气,现在这条件,几乎没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140-150(第7/21页)
任何灾后救援力量,甚至连预做的措施都没有。
城市建设某种意义上来说一穷二白。
灾难更容易让人看到问题所在。
长缨正想着,熟悉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路,“小李你怎么在这?你们主任是不是也在?快快快用车子,船上有个孕妇吓得早产,还难产生不出来,我死活劝不动,赶紧喊你们主任去劝劝。”
难产那是闹着玩的吗?说不定就一尸两命呢。
偏生穷的要死的人还规矩多,说什么没有陆生的规矩,不然孕妇和孩子都不吉祥。
放他娘的狗臭屁!
要不是他双拳难敌众手,钱有财直接把那些老顽固一拳一个打晕过去。
一路跑过来的人这会儿气喘吁吁,恨不得趴在车上喘气。
钱一山看着他爸除了浑身上下湿透了以外也没啥事,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我去跟家里说一声。”
钱有财听到这话反应过来,“说啥说,你.妈胆子大的很,不用怕。”
说这话他都心虚,不过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先去把那个产妇弄到医院里再说、
不然真可能一尸两命呀。
坐在车上,钱有财说起了自己的历险之旅,“我走到海边那会儿还好风不算大,只不过那些渔民可真固执,一点都不听劝,我说破嘴皮子也没用只好帮他们去固定那船,好在那台风没从船上卷过去,真是命大。”
他当时吓得心都快从嘴里蹦出来了,是真怕。
可那渔民家的小孩就在他身边,钱有财哪敢表现出来?这不就是扰乱军心嘛。
“咱们的革命不彻底啊。”
钱有财的感慨让长缨苦笑,“是啊,所以咱们任重道远。”
不管是消灭死灰复燃的宗族,还是想要拔除掉人心中的那些“封建思想”,都要走很长一段路。
不过既然知道工作方向,再去做工作其实也没那么困难。
钱有财絮絮叨叨了好一会儿,这才发现哪里不对劲,“不对啊长缨主任怎么是你开车?老王呢?”
政府的公务车,有专门的司机,咋还让领导亲自开车了?
钱有财直接找李秘书的麻烦,“你怎么安排的工作?”
李秘书是百口莫辩,他也不想啊,然而领导这几次突发情况都是领导开车,以至于他都习惯了这事。
“你问他他还能当着我的面跟你告状?”人没事长缨心情舒畅了些,连带着开起了玩笑,“行了,我这车子开得也挺好。”
钱有财觉得有些事情不能这么说,“那也不能您亲自开车啊。”
这不合规矩。
“那要不你来?”
钱有财被问住了,“我不会啊,小李你去。”
李秘书这下哭都哭不出来了,不知道怎么说。
“好歹在你身边工作那么多年,你什么时候见过他会开车?”
长缨替自家秘书辩驳了句,“行了,你们就老实坐着吧。”
开车并不是什么技术含量特别高的活,长缨多少有过把瘾的意思,有些技能属于长时间不用就会被遗忘的那种。
她这几年逮着机会就开车,倒是把这驾驶技术快刻烟吸肺了。
就是眼下没什么电子地图导航,钱有财这个现成的地图在记路方面着实差了点,到最后还是靠着长缨平日里看地图研究多这才顺利到底这边船屋聚集地。
这一处的绝大部分渔民都已经挪到了晒盐场的新厂房那边,只剩下零星几艘船,便是原本守望相助大片连在一起的船只,如今都被归拢到一处,倒是没有被肆虐的台风给带走。
钱有财领着长缨去那要生产的孕妇家,“就在这边。”
台风过后甚至有点冷,钱有财接连打了几个喷嚏,忍不住捂住嘴控制下。
“回头您也去医院打个针。”
到底年纪大了的人身体不如之前,浑身湿透了又这么跑,免不了的感冒发烧。
李秘书的提醒让钱有财觉得自己当初没白推荐他,倒是个有良心的。
海岸上站着几个人,瞧到钱有财这张熟脸连忙拦住他的去路,“里面在生孩子呢,您不能过去。”
“生生生,生个屁,都难产了还生什么?”
旁边有个身材干瘪弯着腰的老太太说道:“女人不都这么过来的吗?我当初生了六个孩子,不也没啥事。”
钱有财听到这话气得要死,这是人话吗?啊,这是人该说的话吗?
“那咱们都是人,咋我是干部吃公粮,您一把年纪一年到头都吃不到一口白米饭?”
老好人钱有财被逼急了,变成了钱怼怼。
那老太太好像有些没反应过来,“这就是她的命,你们不能过去。”
这里的规矩,女人生孩子不能给陆上的人看到,不然这孩子不吉利。
钱副主任快被这老顽固气死了,指着人跟长缨告状,“你看,不知道这脑袋里面都装的什么?”
装的是那些冥顽不灵,装的是见不得人,装的是需要改造的思想,需要被革命掉的东西。
“老太太,里面生孩子的那是您家什么人啊?”
“孙媳妇。”她生了六个孩子只活下来俩,女儿换亲嫁到了别的渔民家,娶了那家的闺女。到了孙辈有一个孙子俩孙女,正在生孩子的是这个孙子的媳妇,去年才嫁过来的。
老太太身后的女子忽的跪下,“您救救水花姐吧。”
这个背刺让老太太的权威受到挑战,手里的木棍抽在了孙女身上,“滚一边去。”
可是那小孙女却死命的扯着长缨的裤腿,“救救她吧。”
也救救自己。
没人愿意娶海上船屋的女儿,也没女人想要嫁给船上汉。
她记忆中全都是这边船屋跟那边船屋换亲。
过不了多久,自己也会被这么安排,她不想像水花那样疼得要死都不能喊,嘴里塞着一块破抹布,无声的忍受这一切。
钱有财认得,“这是这家那个小闺女,说是明年也要定亲嫁人了,长缨主任咋办?”
“还咋办?你们去抢人他们还能拦得住你们?李秘书你跟钱副主任去把人抢过来,你小心抱到车上去。”
长缨也是有脾气的,看到这哪能忍得了。
做工作要耐心,到了这节骨眼上还怎么耐心?难不成跟眼前这个老顽固讲道理,试图说服人再把孕妇带走吗?
怎么可能。
钱有财还想问万一打起来怎么办,李秘书已经小跑着去那艘船上,他紧跟着过去。
自己这些年当干部没怎么跟人动手打架,还真有些生疏了。
那老太太没想到竟然会这样,“你们这是要逼死她啊。”
长缨不吃这套,“她死不了,大不了离婚就是了。”
离婚这个词并不在这位生活在海上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140-150(第8/21页)
十年的老太太的词典里。
长缨把那个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上许多的女孩,“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她扶着那人站起来。
“多鱼,十五。”
长缨听到这名字愣了下,看着这个比实际年龄大了得有十岁的多鱼,“等回头搬到新家里你也能有份新的工作,不着急嫁人。”
她知道这小姑娘在担心什么,温声宽慰几句,“她生孩子得去医院,你也跟着去帮个忙好不好?”
多鱼连连点头,躲在长缨身后不敢看她奶奶。
长缨让人去车边等着,看着抱着那产妇从船上出来的李秘书,她也赶紧过去搭把手。
产妇躺在后面,多鱼挤在那狭小空间照顾嫂子。
顶多副驾驶座上再安排一个人。
车上坐不开了。
李秘书主动留下,“我再做做这家的工作。”
他刚才倒是听到了领导的要挟手段,但真要这么做只怕这家再搞出什么过激的事情来,他留下安抚他们的情绪好了。
“那行,辛苦了。”长缨没废话,开车带着人去医院。
羊水都破了,再不及时就医真会一尸两命啊。
李秘书看着那呼天抢地的老太太还有一声不吭的男人,叹了口气。
难怪两个领导都说革命难呢。
一个犹如大山一般矗立在那里的老人,年轻人却对此保持沉默。
这样的人家,想要做通他们的工作可真难。
“老人家,刚才刮台风,你们家还好吧?”
模仿着领导一贯的口吻,李秘书试图和这位老人家沟通。
……
台风过境让钱有财忙得不着家,在医院里挂了个水之后又匆忙去核实受灾情况,等回到家已经是第二天深夜。
他从没想到,自己还有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
开门进家门的时候,钱有财放轻了脚步,生怕吵着他爱人,把这祖宗得罪了,回头满家属院看他笑话。
“你哪来的贼,偷偷摸摸进我们家干什么?”
手电筒的灯光照在眼上,刺的人眼疼。
钱有财连忙挡住,“你不睡觉在这里坐着干什么?”
白大姐觉得这老东西没良心,她这两天担心受怕,结果就换来这么一句。
她真是一片赤诚喂了狗!
钱有财察觉到不对劲连忙过来哄人,“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回来。”
白大姐别过头去不看,别以为能哄得住她,这次什么都不行。
只是被塞到嘴里的东西苦中又透着点甜,这让白大姐愣了下,“巧克力?”
这是外国货,她之前倒是吃过几次,不过老钱这人胆子小,不让家里吃这洋货,生怕惹麻烦。
“你哪来的?”
钱有财嘿嘿一笑,“长缨主任给的,说是最近辛苦了,让我带点回来给你们吃,换换口味。”
白大姐听到这话笑了下,“要不人咋当领导呢,考虑的就是周全,不过她哪里来的这东西?”
市里的供销社好像也没这东西,真想买的话得去黑市。
“她去黑市买的?”
“哪能啊,前段时间她哥哥托人送来的。你就别瞎操心了,人家哥哥在首都的军`委工作,有本事着呢。”
白大姐瞪大了眼,“结婚了没?”
要是没结婚的话,她可以帮忙介绍对象啊。
她家钱一水就挺不错的,真要是成了一家人绝对不会跟傅长缨这个小姑子过不去。
多好。
钱有财连连打住这不靠谱的念头,“你就别乱操心了,人家上海人在北京工作,跟咱们这八竿子打不着,你还能给人介绍多合适的?”
他还不清楚自家媳妇在想什么?
连忙往手里塞了几块巧克力,“多吃点,还挺好吃的。”
不过他还是更喜欢大白兔。
……
钱有财回了家,长缨却没那么幸运。
在办公室里将就一晚上度过了又一个加班夜。
睡沙发的确是折磨人,早晨起来的时候浑身酸疼,长缨试着活动筋骨,以至于李秘书进来的时候就看到领导在那里跳大神。
是他开门的方式不对?
李秘书退了出去,重新敲门进来。
这次再进来,办公室里就恢复了正常状况。
果然是他进门的时候先迈左脚不太对劲。
长缨收起了神通,“等会儿通知下去九点半开个十分钟的短会。”
会议内容其实大家都心里有数,通报下台风过后平川地区的受灾情况,看下一步该怎么处理。
这该死的台风天耽误了多少事,长缨心里头慰问了百八十遍。
李秘书恪尽职守,“我跟县里头打电话问问情况。”
平川地区很大,这次被台风祸及的还不止市里。
当时各个县也有让他们提前做准备,却不知道怎么样。
长缨也没闲着,去食堂吃早饭,正好回来后可以准备开会的内容。
如何应对往后可能来袭的台风天气,她得拟定一个详细的预防措施在整个平川地区推广,不然下次受灾损失更大。
从食堂出来,长缨正打算回办公楼,大院门口有吵嚷声。
“傅姐姐,你帮帮水花好不好,我奶奶把她的孩子抢走了。”
多鱼脸上顶着个巴掌印,哭成了泪人,她不知道找谁帮忙,只能跑到这边来找长缨。
“她嫌弃水花生了个囡囡,说要送人。”
第145章 女婴
如果不是干部, 长缨觉得自己肯定会打人。
“打电话给公安局那边,让刘局长派两个人跟多鱼去把孩子找回来。”
大院保卫科的人连连去办,瞧着脸黑成炭的大领导, 只恨不得脚下踩着风火轮。
“你别担心,我让人先帮你把囡囡找回来, 等回头我再去看水花。”
多鱼连连点头,“谢谢傅姐姐。”
“没事,你还没吃饭吧?”长缨连忙掏出饭票来, “去食堂拿俩包子鸡蛋给她。”
另一个保安连忙去办。
长缨看着泪眼盈盈的人,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遇到了送女婴这事。
一个必须得花费大力气解决的事情。
革委会大院的人在长缨来到会议室前已经相互通气。
这次台风给市里造成的损失远小于之前,这让他们松了口气,总算不用担心被领导挑刺了。
正说着, 看到长缨黑着脸进来,连轴转了两天的干部们脸上笑容登时凝固。
这是怎么了?
“会议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140-150(第9/21页)
间可能延长一下, 妇联的辛主任来了没?”
李秘书连忙解释,“已经通知了, 不过可能还需要几分钟。”
“那咱们先说这次台风的事情。”长缨对于开会不热衷,但也不会为了避免开会而开会。
事实上会议能够解决很多问题。
不管是漫长的生活会还是一些小型工作会议,面对面的交谈总能解决问题。
不然有人就能够曲解文件通知, 把事情给你弄得一团糟。
再者说, 树要皮人要脸,这些干部们也都是要面子的人, 只要把握好度,萝卜大棒双重作用下, 他们也能办事。
就比如这次台风天的预防和灾后核查工作。
“这几天辛苦大家了, 咱们先说说受灾情况,有财同志从你开始说。”
钱有财早已经习惯, 简单说了下市里几个工厂的情况,又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做了一个相当漂亮的打版。
其他人也习惯了长缨的会议流程,一一汇报,倒是没耽误多少时间。
妇联的辛主任匆忙赶来,走到会议室门口不知道该进去还是在外面等着。
正踌躇着,会议室的门从里面推开,李秘书请人进去。
辛主任第一次参加这种会议,听到市里的一把手发言,“……咱们这次紧急处理还算妥当,好在没出现生命财产的损失,还得辛苦大家一下,这几天有时间拟定一下台风天紧急预案,考虑的尽可能周全些。我看了咱们这边的气象记录,发现几乎每年都会受到台风天的影响,过往几年还会出现死亡事件,往后咱们尽可能避免。下周一再开这个会议,到时候碰一下大家提出的预案,尽可能的规范化应对章程。辛主任过来了,正好,咱们进行下一个议题,和你们妇联有关。”
和妇联有关?
妇联的工作是辅助性工作,旨在保护妇女儿童的权益,不过这些年来妇联的地位越发的边缘化。
要不是之前的妇联主任郑秀芝偏袒强`奸犯的侄子引发了血案,平川市的妇联如今还没有半点存在感呢。
怎么这次市革委会领导班子开会,还和她们妇联有关系了?
“咱们这新生儿出生情况如何,辛主任知道吗?”
这个问题一下子就问住了人,辛主任傻了眼,半晌才说了句,“已经很久没人口普查了,这个具体的数字我还真不知道,兴许公安局那边会清楚些?”
毕竟新生儿户口登记什么的在公安局那边。
被卖了的刘局长当即回答,“具体的数字需要问主管户口登记的同志,我可以问一下。”
长缨点头,“那我再问个问题,在座的诸位觉得咱们这平川地区新生儿出生性别比例如何?”
这个问题让李秘书心中的怀疑得到了证实,看向长缨的眼神都透着些担心。
被送到医院的渔民孕妇水花生了个女儿,小姑子多鱼把这消息送回家时,李秘书还在那里给白家的老太太做思想工作。
当时就看到白家老太太脸色不太好,“我就说不能去陆上生,把我的曾孙儿给我抢走了,你们还我曾孙呀。”
思想工作依旧没做通。
李秘书觉得兴许真的会跟领导说的那样,大不了离婚。
早些时候多鱼来革委会大院这边,人离开后领导就让自己联系妇联这边。
这一下子所有的事情似乎都串联到一起,明明破案了但李秘书没有半点欣喜。
眼下的事情已经够多了,千头万绪本就十分麻烦,再多来这么一桩,只怕把这摊子铺大了回头收不住,不好收场怎么办?
这不是不可能!
然而会议的进程并不以李秘书的担心为转移,其他领导已经说起了这事。
平川市革委会领导班子的一群人,除了长缨这个未婚的外,其他都已婚并且有了子女。
子女最多的是公安局刘局长家,除了自家一双儿女外,还有局里一个公安牺牲后留下的一双儿女。
此外其他多数都是两到三个孩子,到底是干部家庭也能养得起,倒是不用担心其他的。
长缨平日里忙,家属院里的那些孩子还有些认不清,她这两年和小孩子打交道的机会的确少了很多。
“咱们干部家庭多养几个孩子倒也养得起,可是那些工人家庭怎么养孩子,还有那些船屋渔民家怎么养孩子的?有财同志你最近去海边做工作做得多,你跟大家说说看。”
拿着鸡毛当令箭这事钱有财熟啊。
登时就明白了长缨的意思,不就是想要就重男轻女追生男孩送女婴这件事做文章吗?
他因为那个孕妇难产生女这事还真有一些想法,这会儿正好趁着这机会一并说出来。
看着神色逐渐严肃语气都变得格外尖锐的人,李秘书忽的意识到,前后两任领导都就这个问题发难,那说明有问题的是问题本身。
甚至连他适才的想法都是错误的。
应该纠正的,是自己的思考方式才对。
钱有财继续说道:“……咱们的国家已经成立将近三十年,中央的领导不止一次提出妇女撑起半边天,咱们国家创造外汇收入的纺织工业也是由劳动妇女撑起来的,然而在咱们平川,新生女婴却被一再送人被针对,这种情况一直都有,这合理吗?要我说虽然是新中国,可有的人还活在旧社会,这种想法不可取,非常不可取!”
钱有财家里一子一女,因为儿子从小不怎么亲近人的缘故,他一直都更偏疼女儿一些。
家属院里的其他干部家对儿女也都还算公平。
然而小规模的男女平等算什么?
干部才有多少个?这个国家更多的还是由工人和农民组成的。
他们真正意义上做到男女平等,才能杜绝送女婴这一现象。
妇联的辛主任没想到自己参加的第一个会议竟然这般充满火`药味。
虽说对事不对人,她这个上任没多久的妇联主任对这件事并不需要直接负责。
然而这也让她紧张不已大汗淋漓。
“所以我想再给大家增加一个工作任务,大家辛苦下去打听打听调查调查,看看周围到底什么个情况,更广大的工人农民群体又是什么情况。还是下个星期一开会时一起讨论,辛主任你觉得怎么样?”
骤然被点名,辛主任哆嗦了下,“我尽可能的去调查,回头向傅主任您做汇报。”
“不止是汇报,你是妇联主任要切实维护妇女同志的利益,单一个汇报有什么用,我需要你们妇联拿出方案来,怎么教育群众杜绝这种想法蔓延。”
辛主任连连点头,“好好。”
她慌了神,等着会议室里人都走得差不多,这才反应过来会议已经结束了。
“老周。”辛主任连忙喊住曾经的同事,“刚才你怎么不帮我说说话。”
周慧芳听到这话苦笑,“我帮你说什么,怎么帮?还不清楚咱们这位领导的风格吗?我帮你回头还惹得自己一身骚腥,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