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 170-180

170-18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妈妈来自古代[星际] 我用模拟器开马甲 重回七零当厂长 星光攻略 摘星者 金色月光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网游之演技一流 美人为馅 你敢说你不性福

长缨周三会跟市里开会,周五则是与县里来的干部一起碰面解决存在的问题。

周三的例会在上午,周五则是安排在了下午。

这周五上午又加了个与市里一十三厂厂长的会面,倒是分外忙碌。

因为有些事情想要找长缨商量,以至于早早就来到市里的县领导们有些傻了眼,“这会是要做什么?”

大院里的工作人员笑着安排了休息室,“听说是主任想着让工厂这边出点钱,把咱们平川学院重建,再搞个什么专家楼安排专家什么的。”

“这是好事啊。”邹光明的身体好利落了,听到这回答拍了下大.腿,“那个首都来的小魏同志就很不错,这样的专家多多益善啊,咱们用了人当然要给提供好的待遇了,不然人大老远的来咱们这做什么。”

“是啊,小魏研究员帮我们那边联系果树种子,还给我们做土质分析,有些地方我是听不懂,不过这小同志真的厉害,我们那边的老农民都服气他。”

工作人员添着茶,没想到这么一个在市里头引起不少反对风声的议题倒是极为受县里领导的欢迎,不过他很快就想明白——

毕竟地方上不掏钱,这种白占便宜的事情当然是多多益善。

这可真是一件事情牵连着多家的账,个顶个的都有小算盘啊。

他刚把水倒好正要离开,忽然间听到隔壁传来的拍桌子的声音,不对好像是有什么东西狠狠摔在了桌子上。

这声音还有些厚重,感觉着像是摔了书。

隐约间能听到是傅主任在说话,但到底在说些什么就不知道了。

邹光明竖着耳朵听……

“那看样子,大家都有难处咯?”

第一造船厂的厂长不敢说话,旁边第二造船厂就没那么多顾虑了,“不是我们不配合工作,只是傅主任不管生产?营不懂得其中的门道,我们现在是有心无力啊。”

“怎么,还有难处,你说说看?”

二船厂早就准备了说辞,“咱们二厂去年的销量同比下降了五个点,咱也不敢问上面到底怎么回事。”

他一脸苦笑,这让长缨忍不住笑了起来,“董厂长你这就有意思了,欺负我不懂?济,不知道同比什么意思是吧?”

二厂这边一听到这话愣了下,正要解释只听长缨冷笑一声,“董厂长你口口声声说我不管生产?营不懂其中门道,结果就拿这么个同比数据来糊弄我,我怎么瞧着是你不懂生产?营吧?偌大一个二厂交到你手里我才不放心呢,回头我跟上级反映让他们派个靠谱的同志过来管理二船厂。”

作者有话要说:

一杀!

嘤,中午被人喊出去了,三更搞定搞定

另外放在言情频道男主还是有的,只不过现在一边凉快去了,先让长缨搞事业,不着急,才24岁年轻着呢,急啥急啥

第174章 履历

“省得回头有人不知道从哪里学了个词就觉得能糊弄人了。”

二厂的董厂长听到这话慌了, 一下子从椅子上呲溜滑了下去。

旁边第一造船厂和第三机械厂的两个帮忙把他扶起来。

只见这位老伙计两股战战,嘴唇发白,想要说话却是连牙关都在打颤, 显然被吓得不轻,哪还有昨天开碰头会时那嚣张模样。

孙厂长隐约觉得, 这还只是开始呢。

坐在那的年轻女同志不过是看着年轻而已,能被丢到这情况复杂的平川,总不能是大领导派她过来历劫吧?

刚来到平川时那接二连三的大手笔他还记忆犹新, 总觉得今天这鸿门宴只怕他们这十三人被刮一层皮还不算完,说不定得掉一层肉。

这个认知让孙厂长哆嗦了下。

他不说话,先看情况再说。

“估摸着是老董最近忙得团团转,一时间说话不过脑子。”

长缨点头, “既然这样的话那就得去医院里好好养一养,我之前生病那会儿也是浑身不舒坦, 住院休息一段时间就好多了。至于二厂的事情董厂长你不用担心,我会安排人去接手管理的, 肯定不会比你在的时候差。”

董厂长欲哭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170-180(第6/20页)

无泪——

我还没走呢!

他哪知道这位领导竟然就抓住自己那一个小错误就开炮了呢。

其他人给他说话开脱,又让这位领导抓住了机会恨不得当即把他的权给夺了。

他真是悔不当初,怎么就说了她那句“不管生产经营不懂其中门道”呢。

这女人, 可真他娘的记仇呀!

长缨笑吟吟的看着一旁帮着董常林说话的人, “李厂长你们纺织厂这边也效益不好吗?”

“那倒没有。”李厂长笑了笑,“只不过我们工厂这边也是处处花钱, 这不又打算建两个职工楼,如今也是囊中羞涩。”

长缨想了想, “咱们平川第一纺织厂是五六年建设的吧?”

“说是五六年, 其实这是个老纺织厂了,建国前就在生产, 后来三大改造这厂子公私合营,改造完成就逐渐收回了原本厂长的股份,就成了彻彻底底的国营工厂。”

“哦,这样,那这么说这工厂比我还要大上几岁,我五二年生人。”

李厂长笑了下,“那大了整整十岁。”

“那就是有着三十多年经营历史的老工厂了。刚才李厂长提到了三大改造,我想问下原本纺织厂的厂长现在哪里去了?”

李厂长愣了下,一旁负责会议摘要记录的李秘书回答道:“李厂长便是原本那位李老板的儿子。”

“原来是这样。”长缨笑了笑,“那这还算是你家的工厂嘛。”

这话让李厂长浑身一颤,只觉得这位领导是来者不善。

三大改造之后公私合营,就不再派发股息红利而是改发定息,工厂生产资料共有,哪还能说是谁家的工厂?这私底下跟媳妇发发牢骚,说说自家老子当年糊涂也就罢了,但哪敢在这种会上说呢。

说是在开玩笑,但这玩笑会要命啊。

李厂长连忙说道:“不敢不敢,只不过我从小跟着父亲在纺织厂跑,后来也是从工人开始做起的。”

“李厂长说的是真的。”李秘书又说了句,他把笔记本上的一张纸递给长缨,“这是他的工作履历。”

薄薄的一张纸,记录着一个国有工厂领导二十多年的工作履历。

看着长缨把那张纸拿过去,李厂长只觉得自己似乎被扼住了生命的喉咙,他呼吸都有些困难。

而伴随着她沉默的时间越来越长,他几乎屏住了呼吸。

“小李的履历有什么问题吗?”

长缨笑了笑,“小问题是有点的,我瞧着李厂长虽然是从工人开始做起的,不过没在车间一线干过多长时间嘛,李秘书给我其他厂长的工作履历看看。”

犹如仙家的百宝囊,李秘书很快便是抽出其他几分履历,“我就说嘛,李厂长在车间工作了三个月,这时间也忒短了点。”

会议室里,这些工厂的一把手哪个不是从基层干起来的?

在车间干了十年的也不是没有。

他们哪知道,一个会议桌旁坐着的这位,竟然只有三个月的车间一线工作经验,那还叫在车间干过吗?

只怕就是去哪里镀一层金罢了。

谁都没想到,长缨竟然把这些都调查了个一清二楚。

显然,对他们下手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早就有这个打算!

“三个月的基层工作时间,按照这履历来说,李厂长在咱们平川市纺织厂工作那可真是屈才了。”

李秘书与之唱双簧,“主任这话什么意思?”

“没啥意思,就是想起我当初在沂县那边工作,我这从下乡知青到村里的支书还用了半年多时间呢,李厂长这速度比我快多了,按照他的才学那现在至少应该进省里的领导班子才合适,怎么还只是一个纺织厂厂长呢。”

论阴阳怪气,没人能比得过长缨。

她可是市里的一把手,只有她说人的份儿,谁敢跟她对着干?

李厂长觉得这三月天寒意逼人,后背都冷汗淋漓,“傅主任今天开会,不是为了筹集资金重建平川学院吗?”

“是啊,不过我这当领导的从来都是乱七八糟的事情一堆,这个扯出那个,新的扯出旧的这都是常见的事情。”长缨笑了笑,“不像你们工厂,只要管好你们工厂这一摊子事情就行了,撑死了就是上万名员工和他们的家人嘛,我这就不一样了,一百多万人口十个县都归我管。生病都生不起,唉。”

长缨这长吁短叹引得其他人心头一阵颤抖。

谁都知道,这是鳄鱼的眼泪,这位傅主任可从来不是什么主动给人示弱的性格。

但瞧着这么个年轻女同志一脸的苦笑,多少也心疼了下。

“不过这都是工作嘛,我现在关心李厂长也是工作。李厂长的父亲还安好吧?回头我去拜访一下,也是咱们的民族老工业家,当年配合政府决策,也是值得钦佩的老一辈人物啊。”

李秘书点头,“老人家身体还算扎实,过年的时候钱副主任有去探望。”

“那就好,对了提到咱们当年三大改造,我倒是想要问下诸位,咱们这一十三个工厂,有多少是私营转公营的,麻烦诸位举个手。”

会议室里一共十五人,与会的十三位代表有九位举手。

长缨点头,“那行,咱们说正事吧,既然是私营转为国有,想必当初的政策大家也都知道。”

什么政策?

这些年来国家政策多得是,也不知道这位领导现在说的是哪个政策。

这次长缨倒是没有卖关子,“我说的是当初四马分肥的政策,在座的年龄都比我大,对自家工厂熟悉的很,想来不需要我再仔细提醒吧?”

四马分肥!

李秘书当即领会到领导的意思,当初的一化三改让私营企业转变性质,公私合营过渡到国有工厂。

而在这个过渡阶段,实行的利润分配政策就被戏称为“四马分肥”。

企业利润一分为四,国家征收的所得税金、企业的公积金、职工福利奖金以及资本一方的股息红利。

这其中所得税占比大约三分之一,资方红利大概四分之一。

等到三大改造完成,也就是五六年左右,资方的股息红利就变成了每年5%的定息,原本是要发放七年,后来又延长了三年,发了十年之久。

这么个时间一过去,资方红利也好定息也罢早就成了历史长河里的一个名词而已。

如果他没猜错的话,领导的意思是想要在企业公积金这一块下手,毕竟这是企业的留存利润,这么多年积攒下来应该数额不少。

实际上平川学院的重建也花不了多少钱,就算是建设专家楼,能花的钱也十分有限。

这位领导可是带领过村民搞过窑厂的人,花钱不能再精细,再加上手里头没钱自然不会大手大脚。

即便是找这十三家工厂来,也没打算从他们这里拿多少钱。

但工厂这边的态度着实是个问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170-180(第7/20页)

是仗着人多势众就想要来欺负人是吧?

可傅长缨怎么可能会被人胁迫呢。

他们未免太轻视这位领导了。

李秘书觉得今天这场大戏还有的看呢。

会议室里其他人也反应过来,瞧着长缨的眼神都变了模样。

谁能想到,她竟然把主意打到这笔企业公积金上面去。

一时间会议室里鸦雀无声,仿佛燥热的夏日一般,一众厂长都汗水淋漓,觉得这日子格外煎熬。

能够把纺织厂那边的履历调查的一清二楚,这位领导之前可没少做功课。

只怕他们工厂的发展史人家一清二楚,想要随便找个借口遮掩过去,希望不大。

只不过到了这节骨眼,谁敢先开口呢。

先开口就背弃了他们十三厂联盟,那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怎么,都忘了吗?这还需要我提醒?”

“不用不用。”最后到底是前段时间刚被提拔上来的第一造船厂的厂长谢国庆开了口,“只不过各家情况不太一样,这笔款子留存也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不知道傅主任您这边需要多少,我们尽可能的来给您凑齐。”

第一造船厂到底是平川市第一大厂,他开口说话合情合理,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

第三机械厂的孙厂长连忙开口,“是啊傅主任,咱们都有难处,不过到了我们工厂尽社会责任的时候,我们也不会退缩的。要不您先说个数,我们好有心理准备。”

“我又不是那魔王,你们其实也不用害怕,今天请大家过来,主要是想着和大家商量下而已。只不过咱们这会开的似乎不太顺利。”长缨笑了下,“搞得我像是那黄世仁似的,至于吗?”

不至于,当然不至于。

只是他们一开始有轻视之心,压根没想到这人先是抓董厂长言语间的错误放大问题,紧接着又开始找纺织厂的茬。

这两棒槌下去,这才把事情挑明。

实际上谁能禁得起这般细查呢?

只不过当初市里头点到为止,也只是清查工会的事情,没有祸及到他们。

如今看来,这位领导年轻归年轻,可心里头门儿清呢。

“要不孙厂长你说说看,你们三厂能提供多少帮助。”

李秘书听到这话低下头,嘴角都挂上了笑意。

领导这一招以退为进用得好,其实这些工厂都是大户,要他们拿出些钱来并不困难。

但一旦市里头先开口,这就落了下风——分明是要挟工厂,工厂不得不给钱嘛。

如今要工厂先说出这个数字,领导只需要对数字表示出异议或者满意就好。

是你们工厂主动要帮助解决问题,可不是我霸道强横。

虽说就是那么回事,但手段方式截然不同,效果是不一样的。

这个问题先推到了孙厂长这里,这让孙厂长十分头疼。

那给多少合适呢?

一万是不是太少了点?如果给十万的话,那是不是太多了?

孙厂长思索再三,比划出拇指和食指,“傅主任您觉得这个数字怎么样?”

这活像是在黑市上交易,不过在黑市里人都是袖口里讨价还价,而现在是直接把这价钱摆到桌面上来。

这个数字让长缨拧了下眉头,八千块?

第三机械厂没那么穷吧?

这是不是太抠门了。

她这眉头一皱,看得孙厂长心中一紧,八万太少了。

那就再加点好了。

“十二万,就这么多了,傅主任您也知道的,咱们三厂其实没那么富裕,再多我真的拿不出来了。”

好家伙。

这么说刚才那是八万块?

长缨满打满算一共也就要借十万块钱而已,毕竟修建专家楼用的砖瓦都是本地的,原材料也好,建筑人工费也好其实花不了多少钱。

一栋楼三层高的专家楼盖好撑死不过一万块,长缨早已经把这笔账算的不能再详细。

三栋专家楼,再加上平川学院要再盖两栋教学楼一个实验楼和一个宿舍楼,满打满算一共七栋建筑物,长缨给的预算是十万块。

她是真没想到一个第三机械厂就能完成自己的预期。

计划赶不上变化,长缨脸上纹丝不动,心里头已然改变了主意。

“三机厂的难处我是知道的,不过你也别总是哭委屈嘛,市里头计划搞的日化品厂还有设备厂,回头不都是要跟三机厂合作,到时候也能赚不少钱。我之前还跟李秘书说呢,马上就要广交会,到时候咱们要带着这些新搞出来的设备去广州,要是运气好卖出去些设备,三机厂的工人怕不是要嘴角咧到耳后根那里去。”

孙厂长听到这话也笑了起来,“傅主任您说的是,不过广交会上能不能成交,这也说不好。”如果真的能把那设备生产线卖出去,当然是好事。

可现在没有实打实的订单,那就是在跟自己画大饼。

孙厂长讪讪的笑,也不好再贸然加价。

十二万真的不少了,再乱加价,他回头会被这群人给念叨死。

长缨也不再说,就是笑吟吟看着孙厂长。

她这般目不转睛的盯着看,孙厂长起初还没觉得什么,只是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觉得自己如坐针毡。

就算是画大饼,自己也没得选啊。

难不成,还真的跟市里过不去?这能有自己什么好果子吃。

第三机械厂当初一番整顿,自己是从其他地方调过来的,在厂子里也没什么依仗,说白了这依靠就是这个市革委会主任。

被念叨就被念叨吧,总比两边都不落好强。

孙厂长深呼一口气,正要开口忽的听到那熟悉的声音——

“其实我也不是只要你们出钱不给你们回馈,这平川学院的重建,还不是为了你们好?”

作者有话要说:

十三厂长:信你的鬼!

第175章 总编

放屁!

是不是当了大领导都能说话这么不要脸呢?

为了他们好。

为了他们好就是把他们这群人叫来开会, 恨不得一个个的批评一番,以至于他们现在都心神恍惚,生怕自己成为第二个老董、小孙。

为了他们好就是打他们工厂的那点公积金的主意, 张口就是十万块,一点不把钱当钱?

他们可不是小孩子, 还能上这个当受这个骗?

什么为他们好,鬼都不相信这话!

长缨似乎早就预料到会冷场,不过她压根不在乎, “咱们平川地区没什么好学校,平川学院现在也没有正常的教学,不过这种日子不见得会一直维持下去,这次重建平川学院, 延请专家过来,是想着先对咱们的工人进行培训。”

“你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170-180(第8/20页)

这些工厂, 这么多年来发展了多少?是,国家统销统购, 你们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来生产就是,发展什么的跟你们有什么关系呢?但是这个世界是在变化的,从当初美国总统访华到后来中日建交, 咱们与国外的关系已经缓和了许多, 指不定哪天就可以打开国门跟国外有着更多的交集。到那时候,咱们工厂该怎么运营, 你们想好了吗?”

“当初欧美列强的洋枪利炮轰开咱们的国门,这才过去一百多年, 难不成都忘了吗?”

“一百多年前, 人家已经进入工业化时代,咱们这才完成基础工业建设多少年?这一百多年别人就不发展了吗?到时候再来个货物倾销怎么办?真就跟你们没关系吗?”

长缨的长篇大论让会议室里越发的缄默。

良久之后还是一船厂的谢国庆开口, “傅主任是不是得到什么消息了?”

怎么觉得很多事情都考虑在前头,像是得到了什么内幕消息一般。

这个问题让会议室里一时间热闹起来。

是啊,这要是没点内幕消息,怎么可能忽然间搞这些?

瞧瞧刚才那话的意思,好像他们要跟美国建交了似的。

这怎么可能?

美国总统回去之后建交的事情就遥遥无期了,倒是日本那边动作快,很快就和国内建交,这几年来一直有贸易上的往来。

这些厂长们家庭条件倒也不错,家里或多或少都有日本产的电视机冰箱,单论质量的话的确不错,虽说国产的也还行,但产能可比不上外国这些产品。

长缨的一番话引起众人的思考,会议室里一干人等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倒是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之中。

“咱们的工厂没什么竞争力,咱们的工人虽然认字但还不够,平川学院暂时也没办法招生,毕竟教育部那边没什么通知,不过咱们可以自己搞夜校对工人进行培训提升。”

长缨看着众人,“这才建国多少年呢,难不成一个个的都学会固步自封了?”

自然不是。

只不过他们看不清这未来究竟如何。

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合适。

“话我已经说明白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这些个厂长,离开这革委会大院,哪个不是被供着哄着的人物?

然而在这里,联合刁难不成,如今只能低下头做孙子。

孙厂长是反应最快的,“既然傅主任这么说了,那我们三机厂就再加点,十五万。”

十五万是上限,再多也没了。

“难为孙厂长了,你们三机厂的难处我也知道,不过熬过这两个月就好了。”

孙厂长松了口气,总算过关了。

至于其他人怎么说,他哪还顾得上呢。

这位领导是有一套的,一群老狐狸也不见得能玩过她,毕竟人家可是一把手。

孙厂长起了一个头,李秘书在那里认真记录,甚至还唱念了起来,“第三机械厂资助平川学院重建15万整。”

其他厂长没得办法,也只好随大流。

少了不免被三机厂比下去,可要是多了那只怕就要陷入恶性循环,末了十三厂一家十五万。

李秘书看着这一笔笔记录,嘴角都在抽筋。

这么多钱。

他现在都开始发愁怎么花了。

长缨从来不觉得钱多是负担。

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呢,既然工厂都慷慨解囊,那她就把平川学院弄好一些,不止平川学院,市里的几个中小学也要重新修葺。

教育是根本,知识是生产力嘛。

让周慧芳这个管教育的把这件事做一个计划就是。

长缨还要忙,安排下去就回办公室。

刚回去,提前从县里出发的干部们纷纷过来说起了自家一亩三分地的事。

倒是乱七八糟什么都有。

废话也不少。

长缨听得直皱眉头。

瞧着立川进来,“往后要是提前过来,先把事情跟小徐主任说就行。”

让徐立川头疼去,也不知道怎么跟县里头说的,都这么长时间了还废话文学一大堆,说半天都不到正事上,难怪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

徐立川一开始还有点懵,等到了办公室听了几句就知道长缨哪来的火气了。

“也就是说,几个村民因为灌溉的事情闹了起来?”

“是这样的。”

“那要村长干什么的?你们县里头连这点事都处理不好,那县里的班子当摆设?”

虽说做事要从小事抓起,但把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丢到市里来也不合适吧?

从基层再往上这一层层的干部制度,每个层级都有其工作任务啊。

福宁县那边的革委会主任听到这话心头一颤,“这事村里头县里头都不好处置。”他迟疑了下这才说道:“那村民和李秘书有些关系。”

徐立川皱了下眉头,“李秘书?他家里人?”

“算是吧,他姐夫家那边的。”

“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他要是护短他也甭想干。”徐立川可没那么多顾虑,长缨当初在沂县的时候,连市里的面子都不卖。

她怎么可能因为袒护自己的秘书。

“这件事查清楚,要是和李秘书有关的话就再给我打电话,没关系的话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这种拉起大旗作虎皮的事情并不少见。

徐立川更倾向于李秘书并不知情,这件事怕不是他姐夫那边在狐假虎威。

福宁县这边连忙应下,“其实我觉得也和李秘书没什么关系,但就怕万一有什么关系,您说要不我去跟他谈一谈?”

“不用。”徐立川断然拒绝,“我喊他过来,咱们当面说就行了。”

李秘书这会正忙着。

和市里的工厂厂长开会的结果喜人,他通知周慧芳那边拿出具体的方案。

这会儿并不多忙碌的秘书正在思考,领导会怎么来做这个方案。

这位领导的思路很有意思,他几次复盘都觉得自己从中受益良多。

之前听徐立川说过,领导在沂县的第一位秘书后来去了基层当公社主任。

这让他开始思考自己的前程,总不能当一辈子的秘书。

如果有一天能够不再当这笔杆子,或许他也能像那位秘书似的,去基层做点事。

正想着,内线电话响了起来,是徐立川喊他过去一趟。

作为长缨的左膀右臂,李秘书在职务上比徐立川低了一级,关系上更是不如后者。

不过在工作上,两人也算是互帮互助。

徐立川是个爽快人,做事并不喜欢藏着掖着,和李秘书之前打交道的那些秘书完全不同。

两人私交倒也还算可以,只不过现在喊他过去,又是什么事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170-180(第9/20页)

这边徐立川看到过来的人,说起了福宁县那边的情况。

长缨办公室里接到一通电话。

是邱教授打来的。

“我听说你想要请几个人过去帮忙进行城市建设,我这里倒是有几个人选。”

长缨许久没跟邱教授联系,“我还正想说这回事呢,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我一直想请您过来。”

“我怕这老骨头过去后也干不了什么。”邱教授这两年身体大不如前,也知道长缨这打算,说没心动是不可能的,但总觉得太麻烦人了。

他大概帮不上忙,但是可以推荐几个人。

“只不过小林头些年好像出了点事故,让他再去车间有些为难人,不过教课什么的没问题,他是我当初最看好的学生。”

“那成,我正好要去那边一趟把我的学业问题解决了,既然也在那边省城,正好一块请林老师过来就是了。”

长缨在盘算着时间。

去那边省城现在可以坐普快列车过去,差不多两天两夜就成,再加上在那边搞定学业问题,差不多一星期到十天左右时间。

按照十天来算的话,她看着三月份的工作计划安排,很快就确定了自己的行程。

“亲自去请人吗?”

钱有财觉得这未免太郑重了些,虽说刘玄德还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但那是封建王朝。

现在嘛,共同建设国家,哪有那么多规矩啊。

“我正好也要去那边把我的学业考试完成,也算是一举两得了。”长缨已经跟那边打了电话,省城的大学倒是配合的很,说这就安排老师出题。

到时候把试卷一做成绩出来,达标她就能毕业了。

倒也挺省事的。

钱有财有些担心,“您这整天忙忙碌碌的,考试能考得过吗?”

虽说现在这考试都很敷衍,但万一搞什么后门又被人抓住,大小是个把柄,不太合适啊。

“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考试倒也难不住我。”要是这点信心都没有,她干脆找根面条吊死算了。

长缨安排明天早晨出发,到那边正好是周一,两天时间用来完成那几门功课考试妥妥的,再就是再去说服那位林老师。

不过现在问题在于,她离开这一个多星期,市里头的事情要安排好。

“我看了下大事也不算多,三机厂那边的生产线和设备安排立川盯着,再就是你们几个各司其职把分内的事情做好就是了,如果有什么突发事件那就你先处理,实在处理不来就打电话找我就是。”

左右耽误星期六,到星期一长缨就能到那边省城,告别失联状态。

钱有财连忙应下,“那让李秘书跟你一块过去?”

“不用,我自己去就行。”

长缨轻装简行,先是去了省城,然后从这边省城坐上北上直达的列车。

早春三月多少还有些荒凉,从南向北这种荒凉越发的明显。

等着从火车上下来,长缨正想着去找个便利的小车去省城大学那边去,肩膀被人拍了下,“找谁呢,要不送你一程?”

偷袭的人让长缨愣在了那里,“高建设,你怎么在这里?”

昔年的小高知青如今收拾的极为干净利落,全然不见当年的灰头土脸。

只不过长缨觉得高建设并不好看,这张脸只能说长得十分周正。

非要说帅,她说不出来。

“来接你啊,都来了也不说一声,瞧不起我这老朋友?”

高建设接过了长缨手里的背包,“还挺有分量的,都带的什么?你这好歹是市里的一把手,怎么自己一个人过来,也不说带一个随行的人,帮你拎拎包也是好的。当了领导,得有领导的派头才是。”

昔年的小高知青唠叨个没完。

长缨看着等在那边的车子,“这是你的车?”

“我怎么可能有?省里头听说平川市的傅主任过来,特意安排人来接你,这不是看着咱们是老朋友,就安排我来当这个拎包小弟嘛。上车吧傅主任。”

原来是这边省城得了信。

长缨的确是跟省城大学联系了一番,不过她一个地级市的领导倒还不至于被外省的领导这般看重。

显然高建设没有说实话。

长缨闭目养神在那里休息。

高建设看着后排坐着的人,“你这几年也没什么变化。”

工作没有让这人憔悴,反倒是多了几分别样的美丽。

高建设想了下,这大概是权力的滋养吧,让这人和当初那个爱说爱笑的小知青判若两人。

“你变化倒是挺大。”

“是啊。”高建设笑了笑,“火车上也挺辛苦的,我先送你去招待所休息,晚上的时候请你吃饭。”

“不用,送我去学校吧,我约好了今天要去考试。”

高建设还想要说句什么,只是看着睁开眼睛的人,最后还是选择应下,“成,你倒还是当年那个拼命三娘,等你考完我再请你吃饭,给你接风洗尘顺带着庆祝下,怎么样?”

长缨坐在后排,看着开车的人笑了笑,“哪用得着这么破费。”

“好歹一起下过乡的交情,那就说好了明天晚上请你吃饭。”

长缨没有再说什么,闭上眼睛休息。

和高建设的再度见面让长缨心头有些不安,不过这种莫名的情绪倒也没持续太久,毕竟她还要准备考试。

一共七门考试,长缨十点多钟到学校,直接开始考试,第一天考了四门。

第二天把剩下三门考试答卷写完,她也没着急离开,在这边学校逛了逛。

校园里现在都是工农兵大学生,不同的服装表明了他们的身份。

等到五点钟的时候,长缨再去校长办公室,考试成绩已经全都出来了。

“可惜你有工作,不然我说什么也要把你留在学校才是。”

见惯了不及格万岁,如今看着这满分答卷他恨不得能把人留下任教。

长缨笑了起来,“等哪天我不想干了再来您这里讨碗饭吃。”

校长也知道这是在糊弄人,怎么可能好好的干部不当来做这教书匠呢。

他把证书给长缨,“那我就不耽误你的时间了,不然高总编怕不是要掀翻我这小破学校。”

总编了啊,难怪。

长缨笑了笑,“那就不打扰了,将来有机会再联系,我想着请咱们学校到我们平川那边支援教育呢。”

离开校长办公室,长缨看着倚在车上等待的高建设。

也不知道当年挖他来省城的那位报社主编现在什么心情。

作者有话要说:

别问,问就是……

第176章 斥责

高建设请人吃饭选了个雅致的地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邪神今日有喜 赔钱,立刻马上! 协约后,影后前任全网追我 抢夺继妹白月光O 仙门第一话事人 招魔 遇魔 天生富贵骨 禁谈风月(快穿) 晓日明村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