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茯苓(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都怪公主无理》 6、茯苓(第1/2页)
知道三日之后便可以出宫,云韶的确是老实了不少。
司乐坊的宫人不必天天站在华音殿门口吹拉弹唱,后宫众人总算能歇歇耳朵了。
可此时的华音殿内,却依旧是鸡飞狗跳。
红木柜子里的衣服已经被翻的乱七八糟,丫鬟们手忙脚乱的跟着收拾,云韶站在寝殿中间,看着一地的衣服怒气冲冲:“这都什么啊,司衣局平时送的都是这些破烂么!”
这可就是乱扣帽子了,每一季司衣局给后宫送的衣裳,全都是优先着她来的,布料款式都是她最先选。
原本太后还在她之上,但太后一心礼佛,只喜欢素雅的衣裳,自然就省了这一道。
过去三公主对穿什么也没甚挑拣的。
基本上都是丫鬟给选什么,她就穿什么,唯有一个要求,就是衣裳要利索些,方便她翻墙爬树。
所以,一柜子的衣服,都以窄袖收腿的为多,料子也都偏硬一些,自然比不上那些软缎翩跹的锦衣华袍。
谁知她现在一朝春心动,竟然再瞧不上这些衣裳了。
“去,把司衣局的管事给我叫来!”她叉着腰,颐指气使。
去阿姐家看外甥女,倒是不拘穿什么,但好不容易出了趟宫,她怎么可能不顺路去瞧瞧晏时安呢。
反正阿姐惯着她,定然不会像阿兄这样拦的。
最近她闲来无事,看了许多鹤宁从宫外带回来的话本子,上面写的如玉公子喜欢的可都是楚楚动人的大家闺秀。
大家,她出身的皇家肯定是全天下最大的家。
这闺秀嘛……闺秀起码也得穿的好看一些吧。
茯苓心知,她叫司衣局不过是为了临时赶制新衣裳罢了。
可就两天时间,加上时值年下,司衣局本就忙的不可开交,等管事的来了又满足不了她的要求,她肯定要闹。
再被二殿下知道了,又是少不了一通教训。
主子犯错,当下人的肯定要吃瓜落。
茯苓是华音殿的大宫女,比云韶年长几岁,殿内一应事务都是她来安排,云韶也最听她的话。
小宫女还在原地踌躇。
云韶恼了:“本宫吩咐不动你是不是?!”
她气急败坏想去抓人,却被被茯苓几句话就给哄住:“主子,您别恼,过两天就要出宫了,您现在叫司衣局来人,也肯定做不出您满意的样子,不如咱们从宫外买吧。”
宫里都是量体裁衣,宫外却有许多成衣店可供挑选。
云韶一瘪嘴:“我也想出去啊,可是这不是不行嘛!”
茯苓温和的笑:“您要是信的过奴婢,就让奴婢去帮您跑一趟吧。”
禁足禁的是云韶一个人的足,太监宫女什么的都还正常出入的。
云韶翻着眼皮儿想了想,知道也只剩这么个法子了:“多买几件,料子要好,要最新鲜的款式,本宫不穿和别人一样的衣裳!”
“奴婢明白。”
……
茯苓是和鹤宁一起出去的。
俩人一道服侍云韶多年,鹤宁小她几岁,和旁人一样,一直管她叫茯苓姐姐。
马车一路朝着城中而去,茯苓好像出宫前心里就有了目的地。
“姐姐没进宫前,也是熟悉这些地方的吧?”鹤宁找了个话题。
茯苓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苦笑:“却也熟悉的,幼时我娘靠绣活补贴家用,经常带我去这些地方卖绣的……一晃她已经死了好几年了。”
没想到一句戳到了人家痛处了,鹤宁紧张的抓耳挠腮的,半晌才憋出一句安慰的话:“姐姐你别难过,咱们就一辈子伺候着主子,吃住都在一处,就也是一家人的。”
哪有主子会将下人看成一家人的。
三公主平时待他们确实好,但也是主子对下人的态度。
茯苓并不相信这种话。
若想出头,能靠的就只有自己。
但她并没有反驳鹤宁的话,只是抬眸看了他一眼。
温和的水眸里泛着柔光,鹤宁垂下头,红晕攀上他白净的俊脸。
马车很快来到了东街最大的成衣铺门口。
鹤宁先下车,茯苓扶着他的肩也跳了下来。
“你在外等着,我买好便出来。”
说完,茯苓推开门,身影掩进了门内。
跟宫内的肃静不同,宫外的街市上是极其热闹的。
苦等无趣,鹤宁吩咐好车夫在此地待着,自己便在周围闲逛了起来。
他打小就被送进了宫里,因为模样好又机灵,很快被选进了华音殿,陪着三公主玩。
最初就是个陪玩的小太监,陪着云韶扔石子、骑大马、放纸鸢什么的。
但后来被云韶发现他有一手打听事儿的好本领以后,这才被调进了殿内,得到重用,逐渐又当上了华音殿的管事太监。
如今他是后宫所有宫院里年纪最小的一个总管太监。
他在街上转了一圈,挑了些云韶可能没见过的吃玩买好,包了起来。
正准备往成衣店走,就听到旁边两个小贩在议论:“哎,您听说了吗,西街那位王大人家里又死了个马夫,听说是叫人给药死的,可惨了。”
“我知道啊,那王大人家可是连着死了好几个下人了,谁知道是不是院子不干净,或者主家做了什么亏心事儿呢!”
后面几句话声音越来越小,他们大约也知道当街讨论朝廷命官是掉脑袋的事儿。
鹤宁知道,西街的王大人,是礼部的一个小官,年纪不小了,听说是先皇时期的人。人很清正,饱读诗书,之前还曾经在太学当过几天先生,抓着三公主背女德的样子,凶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