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男主他不让我混吃等死 > 50-60

50-6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影帝的炮灰前夫想开了 别跑,我是你的书啊! 老公每天都觉得我在出轨 [综恐]肝露谷,但恐怖mod 遗忘心机大佬初恋后 [综漫]秋人总是很心累 与兄书 重生八零锦鲤妻 穿成炮灰后被龙王看上了! 天幕:皇帝你儿子是gay啊

陶醉进入了高三炼狱,想到不久后常醒就要离开家去北京了,这样半年都见不了面,便止不住地惆怅,只恨不能时间赶紧飞到高考,她也考到北京去。不过很多个晚上她都做关于高考的梦,梦见不是交白卷就是落榜,她就不敢瞎想了,还是踏踏实实学吧,世上就没有一步登天的好事。

第54章 办厂

九月初, 是全国大中小学开学的日子。陶醉已经上了一个月的课,不存在开学一说,然而她也没法淡定, 因为常醒要去北京上大学了, 以后再也没有人骑车载她上学, 从天文说到地理、从历史说到小说了,她的生活将会黯然失色, 所以想想都觉得难受。

常醒收拾好了行李, 准备去学校报到。临走之前, 他交代陶醉:“我到学校就之后就会给你写信。以后你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可以写信来问我, 我一定会第一时间给你回信的。”

陶醉点点头,不说话。

常醒抬手压一压她的发顶:“加油!努力学习, 我在北京等你!”

陶醉头皮发麻,闻言抬头目光炯炯地看着他,她可以把这个当成约定吗?她咬着唇用力点头:“嗯!”

常醒没让人送,郑文华和常庆华都说过送他, 被他拒绝了。他和陈一帆一起去的北京,这小子真的被北邮录取了。校长陈东方骄傲异常,特意请了假送儿子去北京报到,他不过是师专毕业, 儿子考上了重本,算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他也算老怀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男主他不让我混吃等死》 50-60(第6/17页)

慰了。

孙玉树有些遗憾, 如果他胆子大一些,填报中国政法,说不定也能上,就能和常醒一起去北京上学了,现在他则要独自去重庆上学。常醒安慰他,重庆是个很不错的地方,去了不会后悔的。

孙玉树当然不至于后悔,毕竟西南政法也是一所很不错的大学,只是略觉遗憾而已。

开学之后,陶醉换了一位同桌,叫张瑶,是暑假补课时候来的复读生。补课结束后的那次月考,张瑶排名第五,仅次于第四名的陶醉。陶醉从没跟她说过话,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跟自己同桌。后来张瑶说,她的英语成绩不太好,想跟陶醉请教一下英语的学习方法。

张瑶个子比较瘦小,但是面相比较成熟,一问,才知道比陶醉大了两岁,而且她读的不是高四,而是高五,也就是说,她复读了两年。陶醉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只觉得头皮发麻,张瑶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怎么会复读也没考上呢。张瑶说,去年没考上,今年考上了,但是志愿没填好,接近重本线的分数,最后只上了本市的一所师专,她不想去,所以又回来复读了。

陶醉太佩服她的勇气与毅力了,读高三不累吗?她居然愿意读三年!事实证明,张瑶果然是经过大风浪的人,比起应届生,她显得更自律自觉。然而她也并不是那种戴着啤酒瓶底镜片的书呆子,除了学习外,她业余生活也很丰富,比如看小说、听音乐,甚至还交笔友!用她自己的话说:“这叫劳逸结合,不这么减压,我都要成神经病了。”

陶醉本来还觉得自己总想给常醒写信有点太堕落,现在觉得应该还是人之常情。张瑶有一位黑龙江的笔友,是从杂志的广告上看到的,已经联系一年多了,从高四时开始的:“我这笔友今年考上了哈工大,我能来复读,其实他也给了我不少建议和鼓励。”

陶醉听到这里忍不住挠头,她听说过交笔友这回事,但是从来没想过给一个陌生人写信,不过这样也许更能敞开心扉,倾吐那些跟身边的人没法说的心里话吧。以后她和常醒写信聊天,是不是也有点类似于笔友呢?常醒不知道已经安顿好了没有,他已经走了三天了,什么时候会给自己写信呢。

常醒的信是他走了一个星期后才到的,事实上他是在学校安顿好之后就给她写信了,信里写了不少开学见闻,非常有意思,说是还拍了不少照片,不过没来得及洗出来,下次回信的时候再寄给她看。

陶醉兴奋极了,拿到信反复看了三遍,这才将信收起来,锁进自己的小百宝箱里,连夜给他回了信。第二天寄信的时候又想起来,应该问他一些题目,否则他也许不会那么快回信,可是最近没有不会做的题,她便翻出资料书,找了几道比较难的题目抄录下来,和信一并寄了过去。

于是两人通过鸿雁传书来了解彼此的生活,有时候一个星期能收到常醒的两封信。给学生拿信的杨建国不太满意了:“陶醉你最近的信有点多啊。”

陶醉接过信,发现不是一封,而是两封,其中一封是北京邮电大学的信封,应该是陈一帆寄来的,陶醉红了脸,说:“我写信问常醒题目。”

常醒上北大的横幅在学校挂了一个多月,杨建国不可能不知道,听说是他,便缓和了语气:“题目尽量问老师,尽量少写信,浪费时间。”

陶醉窘迫地点头:“我知道了,老师。”

虽然不太情愿,她还是将通信频率改为了一周一封,要不是她的成绩没什么波动,杨建国还是要念叨的。因为通信有早恋的嫌疑,早恋是老师们眼中就是洪水猛兽,那一定是见一个要扑灭一个的。

今年是建国五十周年,北京举行了重大的国庆阅兵仪式。常醒的很多校友参加了这次阅兵仪式,走方阵,他们入学晚了一年,所以没赶上,说起来是个遗憾。

这天晚上,陶醉下晚自习刚回到家,家里的电话响了,她过去接了起来:“喂,哪位?”

“是我!”常醒的声音在那头响了起来,“你下课了?”

“常醒?”陶醉激动万分,这还是常醒去北京后第一次给她打电话,虽然她知道他宿舍的电话号码,也将号码记得烂熟于心,但一次也没拨出过,因为常醒除了给她写信,也没给她打过电话。

常醒说:“嗯。我买了手机,手机号码是130********”

“等一下,我记一下。”陶醉赶紧拿起电话旁边的笔,将电话号码抄了下来。

常醒重复了一遍电话号码,问:“你们国庆放几天假?”从今年开始实行黄金周假期,五一十一都有七天长假。

陶醉噘着嘴:“别的年级都是七天,我们只有四天,可怜死了。”

常醒笑起来:“高三是要辛苦一点。坚持一下,明年就解放了。大学里相当自由,每周都双休,时间都是自己安排。”

“我知道。可你不是说也很忙吗?主要还是靠自学。”

“是这样的,但是至少心里舒坦啊,没人逼着你去学啊。”

“也是。对了,你们放那么多天假,准备去哪里玩?”陶醉知道可能性不大,但心里还是有一点点期盼常醒能回家来。

“和同学约好了去坝上草原骑马吃烤全羊。”常醒笑着说。

“风吹草低见牛羊吗?真是太爽了。”陶醉羡慕死了。

“这我没有亲眼见过,等我见过了再告诉你。”常醒当然见过,但那是上辈子的事了,“我先去探个路,明年你过来了,我再带你去草原玩。”

陶醉心里腾起一股火苗:“好!”仿佛看见了自己和常醒在草原上策马奔腾的画面。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刘巧凤从房里出来:“谁打电话来呢?”

常醒在那边也听见了她的声音,便道别挂了电话。陶醉跟母亲解释了一下,说是常醒买了手机,打电话过来告诉她电话号码。

刘巧凤说:“现在买个手机要两三千块吧,这孩子真是舍得花钱。不过他也真是不缺钱。”

十一国庆,常醒没有回来,夏春生倒是回来了,因为他听到消息,厂子已经停产了,国庆节后就要宣布破产了,都已经撑不到过年了。夏春生辞了上海那边的工作,先回来了解情况,准备买下厂子,更换设备,招募工人,重新开工。陶长明和王军浩他们没有回,要等有了准信才作打算。

刘巧凤很关心这个事,去楼下跟夏春生夫妇聊过几回,又给陶长明打了两三回传呼,无非就是想让丈夫回来。家里孤儿寡母的,连个依靠都没有。陶长明那边有些不耐烦:“你老催什么催,他们那事不是还没确定吗?等确定我再考虑行不行?”

刘巧凤立即说:“你的意思是,就算是厂子办起来了,你也不一定会回来?”

“我不是跟你说了吗?工资高,我就回,工资不满意,我就不回。我一大家子要养,又不是学雷锋做好事。”陶长明说。

“你上个月工资发了没有?怎么钱还没有寄回来?”刘巧凤便说起了实际问题。

陶长明说:“我不是跟你说了,上个月受了点工伤,只上了二十天班,工资比较少,又花了不少,所以没余多少钱,下个月发工资了再一起寄回来。家里不可能没有钱了吧,之前我每个月都把工资寄回来了。”

“没多少了,陶醉和陶然开学交了学费,小宝肺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男主他不让我混吃等死》 50-60(第7/17页)

住院花了不少。你不是说要早点送小宝去幼教吗?幼教是按月收钱,你不多寄点钱回来怎么够用。”

陶长明开始不耐烦了:“你在家看个孩子都看不好。陶醉要是读体校,这学费不就省了,明年她上大学,还有一笔大头呢。家里五张嘴,就我一个人赚钱,这是要把我逼死。”

刘巧凤沉默了下来。陶长明说:“好了好了,下个月我发工资就寄钱回来。”

电话那头挂断了,刘巧凤眼里泛着泪光,无力地将电话挂断了,陶长明这几个月以加班少为由,每个月少往家里寄了三百块钱。而夏春生说他们厂里效益很好,加班一直都没断过,而且他也在暗示刘巧凤劝陶长明回来上班。刘巧凤是个女人,任何一个女人对这种事都是敏感的,所以她敏锐地察觉到陶长明在外头有人了。

刘巧凤看着坐在地板上玩积木的儿子,抬手抹了一把眼睛,弯腰将儿子抱起来,放在沙发上:“不要坐地上,地上凉,着凉了又要打针。”

陶醉不知道家里的变故,有一天问母亲要早餐费的时候,刘巧凤说:“醉醉,你以后早上也回来吃饭吧,别在外面吃了。”

陶醉意外地看着母亲:“妈,怎么了?”这几年一直都是在外面吃早饭的呀。

刘巧凤说:“你爸厂里淡季,加班费少,寄回来的钱也少了,要省点花,以后留着给你上大学。”

“哦,好。”陶醉对这个说法没有任何怀疑和不满,因为省钱是为了自己上学,她早上辛苦一点也没什么。

刘巧凤叹息一声:“等你夏叔的厂开起来就好了,我也可以去做事。”

“小宝还小呢。”陶醉有些意外地说,以前她和妹妹都是在厂里的托儿所长大的,现在厂里没这个福利了,孩子不是父母亲自带,就是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妈妈并不舍得将小宝送到奶奶家去。

“没事,现在外面开了幼儿园,小班有两三岁就能上了,小宝也能去了。”

陶醉总觉得有点怪怪的,但也说不上哪里不对劲。

买工厂的事很快就敲定下来了,都是夏春生和常庆华操办的,常醒没有回来,只是跟家里电话联系。谈判的事有常庆华把关,夏春生这一年多在上海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办起事来果断了不少,挨个去请工厂原来的老领导和老同事回来上班。王军浩也回来了,他目前负责采购这一块。

工厂每天都在拆拆装装,重新粉刷,搞得热火朝天,一派欣欣向荣。工人们知道厂子换了老板,也都十分期待重新开工。夏家每天都门庭若市,常常有人过来找夏春生夫妇,都是原来厂里的老同事,想在这里谋份事做。夏春生夫妇严密把关着工人的招聘,自己这是在做生意,不是在搞慈善,几百万投进去,是要看回报的,而不是闹着玩的。

夏正轩有时候回来连饭都吃不上,因为爸妈太忙了,就在陶醉家吃。在刘巧凤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因为自己两个孩子在夏家吃了那么长时间。

陶长明则一直没有回来的确切消息,刘巧凤打算等他回来过年的时候把人直接留下来。

第55章 归来

高三的日子可以说是暗无天日, 常醒的信是陶醉疲累枯燥生活唯一的亮色和安慰剂。所以尽管收到杨建国的再次暗示,她依旧我行我素,雷打不动地和常醒通着信, 好在成绩没有退步, 否则杨建国还真有可能要单独找她谈话。

终于熬到了寒假, 尽管高三还要补课,陶醉还是万分兴奋的, 因为常醒要回来了!她掐着手指头盘算着常醒哪天会到家, 然而却没有在她预期的日子见到人影, 她失望之极, 又忍不住胡思乱想, 别是路上出了什么事吧。好几次拿起话筒,最后还是没拨出去, 一问夏正轩,才知道常醒现在正和夏叔叔在省城办事,所以要晚几天才回来。陶醉放下心来,安慰自己, 已经到省城了,离家已经很近了,很快就能见到了。

这天下午,陶醉正在教室里上自习, 有人喊她:“陶醉,有人找!”

陶醉抬头朝后门看去,只见门外一个瘦高的身影闪了一下, 她心差点漏跳一拍,是常醒吗?她按捺住内心的激动,飞快地跑出教室,笑容不由自主地止住了,哪有什么常醒,只有陈一帆站在那儿:“是你啊?”陈一帆模样变化不小,理了个很时髦的发型,穿着一件鲜红的羽绒服,脚上蹬着白色的运动鞋,整个人看着洋气了不少。

陈一帆看着她脸上渐渐变淡了的笑容,说:“你好像不欢迎我来看你啊。”

陶醉连忙摆手:“没有,绝对没有!只是感觉很意外,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晚上到家的,今天就来看你了,够朋友吧?”陈一帆扬了扬手里的一个大袋子,“我还给你带礼物了,北京烤鸭。”

陶醉接过来:“谢谢!太让你破费了,这个不便宜吧,多少钱?”

“也还好,咱俩关系都这么瓷实了,谈钱就太生分了吧。”陈一帆不满地说,他说话都有点北方味了。

陶醉呲牙笑了一下:“你没和常醒一起走吗?”

“没有,我考试比他迟两天才结束,他说他有事要去办,就先走了,他还没到家吧。”

陶醉摇摇头:“还没有。”

陈一帆上下打量着陶醉:“感觉你变了很多。”

“有吗?”陶醉觉得自己还是老样子,没什么变化。

“变漂亮了。”陈一帆笑着说。

陶醉红了脸:“哪有,还是老样子。”

“那原本就很漂亮。”

陶醉用手挡着脸,不好意思地笑:“你就别开玩笑了。上大学感觉好吧?”

“很好啊,我不是都在信里给你写了吗。你也是,我两封信你才回一封。”陈一帆有些不满地说。

“我高三啊,我班主任见我经常收信,已经非常不高兴了。”陶醉吐吐舌头,常醒的信她是每封都回,陈一帆的则不一定,有空了才回一封,让他少写点,结果他还是每个月至少要写两封。

“他管得可真宽!不过也快了,再坚持一个学期,到时候就不用写信了,我直接去你们学校找你玩。”陈一帆不满地说,“你们还是腊月二十六才放假吧,那还有十来天呢。到时候一起聚聚吧,常醒应该也回来了。”

“哦,好啊。”陶醉答应下来,“那我先进去了,还有作业要写呢。”

陈一帆摆摆手:“去吧。”

所以常醒还是没回来。陶醉倒是先吃上烤鸭了,真空包装的烤鸭味道相当一般,以至于陶醉很长一段时间都对烤鸭提不起兴趣,觉得名过其实。

又过了三天,常醒才和夏春生一起回来,跟着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省大的机械工程专家,花高薪请来的技术顾问。这是常醒和常庆华的主意,认为既然要做了,东西就要做好,这些基本投资是不能少的。

陶醉下午从学校回到家,刚进家门,就听见妹妹陶然说:“姐,常醒哥哥回来了,你看,这糕点就是他带回来的,你尝尝!”她手里拿着一块驴打滚。

陶醉一听,话也不说,将刚脱下的鞋子重新穿上,转身拉开门下楼。刚才她路过楼下的时候还想敲门的,怕失望就没敲,没想到真回来了。她三步并作两步跑到楼下,敲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男主他不让我混吃等死》 50-60(第8/17页)

楼的门,过了一会儿,夏正轩过来开了门:“醉醉姐。”

陶醉往屋里看:“你哥呢?”

“我哥不在家。”夏正轩说。

“出去了吗?”

“嗯,和我爸陪省里来的专家吃饭去了。”

陶醉心里有说不出来的失望,还是没能第一时间见到他:“哦,那行吧,我先上去吃饭了。你吃了吗?要不要去我家吃?”

“不用,我妈在家呢。”

陶醉回到家里,吃着常醒送来的点心,想着他回到家应该也是第一时间就来自己家了,可惜她不在家,所以心里的失望也淡了不少,那就晚上见呗,反正他已经回来了,不会跑了。

下晚自习的时候,陶醉第一个冲出教室,她要赶紧回家见常醒,孙兰心在后面追她:“醉醉你慢点!等我一下。”

陶醉带着笑从三楼冲下来,刚到车棚,就忍不住尖叫起来,狂喜着冲上去,一下子跳到了常醒身上,像只树袋熊一样挂在他背上:“你怎么来了?!”

冲力很大,常醒退了两步才站稳,说:“慢点,小心摔着。至于这么激动吗?”

陶醉回过神来,赶紧从他身上下来,不好意思地拨了拨刘海:“啊哈哈哈,我太高兴了,没想到你会来接我。”真的是做梦都没想到,常醒回来之后就像过去那样,来等自己放学,所以她得意忘形了。

“我正好跟同学在外面玩,路过学校,顺便过来蹭你的车,不是特意来接你的。”常醒解释说,眼里带着不自觉的宠溺笑容,他也很少见到这么忘形的陶醉,这种小女儿姿态意外地可爱。

陶醉皱皱鼻子,她才不信呢,他至于蹭自己的车吗,不想走路,打个车就到家楼下了,常醒居然也有口是心非的时候。

孙兰心从后面追上来,将这一幕全看在眼中,笑着冲过来,在常醒胳膊上拍了一下:“哟,大学生啊,帅气了不少。”

常醒换了副半框眼镜,看起来极其优雅,他笑了笑:“你也变了不小的样啊,长高了点。”

“没有啦,穿了双厚底鞋。醉醉你可真幸福,我哥回来那么多天都没想过来接我,常醒一回来就来接你了。”孙兰心朝好友挤挤眼。

陶醉现在正美得无边无际,只是乐呵呵傻笑,看着常醒不说话。常醒朝她伸出手:“钥匙!”

陶醉赶紧从口袋里掏出钥匙放到他宽大的掌心里,常醒拿着钥匙开了锁,推车出来,长腿一扫,坐上车:“上来走了。”

陶醉赶紧跳上车后座,熟悉的感觉,熟悉的背,熟悉的味道,不对,味道好像有点变了,她凑过去在常醒背上嗅了嗅,好像换了洗衣粉的牌子,有点淡淡的花香味,是哪种呢?

陶醉心里有千言万语,此刻却什么都不想说,就这么安静地坐在他身后,享受着这难得的共骑时光,以后这样的回忆只会越来越少吧。

孙兰心从后面追上来,跟常醒说话,打听北京的事,他们学校的事:“听说清华大学在北大的对面?”

“斜对门,隔了一条街。”

“那是清华好,还是北大好啊?”

常醒笑着说:“你问我,我当然说北大好。不过各有千秋,北大人称中关村应用文理学院,清华则是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一个偏综合,一个偏工科。”

“那如果学计算机,去哪里比较好?”孙兰心问。

“都可以啊。计算机算工科,清华更好吧。你学文科的,难道还想考计算机?”常醒问。

“没有,我就想了解一下。就算我能考,我也考不上啊。”孙兰心说。

陶醉呵呵插话:“她是帮人问的。”邹洋想学计算机。

孙兰心又问:“清华大学偏工科,那女生是不是比北大少?”

“对。所以他们喜欢来我们这边找对象。”常醒说。

“找对象?”孙兰心不解地问。

常醒解释:“北方人的说法,就是找女朋友或者男朋友。”

孙兰心看了常醒一眼,笑呵呵地问:“那你找对象了吗?你们学校女生应该不少吧。”

陶醉顿时紧张了起来,这个问题他们从来都没在信里交流过,她不好问,常醒也不会主动说,她就装鸵鸟,当他没有谈恋爱。

常醒说:“女生多并不代表就能找得到。”

“那就是没找咯?”孙兰心问。

“没有。”常醒这次明确地回答。

陶醉咬住下唇,脸上露出放松的笑容。孙兰心朝她比了个“V”,陶醉朝她竖了个大拇指。

在樟树下和孙兰心分道扬镳后,陶醉说:“你其实不用来接我的,晚上挺冷的。”

“还能有北京冷啊,我们在学校上课都是骑车的,经常是零下好几度呢。而且风特别硬,刮在人脸上跟刀子似的。”

“那么冷怎么骑车,走路不行吗?”

常醒哈哈笑:“骑车冷几分钟,走路冷十几分钟,你选哪个?大家都巴不得赶紧跑到室内了。”

陶醉忍不住笑起来,随意跟他聊起来,了解很多她在信里听说但没法详细了解的事,末了说:“前两天陈一帆回来了,给我送了只烤鸭,一点都不好吃。”

“烤鸭要吃现烤的,否则味道真不如我们自己做的鸭子,所以我没买。等你去北京了,我带你去吃便宜坊的烤鸭。”常醒说。

“不是全聚德最有名吗?”陶醉意外地问。

“名气是它大,但是便宜坊的更好吃。”

“哦。”

他们就这么聊着,回到家,上楼之前,常醒说:“最近几天我还有事,厂里的事。不过晚上应该会在家,你要是有题目要问我,就给我打个电话,我上来教你。”

“好!”

“等你放假了我们再出去玩。”常醒又补了一句。

“嗯!”陶醉忍不住笑了起来,内心无比雀跃。

常醒回来了,陶醉每天像只小喜鹊一样快活,笑容似乎长在了脸上,走路都带着风。孙兰心劝她:“你收敛着点,情绪表现得太明显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谈恋爱了呢。”

“有那么明显吗?”陶醉说,“我没谈恋爱啊。”

“是,你是没谈恋爱。但是你喜欢的人回来了,暗恋也是恋爱。”孙兰心说。

陶醉揉了揉自己的脸,想让自己的表情自然一些:“那行,我注意点。”

不过她就算表现得这么明显,她妈也没说什么,似乎没有看到她的反常一样。常醒每天晚上会上来给她讲数学题,有一次突然闻起来,说:“阿姨是不是有什么事?”

“啊?没有吧,我家没什么事啊。”陶醉想了想,说,“可能是为我爸不愿意回来的事有点不高兴。”

“你爸今年过年不回家了?”常醒意外地问。

“不知道,应该回的。你舅舅不是开厂了吗,我妈想让他回来上班,我爸说上海工资高,不太想回来。”陶醉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常醒说:“上海工资是要高一些,但是毕竟离家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男主他不让我混吃等死》 50-60(第9/17页)

,照顾不到家里。而且你爸是师傅,要回来的话,我舅肯定也不会亏待他。你再让你妈好好劝劝你爸。”

“好。”陶醉点头。

到了腊月二十六,陶醉终于了放了寒假,常醒约了以前常一起玩的几个人聚了一下,包括孙玉树兄妹、陈一帆,还有家里这边几个小的,陶醉不负孙兰心所托,打电话将邹洋也约了出来。邹洋听说常醒在,就巴巴地跑来了,他想跟常醒了解一下报考大学及专业的事。

一群人先去溜了旱冰,再去吃午饭。吃完饭,常醒领着大家去网吧上网,这是小城的第一个网吧,门庭若市,全都是图新鲜的年轻人。每个人都申请了QQ号,还是7位数的,大家彼此加了好友,给自己起一个特别拉风的网名,在网上找人聊天,感觉新鲜得不行。

邹洋逮空跟常醒了解了一下学校和专业的事。常醒听说他想考清华的计算机,便看了孙兰心一眼,说:“你成绩好,只要发挥正常,就可以填。”

邹洋又问:“你觉得计算机专业发展前景好吗?”

“非常好。赚钱不少,但是很辛苦。你要是喜欢,你就选这个。我觉得大学还是要学自己喜欢的专业,才会学得比较轻松,将来也不会后悔。”常醒觉得,大学还是读自己喜欢的专业比较好,而非为了将来的就业考虑,热爱一件事,才能将它做得更好。

邹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好。谢谢!”

第56章 成长

临近过年, 家家户户都在张罗着年货,买吃的喝的用的,给小孩子置办新衣新鞋, 准备过一个热热闹闹的新年。2000年是千禧年, 传言了许久的世界末日并没有到来, 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年份。

看着别人大包小包地往家里搬东西,陶醉从常醒回来的喜悦中终于回过神来, 自己家好像有点冷清, 今年妈妈还没买年货呢, 明天就要过年了啊。家里经济紧张成这样了吗?

陶然也悄声跟姐姐说:“姐, 咱们家不过年了吗?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啊?”

“不知道。”陶醉摇头, 她前两天问妈妈的时候,妈妈只回了一句:“不晓得他!”语气还挺冲, 似乎不太高兴,她还在想妈妈和爸爸是不是吵架了。

陶然摊手:“真搞不懂这些大人闹什么。过年都不给买新衣服吗?”过年买新衣服是家里的传统,哪怕是他们家买房子负债那几年,这个传统都没丢, 然而今年刘巧凤却没提买衣服的事。

“爸爸寄的钱好像比以前少了,妈妈可能没钱了,等爸爸回来再说吧。”陶醉安慰妹妹。

陶然耸肩:“不买也没什么,大不了不穿新衣服了呗。可是连瓜子花生饼干都不买吗?亲戚来了吃什么?”

“我去问问妈。”陶醉说。

刘巧凤正在给小宝晾衣服, 陶醉走到阳台上,问:“妈,咱家什么时候买年货啊?”

刘巧凤回头看她一眼, 将撑衣架杵在地上,眼睛木然地望着某个点,说:“你和然然去街上,买点瓜子糖果回来吧。”

“好,买多少?”

“不用多了,每样买两斤就差不多了。”刘巧凤掏了一百块钱给陶醉。

陶醉拿了钱,和妹妹一起去市场采购年货。称完一看,两斤也太少了点,别说自己吃了,拿来招待客人也不够啊,邻居们正月里串个门连把瓜子都没有。姐妹俩一商量,便将采购的一百钱钱发挥到了极致,每样都多买了一些,钱是最后一分没留,姐妹俩攒下来的零花钱还贴了些进去。

拿回家,刘巧凤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叹了口气。小宝看见买回来糖果就要吃,刘巧凤不给吃:“这是过年给客人吃的,现在不能吃。”小宝听见这样,立即就要张嘴开嚎,他一向是这样,得不到的只要嚎一嗓子,马上就会如愿以偿,所以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

陶醉第一次看见母亲这样,她以前在吃的上面从来都不会苛刻弟弟的,便说:“妈,让弟弟吃些呗,小孩子哪有不吃零食的。”

小宝听见大姐这么说,也不哭了,赶紧跑来抱她的大腿:“姐姐,要饼饼。”

陶醉低头看着弟弟,他眼睛里还噙着泪水,小脸蛋红红的,因为喜欢哭,脸蛋上都有了皲裂的痕迹,结了黑色的小痂子。陶醉拿了快饼干给弟弟,伸手轻捏了他的脸一把:“脸上怎么又长锅巴了,是不是没擦香香?”

小宝扭了一下脖子,低头吃饼,不理会她。陶醉看见只惦记着吃的弟弟,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妈是怎么了,最近对弟弟也太不上心了,是因为爸爸的缘故吗?

腊月二十九,也就是除夕这天,陶长明终于赶回来了。他像没事人一样,给家里人展示礼物,当然,主要是小宝的礼物,除了吃的穿的,还有玩的。给刘巧凤和陶醉姐妹三人都买的是这两年特别流行的塑胶发卡,样式和颜色无比花哨,陶醉才不会戴这个呢,收了起来。陶然也将发卡收了,她的头发长度甚至都用不了发卡。

刘巧凤一点喜色都没有,因为陶长明带回来的行李不像是辞工回家,他难道还打算去上海?但她还是主动去收拾行李,帮陶长明找换洗衣服,让他先去洗个澡。小宝有奶便是娘,捧着吃的任由并没有什么印象的爸爸用用胡子扎他的小脸蛋。

陶醉已经看出父母之间生了龃龉,但是他们回到老家之后依旧表现得像一对恩爱夫妻,在外人面前无懈可击。今年的年过得并不那么安宁,除夕之夜陶家还吵了一架,吵架的不是陶醉家里,而是大伯家里。堂哥陶勇过年前带了个女朋友回来,但是全家都反对,理由是那个女的是个破鞋,跟别的男人有过孩子,虽然孩子已经打掉了。

大伯两口子强烈反对他们在一起,并且还闹到了女方家里,骂她不自重不检点,妄想勾引陶勇。女友受到羞辱,要跟陶勇分手,陶勇并不屈从家里,跟父母大闹了一场,晚上吃年夜饭都没来。爷爷说他是长房长孙,不能年夜饭都不来,一定要叫来吃饭。

于是全家轮番去劝,最后陶勇被小叔从床上拖了下来,臭着一张脸坐在了桌边。正吃着饭呢,全家又开始批斗陶勇,有说他太年轻见识少的,有说他太冲动不够理智的。长辈们基本上都是一个意思,不是黄花大闺女就不行。

陶勇将筷子往桌上一拍,扔下碗站起身,说:“行了,能别说了吗?过完今天,都二十一世纪了,你们这群老僵尸也好意思跨世纪?”说完就走了。

满桌子的大人面面相觑。陶醉听完了全场,知道了事情的大概,堂哥女朋友被家里安排相亲,收了男方彩礼,按照规矩,就算是订婚了,女方一般会跟男方先同居,等生了孩子后再结婚,这样方便生儿子。结果同居期间,那个男的暴力成性,还没结婚就打了女方几次,女方死活也不肯再嫁到那边去,坚决打了孩子退了彩礼,宁愿名誉受损,也不肯屈就对方,倒是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

堂哥并不介意女朋友的过去,她人聪明,性格好,人勤劳又善良,他们感情好,性格互补,他就认准她了。结果女孩也不幸,遇上了陶家这样的家庭。

要照以前,陶醉肯定会觉得堂哥糊涂,但是她今天有点佩服堂哥的担当和勇气,而且觉得这种相亲方式简直是太荒唐了,根本就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见面合眼缘就行了,然后就住到一起,还得先生孩子才能结婚,女孩未免太吃亏。这比从前的盲婚哑嫁只怕是好了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刺猬 长安第一女纨绔 我是天道爸爸最爱的崽! 宿敌成了大佬怎么办 温柔刀 团宠文炮灰和影帝上恋综后 花式围观炒股文大佬宠错人 天幕:皇帝你儿子是gay啊 穿成炮灰后被龙王看上了! 重生八零锦鲤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