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24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午夜布拉格》 230-240(第1/16页)
第231章 chpter 232
这可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 他明明还清醒着, 可他的意识却是沉入了很深很深的地方。他仿佛是一个从海峡的悬崖上跳下的人,掉入水中, 并不断不断地往下沉, 往下沉, 沉到那一天的伦敦夜空。
探照灯的银色光柱从地面上射向他, 身旁的一架驱逐机将照明弹投下那座被黑夜笼罩着的,寂静着的,居住着八百万人口的全世界最大的城市。那是徐缓落下的,浅黄色的光。随着数百枚,甚至是上千个浅黄色的光点慢慢落下, 这座古老而优雅的,被第三帝国的轰炸机所带来□□所染黑的城市又被笼罩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美得令人不忍去伤害它。
“他们点亮了夜空, 然后一些轰炸机开始轰炸城市,负责寻找精确轰炸目标的作战小组则开始寻找工厂和码头。”
路德维希向林雪涅描述起重现于自己眼前的情景,并带着一丝苦涩的笑意说道:“英国人像放风筝一样在城市上空放了很多银色气球, 气球帮助升空,气球和气球之间又有着很多金属丝。一旦被这些金属丝缠上, 那飞机可就完蛋了。所以大部分人都不太敢把飞机飞得太低,但在我们负责护航的轰炸机编队遇到麻烦或者必须这么做的时候, 总有人需要去做踏进雷区的勇士。”
听着这些的林雪涅又坐回了椅子上,并且也闭上了眼睛,跟着路德维希的描述在自己的脑海中描绘出那样的一幅场景。
林雪涅:“你飞到了很低很低的地方, 也看到了你在高空中所看不到的场景。”
路德维希:“我命令曼弗雷德去干掉那些离我们最近的高射炮。负责为其中一台高射炮进行瞄准的,是一个女人。”
林雪涅:“你记得她的样子。”
路德维希:“她有着……棕色的头发,眼睛应该是浅色的。曼弗雷德很聪明,他没有直接瞄准那台高射炮,而是在高速飞过时用炮弹打中了旁边的一栋房子。房子在倒塌的时候把操作那台高射炮的小队全都压在了下面。”
林雪涅:“你看到了很多你不愿看到的东西。”
路德维希:“是的,很多很多。”
盯着轰炸机的猛烈轰炸在城中四处穿行的救火小队,背着一个婴孩从地窖里跑出来去追自己孩子的年轻的母亲,还有那从废墟中挣扎着爬出来的少年人。
太多太多了,多到淹没他的视野,多到……他再也看不见眼前的一切。
林雪涅:“然后呢?你还能继续看见那些吗?”
路德维希:“看不见了。”
一滴眼泪从林雪涅紧闭的双眼中溢出,她伸手胡乱地擦了擦那滴泪水,并哽咽着说道:“已经可以了,施泰因少校,你的护航任务已经完成,请你小心飞高,带着我一起飞回我们的柏林……”
“可是我看不见,看不见回来的路。”路德维希的声音变得焦急起来。
然后,林雪涅轻柔的声音在那些炮火声,以及轰炸机尖锐的呼啸声中响起:“有一道光,一道从柏林射出的光,它将你引向回来的路,引向光明,引向你所熟悉的世界。”
那个声音仿佛与好友曼弗雷德在那天的伦敦夜空将他引导回来时所说的话相互重叠……
‘想象一下,你现在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飞行。有一道光把你指引向回去的路。’
…………
“格罗伊茨上校,有您的信!”
3月1日,在艾伯赫特的驻地,他的副手拿着一封从柏林飞来的信快步走进他的指挥帐篷,那封信的信封上画着一朵雪绒花。只要是与这位警卫旗队新晋团级指挥官的关系足够亲近的人,他们就能知道格罗伊茨上校每次收到一封信封上画着雪绒花的信之后,心情就会变得很好。
虽然在人前,他的嘴角不会出现明显的上扬,但他眼睛里的温度却是已经能够说明这一点。
仿佛那朵雪绒花拥有让冰雪都足以消融的力量一般。
“谢谢你,上尉。”
艾伯赫特向那名为他取来了信的副手道谢,他的目光在看到信封上的雪绒花后变得柔软起来。但是不等他拆开信封,他就意识到那位副手还在微笑着看向他。
“这是位优雅的小姐吧?是您的爱慕者吗?您说我要什么时候才能让国防军战报刊登我的照片?或者让宣传部用我的照片来印发明信片?那样我也会能收到女孩们写给我的情书了吧?”
这下,艾伯赫特是真的笑了,并在又是仔细打量了一番自己的这位副手后说道:“你的第一个问题,我不能回答你,但是你的后两个问题,我可以回答。只要你尽快拿到一枚骑士勋章,我就想办法让宣传部印发你的明信片。肯定会有很多女孩喜欢你的。”
副手很快哀叹道:“骑士勋章!那也太难了!一级铁十字勋章可以吗?”
艾伯赫特:“恐怕不能,但在拿到一枚骑士勋章之前,你可以努力先拿到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
在得到了艾伯赫特的回答后,他的这位副手不禁叹着气离开了帐篷,而艾伯赫特也很快在拆开了信封后亲吻了一下里面的信纸。
但是这封信的内容却无法让艾伯赫特的心情像打开它时一样的轻松。
【我亲爱的艾伯赫特,现在我已经能够完完全全地确认,引发路德维希间歇性失明的,就是我先前和你提到过的躯体转化障碍。他在伦敦的夜空执行任务时飞得太低,低得让他能够看到平民在这场战争中伤亡的惨象。那些景象就是他所抗拒的东西,那些景象也完全背离了路德维希在过去所熟知的世界。
身为军人他无法去抗拒自己所接到的命令,于是他就抗拒去看到这一切。
我没有告诉他这些,但我觉得他自己也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了。他只是还无法相信一个人内心的意志可以这样的强大,强大到让他的眼睛在完好的情况下看不见东西。
我试着去治疗他,却并不成功。就现阶段的情况来说,只要路德维希认为他的升空作战还会继续对平民造成重大伤亡,只要他依旧无法接受这一点,那么他的这份躯体转化障碍就会继续延续下去。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也没有真正系统地学习过,如果贸然出手干预和治疗,只能让路德维希的癔症性失明变成另一种转化障碍。比如拇指无法按下机枪的开关,比如无法控制的急性晕动症。
现在最好的办法应当是去寻找一名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来帮助他。但心理治疗方面的专家多为犹太人,也多已经逃离德意志,出于心理治疗方面的敏感性,我不敢也不赞成去寻找一名对于路德维希可能存有敌意的治疗师来帮助他。】
看完了这封信的艾伯赫特沉默许久,而后他收起信,并走出他的指挥帐篷。
这里是南斯拉夫与德意志的边境处。三月时节,这里比慕尼黑要暖和了许多,仿佛已经可以嗅到春天的气息。
可是春暖花开在战乱时却并不是一个足够人们期待的景象。因为枪炮声总是会在玫瑰盛开之时到来。
现在艾伯赫特所指挥的警卫旗队的这个团就整装待发着,虎视眈眈地看着与他们只有几米之隔的南斯拉夫国境线。
而在国境线的那一头,却只有孤零零的几十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午夜布拉格》 230-240(第2/16页)
百名南斯拉夫边防士兵站在那里,就连拿枪的手都不住地颤抖着。
依照上级指令带兵包围了南斯拉夫的这部分边境的艾伯赫特走到边境线处,并在那一头的南斯拉夫边防士兵就要忍不住后退时说道:“士兵,你懂德语吗?”
那个看起来才二十岁出头的边防士兵不住地喘息着,并紧张地点了点头。
艾伯赫特:“把枪拿稳,小心别走火了。那样的后果不是你能够承担的。”
有着斯拉夫人长相的边防士兵吞了口口水,并动作僵硬地点了点头。
一列火车从远处开过,它从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驶向第三帝国元首希特勒所钟爱的第二政府驻地,贝希特斯加登。
而在那列火车上所坐着的,则正是南斯拉夫的国王,保罗亲王。
这个男人看起来其貌不扬,脸上写满了忧虑,却是风度翩翩,又举止优雅。
现在,他即将决定这个国家在风雨飘摇的1941年的未来。
他对随行的心腹大臣说:“希特勒希望我们向他开放边境线,让他的军队能从我们这里去到希腊战场。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将国家的天平倒向轴心国,或者是同盟国。如果我们向德意志开放边境线,英国人不会放过我们。可如果我们拒绝开放边境线,德意志又会顺势来攻打我们。英国人想要来到这里还路途遥远,德国人的装甲师却已经等在我们的家门口了。”
随行的大臣眉头紧锁,并说道:“可是陛下,如果我们向德意志开放边境线,国内的塞尔维亚人不会答应的。”
保罗亲王反问道:“那如果我们和英国结盟,国内的克罗地亚人就能答应了吗?他们和塞尔维亚人互相仇视,对于轴心国和同盟国也有着不同的立场。只要不列颠和德意志不再允许我们保持中立,只要我们做出选择,国家就一定会陷入分裂。”
火车的车轮驶过铁轨时的“轰隆轰隆”声不断地响起着,这样的声音响起的次数越多,也就意味着他们距离贝希特斯加登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保罗亲王的目光变得十分凝重,也仿佛在自己的心中说出了祈祷。他仿佛做出了某个决定,也已然下定了决心,并在那之后说道:
“现在,我们只能先答应希特勒的要求,在尽可能保持国家独立性的情况下答应他,然后由塞尔维亚人在合适的时候爆发一场和平的抗议示威,甚至是起.义。最后,再由我去镇压这次起.义。那样,南斯拉夫王国的政府能够对德意志有所交代,而南斯拉夫王国的人民又能对英国有所交待了。”
随行的大臣又问:“可是您呢……?”
保罗亲王:“只要能够保全国家,不让贝尔格莱德变成华沙,我怎么样并不重要。”
第232章 chpter 233
《出奇制胜的隆美尔将军:我军已开始在北非取得胜利》
《去到盟友需要我们的地方——装甲师已向希腊进发!》
《我军在南斯拉夫边境处停滞不前——南斯拉夫王国或将即刻开放边境》
三月初的柏林街头几乎已是处处都能够听到那些有关于战争的, 跃跃欲试的气息。在与不列颠之间的空战陷入了不利的胶着之后, 德意志的盟友意大利又先后在北非与希腊两个战场打得狼狈不堪。
这样一算起来,柏林似乎已经有好几个月的时间都沉浸在战事胶着所带来的焦虑中了。但一切都随着隆美尔将军在2月12日的那天抵达北非战场的的黎波里而改变。
这位与元首大本营的关系十分亲密的装甲师将军在去年的法国战役中一战成名, 并以损毁43辆坦克, 以及700人阵亡的代价换来了俘敌近十万, 并且缴获坦克450余辆的战绩。
这样一员极具传奇色彩的将领的奔赴北非使得整个轴心国的战事都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紧接着, 那便是德意志对于希腊战场的支援。
与之相关的宣传在近些天来的德国几乎遍地都是,就连六七岁的小童都知道欧洲大陆上的最强陆军即将去到希腊帮助他们的朋友。
而柏林的电台里也在午歇时间播放起了与之相关的消息。
那是一个属于女人的声音,仿佛是为了刻意消减战争的残酷之感,却同样带来了一种振奋人心的感受。战争啊,它可真是让人为之疯狂。
“新任北非军区总司令隆美尔将军在的黎波里重整军备后已经开始向北非战场的英国远征军发起试探性进攻, 对于希腊战场的支援也已经刻不容缓。但我军步兵师与装甲师在开至南斯拉夫王国的边境时停滞下来,现正在与其商议穿越其国境进入希腊的各项事宜。我们希望就南斯拉夫王国向我们开放边境线一事达成共识,但如果南斯拉夫王国不愿意将信任与友谊交付于我们, 第三帝国也绝不惧怕,更绝无可能向其妥协。届时,我们将会解放被奴役的克罗地亚人民……”
在林雪涅所供职的《施普雷河日报》报社里, 好几名报社的工作人员都在此时聚精会神地听着柏林电台里的最新消息。
但这些人的脸上有认真,有兴致盎然, 却绝无紧张和凝重。
“你们说,南斯拉夫有可能为了保护希腊而拒绝向我们开放国境线吗?”
“为了保护希腊不可能, 但是为了防止在数量上不比塞尔维亚人少多少的克罗地亚人在国内占据主导地位,那就有可能。”
“万一真的没和他们谈不拢,那怎么办?”
“那就打呗, 打英国隔着一条海峡,我们的装甲师过不去。但是打南斯拉夫王国,大约也就只需要一个月就够了吧。不可能再多了。”
在报社的二楼,听着电台广播的报社工作人员用一种轻松甚至惬意的语调来议论起与南斯拉夫王国之间的这场危机。但与其说,这是第三帝国与南斯拉夫之间的一次危机,不如说这是一次关系到南斯拉夫王国是否还能继续“拥有国家之名”的重大危机。
此时林雪涅手里拿着社长刚刚给她办好的随军记者证,为了这次的行程印制的名片,甚至还有陆军部发放的,带有战地记者肩章的制服从报社社长的办公室里走出。外面同事的议论声正好被她听入耳中。
“我是不信南斯拉夫王国还能真的拒绝我们的要求。成为我们的朋友,或者成为我们的敌人,我很难相信现在的欧洲还有人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斯图卡轰炸机尖锐的呼啸声仿佛就这样在林雪涅的耳边响起。那是她的好友路德维希曾在与她的意象对话中描述过的场景。
卍字轰炸机一架架地从她的眼前飞过。而后那便是照明弹落下时美丽的光点,□□落地时的爆炸声,以及清晰的……战火中平民的哭叫声。打字机的哒哒声也同时响起,那应该是什么人在防空洞里听着□□爆炸的声音写下遗书的声响。
可是当林雪涅眨了眨眼睛,并用深呼吸来平复心脏的猛烈跳动时,她却恍然觉得……她眼前的那座正在经历着狂轰滥炸的城市早已不是海峡那一头的伦敦。
那应当是南斯拉夫王国的首都。
——几经挣扎却最终也没能逃脱命运的贝尔格莱格。
“雪涅小姐?雪涅小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午夜布拉格》 230-240(第3/16页)
您还好吗?您的火车会在今天下午的三点四十分发车,……”
报社社长的声音将林雪涅从那副可怕的景象中唤醒,而后她看向对方,并带着些许的勉强向社长先生露出微笑道:“是的,我已经准备好了。”
…………
贝尔格莱格,
王国宫殿。
那是一场内阁会议,从贝希特斯加登返回的国王将他对第三帝国元首希特勒的承诺告知他的大臣们。如此一来,这场会议的气氛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一定要用某个词来形容这种气氛,那或许应该是——“羞愤”。
“3月1日的时候,我们的邻国保加利亚就已经加入三国同盟了。”
面对大臣们的吵吵嚷嚷,坐在首座上的国王显得十分沉静,并在主张与轴心国签订协议的大臣们和反对这项行为的大臣们吵得几乎都要打起来的时候才缓缓说出了这句话。
只是国王冷静的声音此时却被大臣们的吵闹声压制住了,这些情绪激动的人们根本就没能意识到他们的国王已经说了些什么。可是在这样的内阁会议上被自己的大臣们这样对待却并没有让保罗亲王突然起身发难,也没有让他发出愤怒的咆哮声。
他只是看向站在自己身后的那两名随从,并向对方做出了一个示意。
随从将自己身上背着的地图桶打开,并在取出地图与自己的那名同伴一起,将那张宽达一米六的地图铺设在内阁会议的长桌上。
这下,吵得脖子都红了的大臣们总算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于国王的冒犯,并慢慢停止了争吵,怔怔地看向他们的国王,等待对方的下一个动作。
国王站起身来,目光从大臣们的身上一个一个地略过,而后气势威严地大声说道:“看看这张地图!你们都给我好好看看这张地图!除了3月1日的时候加入了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三国同盟》的保加利亚还有现在正在和意大利作战的希腊,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个国家是不依附于德意志,又不会服从第三帝国的意志的!”
“砰!”
保罗亲王一掌猛拍在桌子上,那样的声响仿佛敲打着大臣们的耳膜,并且那一掌又仿佛是打在了他们的心脏上,令先前还和人争得面红耳赤的大臣们不禁一个个地都低下了头。
“意大利!他们和第三帝国从一开始的时候起就是朋友!奥地利,他们在38年的3月就成了德意志的东方省了!匈牙利,他们在和我们结盟之前就已经是轴心国的盟国了!还有谁?罗马尼亚?他们的油田都还在由德意志的空军保护着!我们早就已经被包围了!”
反对向轴心国屈服,也反对出卖希腊的大臣们听着这样的话语不住地喘息着,并在寂静了许久之后终于有人发出了不甘的声音:
“除了意大利和奥地利,有谁会是真的愿意向希特勒俯首称臣的!陛下,我们不该这样的!如果德意志说他们想要得到哪里,哪里就向他们称臣,用不了等到明年,整个欧洲就都会是他的了!我们得把所有愿意反抗他的人全都联合起来去对抗他!”
保罗亲王问:“联合谁?波兰?芬兰?挪威?法国?还是我们周围的这些已经向德国投诚了的国家?或者你以为俄国还会像以前那样帮助我们、保护我们吗!”
当这些和俄国向来都十分亲近的塞尔维亚人听到了国王所说的最后那句话语时,他们不住地发出了悲泣的声音。
上一场大战中,俄罗斯帝国为了保护塞尔维亚而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发生冲突,并最终挑起了将战火蔓延至整个欧洲的“世界大战”。可是现在,才只是过去了22年而已,在那场战争中死去又再度点燃了薪火的两个大国却是走到了一起。
这一次,已经变为了苏联的俄国再不会帮助他们了。
再不会了。
于是羞愤的人们变得悲恸起来。可他们到底还是没能失去所有的希望。因为离他们并不是那么遥远的海峡的对岸,还有着已经同德意志进行了单独作战长达九个月时间的日不落帝国!
大臣中终于有人高声说道:“陛下,我们还能联合英国!如果我们真的和希腊一起奋起反抗,英国远征军一定会来帮我们的!”
这句话一出口,此次的内阁会议中终于出现了喜悦的声音。许多人纷纷对那位大臣的谏言表达了赞同。
可是国王依旧无动于衷,他的心中甚至哀叹起这些人的愚蠢,并问道:
“那么大的欧洲大陆,他们救了谁?是波兰?芬兰?比利时和荷兰?还是法国?”
没有人回答。
国王终是站起身来愤怒地咆哮起来道:
“他们只会把别人的国家拖入他们和德意志的战争中!挪威!挪威就是被他们坑害的无辜者!如果不是他们逼迫挪威向德意志的航道布下□□,第三帝国根本不会在那时候就去入侵挪威!在这场战争中,英国所做的一切,就是在别人的国家沦陷后,把沦陷国的军队输送到他们的土地上帮助他们来抵御德意志的入侵!”
第233章 chpter 234
“请问是《施普雷河日报》的雪涅·林小姐吗?”
那是在维也纳的中央火车站。刚刚坐火车从首都柏林来到这个大型中转站的林雪涅在下车的人群渐渐散去后流露出迷茫的神情, 可是很快她就被一名提前等在了这里的上士叫住了。
林雪涅:“对, 是我。”
上士:“您接下去要坐的那班火车得穿过匈牙利去到罗马尼亚。去泰梅什堡的火车得到下午六点才发车,等到了那里, 您就得自己想办法搭车去到塞尔维亚边境处的前沿阵地了。”
林雪涅:“好的, 谢谢。”
上士:“这是您的车票, 还有六个小时, 您可以先去到附近的驿站吃一顿午餐。请跟我来,我送您过去。”
在1938年的3月,奥地利的人民选择了纳粹党,也选择了阿道夫·希特勒。自此之后,这个也说德语的国家就并入了德意志, 并成为了第三帝国的东方省。
由于这两个地方在一百多年前还曾是一个国家,对于艺术有着相近的品味,又都说德语, 因此来到维也纳并没有让林雪涅感受到她现在其实已经来到了另外一个国家。
而在这里等待着她的接引人则更没有让她有那样的感觉。才只是两年多而已,这些奥地利的士兵们似乎已经很好地融入进了德意志帝国,也以自己从一名奥地利军人变成了一名第三帝国的军人而感到自豪。
“我们家有三个男孩, 我排行老二,我的弟弟还只有十六岁, 但他在希特勒青年团里表现得很不错。”
在开车带林雪涅去到市区里的那家驿站的路上,这名上士和林雪涅说起了他的故事。
“那你呢?你今年几岁, 上士?”
“二十岁。”这位年轻的联络员在说出了自己的年龄后咳嗽了一声,似乎是为了掩盖自己也还只有这么年轻的尴尬感。
随后他又接着说道:“我的兄长在装甲师服役。上个月他刚刚升到少尉,这可真是不错, 妈妈高兴坏了。如果我们没有和第三帝国合并,我哥哥可能连进到装甲师的机会都不会。他大概会在步兵师待到退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午夜布拉格》 230-240(第4/16页)
都摸不到一辆军用摩托。您是从柏林来的吧?能和我说说柏林是什么样的吗?我还没去过柏林呢!”
那位负责接引林雪涅的上士带林雪涅去到的驿站原本就离火车站并不远。因而,在两人才要聊起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到了地方。而后上士向林雪涅敬了个礼就笑着回到了他的车上。
站在驿站门外的林雪涅向着大街上望去。这座距离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匈牙利都如此之近的欧洲璀璨之城里满是安详的气氛,这里看起来和平极了,并且街上的人也没有任何有关战争可能就要到来的紧张感。
那让林雪涅感到十分感慨,但很快,她就在整了整身上这套制服的衣领后走进驿站。
说这是一间军用驿站,可实际房子的内部装饰十分漂亮,走进这里就好像走进了一间酒店一样,只是这里的布局会更为紧凑一些,也不那么过分强调桌子与桌子之间的距离,反倒让进到这里的军士们感觉彼此间的距离都被拉近了不少。
在穿上这套军部下发给战地记者的制服时,林雪涅感到怪异极了。但现在,她反而要庆幸自己穿着这样的一套制服。如果不是这样,那才会让她在进入到这里的时候感到更加的怪异。
驿站的管理员热情地迎上来,问林雪涅想要些什么,林雪涅只告诉他自己想要些吃的,分量别太大,如果能在给她一杯茶的同时再给她一壶热水就再好不过了。
这些在驿站里都是很容易满足的要求,管理员在记下了要求后很快就去为林雪涅准备她想要的东西了。而此时,另外一桌有着六个军官的一行人也已经注意到了林雪涅。
军官驿站里居然来了一个女人,并且那还是个穿着军装制服的女人,这在英国就已经够不常见了,而在德国……这种情况甚至可以用罕见来形容。就好像这六个人,这还是他们头一回遇到这样的情形,因而他们很快就在彼此间的几个简单的手势和眼神交流后一起起身,向林雪涅走去。
“咳咳,这位……”
这六个人很快推出了他们之中最善言辞的一个,可是这人显然才要开口就发现自己失策了!
因为他原本想要用林雪涅的军衔来称呼她的,却是人已经走到对方面前了,才发现自己根本就不认识对方的肩章!
“如果你是在看我的肩章,这是战地记者的肩章。”
“您是一位……战地记者?”
林雪涅微笑着点头。可是这样一来,那就很尴尬了。六个身材高大又体格强健的年轻军官站起身来走向一位坐着的女性军官,这还没什么,可如果对象变成一位记者小姐,那就会让这些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军官感到很失礼了。
但是幸好,幸好这一行人可不是从没见过女人的小子,并且驿站里的工作人员此时也正好端着他们的午餐过来了。
因而他们这就顺势向林雪涅发出邀请,邀她一起去他们坐着的那张大桌子那儿一起共进午餐。对此,林雪涅欣然应允。这顿午餐吃得可真的算得上是“众星拱月”,这些年轻的军官问及林雪涅作为战地记者曾经去过哪儿,现在又打算去哪儿。
在得知林雪涅在1938年的时候就已经干起了这一行的时候,他们可惊讶极了。甚至还有一个长相格外阳光也特别男孩的一名准尉也在看着自己的同伴和林雪涅聊了好久之后惊叹道:
“可您看起来也就只有二十岁的样子,您不能在还没成年的时候就已经去到那么危险的地方工作了吧。”
“啊,那时候我已经成年很多年了。”回答了这个问题的林雪涅向那位准尉眨了眨眼睛。
当林雪涅和他们聊到这里的时候,这几个看起来很赶时间的尉官已经吃完了他们的午饭,并就要离开了。而在那六人中的五人先后和林雪涅说了再见并起身离开的时候,那个脸上还带着青涩稚气的准尉却是慢了几步离开,并对林雪涅说道:
“能给我看一眼您去泰梅什堡的车票吗?”
“当然。”
也已经吃得差不多了的林雪涅虽然不清楚对方为什么会这么问,却还是很快拿出了那张她在半个多小时前才拿到的车票,并递给了对方。
“我的任务和他们不一样,一会儿我也会坐这班车去泰梅什堡。也许我们可以一起走。等到了那里,我还可以帮你找找去到前线阵地的车。”
“那就再好不过了!”
此时这名准尉的五名同伴已经走出了驿站,并在门口叫出他的名字,“威廉”。
威廉:“那我们是在什么地方见呢?火车发车前半小时在驿站门口?”
林雪涅:“或者……我们可以在火车站见?可以省不少事。”
威廉:“好的,那就在火车站见。”
威廉仅仅是看了一眼,就把林雪涅的车票还给了她,并在说了声再见后快步离去。
“看起来,你迷倒了一个准尉,记者小姐。”
在林雪涅听到了这样一个声音的时候,一个穿着时髦又靓丽的金发女孩走到了林雪涅的面前,她用胳膊夹着一个小手包,而另一只手上则端着一杯咖啡。才只是和这个女孩打了个照面,林雪涅就觉得自己简直要被她的美貌给晃晕了!
那到底怎样漂亮的一张脸,让你在看到它的时候就能感受到一种直击心灵的,美的冲击感。
她看起来24、5岁的年纪,纯真却不稚气。她魅力非凡,仿佛波斯猫一般的优雅,却又在眉宇间带着一丝令人印象深刻英气。
“我……”林雪涅好容易反应过来,却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对方的那句话!
“伊莲妮。”女孩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并问道:“介意我在你对面坐一会儿吗?”
林雪涅:“不,我是说……你当然可以坐在那里。”
在得到了林雪涅的同意后,伊莲妮的明艳红唇勾起笑容,并说道:“刚刚我坐在休息室里都已经看到了,你还没出手就已经迷到了那六个军官里最帅气也最可爱的一个。但是你却好像无动于衷,是因为你已经有心上人了吗?”
“您可真教我不知道应该怎么接话。”林雪涅深吸一口气,却只是失笑着说出了这样的话。
伊莲妮靠近了桌子一些,那双深邃的、碧色的眼睛带着笑意望向林雪涅,并问道:“是还是不是?”
林雪涅没得办法了,只好坦诚道:“是,我已经有恋人了。”
伊莲妮:“看来他也很喜欢你。”
林雪涅:“对,我是这么觉得的。”
“真好。”伊莲妮说出感慨,而后换了个坐姿,并看向休息室的方向,说道:“我陪我的朋友来这里等她喜欢的男人。但我不看好他们。因为那个少校望向她的眼睛里从没有半点感情。有时候我会觉得她就算是一架钢琴也会让那个男人的眼睛里出现那么一点点的喜欢。”
“那……那个少校喜欢你吗?”
已经好久都没有听人和自己说起这些少女心事的林雪涅敏锐地问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当她从伊莲妮的脸上找到了一丝尴尬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已经扳回一局了。
她想要假装自己并没有识破问题的关键,却是没能很好地掩饰住,因而笑了出来!这样之后,林雪涅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午夜布拉格》 230-240(第5/16页)
干脆也就不掩饰了,并接着问道:“所以你喜欢那位少校吗?”
伊莲妮抬了抬下巴,并一本正经地清了清嗓子,但是还没等她开口,林雪涅就又已经说到:“我知道了,你不光不喜欢那个少校,还有点讨厌他。所以你为什么还要在这里继续陪你的朋友等他呢?”
“因为她希望我能这么做。”当伊莲妮十分不愉快地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她终于放下了在与林雪涅说出第一句话时就端着的架子,并且看起来亲切了许多。
“不过你是对的,我为什么一定要傻呆呆地陪她等在这里?我可不想让自己变成一个惹女人讨厌的……女人。”
说着,伊莲妮又问出了一个乍一听之下简直前言不搭后语的话:“你喜欢钢琴吗,记者小姐?”
“雪涅,雪涅·林。”林雪涅首先说出了自己的名字,而后又说道:“我挺喜欢的,虽然我并不会弹钢琴……”
伊莲妮:“那你愿意去我伯伯的琴行参观吗?也许你还会愿意在我为你弹一首曲子的时候和我说说你的战地故事?”
林雪涅:“当然,为什么不呢?我的火车还有……五个小时才开。”
林雪涅才有些摸不着头脑地给出了那样的回答,就马上被伊莲妮抓着手拉走了,险些连小费都没能有机会留下。可是当她在给这个漂亮的富家千金说了一些战地故事之后,她又在琴行的侍者们露出了忍俊不禁的表情时听到了让她越听越觉得不对劲的……嗯,女孩心事。
在林雪涅乘坐火车离开维也纳之前,她往邮筒里投递了这样的一封信:
【亲爱的艾伯赫特:
我是在维也纳等待我的下一班火车时给你写的这封信,但愿信差能在你回柏林之前找到你。我想在这封信里和你分享一些让我觉得忍俊不禁的事。我也真是不知道应该说这个世界真是太小了,还是你太迷人了。
我在驿站里吃饭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女孩,她漂亮极了,大概也只有你的前任未婚妻塞西莉娅才能在美貌上和她打得不分高下。她和我说她单方面地坠入了爱河,她爱上了一个党卫军的新晋上校,那位上校俊美极了。那位上校有着漂亮的金发,无情的绿色眼睛;那位上校身份高贵,是一位萨克森的伯爵。那位上校的名字叫做艾伯赫特·海因里希·格罗伊茨。
她向我描述了许许多多位可能是她潜在竞争对手的高贵的小姐。
似乎只要那位新晋的警卫旗队上校向她们轻轻点一点头,她们就会满心欢喜地与他共度良宵。
我亲爱的艾伯赫特,你怎么看?
你的,雪涅。】
第234章 chpter 235
“说实话, 我不是很明白那些塞尔维亚人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那些家伙到底想做什么。”
当邮差带着林雪涅寄去警卫旗队的那封信满中欧地追啊追的时候, 林雪涅也已经抵达了罗马尼亚与塞尔维亚的边境线附近。
下午六点,林雪涅结束了她在这一天的工作, 并与她找来的翻译回到了当地专门安排给记者们的旅店, 却是一进旅店大厅就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她的两名来自匈牙利的同行坐在一个当地人的面前, 一边聚精会神地听着, 一边用打字机记录下那个人所说的话语。
当林雪涅露出了一脸疑惑的表情时,身旁的那名翻译给她解释起来:
“那是个克罗地亚人,正在和他们抱怨塞尔维亚人的选择让整个国家陷入了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的危险。”
听到这句话,正对着那两名同行背面的林雪涅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有利位置,并示意跟着她的那名翻译也一起过来, 而后很小声很小声地问道:“现在呢,现在那个克罗地亚人正在说什么?”
“他说:‘在这件事上塞尔维亚人太莫名其妙了,他们总认为自己有必要保持对于俄国的忠诚, 可俄国都已经是德国的盟友了,他们却要拒绝也成为德国的盟友。他们觉得自己对于维护巴尔干半岛上的这些小诸侯国有必要做些什么,可是他们却引来了德国的军队, 很多很多的军队。他们克罗地亚人都愁得不行,很多人还自发地去和待在边境线那一头的德国军队喊话, 告诉他们这件事不关他们克罗地亚人的事,全是塞尔维亚人的一厢情愿。’”
或许是那样的画面太过生动又太过诙谐, 林雪涅险些没能忍住地笑出声来。随后,她表情略古怪地说道:“嗯……我们今天在边境线那里也听到了。但他们说的好像不是德语?”
翻译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