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何止(14)(1 / 2)
<div style="height: 0px;">
第14章 何止(14)
玄清自那夜后又去找了文殊几次,有次还非要文殊陪他出去吃酒,文殊拿他无法,只有迁就,玄清出门不可能带钱,还是文殊付的账。
七月,阿鲁台自立为王,兵出焉山,他向兀良哈借兵十万,零零总总又凑了二十万人不断骚扰大梁边境,玄清只叫赵芳如应对,六月黄河决堤,朝廷费不少钱治水,玄清现在手头紧,暂时不想揍他。
八月还要过万寿节,又是一笔开销。
玄清打算把这事交给文殊办,若是交给礼部,层层盘剥下去,不知浪费多少银子,他有了由头,夜裏又去找文殊.
文殊现在不敢太早洗漱,怕玄清突然出现,七月的夜像一碗凉茶,消去了白日所有的炎热,文殊院裏有水有树,比別处还要凉快。
林平在他廊下摆了一张竹编的躺椅,文殊躺在椅子上一手折扇一手诗集,院中虫鸣呦呦,凉风习习,好不惬意,他正翻着书页,忽闻墙根处传来熟悉的动静,于是放下书卷坐起来,不多时玄清从墙上跃下,向他招呼道:“皇叔。”
文殊站起身道:“陛下这次来是为了喝酒还是下棋啊?”
玄清摇摇头:“都不是,朕来找皇叔说正事。”
文殊挑眉道:“既是正事何不让臣到宫中商议?”
“不是一样吗?反正都是找皇叔说。”
“好吧,那请陛下随臣进屋裏去。”
“不要,朕白天一直闷在屋裏,夜裏想在外面坐。”
“那臣再去寻张椅子。”
玄清嗯了一声,大大咧咧的占了文殊的躺椅,文殊从屋裏搬了张木凳坐在他旁边,问道:“陛下要与臣说何事?”
玄清拿了文殊的折扇把玩,随口道:“万寿节,朕不想交给礼部办,皇叔给朕办吧。”
文殊疑道:“这事礼部自有章程,为何交到臣手裏?”
玄清抬头看他:“因为朕想省点钱。”
文殊笑道:“万寿节可省不下多少,皇家的宴会再省能省到哪裏去呢?”
玄清其实并不想要宴会,他理想的过生日是和文殊出去玩,那条密道最大的好处是从裏面爬出来以后就觉得自己不是皇帝,没有前呼后拥的侍从,不用繁文缛节的礼数,随随便便像个普通人。
玄清这番心思自己不愿深想,希望文殊能做他肚裏的蛔虫替他说出来,可文殊没有遂他的意,还在替他算账。
“酒宴或可简办,但歌舞布置总不能少,给勋贵臣子的赏赐也不能减,朱雀街上的游行也是一笔开销,这些都是定例,皇太后的……”
“等会儿,”玄清皱眉道:“朕的生辰自己说了不算,一定要按这样来?”
文殊颇有耐心的劝他:“陛下的生辰是皇室的顏面,总不能比臣子的还要磕碜,夏老办寿还要请戏班唱几天呢。”
玄清道:“朕就是要他们一起省钱呀,朕都不操办,他们凭什麽操办。”
文殊笑道:“陛下心是好的,只怕不会有人理你,只不过都不敢明着来罢了。”
“为何?”
“寻常百姓过生辰都要吃一碗寿面,何况达官贵族,百姓们少吃一碗面不会如何,贵人们少办一场席可就委屈了,难说不会因此记恨陛下。”
玄清冷笑道:“阿鲁台陈兵斡难河,六月河南遭灾,朝廷多的是花钱的地方,他们的荣宠都是皇家给的,朕让他们少吃一顿就敢记恨朕?”
文殊摇头道:“陛下这话太轻狂了,我们萧氏打天下时又不是只靠太祖一人,如今陛下治国也不能只靠皇室,人家认你,你是皇帝,若不肯认了呢?”
玄清冷哼一声,没有作答。
文殊看他脸色不免心裏笑他还是少年脾气,劝道:“不过陛下这样的念头朝中定会有人体恤,不妨就借赈灾的名头不要贺礼,倡议百官和皇室募捐,如此他们不敢不给,陛下仁德爱民的心也能昭示天下了。”
玄清想了想后觉得可行,又笑道:“那皇叔捐多少?”
“臣去年送陛下一对白玉如意,今年就按这个的价,捐十万两如何?”
玄清不满道:“十万两能干什麽呀,皇叔也太小气了。”
文殊两手一摊:“臣家裏多少家产陛下不是比臣还要清楚吗?”
玄清还真算了算,觉得差不多,勉为其难的点头道:“那好吧。”
文殊见时辰已晚,又对他道:“陛下要说的事也说了,是不是该回去休息了?”
玄清仍惦记着万寿节的事,说道:“既然说了赈灾,不如一并倡议节俭,游行是与民同乐,不应取消,朕该给的赏赐也给,不过宴席就不办了,朕给他们放假,也给自己放假。”
文殊道:“如此也可,不过陛下真不想在生辰之日宴饮取乐吗?”
玄清斩钉截铁道:“朕不要,朕要来找皇叔一起看游行。”
文殊蹙眉道:“游行之时必定人潮如织,陛下何必要同人挤,再者,这样也不安全。”
“朕倒想同人挤一挤呢,从来只见人多,没进去感受过,而且寻常百姓谁认得朕,怎麽会危险。”
文殊觉得自己总在被他说服,嘆了口气道:“好吧,不过帝都的贵女们该伤心了。”
玄清嗅到他话裏別的意味,毫不留情的道:“她们伤心关朕什麽事。”
文殊看他一眼,没有说话,玄清站起身道:“朕先回去了,明日下旨,皇叔可不要拒绝朕。”
“臣岂敢。”
玄清心道那是,背着手悠然走了。
翌日,玄清在朝会上说了自己的想法,果然无人反对,天大地大灾民最大,皇帝肯拿自己的寿礼换赈灾的银子,谁也不敢说不好。
不过下月真的开始募捐后玄清发现钱比往年缩水太多,毕竟礼物可以打发下面的人去找,钱却是自己家裏真金白银出,至于帝都之外各省收上来的钱是不是从官员家裏出的就又难说了。
这事玄清算是记下了,眼下边患未除,暂时腾不出手经营內政,募捐的银子都收完后他对万寿节的期待又转到游行上了。
万寿节这日全国放假,白天玄清要应付各路来贺寿的人,文殊也来了,来了就走不了了,被玄清留在文德殿陪他见客,文殊当时就有点懊悔,应该下午再来,他坚持了一个多时辰,应付的口干舌燥,借探望皇太后的名头遁了.
玄清知道他想跑,但是拦不住,文殊果然一去不返,气的玄清一下午都在琢磨晚上怎麽作弄他。
好容易捱到晚上,玄清借口身体不适要早睡,酉时就换了衣服带着李宣往文殊家裏跑,这时候天都还没暗,文殊实在没想到他回来这麽早,此刻并不在卧室,而是在隔壁的园子裏乘凉,这园子是先帝所赐,文殊自己取名叫随园,意指随性养园,不刻意营造。
玄清在王府找了一圈没找到他才去隔壁的园子,文殊在玲珑轩旁的水榭裏闲坐,玄清老远就看见一个月白的身影倚在栏杆上,正在看池塘裏的鱼,随园只有花石树木并几座小楼,平时除了几个小童看着并无其他人把守,是以玄清走的像在自己家一样。
隔着那一片池子就向文殊道:“朕叫皇叔办万寿节,皇叔不去朱雀大街上看着他们准备游行,倒在这裏偷闲。”
文殊抬头看是他,站起来行礼道:“参见陛下。”
玄清绕进水榭,在他身旁坐下:“皇叔准备何时带朕出去玩?”
文殊看了眼天色,道:“游行过一个时辰才开始,陛下用过晚膳了吗?不如在臣府中吃过再去。”
玄清笑道:“朕想出去吃。”
不等文殊说话,李宣先道:“陛下,宫外的东西怕吃了不干净呢。”
文殊颔首道:“是这个道理。”
玄清听他两都反对,反而更要出去吃了:“宫外的人不是人?他们吃了都没事,偏朕吃了就有事?朕就要出去吃。”
文殊嘆了口气:“也罢,那陛下稍候,臣去换身衣服。”
玄清等他时独自转进了玲珑轩,这房子临水而建,天花上一层摇晃的水影,屋裏也阴凉,文殊不知为何去的有些久,玄清随便翻着屋裏的书籍,都是些经史子集,他不喜欢看,只能无聊的喂鱼。
等了有一会儿,文殊回来了,他已换了身寻常的月白长衫,头发用玉冠束起,腰间同色的腰带勒出他纤细的腰身,他进门时玄清心道怎麽以前没有觉出他的腰这麽细,这可真是……嬛嬛一袅楚宫腰。
文殊拱手问道:“陛下现在走吗?”
玄清走过去按下他的手,说道:“既然要出去,皇叔就不要守这君臣之礼了,我还叫你小叔,你仍叫我怀璋,如何?”
文殊默默的抽回手,道:“好。”
玄清捉住他的手腕,不容拒绝的牵着他往外走,李宣亦步亦趋的跟着他两。
王府外的街道十分热闹,今日各行各业都放假,商家们等着赚一笔,才到饭点街面上就摆满了各色小摊,空气中飘着食物的香气,臭豆腐,小馄饨,烤串,糖水……琳琅满目,玄清有日子没出来玩了,又兼腹內空空,转出去没几步就看上烤羊肉串的了。
烤串的汉子光着上半身,左右手各几十根红柳慕串起来的羊肉串,那羊肉快大油多,滋滋冒着肉香,油滴进下面的炭火窜出一点火苗,旁边他女人帮着打包,撒孜然,玄清好奇的看了一会儿,回头向文殊道:“小叔,我要这个。”
文殊刚靠过来的被熏得连连咳嗽,此刻避的有些远,闻言道:“这……这好吃吗?”
烤串的汉子听了叫道:“包您满意!”
玄清伸手要钱,文殊看着一旁的价目十文一串,掏了二十文给他,玄清颠着钱,不由道:“这麽便宜?”
说着换了两串羊肉串,他要给文殊一串,文殊连连摆手道:“我就算了,你自己吃吧。”
玄清哼了一声,自己咬起来,不知是不是周围太热闹,羊肉的滋味竟比宫裏的鲜香,他又举着肉串凑过去诱惑文殊:“你真不试试吗?”
文殊让开一点:“我不吃。”
玄清啃完了肉串擦了擦手,向文殊道:“民间吃饭这麽便宜吗?”
“也看在哪儿,这些摊贩不用租铺子,赚的也是辛苦钱,自然便宜许多。”
“那贵的在哪儿”
文殊指指不远处的朱雀大街,说道:“那裏的最贵,另外还有明照坊的许多店面也贵,你想去我就带你去。”
玄清摇头道:“一会儿再去,我想去那儿。”他指指不远处的糖水铺。
文殊道:“少吃些吧,一会儿吃不下饭了。”
玄清拉住他往那儿走,边走边说道:“我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小叔陪我去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