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何止(24)(1 / 2)
<div style="height: 0px;">
第24章 何止(24)
除夕前几日,玄清正在看除夕宴的名单,除夕过后到正月十五都不用上朝,可以松快松快,玄清没看一会儿就开始盘算起那十几天上哪儿去玩,皇城外的景山上有一处温泉別宫,寻常没人去的,正好拉文殊去泡。
他正想着,李宣进来道:“陛下,太皇太后请您去。”
玄清回过神,掀起眼皮问:“什麽事?”
“没说什麽事。”
“说朕忙。”
李宣凑上前小声道:“奴婢问了太皇太后身边的嬷嬷,说是和张太后有关。”
玄清立刻蹙眉低声怒道:“我母后过世多年,又想闹什麽!”
李宣劝道:“陛下莫气,兴许是好事呢,不如先去看看。”
玄清想了片刻,抛下手裏的文书,起身往外走,李宣小跑着取了他的大氅给他披上,御辇行到慈寧宫,玄清下来快步走进去,慈寧宫的宫门随即打开,热气扑面而来,玄清解了大氅走到夏太后面前不怎麽真心的请了安。
屋裏人不多,只有夏太后用惯的几个嬷嬷,玄清猜不出她要说什麽,在一旁坐下后,安静的等她开口。
夏太后见惯了他这张十几年如一日的冷脸,并没太在意,语气平缓的说道:“哀家昨夜梦着你父皇了。”
玄清眼珠动了动,用余光看她一眼,夏太后接着道:“他说他在地下没有妻子陪伴,十分寂寞,希望哀家成全他们夫妻。”
玄清狐疑的看向她,他已明白这番话的意思,可万难相信夏太后会这样说,只觉得她后面或许会要求他做什麽。
不过并没有,夏太后道:“既然你父皇都开了口,哀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除夕快到了,祭祖之前将你母后的牌位挪个地方吧。”
玄清盯着夏太后威严疏离的侧脸,半晌说不出话来,片刻后他低声道;“只挪牌位?”
“皇陵一干事陛下自己瞧着办,难道还要哀家来操这份心?”
玄清脑中一时思绪万千,竟是没个头绪,他按下纷乱的心思,问道:“太皇太后还有別的要吩咐朕吗?”
夏太后听他依旧叫自己太皇太后,又疑心她另有所图,心中有些悲凉,可面上仍旧撑着,愈发冷着脸道:“吩咐二字不敢当,哀家没有话了。”
玄清顾不得她刺自己,匆匆起身,行过礼后出去了,走出慈寧宫李宣才小声道:“好事呀陛下,太后娘娘终于能同先皇合葬了。”
玄清脸上并无喜色,只一味往前走,根本没想着上御辇,李宣急急的让宫人们跟上,玄清快步走出许多才渐渐冷静下来,他就像得了天大的好消息的人,茫然无措又觉得自己不该得这样的好事。
张太后的事他本有打算,等太皇太后殡天后他再为他母后恢复尊号和身份,因为张太后乱政是事实,夏太后并没有做错,自然也不用改错。
可夏太后竟然会自己提起,玄清实难相信这裏面没有別的谋算。
李宣追上来扶住他道:“怎麽啦陛下,您走那麽快做什麽?”
玄清捏着他的胳膊道:“太皇太后是心高气傲的人,近日又没什麽事同我母后相干,她不该突然提起这事。”
“这……这……太皇太后毕竟是您的亲祖母,怎麽就不能是只为让陛下宽心呢?”
玄清冷笑道:“亲祖母?有十几年不肯和孙儿多说一句的亲祖母吗?”
李宣急道:“陛下这是哪裏话,太皇太后是疼您的。”
玄清摆摆手,兀自盘算起来,慢慢的走回文德殿。
下午文殊过来同他商量河南的案子,两人说了一会儿觉得这裏面冤情不小,又兼黄河水患频频,玄清起了亲自去一趟的年头,还可顺道去一趟江浙,立个靶子,肃清吏治。
他问文殊愿不愿意同去,文殊道:“臣去也帮不上陛下什麽,还要为臣花费许多。”
玄清道:“不会啊,皇叔与朕同去能多花什麽钱,无非多口饭,皇叔既然认得那个……”
“何晏。”
“对,那肯定是能帮上朕的,起码他应当会更信皇叔一些。”
“陛下这是哪裏话,谁敢不信君父呢?”
“河南的地方官皇叔也比朕熟悉,就陪朕去一趟吧。”
文殊微微蹙眉:“陛下亲政也快两年了,实在无需事事都让臣帮忙。”
玄清一顿,看向文殊,文殊垂着眼并没看他,侧脸轮廓柔和,神情却十分坚定,玄清忽然意识到了什麽,看了他一会儿,说道:“若朕一定要皇叔陪朕一起呢?”
文殊道:“臣固然不能推辞,但陛下又何必强求?”
玄清深吸了口气,冷下脸没有接话,片刻后文殊道:“陛下若无他事,臣就先告退了。”
玄清甩下手裏的奏折,淡淡道:“皇叔去吧。”
文殊行过礼,退出了文德殿,玄清看着他出去,身影消失在回廊裏,忽然说道:“李宣,朕知道太皇太后为何要恢复我母后的位份了。”
李宣忙凑上前,奉上温茶,接道:“陛下想到什麽了?”
“是皇叔劝她的。”
“啊?襄王殿下?”
“他知道自己在帝都留不久,想让朕和她和好,免得她在帝都没有亲儿子护着,会受朕的气。”
李宣脑子转了几转才咂摸出来,感嘆道“陛下这心思……”
“怎麽?”
“陛下圣明,可依奴婢看殿下也未必只是为了太皇太后,殿下一定也是想着您的。”
“想着我?”
“是啊,陛下,将太后娘娘的陵墓移进昭陵一直是陛下的心愿,可您又不愿去求太皇太后,太皇太后那样的脾气自然也不肯主动开口,若无殿下在其中转圜,您不是还要等许久才能着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