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花间酒》 70-80(第1/15页)
第71章 鲁记 你忙你的,我随便看看。
清晨, 客栈中。
曲花间刚睡醒,正用自带的柳枝刷着牙,去端热水的小林从外面进来,轻声道, “少爷, 同知大人派人送了礼来, 已放在客栈大堂了。”
“嗯?”曲花间饮一大口水, 咕嘟咕嘟把嘴巴里的盐粒漱干净, 这才开口询问, “同知大人是谁?怎么给我送礼?”
“少爷忘了?昨夜跟着方夫人去取路资的护卫回来跟您说了呀,方夫人原来是福州同知大人的女儿。”
经小林一提醒,曲花间总算想起来,昨夜好不容易能踏实睡上一觉, 他沾上床便有些昏昏欲睡, 确实有人跟他说了这事儿, 但他没注意。
倒没想到, 方露华竟然是同知之女,难怪对福州的情况知之甚多。
“送了什么礼来?若是太贵重就退回去吧。”
“还好,都是些吃用之物, 还有些没见过的海货。”小林一边回答曲花间的问题,一边替他整理背后衣裳被腰带勒出的褶皱。
“那就收下吧,让曲宝备一份差不多的回礼给同知大人送去,不能失了礼数。”
“晓得了。”
从冀州到福州, 将近一个月,方露华一直进退有度,一副不愿与人深交的作态,想必也是怕他得知其身世后会巴结上去, 让娘家为难。
当初曲花间定的路资是一人二十两银子,方家昨日给足了五十两,已经是多给了,今日又送来谢礼,算是讲理守礼的人家。
曲花间没有攀附权贵的心思,回了礼物做足礼数也就算了,转头就将这事放在脑后。
方家送来的海货里除了海带虾干鱼干这类干货,竟还有些鲜活海物。
“这个就是白初儿说的奇丑无比的石斑鱼吧,果真是丑到伤眼睛!”
一个两人合抱的陶缸里灌满海水,里面除了几只硕大的龙虾和海参,还有几条在现代也十分名贵的海鱼。
曲宝伸手戳了下浮在水面下的一条灰褐色的丑鱼,新奇不已。
“咱们倒是沾了你的光了。”林茂撇了水缸一眼,不阴不阳的来了一句。
这些东西分明是白初儿与曲宝聊过的,龙虾,长得像虫的鱼,和奇丑无比的石斑。
“咋?你想吃?美得你!”曲宝根本没听出林茂话里的酸味,仍旧没心没肺的逗鱼。
“少爷,这些海货咱们怎么吃啊?让客栈厨子帮忙料理吗?”
“嗯,中午吃海鲜宴。”曲花间颔首,看着水缸里活泛游动的鱼虾,有些馋了。
这些东西他也没吃过几次,还是自助餐厅不知道冻了多久的冻货,这样活蹦乱跳的还是第一次见。
很快,曲宝跟客栈掌柜交涉好代加工,就有两名伙计吭哧吭哧将水缸抬走了。
曲花间等人随意吃了些早餐,便出了门往南城而去。
福州城沿湖而建,建筑群形成一个巨大的环形,若是要从南走到北,若是步行的话起码要走上两三个时辰。
是以人们去稍远些的地方要么靠车马,要么坐船直接去对岸。
他们投宿的客栈在西城,目的地木作坊市在南城靠东一点,于是选择了坐船。
湖面上,除了停靠大船的码头,还有许多靠摆渡为生的船夫,他们手持长竹竿,脚踩着大小不一的木船,等着载人。
还有一些船夫踩着一叶扁舟,上面摆着各色蔬果,沿岸叫卖着。
有买菜的妇人看上哪艘小船上的菜,便会喊住那个老板,让他上前来以便挑选。
码头周围热闹不已,福州普通百姓大多说着当地方言,叽里咕噜的与官话相差甚远,几人完全听不懂。
好在店铺伙计,行脚商人,或是摆渡船夫都会说一些撇脚的官话,不至于出现沟通障碍。
走到湖边,曲宝站在水边阶梯上,扬声招来一艘能容纳五六个人的小船,说定价钱后,才请曲花间上船。
船行在湖中间,从这个视角看向岸边,房屋皆临水而建,地势低矮之处便用柱子抬高,一根根刷了桐油的木柱,犹如梅花桩,矗立水面。
仿佛整个福州城都生长在水上一般。
船夫将长长的竹竿插进前方水域,借竹竿的支撑让船只往前移动,然后缓缓抽出竹竿,继续循环刚才的动作。
清澈的湖面被船只打破平静,像是一块碎掉的琉璃水晶,随意映射出几张好奇的面孔,和一个吐着舌头试图喝水的狗头。
曲花间把半个身子都伸出船外的小哈捞回来,肃声让它不准去喝湖水,狗里狗气的小狼崽子这才老实下来。
很快,船只便到达目的地附近的码头,撑船的船夫还好心给众人指了鲁记造船坊的方向。
“客官沿着这条小河走个几步,往前数第二家最大的船坊就是鲁记嘞,再往前是原来的麦(墨)记,只是现如今也是鲁记的地盘嘞。”
船夫操着一口带着口音的官话,仰着笑脸往前一指,等众人下船后又赶着去搭载下一波客人了。
曲花间等人顺着他说的方向沿着河边青石路往前走了几十米,便看到一家宽敞气派的坊铺。
造船坊的作坊和铺子都在一处,是以多称坊铺,那宽大的暗色紫檀招牌上,雕刻着斗大的‘鲁记木匠’四个鎏金大字。
坊铺大门两边还挂着对联,上联‘鲁氏巧手雕万物’,下联‘神匠妙艺传千秋’。
正对应那招牌作为横批。
坊铺面前的青石板路也被截断,河水直通铺子里面,形成一个方便船只下水的斜坡。
至于被截断的路面,则是用结实的木板搭建成简易的木桥,若有船只需要进出坊铺,可随时拆卸。
曲花间打量这坊铺一番,背着手走进去,很快便有负责招待的伙计迎上来,笑呵呵地问客官有何吩咐。
“你忙你的,我随便看看。”
坊铺除了造船修船,也做木匠生意,是以铺子里有一些家具样品,甚至还有船只模型。
那些模型有大有小,不论是商船画舫,还是渔船扁舟都囊括在内。
曲花间一一看过去,神色认真,心中暗自将这些模型与他亲手制作那个相比。
一直观察他的伙计见状,连忙又走过来,积极推销,“客官可是要买船?是想买什么样的?小的可带您去看看做好的真船。”
曲花间略颔首,伙计果真就带着他们出了坊铺,往最近的码头而去。
“客官您看,这码头上停靠的商船,十有六七是咱们家制作的,还有那边那些摆渡船,凡是船头纤绳桩子是弯的,也都是我家的。”
伙计扬着笑脸,一一指给客人看出自鲁记的船只。
“您要是想看看内部构造,小的去给船主人打声招呼就行。”
商船曲花间自己就有,内部构造也都大同小异,他略微摇头,表示不用打搅人家了,随后又跟着伙计的脚步往坊铺走。
伙计十分热情,短短的路程嘴巴没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花间酒》 70-80(第2/15页)
停歇过,一直介绍着自家的船做工有多好,用料如何扎实。
待再次回到坊铺,还引着几人坐下,奉上一盏香茶。
从伙计身上,全然看不出鲁记一家独大的嚣张。
“你们这里可接定制业务?我想建造一艘比普通商船大许多的船。”
“客官说的可是楼船?不瞒您说,我们东家可是造船的好手,京中许多贵人都在这里定做过楼船呢,可惜福州没有实物,那可真是雕梁画栋,精致无比呢!”
伙计自觉来了个大生意,脸上笑意又添几分,绘声绘色的描述着自家建造的楼船。
楼船说穿了也就是加大号的画舫,甲板上面用木头盖了楼房,以供船上的人登高望远之用,多是供给那些达官贵人出行游玩之用,观赏性大于实用性。
曲花间摇头,表示自己想要定做的是长宽均是数十丈,可以装载上万石货物的大船。
“啊这……”伙计从未见过他口中那样巨大的船只,顿时一脸吃惊,但还是好声好气招呼客人稍等,他去请东家过来。
鲁记的东家是个五十来岁,鬓发花白的老头,他身着一身布衣短打,衣服上还沾着些未能拍干净的木屑,显然是正在做木工活时被伙计叫过来的。
“客人未免有些异想天开了。”鲁记的东家听完曲花间的描述,不假思索的做出评价,“老夫从十几岁就开始造船,从未听说过这般大的船。”
一旁的伙计深知东家的脾性,忍不住低声提醒他不要这般直接的驳斥客人,却被他充耳不闻。
曲花间闻言也不恼,示意小林将他绘制的图纸拿给老头看,谁知那老头一脸傲气,竟是随意扫了一眼便放下,根本不愿仔细看一看。
“不是小老头自吹自擂,客人您随便看,整个大周朝,除了朝廷的匠作司,再没有比我家造船技艺更好的了,这么大的船,不说找不到合适的龙骨,便是找到了,也造不出来。”
话已至此,曲花间也不再多说什么,默默将图纸收起来,就往外走。伙计一脸无奈,心知这单生意是不成了,但还是好声好气的将几人送出门去,嘴上还连连告罪。
“客官莫见怪,东家说话虽直了些,但手艺确实是福州最好的船匠了,他说不成就是真不成,您再看看其他船只呢?多买几艘也是一样能装下万石的嘛。”
“多谢小哥,我们再看看。”曲花间虽心有不愉,但也不与这位态度热情的打工人为难,只推辞让他不必再送。
接下来几人将木作坊市剩余的几家会造船的坊铺都问了个遍,均被告知造不出这么大的船来,甚至有两家连普通的商船都不会造,只是会做些小型的摆渡渔船而已。
第72章 写信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在木作坊市逛了一天无所获的几人只能搭乘小舟又回了客栈所在的区域。
天色渐晚, 天空逐渐布满阴云,要看着就要下大雨,许多下工的工人伙计原本要步行回家的,也不再省那几个船钱, 纷纷坐船回家。
曲花间几人走到来时下船的位置时, 只见湖面上舟船云集, 争相交错, 船上大多坐满了同去一个方向的人。
倒是湖边已然没有什么摆渡船了, 零星的一两艘也都满客准备离岸。
曲宝找到还没坐满的一艘比旁人都大些的船, 问他往哪个方向去。
船夫是位四五十岁的老头,他头戴青竹箬笠,因长期撑船而晒得黢黑的脸上扬着笑,道, “客官往哪边去?我们先往东北, 再送这两位客官往城北码头, 顺路的话就捎上你们。”
“我们往城西去, 劳烦船家,先送了他们再送我们也成,到时多给你加些船资。”
“也行, 你们上来吧。”船夫回头让船上的客人稍微挪出空来,将几人迎上船来,“诸位多包涵,眼看就要下大雨了, 咱们挤一挤,早早的回去歇着。”
坐船的都是些在城中做工的小老百姓,大多淳朴,依言坐拢了些, 给几人腾出座位来。
曲花间将小哈抱起来,免得惊扰到同乘的其他人,这才跨步上船,坐定后才发现这艘船的与众不同,比其他摆渡船大不说,座位也十分舒适。
摆渡船除了载人,有时也会给人载货,是以里面是没有座位的,都是在船沿上搭上几块板子,众人排排坐在一起。
而这艘船却是专门安装了带靠背的长椅,甚至还用棕垫和粗麻布将座位包了起来,充当软垫,坐起来舒适许多。
曲花间打量一番这艘看起来还很新的船,不由出声问船夫,“船家,你这椅子不能拆开,若是要装货怎么办?
“可以拆开的,底下有暗扣,要拆的话拨一下就开了,不过我家船多的是,有专门的货船。客官可是要载货?”
曲花间了然,摆手道自己只是好奇,船夫也就不再多说,继续撑船去了。
因为要先去北面,再往西城去,相当于绕城一圈了,时不时又有人到地方了要下船,路上耽搁不少时间。
等到达城西时,天上居然像是漏了一般,硕大的雨粒先是零星几颗砸在众人头上,几息过后轰然而至。
瓢泼大雨顷刻而至,头上用来防晒的箬笠虽也能勉强避雨,但脑袋还光秃秃的露在外面。
林茂让曲宝小林护着曲花间先上岸避雨,自己给船夫付钱,船夫却护着脑袋大声说,“这么大的雨我也回不去嘞,先去那边避雨吧,我栓好船来找你们!”
于是几人疾步跑向最近的屋檐,等着船夫过来收钱。
福州多雨,且经常是这样的大雨,是以各家的屋檐都修得很宽,地基也比路面高一截。
几人躲在屋檐下,除了雨太大溅起来的水花,总算不用再淋雨。
只是就这么一小会儿功夫,身上的衣裳就从里到外浇透了,小哈一身油亮的狼毫也一股一股纠结在身上,它连打了几个摆子,试图甩干身上的水汽。
夏日气温虽然炎热,但大雨通常伴随大风,雨落下来后风比下雨前小一些,但吹在湿透的衣服上还是带走许多体温,曲花间只觉鼻尖一痒,连着打了两个喷嚏。
曲宝和小林赶紧捞起他的衣服下摆试图拧干,这时船夫也栓好船过来了。
“诚惠二十文钱。”船夫十分厚道,只收了一人五文的起步价,宠物免费。
曲宝掏出钱袋,数了三十个铜板给他,“多谢船家了,你要不是送我们回来,也不会淋这场雨,多出的钱你拿去喝口热汤。”
船夫接过铜板,乐呵呵地道谢,“那就多谢客官了,客官可要坐车?我儿子刚好在城西做赶牛车的行当,你们要坐的话我去叫他来。”
曲花间看看天色,第一轮大雨落下来后,天光渐渐亮起来,说明这场雨下不了多久,客栈离这里也不远,便婉拒了船夫的推销。
船夫也不过多纠缠,随处蹲了下来,靠在墙根下等雨停。
如他们这样被大雨捆在路上的人不少,有几个也和他们一样站在这家的屋檐底下,于是就这样闲聊攀谈起来。
只可惜他们说的都是方言,几人听不懂,也没去搭话,倒是那船夫,估计是撑船久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花间酒》 70-80(第3/15页)
了,大多见他是熟面孔,与他闲聊来。
曲花间就这样眼睛望着顺着屋檐流下来的水幕,听着他们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偶尔听见一两个能听懂的字眼。
那些人叫船夫老麦。
福州方言里墨和麦同音,看来那船夫姓墨。
曲宝也听到了,于是上前搭话,“船家,你姓墨?”
“是嘞,客官你听得懂土话?”
曲宝摇头,“听不懂,只是听人说过墨记木匠铺,都是说麦记。”
那船夫闻言,沉默半晌,才道,“客官有所不知,原先墨记木匠铺就是我家的,只是现在已经没有嘞。”
谁曾想那传闻中的墨记当家人就是眼前这个靠摆渡为生的老头,曲花间不由多看他一眼。
老墨眼中没有家道中落的颓丧,像在说昨天载了几个客人一样,将过往的经历说出来。
“可惜嘞,以前我家生意好的时候,这城西有一半人家的家具都是找我打的。”
闲话间,雨渐渐停下,蹲在屋檐下躲雨的行人渐渐散去,老墨也准备与几位客人道别,准备撑船回家,却被曲花间叫住。
“可否耽误船家一些时间?随我去客栈聊聊,我给您多加五十文钱。”
老墨闻言笑呵呵地答应,今天也是因为要下雨生意好,换做平常,他撑船一整天也挣不到五十文。
等几人回到客栈,小林连忙翻出干爽的衣裳给曲花间换上,又将自己的衣服递了一套给老墨。
他连连摆手拒绝,言道自己待会儿回家去换衣服就成,最后推辞不过接下一张干净的巾帕,将湿衣湿发擦了擦。
等几人换好衣服,擦干头发,曲花间才将装着图纸的木匣打开,递给老墨。
老墨衣袖还有些湿润,生怕打湿了宣纸,只伸出两个粗糙皲裂的手指捏着图纸,仔细端详起来。
“您看看,这图纸上的船,有可能造出来吗?”
老墨似乎有些老花眼,眯着眼睛将图纸举得老远,半晌不说话。
曲花间一整日都在碰壁,连造船技艺最厉害的鲁记都直言造不出来,此时已然有些忐忑,见老墨许久不开口,不由泄气。
“客官图纸上的船,不像在河上跑的嘞。”老墨眼神犀利,这图纸虽与他们木匠惯用的画法不同,但线条清晰,字迹明了,也不是看不懂。
“船家好眼力,在下确实是想建造一艘能在海上远航的大船,若是请你来建造,不知可有把握!”
曲花间见老墨看懂图纸后没像鲁记东家那样说他异想天开,不由充满期待。
却见那老墨沉吟片刻后,将图纸放下,缓缓摇头,让人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不过我可以问问我儿子,他造船的手艺比我还好嘞!”
老墨说话大喘气,让人心绪跟着他起起伏伏的,曲花间无奈,又请他把儿子叫来。
“今儿天色不早嘞,我儿子怕是已经赶车回去了,等我回家再跟他说,客官你明日有空没?”
曲花间颔首,与老墨约定好明日一早他带着儿子过来,然后便让曲宝结了钱送他出去。
谁知老墨拒绝了原本说定的五十文钱,只道明日等他儿子看了图纸再说。
老墨走后,几人下楼去大堂吃晚饭。
早上方家送来的海货,原本打算中午回来吃的,但在城南耽搁了一整天,于是刚刚才让厨房烹饪好端出来。
曲花间这次带来福州的人不算多,除了经常跟在她身边的三个人,还有从弓弩坊调来的乔木匠师徒三人,以及充当水手的二十名护卫。
零零总总,也有近三十个人,一到吃饭的点儿,直接将客栈大堂的桌椅坐满了。
二三十个人分吃为数不多的几样海货,一人也就尝尝味道,只有曲花间这桌,每样能有完整的一只。
蒜蓉大龙虾,清蒸石斑鱼,焖烧海参,还有几道客栈的特色菜。
这客栈的厨子手艺一般,几样做法都中规中矩,但胜在保留了海货原本的鲜甜,让没怎么吃过海鲜的众人眼前一亮。
曲花间平时一顿只吃一碗饭的,今晚也忍不住吃了两大碗,后面又经不住诱惑添了半碗,就着海参汤汁吃了个干净。
抚摸着撑得微微鼓起来的肚子,几人趁着月色在客栈后院来回踱步消食,直到亥时正才回房歇下。
天字一号房,里面除了桌椅床铺,还有屏风幔帐,遮挡放置浴桶的隔间,与之相对的另一边,摆着一张小小的书案。
深夜,万籁俱寂,房间里的书案边还有明亮的灯光摇曳。
曲花间检查完宝船图纸有无疏漏的地方,这才安心将宣纸放回防水防蛀的清漆木匣中。
想了想,他又取来一页宣纸,裁成信纸的大小,提笔写起了信。
阿酒安好否?
见字如晤,殊不知同行方夫人竟是福州同知之女,聊表谢意送来许多海物,味道鲜美至极,可惜未能与汝共尝。
今日寻遍福州木作坊,均无人能承接宝船建造之任,有一墨姓老者称其子或可胜任,明日观后方知。
分别距今已有数月,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愿君平安顺遂,得胜早归。
第73章 试水 公子您也懂木作手艺?
昨夜熬夜至子时方才睡下, 墨家父子到客栈时曲花间睡得正熟,不好叫客人多等,小林轻声将他叫醒,又端来热水给他洗漱。
一番匆忙之后, 曲宝才将父子两人领进来, 恰好客栈提供的早食也好了, 还贴心地送到房间里来。
“坐, 两位可吃过了, 一起吃点吧, 小林让厨房再送点上来。”早餐是一笼小笼包并一碗金钩蛋黄粥,分量不多,好在两人已经吃过了,连道不用。
于是曲花间便让小林取来图纸给老墨的儿子看, 自己则专心吃早餐。
老墨的儿子看起来十分年轻, 至多不超过二十五岁, 大高个子, 细长身子,但一双臂膀又因常年劳作而肌肉发达,撑得他细瘦的身材都显得壮实了些。
他给曲花间拱手作礼后;便迫不及待拿起匣子中的图纸细细观摩起来, 没一会儿,便面露激动,嘴里悄声念念有词,不知在说些什么, 只偶尔能隐约听到一两句“妙极!”。
昨晚吃得太撑,曲花间不怎么饿,慢吞吞喝完一碗咸香可口的粥,又吃了两个小笼包, 剩下的交给曲宝解决。
等桌子上的食物吃完,碗筷收拾干净,那年轻人才眼神晶亮的抬起头来,“公子,您是要建造图上这艘大船吗?敢问这图纸是谁所著?”
“这图纸是我画的,怎么了?你可有把握参与建造这船?”
“如图上这般将一整根龙骨改成拼接龙骨在下并未试过,但感觉应该可行,可容我试试先做个小的来看。”年轻人视若珍宝的看着那些图纸,这拼接龙骨的想法新颖,图纸也画得条理清晰,简单易懂,可见著作人之造诣。
“公子您也懂木作手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花间酒》 70-80(第4/15页)
曲花间摇头,他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别人看到过的更多罢了,“不是很懂,这些是都在一本古籍上看到的,我还做了一个模型,下水试过倒是看不出什么问题,你可以看看。”
“如此甚好?敢问模型在何处?”年轻人眼神晶亮。
模型放在船上,曲花间邀请两人去码头,顺便还可以在湖中试水,墨家父子自然无有不应。
码头离客栈不远,几人步行片刻也就到了,看守船只的护卫看见东家,连忙将船梯放下,放几人上船。
老墨的儿子墨巧梓拿到宝船模型后,爱不释手地寸寸观摩,甚至征得曲花间同意后小心翼翼拆开甲板木片,佝着身子将头伸进去看内部构造。
里面太黑看不清楚,他又要来一盏油灯放在里面,然后伸头进去看,也不嫌呛得慌。
一同前来的还有乔木匠三人,他的大徒弟周榆木也对模型十分感兴趣,等墨巧梓看完,他也钻进去看,然后两人还叽叽咕咕讨论起来。
周榆木脑子一根筋,除了亲师父亲师兄,少有人能心平气和的与他聊上几句话,他在制作精巧东西上很有几分天分,墨巧梓又对造船颇有研究,两人志趣相投,瞬间引为知己,你一言我一语地探讨许久。
等几人都轮流看了一遍,墨巧梓和周榆木合力将木片装回去,又撑着老墨的小船往湖中心给模型试水。
湖心船只最少,湖风也大,两人争相将小船的风帆撑开,让它随风飘荡在水面。
湖上的风突然大了起来,水面都被掀起阵阵波浪,小船底部装了沙子做配重,稳稳当当的随风而行,老墨用手撑船差点没能撵上。
为了测试受力程度,墨巧梓又往小船上放了许多沙子,模拟装满货物的状态,小船瞬间下沉,船身吃水,只余一半左右在水面上。
然后他拿起船桨,用力划动水面掀起大浪,湖水顺势拍打着小船薄木片制成的身体,多余的水甚至落在甲板上,顺着出水口又流回湖里,丝毫不受影响。
似乎觉得难度不够大,周榆木脑袋灵光一闪,转头问曲花间,“东家,可以用咱们坐的这艘船去撞它吗?我想看看他会不会散架。”
墨巧梓:“……”
虽然他也想这么做,但他不敢说,还是周榆木厉害,他偷偷冲对方比了个大拇指。
“你可真敢想,这小船可是少爷亲手做的,撞坏了怎么办!?”曲宝叉着腰,怒目指着周榆木,直呼他可真事想得出来。
“怕什么,坏了我再给东家做一个便是。”周榆木丝毫不在意,摆摆手道。
曲花间虽有些心疼自己的巨型手办,但还是点头让撞,“若是模型连这点撞击都承受不了,建造出来的大船载着人和货入了海,恐怕一触礁就报废了,届时可就不是一个小小模型的事了。”
于是众人便眼睁睁看着墨家父子一人撑杆,一人划桨,加速往前冲去,重重撞在那艘比摆渡船小了数倍的模型小船身上。
小船受力漂出去老远,甲板上的沙子也被抖落许多,周榆木指挥着墨家父子追上去,又给它来了一下。
接连撞了好几下,眼看着那小船渐渐破败,船身拼接起来的木条都被撞断好多根,水流顺着那些孔洞灌进去,船身进了水,缓缓偏倒,但到底支撑住没有沉下去。
“差不多了,再撞真沉了,捞起来吧。”墨巧梓回头询问,周榆木看着被淹了大半的小船,这才点头。
嘴里还小声嘀咕着,“东家这木条削得也太薄了,才撞几下就断了。”
众人:“……”
周柏木闭上能看清那只眼睛,忍了又忍,最后一拳锤在榆木脑袋上,低声呵斥:“砰!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噗嗤!”墨巧梓看着周榆木挨揍,忍不住偷笑出声,转头悄悄打量那位好脾气的东家,被属下这样吐槽也不气恼。
几个人合力把灌满水的小船捞起来,甲板上的沙子已然被水带走,能一眼看清整个模型的状态。
墨巧梓将里面的水倒干,又将甲板上的木片拆掉,伸手把配重的沙子掏干净,这才钻进去一探究竟。
“好的!龙骨还是好的!”瓮声瓮气的声音从小船内部传来,墨巧梓还没把头收回来,就兴奋开口。
曲花间闻言,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他重重呼出一口气,一艘船最重要的部位就是龙骨,只要龙骨完好,其他部位的木板都是可以更换维修的,也就是说,将那些断掉的木条修补好,这又是一艘好船。
试验完模型,众人回到曲家的商船上。
图纸和成品模型都有了,墨巧梓心里有了谱,但他仍面露疑虑,“公子既然听说过原先的墨记木匠铺,应当也听说过一些传闻,实不相瞒,现在福州城已没人找我们做事嘞。”
他们父子二人手艺精湛,即便是没了铺子,也还有手艺在,但却沦落到摆渡赶车为生,个中艰辛不足为外人到也。
“是啊,您有所不知,那鲁记放话,叫我们父子再不能做木匠,谁若是请我们做木工,便要找那家人的麻烦,他们整人的手段多嘞!”
“不是说鲁家的儿子是南城街道司的吗?还有东西北城呢,他们也管的着?”曲宝不解。
老墨摇头叹气,一直乐呵呵的脸上总算露出几分愁绪,“嗨!那些个当官的,都是一伙的……”
“可惜了,我是个外地人,他们街道司应该管不着外地人吧?”曲花间笑笑,不甚在意地开口。
老墨还是有些犹疑,“可是……”
“我只问你们愿不愿意,有没有把握为我造出这艘旷古未有的巨型海船,其他一切事宜,均有我来解决。”曲花间放下手中茶杯,面色正经的看向两人。
父子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犹豫了半刻,便重重点头。
他们墨家,世世代代都是匠人出身,要让他们不再做木匠,等于是断了传承,任谁都是不甘心的,既然面前这位小公子有此魄力摆平那些人,何妨一试?
“敢问东家,工钱几何?”墨巧梓试探开口。
“你和老墨,老乔和两根木头,月银十两,干得好随时可以涨,若是真把船建造出来了,我出万两作为奖金,按功劳分配,你们意下如何?”
一个月十两,父子俩便是二十两,他们两个赶车和摆渡累死累活一个月也挣不到五两银子,何况还是参与建造这样一艘巨船。
若是建成了,莫说那一万两奖金他们能分得多少,便是有了这份名声,也算是在木匠圈子里留名青史了。
“多谢东家,几时开工?我和我爹回去收拾收拾。”
墨巧梓摩拳擦掌,忍不住现在就上岗的样子引得曲花间一笑,“莫急,还早呢,我得先选定地址建船坞,仅凭你们几个人也不够,还得找更多的匠人才行。”
“我还有些师兄弟,墨记关门之后他们有的去别家做事嘞,有的则改行嘞,东家不嫌弃的话,我可以叫他们来。”
“如此甚好,除了你的师兄弟,也可以帮我寻摸着其他人,我这伙计不是一次性的,若是成功造出第一艘,以后还要接着造的。”
曲花间还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花间酒》 70-80(第5/15页)
父子俩提前预支了半个月的工钱,作为帮忙招人耽搁生意的补偿,两人高高兴兴地领命而去——
作者有话说:11号要去外地一趟,存稿到15号,如果16号没有更新就是还没回家,请假哈宝宝们,很快回来!
爱你们[比心]
第74章 白家 她又成了那个受家中宠爱的渔村小……
搞定了主要研发人员的问题, 曲花间又开始琢磨着在哪里修建船坞。
既然是建造海船,船坞自然是要修建在海边,他对福州不甚熟悉,手边也没有舆图, 于是打算去衙门看看。
若是买地的话, 衙门是会提供舆图的, 甚至还会出具所买之地的地形图。
选址的事很是顺利, 曲花间花了些银钱打点, 负责田地买卖的小吏便高高兴兴取出整个福州的舆图, 将要售卖的官家土地指给他看。
离福州城最近的海岸线就在出城往东六十里左右,沿海岸线往北和往南各有一个风平浪静的海湾,都适合修建船坞。
曲花间原本想买北面海湾的地,却发现福州城与这个海湾中间隔着一座山, 要过去需得绕路七八十里, 总路程加起来有一百多里了。
而南面那个海湾虽然小了些, 但有条小河直通, 官道也很平坦好走。最后便定下了位于福州东南处这个海湾北侧无人居住的一块近百亩的缓坡。
地契到手后,曲花间特意去实地勘察了一番。
这处海湾外围是一片地质结构稳定的石头山峰合围而成,石山阻挡了外海的海风海浪, 形成一个天然的屏障。
海湾内风平浪静,很适合建房造屋,坐落着一个不小的渔村。
他们路过渔村的时候正值晌午,渔村里的汉子们似乎都出海打渔去了, 村里只有一些妇孺。
女子们三五成群,或扎堆修补渔网,或翻晒着晾在竹竿上的鱼干,相互间有说有笑。
有小孩儿在沙滩上拎着小篮子捡拾被海水冲上来的贝壳小虾, 曲宝心生向往,伸长脖子看向他们的篮子。
不仅他们好奇这样悠闲自得的海边生活,渔村的人也同样好奇的打量着这些骑着高头大马的人。
原本闲话说笑的妇女们也不说话了,手上的活计没停歇,眼睛却时不时瞟一下由远及近的人和马。
曲花间等人只是路过,也没打搅别人,驱马快速穿过了渔村,往东南面的缓坡而去。
跟着马群疾驰的小哈闻到沙滩上鱼干的腥味,调转方向想跑过去一探究竟,被主人厉声呵斥后耷拉着尾巴继续前行。
小哈现在莫约半岁多了,已经和成年黄狗差不多大小,平时精力旺盛,平时曲花间骑马,它就跟着马儿跑。
除非有特殊情况,曲花间才会将它抱起来,半大不小的狼崽子起码有三四十斤,也不能久抱了。
威风凛凛的狼崽很快引来一阵孩童的惊呼,这可比村里只会守着小孩儿拉粑粑的狗子气派多了。
可惜众人一晃而过,很快那好看的狼崽便也跟着主人走远。
临近官道的一间土屋里,皮肤白皙的少女听到自家幺弟的惊呼,走出门来。
“白三伢,鬼吼鬼叫的作啥嘞?滚过来烧火!”少女双手叉腰,如大多数当姐姐的人一样,恶声恶气的训斥自家的皮小子弟弟。
“我不!”被叫住的小男孩既想再和小伙伴玩会儿,又惧怕姐姐的巴掌,色厉内荏地尝试反抗。
“你不窝秋利嘞是不是!”
“不吃就不吃!”
少女终于被惹怒了,顾不得烈日会灼红她白皙的皮肤,大踏步撵上去,在一堆小孩儿四散而逃之前精准捏住了自家幺弟的耳朵。
“我出门一年,你皮子松透嘞是不是?今天我就给你紧一紧!”
白三伢已经逃跑了小伙伴们,隔着老远都能听到他凄惨的哭嚎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由自主地散了伙,主动回家去帮着家里开始准备午饭。
已经走远的曲花间等人没看见,暴揍幺弟的少女正是白初儿,她跟着方露华离开后便独自回到了渔村。
褪去锦缎钗裙,换上粗布麻衣,头发随手用布条绑上,她又成了那个受家中宠爱的渔村小姑娘。
曲花间等人纵马行至舆图上标注的那处地方后,四处观察了一番,发现果然如那位负责买卖官地的小吏所说,此处确实很适合修建船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