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2 / 2)
若是能有秦家的加持,此事的进程可能会快些,可惜曲花间将自己的想法同秦家家主说完之后,并没有得到好的反馈。
秦家同样经商,可他们家族的土地占比实在太大,若是把这些土地全部出手,每年要少将近一小半的收入,这可不是个小数目,秦家家主当然不会轻易松口。
既如此,曲花间也没再勉强,只让秦家家主好生考虑一番,就回了顾家客院。
虽没达成全部目的,但能得到顾家的支持,也还算不错。
曲花间稍作休整,便决定回幽州了。
顾老同孙子百般挽留不得后,便准备了很多东西送予曲花间,请他笑纳。
知晓他并不喜奢靡之风,顾老送来的东西很朴实,几大箱金灿灿的元宝,以及一叠子地契和身契。
投效可不是随口承诺一番这般简单的,而是要拿出实际行动。
地契和身契这些东西他们明面上不好出手给佃户和奴隶。
可若是作为礼物送给曲花间,怎么处置就是他的事情了。
曲花间欣然接受了这份礼物,但也没有白拿,正好顾惊蛰订购的那艘大船已经在收尾阶段。
曲花间大手一挥,将尾款给免了,算作他私人的回礼。
订购大船时顾惊蛰几乎掏空了自己的小金库。
也只够付一半的银钱作为定金,上一次出海带回来的货物还未出手,现银除了给曲花间的分成,还上交了一部分给家族。
剩下的钱若是交了尾款便不够采办下一次出海的货物,他正想趁着船已经建好,请祖父帮帮忙,就得了这个好消息,他喜出望外,接连几日眉眼间都是笑意。
曲花间走的时候,他亲自将人送到福州,顺便去船坞观摩了一遍期待已久,属于自己的新船。
这艘船,他打算起名为初鲸号,取妻子的名字,和他名字的谐音。
他们夫妇二人在船上认识,又因共同出海而结缘,如今他们有了独属于自己的大船,实在是意义非凡。
第134章 霹雳 霹雳炮这个名字得到了在场所有将……
如今海上航线成熟, 乘船从福州到连城单程只用十日不到,曲花间南下一趟,直至回到渔湖县,拢共用了一个月。
六月下旬, 幽州逐渐步入初夏, 但还是要比南方凉爽许多。
到家休息一日后, 曲花间又马不停蹄去了渔湖西面地处深山的军营, 此处驻扎着三万曲军, 是渔湖人数最多的一个军营。
因地势偏僻, 有什么动静不易被人察觉,他将当初来投效的徐道士安置在了这里。
徐道士精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花间酒》 130-140(第6/16页)
通炼丹,擅长用各种各样的矿物质炸炉,简直是曲花间梦寐以求的人才。
他也万万没想到, 自己苦练多年, 才能做到十次只有三四次炸炉的功夫没被看上, 主公竟然致力于让他研究怎么才能百分百的炸炉。
曲花间前世不过是个平头老百姓, 对于炸药的了解仅限于网上流传的‘一硫二硝三木炭’口诀,让他像小说里的穿越者那样手搓炸弹实在是有些为难。
好在徐道士来得及时,毕竟□□就是华国古代擅长炼丹的术士研究出来的, 这不正是专业对口的人才吗?
因此他特意在层层把守的军营当中为徐道士建造了一间研究所,专门研制炸药和火炮。
有了研究方向,甚至连简略的配方都有了。
徐道士只需要找准精确的配比和一些增加威力的方法就行,两年过去, 如今火药的研究已经颇有成效。
他不仅做出了性能稳定不会因为碰撞轻易就爆炸的炸弹,还在火药中加入了碎铁屑增加杀伤力,甚至还研究出了引线。
在曲花间的提示下,还弄出了用来发射炮弹的火炮。
唯一遗憾的是, 主公口中不需要明火引爆,一拉引线就会爆炸的‘手榴弹’,和受到压力也能爆炸的‘地雷’,他怎么也弄不明白。
不过火炮和炸弹就足以让世人震惊了,即便如今这些东西还不能面世,徐道士也知道,自己即将名流千古。
往后谁还敢说他是个招摇撞骗的假道士?怕是昔日逐自己出师门的道观,都得重新将自己记入名下。
是的,徐道士其实不是个道士。
他在道观内修行两年,不思研究医术道术,反倒是搞起了炼制金丹这门邪术,屡教不改后就被逐出师门了。
谁能想到,他徐误有此运道,遇上了如此慧眼识珠的主公呢?
唯一可惜的就是,他每每精心炼制出来的金丹,主公从来不吃,也不允许其他人吃,甚至还不允许徐误自己吃。
徐误痛心疾首,直至曲花间让人捉来几只白鼠给他试药。
为了证明自己的金丹确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徐误将那些用料珍贵的金丹掰碎,每日按时按点的喂给白鼠。
白鼠吃了金丹后确实精神了许多,每日在笼子里上蹿下跳不得停歇,直至一个月后突然暴毙,徐误才知道,这玩意儿真的不能吃。
感谢主公救他一条小命!
徐误后怕不已,对曲花间的敬佩更上一层楼。
主公怕不是三清下凡来度化世人的,不仅什么都懂,还普世众生,连他这个道家弃徒也同样照拂。
徐误被逐出道门实在不算冤枉,普度众生这种事,分明是佛家思想,结果被他强行安在了三清身上。
“主公,您来啦?”徐误原本在自己的研究房里研磨东西,看到曲花间走进来,一脸殷勤地迎过来。
“喝茶,喝茶!”他脸上堆满笑意,从桌面上各式各样的杂物中精准地挑出水壶和杯子,倒了满满一杯茶水递给曲花间。
看着杯子里漂浮的不明粉末,曲花间没伸手接,徐误顺着他的视线看向不怎么干净的杯子,讪讪地放回了原位。
接着他又伸出袖子将一个落满碳粉的凳子擦拭干净,招呼道:“那您坐,我叫人送壶茶来。”
曲花间抬手,“不必麻烦了,我是来看火炮的,直接去校场吧。”
“诶,好!已经准备好了,您请。”
徐误早就将东西准备好了,只等主公一来,便能展示出来。
此刻连忙招呼着替他打下手的两名兵士将火炮弄到校场上去。
铁质的炮筒足有一尺多宽的直径,分量不小。
好在徐误给火炮装上了轮子,可以直接推着走。
两名兵士一人推车,一人扛着一箱炮弹,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往校场走去。
听说要试验研制了两年的新式武器,感兴趣的人不少,杜山君林茂等人自不必说,连常年驻守在边城的潘多颜等人都来了。
有了神兵弩做样板,众将士对这个新型武器的期待值拉满,即便马不停蹄从边城过来看一眼又要赶着回去,几位边城来的将领也甘之如饴。
能容纳上万人同时训练的校场很大,众人站在校场边上,看着徐误将火炮装好,往末端称为炮膛的地方填进去一个黑乎乎的铁球。
一根引线从火炮尾端延伸出来,徐误让人拿来火把,将之点燃。
引线瞬间冒出‘滋滋滋’的燃烧声。
接着便是一声炸响,众人赶紧捂着耳朵,几个眼神好的将领看着那铁球从炮口中飞了出去。
正想说这东西不就跟投石机差不多嘛?难道是用来攻城的?就见铁球已然飞至校场那头。
是比投石机抛得远些,可也……
“砰!!!!”
一声巨响自校场那头传来,伴随着一阵地动山摇,接着又是漫天黄土飞石。
潘多颜揉了揉被震得嗡嗡直响的耳朵,一脸惊慌。
“地动了,是地龙翻身!快躲!”
他一惊一乍地吼了几声,见身旁的人都没有动作,前头的穆酒还用看傻子的眼神撇了他一眼,这才知道自己闹了笑话。
“这是……那铁球弄出来的动静?”
“嗯。”曾有幸参观过炸药引爆的杜山君一脸淡定的点头。
他第一次见到此物时,也比潘将军好不了多少。
这般神奇的武器,犹如天雷降世,只顷刻间便能将大地炸出一个大坑,任谁见了都不可能不震惊。
“天哪!”另一名边城来的将领发出惊叹。
“此物真是人能造出来的吗?”
徐误见众人皆是一脸震惊,不由洋洋得意起来,神秘莫测地开口,“还能更厉害呢,便是最坚硬的山石,也经不起这一炮,便能瞬间化为齑粉。”
“此言当真!?且待我寻一块山石来。”潘多颜听了徐误的话,顿时来了兴致。
他迈着将军步,同另外几位将领兴冲冲地跑去营地外搬来几块足有半人高的石头。
“试试!这回我来点火!”
潘多颜一把从徐误手中夺过火把,另一名将领赶紧跑过去,学着徐误的样子将炮弹往炮膛里塞。
徐误下了一大跳,“诶!小心点儿,这东西可见不得火光,开不得玩笑!”
若是在炮膛外被点燃,这一大帮子人怕是要全军覆没!
为了让众人直观的感受到火炮的威力,这些炮弹可是一点假都没掺,里头全是铁屑,炸开来一丈之内几乎不可能有人生还。
潘多颜闻言赶紧将火把拿远了些,等人把炮弹装好,这才点燃引线。
接着第二颗炮弹便飞了出去。
原以为能炸开山石,结果,射偏了。
这次炮口抬得太高,炮弹在离众人几十步的地方炸开,炸起的漫天黄土弄得众人满身都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花间酒》 130-140(第7/16页)
“做什么!”穆酒在黄土飞过来的第一时间闪身到曲花间面前,替他挡去迎头而来的沙土。
接着不悦地朝潘多颜飞去一个眼刀。
潘多颜站在人群最前面,吃的土也最多。
他灰头土脸的冲两人讪讪一笑,仍旧不死心地想再试一次。
其他人哪能再给他机会?
此时也顾不得职级大小了,眼热不已的刘怀仁一屁股将人挤开,自己装了颗炮弹,眼疾手快地引燃,没给另一个凑上来的将领半点机会。
第一次上手把握不好准头,结果毫不意外,炮弹精准的避开了分开摆放的几块石头,落在中间的空地上。
又是一个大坑出现,一块石头顺着坑边丝滑的落了下去,毫发无损。
穆酒实在看不下去了,示意几人中箭术最好的林茂上前。
林茂虽看过几回,但亲自上手发射炮弹还是第一次。
他拱手应是,上前利落的将炮弹装好,回忆着刚才几颗炮弹的投射弧度,仔细调整了炮口的方向,这才点燃引线。
又是一声巨响,炮弹准确地落在一块石头上,坚硬无比的山石瞬间被炸成碎块,碎块飞向不远处的另一块石头,砸出一个不小的缺口。
石头虽没像徐误说的那般化为齑粉,也足以让众人惊叹了。
“此物用来攻城,怕是无往不利啊!”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潘多颜一拍大腿,兴奋不已。
刘怀仁眼冒精光,十分认同,“有此神兵,主公何愁不能一统山河!”
其他将领纷纷朝曲花间拱手祝贺,“恭喜主公得此神兵利器!”
“诸位客气了,若想一统山河,还需仰仗诸位。”
曲花间笑着让将领们起身,侧头与穆酒对视,只见男人眼中满含笑意。
外人只道这东西是徐误做出来的。
只有他和几个亲近之人知道,能做出这些东西,全程皆是由曲花间亲自指导,连火药的最初配方,也是他拿出来的。
穆酒有时候会想,是不是老天开眼,看见了这人世疾苦,特意将曲花间送来这里,结束这场乱世的?
“主公,此物叫什么名字?总觉得叫火炮太不威风了。”
潘多颜灰头土脸地凑到两人中间,很快因没有眼力见儿被穆酒凉凉的撇了一眼。
曲花间想了想,最后看向穆酒,“你觉得叫什么名字好?”
穆酒看了远处的几个大坑一眼,“此物威力巨大,投射出去犹如晴天霹雳,不若就叫霹雳炮。”
“霹雳炮!?这名字不错,够威风!”
霹雳炮这个名字得到了在场所有将领一致认同。
“那行,就叫霹雳炮。”
第135章 虚伪 叫他记恨上的人,大多会因各种各……
火炮的试验十分成功, 很快便安排了量产。
除此之外,曲花间还任命林茂为霹雳营统领,由他挑选出一批准头好的兵士,训练成炮兵。
新的军事工坊在靠近军营的地方迅速建成。
与此同时, 曲花间寻摸了多年的铁矿终于有了着落。
许多年前建造弓弩坊的时候, 他就在着手寻找铁矿, 以应对兵器原材料的短缺。
可惜一直没什么消息, 直至赵无欢死后, 收归冀州和并州。
并州有一处起初由朝廷把控的铁矿, 后来自然而然的到了曲花间手里。
可那处铁矿不算大,矿石中的铁含量也不算高,每年的产出仅够四州民间采购铁锅农具之类的开销。
这两年曲军打造兵器用的铁全是他花高价从别处买的,还有一部分是白初儿从海外采购回来的。
如今幽州靠西边的红石县传来消息, 说是在那边的一处山脉里发现了赤铁矿, 且看存量十分巨大, 绵延几座山头。
曲花间喜出望外, 当即去信让红石县县令组织人采矿。
红石县位于司州以北,虽还隔着好一段距离,但当年连城外的事还历历在目, 若是让安王那装货得了消息,说不定会派人潜入幽州偷偷搞事。
因此曲花间干脆让曲宝亲自跑了一趟,还带去几十个铁匠和一支精锐。
精锐守住铁矿,铁匠就近建造炼铁坊, 就地取材直接将熔炼出来的铁水浇铸成炮筒和刀剑兵器。
炮筒制作简单,只要关键的火药配方放在眼睛边上,就不怕被人学了去,届时直接运送成品, 可比运送矿石方便多了。
曲宝办事效率很快,一到地方便有条不紊的协助红石县令采矿,然后开始修建炼铁坊,很快第一批炮筒便运回了渔湖。
单独的炮筒需要在渔湖进行二次加工,装上木质的框架和轮子,然后送到霹雳营供兵士们练习。
林茂一手箭术出神入化,发射炮弹也不遑多让。
他在连城练兵多年,早已有了自己的一套手段,很快便让曲花间看到了成果。
一切都在飞速进行着。
翌年年初。
一直互相别苗头的燕王和安王突然矛盾激化,各自派兵在荆州和雍州的交汇处打了一仗。
燕军一员猛将斩杀了安王手下第一谋士的亲子。
这也导致安军节节败退,连丢三个城池,眼看第四个城池也要守不住,安王勃然大怒。
安王一直经营着对属下关怀备至的名声,自然要为谋士替子报仇,竟然亲自率兵南下支援。
曲花间趁此机会,让杜山君和林茂率兵五万,并百门霹雳炮从并州攻打司州。
兵贵神速,曲军疾行至司州,修整一夜后开始攻城。
有霹雳炮和神兵弩加持,曲军以摧拉枯朽之势,攻下了司州以北的林戈县和安城。
最后在司北关停下。
司北关地势特殊,是由东西两处山脉合围形成的一处天堑。
前朝皇帝命人在此处修建了巨型城楼,以作为北边敌人从西路进攻中原的最后一道防线。
此处易守难攻,如今也将曲军挡在了门外。
倒不是说攻不下来,而是安王很快反应过来。
担心大本营被端,他连丢失的三个城池也顾不上了,火急火燎地带兵回来驰援。
曲军见好就收,安王还没跑到司北关,他们就鸣金收兵了。
攻下两座城池,曲花间命杜山君驻扎安城,又派去几名幕僚去新得的城池做县令,很快便将两座城池收归。
司北关易守难攻的同时,反向也是一样的。
守关容易出关难,且安城有重兵把守,也不怕安王再抢回去。
风尘仆仆赶回来应敌的安王,却发现人根本没打算攻打司北关。
反而热火朝天的开始治理安城和林戈县。
而他因为撤兵,雍州再次丢了一个城池。
连丢六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花间酒》 130-140(第8/16页)
的安王气急败坏,连带着恨上了他手下那位第一谋士。
若非这蠢货的儿子不中用,他何至于丢失南方三城?
也不会因此率兵南下,更不会被曲军偷袭,失了北方两城!
要知道,雍州原是反王南军的地盘,本就穷困。
司州却是他苦心经营多年的封地,不说有多富庶,可也是他最重要的经济和兵力来源。
拢共也就五个县,一下子就丢了两个!
“无耻小儿!”安王提起曲长安,恨得砸碎了自己最喜爱的建盏。
“会须杀此龙阳辈!!”。
底下一干谋士看着从不动怒的主公发了这么大的火,谁都不敢上前去触霉头,一个个低着头装鹌鹑。
第一谋士左右看了看,见同僚们谁都不肯上前谏言,只得忍着丧子之痛前行一步。
“主公,此时不宜大动肝火,雍州战事吃紧,还是调兵前去支援才好啊。”
之前安王带兵回司州时他便不甚同意,虽也有替爱子报仇心切,可更多的还是担忧雍州失守。
司州有司北关在,那曲长安至多不过是取两城。
等打退燕军再回来收拾不迟,可雍州若是再丢一城,便是断了司州与梁州的去路。
否则那燕王怎会无端从三州中间的雍州入手?他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司、雍、梁三州南北连成一条线,地形与己方不利,一旦中间被打开了口子,那位于南边的梁州就是燕王的囊中之物。
谋士看得通透,可安王正在气头上,根本听不进去他的忠言。
反倒是将矛头指向了他,“老东西,若非是你!若非是你那不成器的儿子!本王如何会落得如此窘态!
莫不是你与那贼子勾结,故意来加害本王!”
“臣冤枉!”
谋士‘砰’地一声跪下,脑袋俯地,“天地可鉴,臣一片忠心绝无半分假意,臣的儿子可是为主公效力而死啊!主公怎可……”
“够了!滚出去!”安王一甩袖,怒声打断了谋士的话。
谋士跟在安王身边多年,与同僚们相处得十分和谐,见人受到怀疑,其他人纷纷替他说情,“主公,谋公一片赤诚,绝不是那等……”
不等那些人说完,安王随手拿起一个水壶往人堆中一掷。
“滚!都滚!”
水壶坠地,陶瓷碎片溅射开来,离得最近的谋士头一个遭殃,锋利的碎片滑过他的额头,顿时满脸的血。
他深深地看向自己效忠多年的主公,不明白一向亲和有加的人怎么变了模样。
下去后,交好的同僚纷纷凑上来安慰,“主公只是连失六城,一时怒急,并非真心怀疑你,谋公宽心哪!”
谋士心里也是这般想的。
虽是被申斥了,可自己得主公重用多年,立功无数,儿子也是尽忠而死,不可能轻易被厌弃。
按照以往的惯例,想必主公冷静下来后定然会亲自登门致歉。
届时,自己切不可意气用事,应当先行认错,定不能让主公开口致歉失了颜面才是。
可惜谋士这一次想岔了,安王本不是什么宽宏大量的人,这些年刻意维持出礼贤下士的模样也不过是因为这些属官于他有用。
如今他真心觉得连失六城是谋士父子导致的,自然心生嫌隙,本想晾一晾此人再施以恩惠,叫他反省反省。
却不料每日的小朝会都有人出言替谋士说情。
有那说话耿直些的武将还言道没了谋士是他一大损失。
笑话!安王私下里又摔了一个珍贵的绿玉斗盏。
他盘踞司州多年,地富兵强,分明是自己苦心经营,与他一个谋士何干?
“不过是晾他几日,就有这么多人为他说话,这老匹夫竟是仗着那点子微末功劳结党营私!怕是留之不得了。”
安王自言自语,身边伺候的侍者默默收拾着地上的茶盏碎片,听得这话,顿时抖若筛糠。
外人只道这位平易近人,善待属下,他们这些在跟前伺候的,可清楚得很。
但凡谁要是得罪了他,表面上安王只会一笑置之,背地里却摔盘砸碗,恨得牙痒痒。
叫他记恨上的人,大多会因各种各样的缘由倒霉。
或身故,或受伤,看起来皆是意外,与安王毫无干系。
他还会装出痛心疾首的模样前去慰问或祭拜,实则这些人的下场全是他的手笔。
侍者听了许多回安王背后叱骂他人,恨不得自己是个聋子哑巴。
否则有朝一日这些话流传出去,自己绝无生路可言。
迫于压力,安王不得不将谋士请了回来。
可他心有芥蒂,再不肯采纳他的谏言,每每若无其事地糊弄过去。
好在他也不是完全昏了头,还是让手下一名武将带兵南下雍州支援,勉强保住了雍州和梁州相连的最后一县。
赵辞晟见人回缓过来,知晓一时半刻是拿不下梁州了,改又去骚扰京都。
徐广义龟缩不出,京都富庶,只要他沉得住气,苟个三五几年不成问题。
其他人自然不可能放任他休养生息,不仅燕王,安王也派了一支士兵去攻打京都。
守城容易攻城难,攻城的队伍往往死伤惨重,被派去攻打京都的,正是昔日替谋士说话那位武将。
曲花间见两方势力都派了人去攻京都,也没急着去分一杯羹。
徐广义再是强弩之末,也不可能这般轻易攻下来,如此不停的消耗,最终苦的还是京城的百姓。
第136章 破关 连破一关一城,仅仅耗时十日。……
京城, 百官以徐广义为首的朝堂上,年仅十岁的天子端正身子,坐在被裁去一半尺寸的龙椅上,双手捏着衣摆, 有些拘谨。
他左手边是一把雕刻着四爪蟒蛇的金椅, 身材圆润的徐广义歪歪斜斜的坐在上面, 手中还捧着一个紫砂小壶, 时不时举起来嘬一口。
堂下百官对于徐广义这副尊荣视若无睹, 仿佛这不是严肃庄重的大朝会, 而是徐家素日里开的茶话会。
“丞相大人,现今反贼赵辞晟和赵士伟的军队已围城十日有余,咱们可要出兵御敌?”一名武将出列,拱手朝徐广义请示。
“且随他们去吧, 外城城墙坚固, 令守军守好四方城门, 谅他们也攻不进来。”
这位武将是徐广义的亲信之一, 闻言应是,随即退回队列。
反倒是户部尚书站出来,“可是丞相, 咱们供给守军和禁卫军的粮草已然不多了,若再不出城去皇庄补给,怕是撑不过一月。”
朝廷的皇庄并未在外城,而是在京畿各县。
而外城的田地, 大多是京中世家大族们的私产,其中占地最多的,便是徐家。
徐广义有些发黄的眼白上,一双比常人小许多的黑眼珠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花间酒》 130-140(第9/16页)
转了转, 很快想好对策。
“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便下令征集军税,兵士们吃了饭,才好保卫百姓平安嘛。”
“可今年已征税三次,百姓家中实在征无可征了,缴不上税被抓起来的人挤在大理寺和昭狱,狱卒竟已无处下脚,且关着这些人也是要吃饭的啊!”户部尚书为难道。
缴不上税就要抓人落罪,可这也不是什么死罪,饶是用些手段清理了一部分人,可也不能一杆子全部处死,否则怕是京城内也得纠集起反军来。
犯人用不着吃得太多太好,可大理寺事吏问户部要粮的文书层层审批,到文书落到他手里时要的数量已然翻了几倍。
想到这里,户部尚书叫苦不迭。
这就是官官相护的弊端,问别人要方便的同时,自己也得给人家方便,明明晓得数字不合规,还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城中又不是只有平头百姓,那些商贾地主,不也是受朝廷庇佑的百姓吗?这些事,还要我来教你?”徐广义不满地瞥了户部尚书一眼。
“可……”
户部尚书为难不已,这京城天子脚下,一盆水从街边泼下去,都得浇到七八个贵人的衣角。
哪个有钱人家背后没有点弯弯绕绕的关系?
若是朝这些人伸手,得罪的可不是一家人,他正要开口,却被徐广义不耐地打断。
“够了,尚书大人,莫以为你让大理寺卿借搜查逃奴的名义铲除异己的事本官不晓得,粮草的事若办不好,便拿你从厉家弄的那些东西来填。”
徐广义点破户部尚书与大理寺卿勾结的事,并非要发落人,而是意图敲打。
他提拔这些人高官厚禄,可不是为了养些米虫。
端了他徐家的碗,就得好好办事,不择手段也得给他办好。
“好了,想必陛下也乏了,散朝罢。”
徐广义打了个哈欠,看向正中从头到尾未置一言的幼帝。
幼帝恍若才反应过来似的,学着徐广义的姿态露出些倦意,轻声说了句“退朝”。
百官顺势恭送皇帝与丞相,就此散朝。
徐广义随幼帝一同走进内殿,三两句话将小孩儿打发了,这才招来自己的心腹,两人窃窃私语。
“让你挖的密道,如何了?”
心腹是徐广义族中侄儿,生得矮小瘦弱,与宽肩厚背的徐广义实在不像一家人,这样弱小的身板,却任禁卫军统领这个保卫皇城的要职。
徐广义让他来当禁卫军统领也不是为了建功立业,而是让他带人挖通一条通往京城之外的密道。
皇宫建成之前就设置了逃生密道,自古只有登上大统的皇帝才知晓,徐广义把持朝政后,令人将皇宫掘地三尺,终于找出了这条密道。
可密道只通向宫外,出口仍在城内,如今叛军围城,逃到城内还不如待在皇宫安全,是以他才让心腹加紧将这条密道挖到城外去。
别看他在朝堂之上一派气定神闲,实则徐广义深知京都沦陷是迟早的事,早早为自己准备起后路。
除了自己和心腹,谁也不知道此事,那些被征来挖密道的人,也不可能活着离开皇宫。
——
户部尚书得了徐广义的话,只得派人去城中门户小些的商贾地主家中讨粮,虽也要来了一些,终究不抵什么事。
没办法,软的不行只能来硬的,他与大理寺卿相勾结的是已被摆在明面上,干脆也不装了,直接立了些名目,将一些家中后台不算硬的给端了。
抄家搜出来许多财物,倒也解了燃眉之急,可几个月后粮草再次告罄,想要故技重施之前,户部尚书忽然横死街头。
一时间朝中人心惶惶,一品要员的位置,却没人敢顶这个肥缺。
徐广义无奈,却又不好自己上前做这个恶人,只好提了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官上来做这个尚书。
新任尚书也没什么好的办法破局,只能效仿自己的前任,又弄来一笔钱粮坚持了一段时间。
短短半年,户部尚书一职就换了三四个,人人都知道,坐上这个位置横竖都是个死,要么办事不力被徐广义弄死,要么办事得力被苦主们弄死。
京城人人自危的时候,外头也并不平静。
安王赵士伟自连失六城后,彻底厌弃了他手下的第一谋士,还将替他说话的将领派去攻打京城,不出意外地身死京城之外。
谋士处处遭到打压,私底下还遭遇了几次暗杀,终究是彻底看清了这个假仁假义的伪君子。
他为赵士伟殚精竭虑多年,亲子更是为其尽忠而亡故,最后却落得个被猜忌暗杀的下场,谋士如何能甘心?
比起部下在战场上光明正大杀死儿子的燕王,安王的所做作为更让谋士仇恨。
雨夜里,谋士亲手将儿子的棺椁从土里刨出来,带着他的头骨连夜奔逃,前往徐州,投奔燕王而去。
燕王得知谋士的遭遇,看重他熟知司州消息,欣然接纳。
他也没让人失望,做镇中军,让燕王只出兵三万,便夺得了安王手中梁州和雍州相连的最后一个城池。
连接点一断,夺梁州如探囊取物,谋士甚至都没写信让燕王增兵,带着这三万人便将梁州六县拿下。
其中有两座还是智取,不费一兵一卒便进了城。
安王暗杀谋士未成,还被人识破偷跑了。
派人追击不得,早知会有此劫,想派人前去守城时才发现,手下最为得力的两个将领,一个正在抵御敌人,一个被他派去攻打京城已然身死了。
他苦心经营多年,费尽心思招揽来这么多人才,却因一朝破防自卸臂膀,简直是造化弄人。
最后他亲自上阵,也只勉强保住了剩下的城池。
但雍州已沦陷过半,如今的他两州之地加起来,也不过七个城池,大势已去。
谁料那曲长安故伎重演,竟又趁着他南下御敌时前来攻打。
原本以为司北关乃是天堑,怎么着也能撑上一些时日,可从收到第一封战报到最后一封,间隔不过七日。
也就是说,他收到第一封战报的时候,司北关就已经被破了。
——
得知燕王再次攻打雍州的消息后,曲花间便知道进一步扩大地盘的机会到了。
他让穆酒点兵点将,带了足足十万兵士前往安城,等安王一离开司州便开始攻打司北关。
司北关与普通城池不同,这里自古以来便是要塞之地,又修建了数十米厚的城楼,即便用霹雳炮连轰三天三夜,也不见得能轰开。
穆酒也不打算硬生生的把城楼轰开,毕竟真轰开了,接手过来后还得自己修,实在不划算。
好在徐误一头扎进研究坊,前些日子又赶制出了射程更远的炮筒,只需调整方向和角度,便能把炮弹投射至关内。
此处是军事要塞,没有百姓居住,倒也不怕误伤。
如此一来,炮火一面对着里头狂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