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宁静之地(2 / 2)
窗外,夜色渐深,维也纳的灯火在夜色中闪烁如星。而在遥远的东方,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王爷,还有一事。”汉斯?刘忽然压低声音,神色变得凝重,“普鲁士人最近在江南活动频繁,他们不仅在暗中向太平军提供军火,还在试图拉拢一些地方官员。”
奕?闻言,眉头微皱:“普鲁士?他们不是一向与英法交好?怎会插手我国内政?”
“正因为英法不愿与奥地利帝国同流合污,普鲁士才有机可乘。”汉斯?刘缓缓道,“他们与英国素有矛盾,尤其在殖民地问题上,更是屡次冲突。如今见我帝国在远东布局,他们自然不愿坐视不理。”
奕?沉思片刻,忽然意识到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你是说,普鲁士此举,是想在远东牵制奥地利帝国?”
“正是。”汉斯?刘点头,“他们希望借助太平军的力量,削弱清廷,从而在远东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若任其发展,恐怕贵国的局势会更加复杂。”
奕?心中一凛。他虽久居京城,但对地方局势也略有耳闻。江南一带,确实有传闻称有洋人武装太平军,甚至有洋将直接参与作战。若此事属实,那清廷的处境将更加艰难。
“那贵国打算如何应对?”奕?问道。
“我们已经在江南设立秘密据点,收集普鲁士人的情报。”汉斯?刘道,“同时,我们也准备向贵国提供一批新式步枪和火炮,并派遣军事顾问协助训练新军。”
奕?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你是说,组建一支由洋人训练的新军?”
“正是。”汉斯?刘点头,“这支军队将装备最先进的武器,由奥地利军官亲自训练,战斗力远超八旗与绿营。若能成军,必将成为贵国平定叛乱的利器。”
奕?沉吟不语。他知道,组建新军一事,若传到京城,恐怕会引发极大争议。尤其是那些保守派官员,定会极力反对,认为此举有损国体。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他最终开口,“我会向皇上禀报,但能否成行,尚需时间。”
“王爷无需着急。”汉斯?刘微笑道,“我们安庐商社,最擅长的便是等待。只要贵国愿意合作,我们随时可以提供支持。”
奕?点头,心中却已有了主意。他知道,若要稳定局势,必须借助洋人的力量。而安庐商社,无疑是目前最可靠的选择。
“另外,还有一件事。”汉斯?刘忽然又道,“王爷可曾听说过‘桃花源’这个名字?”
奕?一愣:“桃花源?那不是贵国的一处秘密基地?”
“正是。”汉斯?刘点头,“我们准备在远东设立一个秘密避难所,专门用于安置那些在动荡中受到威胁的贵人。无论是官员、商人,还是他们的家人,都可以在那里得到庇护。”
奕?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们要建一座城?”
“不是一座城,而是一座真正的桃花源。”汉斯?刘笑道,“那里有最先进的医疗设施、最安全的居住环境,还有最严密的安保系统。只要进入其中,便可远离战乱,安心生活。”
奕?心中一动。他知道,如今清廷内部动荡不安,许多官员都担心自己会因政见不合而遭到清算。若真有这样一个避难所,恐怕会吸引不少人前往。
“此事……是否已开始筹备?”他问道。
“已经开始。”汉斯?刘点头,“我们已经在东南亚某处选好了地点,正在秘密施工。若一切顺利,一年之内便可完工。”
奕?沉思片刻,最终点头:“此事若能成行,或许真能为我大清提供一个退路。”
汉斯?刘微微一笑:“王爷英明。”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已达成某种默契。然而,他们都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而在维也纳的弗兰茨皇帝,此时正站在皇宫的露台上,俯瞰着这座古老而繁华的城市。他的手中,是一封来自远东的密信。
“奕?已初步答应合作。”信中写道,“但清廷内部仍有阻力,需谨慎推进。”
弗兰茨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抹冷意。
“清廷?”他低声自语,“不过是另一张棋盘罢了。”
他转身走向书房,桌上摆着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他的手指缓缓划过欧洲、非洲、亚洲,最终停在了远东。
“普鲁士……”他喃喃道,“你们以为,只有你们能在这场博弈中占得先机?”
窗外,夜色渐深,维也纳的灯火在夜色中闪烁如星。而在遥远的东方,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