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大汉李侯牌炒面(1 / 2)
()    青霉菌培养皿发育的很好,但时间尚且不足,还需要再等等。</p>
    伤者中,已经有人的伤口开始化脓,李欢只能继续敷药拔脓血,可最好的办法,始终是抗生素。</p>
    虽然如此,李欢却也不担心什么,这些生命力极其顽强的人,不至于五六天的青霉素培育期都熬不过。</p>
    比较让李欢惊讶的是,张安世这小家伙,竟然能下地走路了,虽然走几步,头上就会冒虚汗,但西汉人强大的身体素质,着实让他震惊不小。</p>
    于是,李欢便让军卒抱着小张安世,来到了炒面作坊里。</p>
    制作炒面,本身不难,只需要将能收集到的粮食,诸如粟米、小麦、大豆等都统统混杂炒熟,然后加入适量的盐巴就行,要是富裕的话,还能加入点肉干。</p>
    然后全部用石磨磨碎,便可装袋备用。</p>
    军卒要吃的时候,直接加入水调一下,就能吃;尤其是在外作战,却又不方便埋锅造饭的时候,这就太方便了。</p>
    新炼铁炉中冶炼出来的铁,质地精良,李欢只是演示了几遍用灌钢法、包钢法冶炼兵器后,就把需要注意的各项事项告知了霍去病,然后就把力量集中到了冶炼犁头上。</p>
    自然,李欢也想办法弄出来了若干的大铁锅。</p>
    只要铁水的纯度高,照着事先做好的模具倒进铁水,冷却下来后,就是一口铁锅粗胚,打磨后就能炒菜,完全说不上任何技术含量。</p>
    于是,十口大铁锅一起开干的场面,便出现在了韩嫣眼前。</p>
    跟在他身边的司马迁非常认真的用笔记录下来每一个步骤,不敢错过分毫。</p>
    很快,食物的香气弥漫开来,众人刚吃过早饭,说不上有什么饥饿感,但却很享受的嗅着。</p>
    尤其是这些从寨子里下山的人,在下山之前,从出生就不知道什么是吃饱了的感觉。</p>
    现在虽然能顿顿吃饱,但只要闻到食物的香气,他们脸上依旧会流露出非常陶醉的神情。</p>
    炒熟后,一口口的石磨就开始运作起来。</p>
    第一遍碾碎后,尚且不能达到李欢的要求,又来了两三遍后,各种炒熟的粮食,就已经变成精细的面粮,食物本质的香气,也是越发诱人。</p>
    张安世吸着小小的鼻子,舔着嘴唇,抱着他的军汉咧嘴笑了起来,抓了一把炒面送到他嘴边上。</p>
    李欢一回头,就看到他正像小狗一样舔着面,吓得他立刻喝住了张安世:</p>
    “你现在要是被炒面呛到,打一个喷嚏,瞬间就会让你身上的伤口崩裂,引发大出血!”</p>
    抱着张安世的军汉悻悻地低着头,把手里的炒面放回木盆里,快速离开。</p>
    他这一回头,就看到司马迁和韩嫣,已经按照他所说的,把炒面加盐后水调和后吃了起来。</p>
    结果,韩嫣吃了几口后,表情就有些异样起来。</p>
    “李侯,炒面确实是不错,可只能加入精盐,你可曾想过,军队中供应的都是粗盐,那样的话,炒面吃起来可就有点硌牙了。”</p>
    什么是粗盐?什么是精盐?</p>
    皇帝刘彻吃得就是精盐,或白胜寒雪,或略带青色,无有半点异样苦涩的味道,更没有半点其他的杂质在其中。</p>
    粗盐,不仅里边会含有一些细沙,甚至出现米粒儿大小的小石子儿,甚至就是一些原始的盐矿石……而且味道中,难以避免的会带有苦涩干辣,宛若稀释过后的卤水。</p>
    这样的粗盐加入到原本不错的炒面中,颇好的口感,瞬间就要降低好几个档次,宛若是从五星级饭店,瞬间变成了路边摊,还是加了科技与狠活的那种……</p>
    司马迁看着手里捏成小球体的炒面,一边津津有味的啃着,一边觉得韩嫣这般言论,完全就像是鸡蛋挑骨头一样。</p>
    您见过边关战士们打起战来的时候,吃的是什么吗?</p>
    知道战斗爆发的时候,饭都是怎么做出来的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