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踏破门槛,争相提亲!宰相之才,再收栋梁!【跪求订阅月票鲜花】(1 / 2)
第一百五十章 踏破门槛,争相提亲!宰相之才,再收栋梁!【跪求订阅月票鲜花】
祖龙复生!!
嬴长缨的军队即将抵达咸阳时,这一则消息便像是长了翅膀一样飞速传开。
南方大捷的消息,再加上祖龙复生的消息,两两相加!给大秦百姓打来的冲击,可不止一加一这么简单。
但看这个关中百姓已经沸腾一片,便可见一斑。
嬴政不愧是嬴政,时机把握的相当准确。
不仅一举冲淡了战乱之后的哀伤,大秦百姓反而越发振奋。
而当嬴长缨的大军进入咸阳城时,沸腾达到顶点。
咸阳城外。
几乎整个咸阳的百姓都自发地来到了这里。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看着这密密麻麻的人群,嬴长缨的心中,也突然多了一份责任感!
他已是大秦的储君,自然要守护好属于自己的子民。
如今战乱已平,后面要做的,便是让大秦更加强大,更加昌盛,从根本上改善每一个大秦百姓的生活。让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为成为秦人而自豪。
嬴长缨从赤兔马上跳了下来,示意自发跪拜的百姓们赶紧起来。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更何况我乃大秦储君,扫清叛逆,匡扶社稷是分内之事!”
“如今叛乱已经扫灭,大秦重归安宁,以后大家再也不用担心了。”
“另外,此次俘虏了数十万反贼青壮,作为赎罪,他们将会代替其他百姓服徭役!”
闻言,百姓们再次沸腾了。
这可是和他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大好消息,怎能不激动。
好不容易送走无限感激的咸阳城百姓,嬴长缨随手打开了系统面板。
如今他扫灭叛逆,十八路诸侯全部覆灭。
任务栏再次出现了好几个【已完成任务】,等着他领取奖励。
任务一:六国余孽(已完成18/18)
任务性质:普通
任务描述:击破起义军十八路诸侯,已完成18/18。
成功奖励:
改良版造纸术;
改良版印刷术;
改良版纺织技术;
改良版灌溉水车技术;
改良版火药配方;
新品红薯种子100斤;
加强版土豆种子100斤;
……
任务二:天骄殒命
任务性质:困难
任务描述:击杀起义军领袖刘季。
成功奖励:天命宝箱*1,九州鼎(豫鼎)
失败惩罚:无
…………
…………
嬴长缨的眼睛微亮。
果不其然,此次系统奖励的道具依旧是各类图纸技术。
更让他惊喜的是,竟然还有红薯和土豆的种子。
这在如今的大秦,堪称绝世法宝,有了这两样法宝,大秦至此再无饥荒之忧。
不论是图纸技术,还是农作物种子,这些都是将来能大大推动社会进步的好东西。
嬴长缨满意了点了点头,选择了领取。
很快,那股熟悉的感觉再次传来,各种工艺图纸,直接被融入了嬴长缨的记忆之内。
击杀刘季获得的天命宝箱和九州鼎(豫鼎)则被存入系统空间中。
一瞬间,嬴长缨脑海中多出了许多知识。
造纸术是华夏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可惜出现的太晚了。
最早从结绳记事起,华夏先民们先后在石头、在龟甲,在树皮,树叶,青铜器,铁器等等之上刻字。
而自东周以后,就主要在竹简和帛上书写了。
所以,每逢始皇处理公文之时,每日的竹简都需用车子才能拉动,可见其有多么的笨重。
而今嬴长缨得到的造纸术,还是经过后世层层改良之后的终极版本。
直接跳过了中间极多的繁琐步骤,一步到位。
此外便是改良版的印刷技术。
和造纸术相得益彰,将文字、图画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程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
这也省去了大量的人工抄录程序,省时省力,且不会出错。
而且,有了这两样法宝,对于大秦百姓未来的读书启蒙,可以说有着极大的好处。
能让各类文献经典以最大的速度传播开来,成本极低,这才是真正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此外的纺织术,灌溉水车技术、改良版火药配方等等,也是重要无比。
相信有了这些东西,大秦的百姓未来生活的改善,将不再是一句空话。
尤其是改良火药配方的出现,再次让大秦军队的战力,直接提高数个等级。
火药,原本是华夏最早发明出来,隋代时,诞生了硝石、硫磺和木炭火药体系。
可惜,如此逆天的技术诞生在华夏,却没有继续钻研下去,反而成了西方崛起中的重要因素。
火药源起于东方,却被西方人发扬光大,甚至在若干年后,西方560人反过来用火药叩开华夏的大门,造成沉痛的百年国难。
不得不说,这是横亘在无数国人心中的千古遗憾。
如今,嬴长缨得到了改良版的火药技术,必不会让历史再次重现!
嬴长缨抚平心绪,将目光转移到击杀刘季之后的收获。
也许两人同为这个时代的宠儿,就连死后系统给与的道具都几乎一样。
九州鼎的出现没有出乎嬴长缨的意料。
毕竟,项羽身上有着九州鼎的秘密,而刘季同样拥有,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九州鼎(豫鼎)的效果却迥然不同,没有什么外部的直接加成,却是可以大大提高持有者亲和力。
嬴长缨顿时有些明悟了。
难怪刘季此人看似平庸,手下却能人猛将辈出,原来便是出自这里。
很快,九州鼎(豫鼎)化为一道白光,融入到了嬴长缨的胸前,随即变成一个拇指大小的小鼎纹身,与其他两只小鼎并列其中。
而且看豫鼎的位置,似乎还隐隐高于其他两只小鼎。
这也难怪,豫州自古以来便是中原腹地存在,地处中央,其重要性自然远远大于其他州郡,豫鼎的位置在于其他几鼎之上,这一点无可厚非。
与此同时,嬴长缨的气质也隐隐有了一丝不同。
棱角分明的脸上,似乎也柔和了许多,冲天的锋芒之气,也收敛了些许,不再让人觉得那么难以相处。
这对嬴长缨来说,已经是极大的改变了。
很快,他将目光转移到最后的天命宝箱之上。
不再犹豫,直接点击开启。
下一刻,只见一道白光闪过。
一本厚厚的书籍便出现他的眼前。
“叮——恭喜宿主抽到特殊道具,《伤寒杂病论》。”
“嗯?”
嬴长缨眼中异色一闪,“竟然是部医书。”
《伤寒杂病论》的大名,后世几乎是人尽皆知。
这是华夏最著名的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乃是医圣张仲景将毕生所学注入此书。
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在后世那个医学无比发达的年代,《伤寒杂病论》依然是华夏医生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由此可见其权威。
相信有了这本医书,秦时落后的医学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对于大秦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之前得到的那些技术性图纸。
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重宝,并无高下之分。
如此多的收获,也让嬴长缨非常满足。
整理好心情之后,嬴长缨便马不蹄停的继续往咸阳宫的方向行去。
…………
…………
咸阳宫。
“儿臣参见父皇!”
进殿后,嬴长缨见到一身冕服的嬴政,大礼拜道。
嬴政看着他风尘仆仆的模样,身上隐隐还有血腥味,心头那抹急切也消退了不少,道:“长缨,此次南下平叛,你做的很好,寡人已经下旨,令举国上下旌表于你,以赏你今日之大功。”
嬴政此时看嬴长缨,怎么看都满意。
当初布下这个计划时,嬴政就知道他定能完成。
然而最后,嬴长缨还是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嬴长缨恭敬谢恩后,嬴政笑着道:“快快起身罢……将你此行南下之事,原原本本的再说一遍。朝中几位大臣,可都有不少话想问你。”
嬴长缨再次谢恩,站起身后,便迎上了朝堂上诸位大臣的目光。
所有人看着他皆目露满意之色,微笑与他见礼。
嬴长缨便深吸一口气后,将南下诸事从头到尾说了遍,甚至连三万匈奴铁骑的事都未隐瞒,只说那是一队奇兵。
众人听完又是一阵唏嘘。
上卿蒙毅却有些摇摇头道:“七公子,此次扫灭叛逆,乃国之幸事,但此战过于依赖异族之力,传出去恐怕不太好听。”
蒙毅倒不是有什么恶意,只是觉得有些可惜。
剿灭国内的叛乱,还要借异族之手,不论是那三万匈奴铁骑,还是数千义渠骑兵。
虽然大胜,但战果似乎有了些许折扣。
其实这也是很多人的一个想法,在他们眼中,异族始终是上不得台面的。
哪怕投靠大秦的义渠人,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本能的会排斥厌弃。
嬴长缨却平静道:“蒙毅大人,你口中的异族,如今却是大秦的一员,这是不折不扣的事实。以义渠人为例,若没有他们,大秦也不可能一举击破漠北匈奴。况且,本公子曾承诺于他们,给与他们平等的国民待遇。这一点,断不会更改。”
“另外,此战过后,我大秦便会着手管控漠北各族,皆是不论秦人,还是异族,皆是我大秦子民。纵然是那些 匈奴奴隶,只要做够十年苦役,或者立下大功者,皆可摆脱贱籍,享受平民待遇。届时自不会有秦人、异族之分。”
“这……”
蒙毅有些语塞。
嬴政却轻轻挑起眉头,他想起了当初嬴长缨交给他的治理漠北三策。
大秦这数百年来对大漠的国策,都是对抗为主。
如今漠北已收服,这样的政策确实需要变了。
嬴政轻轻抬眸,将之前那漠北三策简要提了一下,轻声道。
“诸卿,此后的漠北与我大秦,将不分彼此,天下亦可太平了!”
“父皇,其实关于漠北,儿臣还有些想法。”
嬴长缨想了想,再次上前道。
“嗯?”
嬴长缨看向嬴长缨,眼中一抹异色闪过。
他发现自己这个儿子,总有主意。
嬴长缨上前一步,才道:“这个……其实是儿臣在派往国外探路之人,来回来的意外之喜。”
“哦?说说吧,寡人想知道,你有什么主意。”
嬴长缨便道:“漠北三策,可以步步为营,彻底将漠北与中原融为一体,此消彼长,天下再无异族。”
听了嬴长缨的话,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点点头。
“然而,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隐患,便是漠北的粮食产量极低,漠北各部并不是不愿意劳作,而是受限于环境,因为只能游牧为生。所以,纵然我大秦掌控了漠北,也无法改变缺粮的窘境。”
嬴长缨顿了顿,接着道:“因而想要解决这个隐患,就必要先解决漠北种粮的问题。”
“漠北种粮?”
嬴政认同嬴长缨之前的话,但后来这句漠北种粮,着实让他惊得不轻。
蒙毅等人心有此感。
嬴长缨说的到没错,纵然大秦征服了漠北,但粮食问题,却无法解决。
只能靠中原不断输血。
漠北之地虽大,可咋种粮食呀!
嬴长缨微微一笑道:“漠北种粮之事,如今已有头绪。本公子所言的意外之喜,便是几种作物种子。一种名为土豆,另一种则是红薯。”
众人都是人精,听到这番话,顿时有些激动了起来。
“莫非,公子所说的这些种子,可以在大漠种植?”
嬴长缨摇摇头道:“有些难处,红薯更适合在南方山地种植,而且也不能成为百姓的主粮。”
众人刚才心中还有些期待,听到嬴长缨这么说,面上不由得露出失望之色,“既然如此……为何……”
“诸位先别急。”
嬴长缨微微一笑,“除了番薯之外,还有另一种名唤土豆的作物,对环境的要求极低,纵然是再偏远的苦寒之地,亦能所有收成。相信有了此物,漠北种粮之事,也无忧了。”
前世的土豆,在北俄这样的苦寒之地,照样长得好好的,产量极高。
在漠北之地,就更不用说了。
“长缨,你做的很好!”
嬴政闻言抚掌大笑。
以他对嬴长缨的了解,既然能说出在漠北种植的话,自然有很大的把握,也算是大功一件。
而且,若是嬴长缨口中的这个玩意能在漠北种植,那便有可能让彻底改变北方各民族的生存习惯。
让他们从游牧渐渐转为耕作。
然而,此时的嬴政还未意识到嬴长缨口中的这两种作物,究竟会给大秦带来怎么样翻天覆地的改变。
嬴长缨也只是提了一下,不再多说。
相信,当这些种子成熟之时。
所有人才会骇然的发现,今日他们究竟见证了怎样一个逆天的东西。
“长缨,你给立下这么多大功,寡人都不知道该如何赏赐你了!”
“长缨!”
“儿臣在!”
嬴长缨连忙应道。
嬴政正色道:“以往寡人以假死之计,布下大局,将你临时作为储君,代行监国之权。”
“如今,寡人正式做主,封你为大秦储君!寡人会将今日之决议公示天下,咸使闻之。”
话音刚落,大殿中顿时传来一阵吐息之声。
蒙毅等一众大臣,对视一眼,眼中都带着喜意。
嬴政终于在正式场合下,承认了嬴长缨的储君之位。
自此,总算是彻底定下来了。
此时的群臣看到嬴政那欣慰的模样,又是对是各种追捧起来。
一个个再次看着嬴长缨的目光,已经全然不一样了。
“陛下,七公子连立大功,如今被正式封为储君。但依老臣看,还有一事实为不妥……”
通武侯王贲更是不失时机地上前进言道。
“哦?”
嬴政看向王贲道:“卿家以为何如不妥?”
人老成精的王贲,诡笑了下,顿时上前道:“陛下,老臣观七公子至今未曾纳妃……”
“实不相瞒,老臣家中有一幼女,如今待字闺中,亦尝闻七公子大名,心生仰慕,老臣厚颜,请陛下为七公子赐婚。”
此次如果能趁机和嬴长缨搭上关系,那他们王氏一族,未来几十年亦可无忧矣。
嬴政曾让王贲扶持嬴长缨,王贲多精明的人物,立即就想到了联姻之策。
有什么比姻亲更可靠的关系吗?
此话一出,殿中一众大臣顿时目瞪口呆的看着王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