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大秦:我!无双皇子,镇守长城十八年 > 第一百五十章 踏破门槛,争相提亲!宰相之才,再收栋梁!【跪求订阅月票鲜花】

第一百五十章 踏破门槛,争相提亲!宰相之才,再收栋梁!【跪求订阅月票鲜花】(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朕乃大唐皇帝 大唐:天牢签到三年,李二求我出山! 玄幻:开局迟到的大宝箱 武侠:开局一双武道之眼 我,修行界第一大编辑! 我家古井连万界 听说你很拽啊 海贼:求你们别脑补了 港岛之法外狂徒 开局推演修仙功法

第一百五十章 踏破门槛,争相提亲!宰相之才,再收栋梁!【跪求订阅月票鲜花】

祖龙复生!!

嬴长缨的军队即将抵达咸阳时,这一则消息便像是长了翅膀一样飞速传开。

南方大捷的消息,再加上祖龙复生的消息,两两相加!给大秦百姓打来的冲击,可不止一加一这么简单。

但看这个关中百姓已经沸腾一片,便可见一斑。

嬴政不愧是嬴政,时机把握的相当准确。

不仅一举冲淡了战乱之后的哀伤,大秦百姓反而越发振奋。

而当嬴长缨的大军进入咸阳城时,沸腾达到顶点。

咸阳城外。

几乎整个咸阳的百姓都自发地来到了这里。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看着这密密麻麻的人群,嬴长缨的心中,也突然多了一份责任感!

他已是大秦的储君,自然要守护好属于自己的子民。

如今战乱已平,后面要做的,便是让大秦更加强大,更加昌盛,从根本上改善每一个大秦百姓的生活。让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为成为秦人而自豪。

嬴长缨从赤兔马上跳了下来,示意自发跪拜的百姓们赶紧起来。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更何况我乃大秦储君,扫清叛逆,匡扶社稷是分内之事!”

“如今叛乱已经扫灭,大秦重归安宁,以后大家再也不用担心了。”

“另外,此次俘虏了数十万反贼青壮,作为赎罪,他们将会代替其他百姓服徭役!”

闻言,百姓们再次沸腾了。

这可是和他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大好消息,怎能不激动。

好不容易送走无限感激的咸阳城百姓,嬴长缨随手打开了系统面板。

如今他扫灭叛逆,十八路诸侯全部覆灭。

任务栏再次出现了好几个【已完成任务】,等着他领取奖励。

任务一:六国余孽(已完成18/18)

任务性质:普通

任务描述:击破起义军十八路诸侯,已完成18/18。

成功奖励:

改良版造纸术;

改良版印刷术;

改良版纺织技术;

改良版灌溉水车技术;

改良版火药配方;

新品红薯种子100斤;

加强版土豆种子100斤;

……

任务二:天骄殒命

任务性质:困难

任务描述:击杀起义军领袖刘季。

成功奖励:天命宝箱*1,九州鼎(豫鼎)

失败惩罚:无

…………

…………

嬴长缨的眼睛微亮。

果不其然,此次系统奖励的道具依旧是各类图纸技术。

更让他惊喜的是,竟然还有红薯和土豆的种子。

这在如今的大秦,堪称绝世法宝,有了这两样法宝,大秦至此再无饥荒之忧。

不论是图纸技术,还是农作物种子,这些都是将来能大大推动社会进步的好东西。

嬴长缨满意了点了点头,选择了领取。

很快,那股熟悉的感觉再次传来,各种工艺图纸,直接被融入了嬴长缨的记忆之内。

击杀刘季获得的天命宝箱和九州鼎(豫鼎)则被存入系统空间中。

一瞬间,嬴长缨脑海中多出了许多知识。

造纸术是华夏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可惜出现的太晚了。

最早从结绳记事起,华夏先民们先后在石头、在龟甲,在树皮,树叶,青铜器,铁器等等之上刻字。

而自东周以后,就主要在竹简和帛上书写了。

所以,每逢始皇处理公文之时,每日的竹简都需用车子才能拉动,可见其有多么的笨重。

而今嬴长缨得到的造纸术,还是经过后世层层改良之后的终极版本。

直接跳过了中间极多的繁琐步骤,一步到位。

此外便是改良版的印刷技术。

和造纸术相得益彰,将文字、图画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程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

这也省去了大量的人工抄录程序,省时省力,且不会出错。

而且,有了这两样法宝,对于大秦百姓未来的读书启蒙,可以说有着极大的好处。

能让各类文献经典以最大的速度传播开来,成本极低,这才是真正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此外的纺织术,灌溉水车技术、改良版火药配方等等,也是重要无比。

相信有了这些东西,大秦的百姓未来生活的改善,将不再是一句空话。

尤其是改良火药配方的出现,再次让大秦军队的战力,直接提高数个等级。

火药,原本是华夏最早发明出来,隋代时,诞生了硝石、硫磺和木炭火药体系。

可惜,如此逆天的技术诞生在华夏,却没有继续钻研下去,反而成了西方崛起中的重要因素。

火药源起于东方,却被西方人发扬光大,甚至在若干年后,西方560人反过来用火药叩开华夏的大门,造成沉痛的百年国难。

不得不说,这是横亘在无数国人心中的千古遗憾。

如今,嬴长缨得到了改良版的火药技术,必不会让历史再次重现!

嬴长缨抚平心绪,将目光转移到击杀刘季之后的收获。

也许两人同为这个时代的宠儿,就连死后系统给与的道具都几乎一样。

九州鼎的出现没有出乎嬴长缨的意料。

毕竟,项羽身上有着九州鼎的秘密,而刘季同样拥有,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九州鼎(豫鼎)的效果却迥然不同,没有什么外部的直接加成,却是可以大大提高持有者亲和力。

嬴长缨顿时有些明悟了。

难怪刘季此人看似平庸,手下却能人猛将辈出,原来便是出自这里。

很快,九州鼎(豫鼎)化为一道白光,融入到了嬴长缨的胸前,随即变成一个拇指大小的小鼎纹身,与其他两只小鼎并列其中。

而且看豫鼎的位置,似乎还隐隐高于其他两只小鼎。

这也难怪,豫州自古以来便是中原腹地存在,地处中央,其重要性自然远远大于其他州郡,豫鼎的位置在于其他几鼎之上,这一点无可厚非。

与此同时,嬴长缨的气质也隐隐有了一丝不同。

棱角分明的脸上,似乎也柔和了许多,冲天的锋芒之气,也收敛了些许,不再让人觉得那么难以相处。

这对嬴长缨来说,已经是极大的改变了。

很快,他将目光转移到最后的天命宝箱之上。

不再犹豫,直接点击开启。

下一刻,只见一道白光闪过。

一本厚厚的书籍便出现他的眼前。

“叮——恭喜宿主抽到特殊道具,《伤寒杂病论》。”

“嗯?”

嬴长缨眼中异色一闪,“竟然是部医书。”

《伤寒杂病论》的大名,后世几乎是人尽皆知。

这是华夏最著名的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乃是医圣张仲景将毕生所学注入此书。

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在后世那个医学无比发达的年代,《伤寒杂病论》依然是华夏医生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由此可见其权威。

相信有了这本医书,秦时落后的医学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对于大秦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之前得到的那些技术性图纸。

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重宝,并无高下之分。

如此多的收获,也让嬴长缨非常满足。

整理好心情之后,嬴长缨便马不蹄停的继续往咸阳宫的方向行去。

…………

…………

咸阳宫。

“儿臣参见父皇!”

进殿后,嬴长缨见到一身冕服的嬴政,大礼拜道。

嬴政看着他风尘仆仆的模样,身上隐隐还有血腥味,心头那抹急切也消退了不少,道:“长缨,此次南下平叛,你做的很好,寡人已经下旨,令举国上下旌表于你,以赏你今日之大功。”

嬴政此时看嬴长缨,怎么看都满意。

当初布下这个计划时,嬴政就知道他定能完成。

然而最后,嬴长缨还是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嬴长缨恭敬谢恩后,嬴政笑着道:“快快起身罢……将你此行南下之事,原原本本的再说一遍。朝中几位大臣,可都有不少话想问你。”

嬴长缨再次谢恩,站起身后,便迎上了朝堂上诸位大臣的目光。

所有人看着他皆目露满意之色,微笑与他见礼。

嬴长缨便深吸一口气后,将南下诸事从头到尾说了遍,甚至连三万匈奴铁骑的事都未隐瞒,只说那是一队奇兵。

众人听完又是一阵唏嘘。

上卿蒙毅却有些摇摇头道:“七公子,此次扫灭叛逆,乃国之幸事,但此战过于依赖异族之力,传出去恐怕不太好听。”

蒙毅倒不是有什么恶意,只是觉得有些可惜。

剿灭国内的叛乱,还要借异族之手,不论是那三万匈奴铁骑,还是数千义渠骑兵。

虽然大胜,但战果似乎有了些许折扣。

其实这也是很多人的一个想法,在他们眼中,异族始终是上不得台面的。

哪怕投靠大秦的义渠人,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本能的会排斥厌弃。

嬴长缨却平静道:“蒙毅大人,你口中的异族,如今却是大秦的一员,这是不折不扣的事实。以义渠人为例,若没有他们,大秦也不可能一举击破漠北匈奴。况且,本公子曾承诺于他们,给与他们平等的国民待遇。这一点,断不会更改。”

“另外,此战过后,我大秦便会着手管控漠北各族,皆是不论秦人,还是异族,皆是我大秦子民。纵然是那些 匈奴奴隶,只要做够十年苦役,或者立下大功者,皆可摆脱贱籍,享受平民待遇。届时自不会有秦人、异族之分。”

“这……”

蒙毅有些语塞。

嬴政却轻轻挑起眉头,他想起了当初嬴长缨交给他的治理漠北三策。

大秦这数百年来对大漠的国策,都是对抗为主。

如今漠北已收服,这样的政策确实需要变了。

嬴政轻轻抬眸,将之前那漠北三策简要提了一下,轻声道。

“诸卿,此后的漠北与我大秦,将不分彼此,天下亦可太平了!”

“父皇,其实关于漠北,儿臣还有些想法。”

嬴长缨想了想,再次上前道。

“嗯?”

嬴长缨看向嬴长缨,眼中一抹异色闪过。

他发现自己这个儿子,总有主意。

嬴长缨上前一步,才道:“这个……其实是儿臣在派往国外探路之人,来回来的意外之喜。”

“哦?说说吧,寡人想知道,你有什么主意。”

嬴长缨便道:“漠北三策,可以步步为营,彻底将漠北与中原融为一体,此消彼长,天下再无异族。”

听了嬴长缨的话,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点点头。

“然而,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隐患,便是漠北的粮食产量极低,漠北各部并不是不愿意劳作,而是受限于环境,因为只能游牧为生。所以,纵然我大秦掌控了漠北,也无法改变缺粮的窘境。”

嬴长缨顿了顿,接着道:“因而想要解决这个隐患,就必要先解决漠北种粮的问题。”

“漠北种粮?”

嬴政认同嬴长缨之前的话,但后来这句漠北种粮,着实让他惊得不轻。

蒙毅等人心有此感。

嬴长缨说的到没错,纵然大秦征服了漠北,但粮食问题,却无法解决。

只能靠中原不断输血。

漠北之地虽大,可咋种粮食呀!

嬴长缨微微一笑道:“漠北种粮之事,如今已有头绪。本公子所言的意外之喜,便是几种作物种子。一种名为土豆,另一种则是红薯。”

众人都是人精,听到这番话,顿时有些激动了起来。

“莫非,公子所说的这些种子,可以在大漠种植?”

嬴长缨摇摇头道:“有些难处,红薯更适合在南方山地种植,而且也不能成为百姓的主粮。”

众人刚才心中还有些期待,听到嬴长缨这么说,面上不由得露出失望之色,“既然如此……为何……”

“诸位先别急。”

嬴长缨微微一笑,“除了番薯之外,还有另一种名唤土豆的作物,对环境的要求极低,纵然是再偏远的苦寒之地,亦能所有收成。相信有了此物,漠北种粮之事,也无忧了。”

前世的土豆,在北俄这样的苦寒之地,照样长得好好的,产量极高。

在漠北之地,就更不用说了。

“长缨,你做的很好!”

嬴政闻言抚掌大笑。

以他对嬴长缨的了解,既然能说出在漠北种植的话,自然有很大的把握,也算是大功一件。

而且,若是嬴长缨口中的这个玩意能在漠北种植,那便有可能让彻底改变北方各民族的生存习惯。

让他们从游牧渐渐转为耕作。

然而,此时的嬴政还未意识到嬴长缨口中的这两种作物,究竟会给大秦带来怎么样翻天覆地的改变。

嬴长缨也只是提了一下,不再多说。

相信,当这些种子成熟之时。

所有人才会骇然的发现,今日他们究竟见证了怎样一个逆天的东西。

“长缨,你给立下这么多大功,寡人都不知道该如何赏赐你了!”

“长缨!”

“儿臣在!”

嬴长缨连忙应道。

嬴政正色道:“以往寡人以假死之计,布下大局,将你临时作为储君,代行监国之权。”

“如今,寡人正式做主,封你为大秦储君!寡人会将今日之决议公示天下,咸使闻之。”

话音刚落,大殿中顿时传来一阵吐息之声。

蒙毅等一众大臣,对视一眼,眼中都带着喜意。

嬴政终于在正式场合下,承认了嬴长缨的储君之位。

自此,总算是彻底定下来了。

此时的群臣看到嬴政那欣慰的模样,又是对是各种追捧起来。

一个个再次看着嬴长缨的目光,已经全然不一样了。

“陛下,七公子连立大功,如今被正式封为储君。但依老臣看,还有一事实为不妥……”

通武侯王贲更是不失时机地上前进言道。

“哦?”

嬴政看向王贲道:“卿家以为何如不妥?”

人老成精的王贲,诡笑了下,顿时上前道:“陛下,老臣观七公子至今未曾纳妃……”

“实不相瞒,老臣家中有一幼女,如今待字闺中,亦尝闻七公子大名,心生仰慕,老臣厚颜,请陛下为七公子赐婚。”

此次如果能趁机和嬴长缨搭上关系,那他们王氏一族,未来几十年亦可无忧矣。

嬴政曾让王贲扶持嬴长缨,王贲多精明的人物,立即就想到了联姻之策。

有什么比姻亲更可靠的关系吗?

此话一出,殿中一众大臣顿时目瞪口呆的看着王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 多情女匪有情医 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 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