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成蛟叛变,围杀白起(1 / 2)
第一卷第54章
秦国,屯留。
屯留与武安城一样,同样是大秦的边疆之地,与宋国接壤。
但和武安城相比起来屯留并没有那么重要,算不上是大秦的门户,因此在这里驻扎的兵马并不多。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武安城都破了,那么屯留存在与否也就没意义了。
武安城那边与赵地风雨欲来。
而屯留则依旧一片平静,五万边军驻扎在此,赵地的风波根本蔓延不到这里。
城墙上的守军士兵个个身着棉衣。
而没有去巡逻留守营中的,也是燃着炭火驱寒。
说起来也是讽刺,比秦国要富庶十几倍不止的宋国,边疆士兵缺少御寒物资;反倒是国力贫瘠的秦国,对边疆军队的各种物资从不短缺。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赢政严苛政令。
在对待边境戊防军队这方面,赢政十分重视,为此设置了严格的律法。
凡是有人敢贪墨、延误供给边军物资的,一律斩首、抄灭三族!
你贪墨可以,但你不要被发现。
一旦被别人举报,只要查实了,那么你死全族、举报者顶替你的位置。
此法不可谓不严酷。
但也正因如此,大秦边防才牢不可破!
中军大营内。
炭火燃烧、温暖如春。
坐在虎皮大椅上的男人看着走入营帐的那名黑衣人,微微眯起了眼睛。“如今这个时候,没想到你们还真敢派人过来。”“难道就不怕本君杀了你?”
听到男人语气里的威胁,黑衣人却是丝毫不惧,尖尖一笑道:“长安君若是想那么做,咱家连进营帐的机会都没有。”
他说着抬起了头,露出了隐藏在兜帽下的脸。
正是孙公公!
而被他称作为君上的男人也并非是04常人,乃是大秦长安君――成蛟!
宋国王宫的太监独身跑到秦国军营,与他国的戊边将领私下相见,这无疑是非常惊人的一幕。
以前不可能,在现在这种秦宋关系紧张的情况下,更是不可能。
但这一幕却真实发生了。
可营帐内的五六位将领却对此视若无睹,如同没有看见。
听到孙公公的话,成蛟冷哼一声,淡淡说道:“说吧,秦桧派你来干什么?”
“若是为了最近赵地那边的事情,那你就直接回去吧,那可不是本君能够掺和的事。”“本君虽然欠你们一个人情,但还没大到帮你们干这种事的地步。”成蛟的端详着手山疙瘩长剑,头都不抬一下。
孙公公微微一笑道:“长安君误会了,咱家可不是受秦相的命令来的。”“咱家可是带着陛下的谕令、受陛下之命,前来与君上共商大计。”
此言一出,成蛟抬头看向了他,眼中有惊异之色,道:“赵构派你来的?”他以为是秦桧派人来找他。
却没有想过居然是宋王赵构亲派的。
“长安君怎可口呼陛下圣名?此乃大不敬!”孙公公不满地说道。
“呵,嬴政的名字本君都敢直言,赵构又算的了什么?”成蛟嘿笑一声,满是不屑。
“说吧,赵构派你到底有什么事情,要不给本君一个满意的回答,本君可要拿你这人头去充功了。”他一边说着,还一边擦拭着手中的长剑,眼中藏着一丝冰冷。“秦人果然粗莽。”
孙公公心中恼火,但却不敢表现出来,正色说道:“咱家此番的确是为了赵地的事情而来的。”“目前白起已经带着十万秦军进驻了赵地,局势岌岌可危,因而需要长安君的一些帮助。”“锵一一!”
话音落下,只见寒光一闪,成蛟手中的长剑便出现在了孙公公的面前。
长剑斜斜插在地上,寒光闪烁。
孙公公连脸都被吓白了,一屁股跌坐在地,惊恐地说道:“你干什么?!”
成蛟起身冷冷看着孙公公,一字一句道:“本君说过不会去插手赵地之事!你是把本君的话当成耳旁风吗!”
随着成蛟发怒。
营帐内的一名名武将也随之按在了腰间的剑上,眼神不善地看着他。“长安君且慢!这是陛下给长安君的亲笔信,请您观后再做决定!”孙公公这下是真的慌了。
说着连忙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
站在成蛟身侧的一名魁梧将领走过去,把书信拿了过来。
成蛟接过书信,确认了上面的封漆完好后,才打开仔细读了起来。
只是片刻,他的瞳孔便猛的一缩!“赵构他真是疯了!”
成蛟拿着书信,看向孙公公的眼神无比复杂,可见这封信带给他多大震撼。
因为赵构在信里居然令他叛出大秦。
投靠宋国!
不仅仅是如此,赵构还让他去从后方切断白起进驻赵地大军的粮草与退路,然后配合岳飞围杀十万大军!
这等计划,简直是无比疯狂!
孙公公正色说道:“白起是我大宋的心头之患,他在一日,陛下便感到寝食难安。”“若白起一死、秦国又失十万大军,必是元气大伤,再无争赵地之力!”
“陛下说过,只要长安君答应合作,等拿下赵地后,便支持您称王,夺取秦国大权!”孙公公的言语极具诱惑力。
成蛟没有说话,只是紧紧攥着手里的书信,眼神变幻不定。
赵地是原来赵国的国土。
一个赵地的面积,有四分之一个秦国的大小,目前由秦宋两国各执一半。
这么庞大的土地,也是秦国和宋国谁也不想让给对方、都想全部掌控的原因之一。
可现在宋国居然答应在全面占领赵地后,支持他在那里建国称王?
“你们宋国会甘心把赵地让给本君?”
成蛟死死盯着孙公公。
他不相信赵构会这么好心,直接让出这块争了这么久的土地给他。
“陛下在书信里写的清清楚楚,以大宋历代先王的名誉作保,绝无半点虚假!”
孙公公神色严肃地说道。
“赵地之争乃是先王与秦国的争端,但陛下却并不在意这块土地。”
“每年我大宋在赵地戊边上的花费巨大,若交给长安君建国,以后两国之间互通往来,自然省去了戊边的麻烦。”
“此外还能一举杀灭人屠白起,解我大宋心头之患,那便是值得的。”
送出赵地,乍一看是宋国亏了。
但只要这个计划成功,对宋国有着诸般好处。
第一,灭杀白起和十万秦军,大幅度削减秦国的威胁。
第二,省去每年大笔的戊边开支,减少国家财政方面的支出。
第三,成蛟在此建国,可以作为秦宋两国的缓冲区,宋国只需要从背后支持成蛟与秦国对抗即可。
而代价仅仅是付出一块无关紧要的赵地!
赵地虽然不小,但以宋国的疆域和富庶,根本看不上这块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