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霸道的刘彻!各国代表抵达镐京(1 / 2)
周幽皇的寿辰即将到来。
对于每年都要举办的寿宴,其实各国都已经很不耐烦了。
原因无他。
只因周幽皇每年都要举办寿宴,以寿宴的名义让各国君王过来为他祝寿。
刚开始的一两次,各国君王还会看在面子上去一趟。
但后面就不曾再亲自过去了。
因为周幽皇名义上是让他们过去祝寿,实际上是想借此来彰显天子之权。
维持他身为周天子的最后威严。
唐国,长安。
李世民看完从镐京发来的传诏后,忍不住长叹一口气。
群臣见到李世民的神色,长孙无忌主动站出来问道:“陛下,又发生了何事?”
李世民随手把诏书丢在龙案上。
闻言捏着眉心说道:“天子寿宴,让寡人前去为他祝寿。”
听闻此言,群臣方才明白。
原来又到了那位周天子的寿宴了,难怪陛下会如此头疼。
但这种无意义的寿宴。
李世民怎么可能会亲自前去?
因而他直接看向了大殿中的李承乾,说道:“寡人有诸般国务在身,染上风寒,无法出远门,太子替寡人前去为天子祝寿吧。”
派太子过去,是各国默认的事情了。
除了那些小国以外,中原五国君王没人会亲自过去。
“儿臣遵命!”
李承乾闻言顿时精神一振,当即应了下来。
倒不是说他多喜欢给周天子祝寿。
而是有机会可以去镐京那边游玩,这可比呆在国内有趣多了。
望着李承乾的神色,李世民沉默了一会儿,在犹豫自己到底要不要派这么个东西过去丢人。
但他最终叹了口气,对房玄龄道:“房卿,你跟随太子一起去吧。”
“你手上事务暂且交给克明,记住不要让太子丢了我大唐的颜面。”
李承乾:“……”
他很想问一问自己到底怎么丢人了。
但他还是把到了嘴边的话都咽了下去,只是幽怨地看了李世民一眼。
“臣,遵命。”
房玄龄躬身应下。
这件事就这么敲定下来了,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李世民转而又问道:“现在赵地那边的情况稳定下来没有?”
听闻此言,李靖700上前一步道:“回禀陛下,宋国已经全面从赵地撤军了,整个赵地现在都已尽归秦国。”
“听闻秦武安君白起带兵将赵地的赵国遗族全部斩杀殆尽,彻底解决了后患。”
赵地之争的根本原因。
在于秦国打下赵国以后,前赵遗族搞事情,宣布归入赵国。
因此才有了长达几年的赵地之争。
现在赵地终于被秦国所拿下,秦国怎么可能放过这群前朝遗族。
“白起么……真是一把快刀啊。”
李世民啧啧赞叹道,同时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笑意。
他有些好奇这次周天子寿宴,秦宋两国储君相见会是什么场景了。
想必是很精彩的。
唐、宋、汉、明、秦。
中原五国之中,汉国国力最为鼎盛。
如今的汉国君主刘彻,更是将汉国给带到了一个巅峰!
纵观中原各国,唯以汉国最强!
大汉铁骑与王国双壁威震天下各国,无人能敌!
汉国王城,是一座不亚于长安的雄伟城池,同时也是天下王都中最为庄严肃穆……
雄伟的汉王宫坐落在城池中心。
它就像是一颗强壮的心脏,在为汉国这个庞然大物提供着源源不断的鲜血和力量,有力地跳动着。
身为诸侯国之一。
哪怕汉国的实力要比周皇室强上无数,但依然也只是诸侯国。
因而汉王刘彻也收到了祝寿的诏令。
未央宫内。
“寿宴寿宴,每年都要举办寿宴!”
“身为堂堂大周天子,却只知道骄奢淫逸,实在令人不耻!”
刘彻一把将诏书丢在了地上。
整个大殿里都回荡着他愤怒的声音,久久不息。
这种言语称得上是大逆不道。
但殿内群臣们却没有人对此有什么反应,好似习以为常一般。
对周幽皇这每年举办一次寿宴的举动感到厌恶的又何止是刘彻?
满朝大臣都是如此。
“周天子不过才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举办寿宴真的是……”
“就是啊,若是隔三四年一次就罢了,可年年都办,这这这……”
“还不是想让我们多送点贺礼,顺便彰显下天子威严……”
“唉,如此骄奢淫逸,实在是昏庸啊。”
大臣们都纷纷抱怨不已。
显然他们对周幽皇的这种举动已经感到十分不满了。
最后还是张良站出来说道:“陛下,周幽皇到底还是天子,我们大汉身为属国,不可不尊。”
“还是同以往一样,派一位殿下前去祝寿吧。”
派储君过去祝寿,这是各国的默契。
刘彻不亲自前去的话,就只能这么做,以免落下个不尊天子的骂名,受到天下人抨击。
各国之间,互相制衡,牵一发而动全身,没谁愿意轻易打破平衡,更不希望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
“哼,何须派王子过去?”
一名十分年轻、眉宇间满是桀骜的青年将领站了出来,冷哼说道:“上次陛下向周天子讨要九鼎都不肯给,我们又何必给他什么敬意?”
青年将领的语气里充满了不屑。
在他眼中周皇室从来都不算什么,汉国有傲视诸国的实力,为什么还要迁就周幽皇?
众臣闻言默默对视了一眼。
心中很是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