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天下儒生大骂扶苏,嬴政气的暴跳如雷!(1 / 2)
御书房里的气氛有些微冷。
李世民听到房玄龄的话之后,脸色顿时便沉了下去。“真是一群愚蠢之人!”
“匈奴、突厥无不是我中原各国的仇敌,残杀我多少中原无辜百姓?对待这种异族何须讲半点仁慈!”“若换做寡人来做,寡人只会做的比赢扶苏更狠!”李世民的语气森然无比。
他是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辈。
因而扶苏的举动在他看来完全没错,反倒是那些觉得残忍的,才真正是愚不可及!
说到这里时,李世民瞥了一眼百骑司统领,吩咐道:“你们百骑司都管一管那些人、警告他们一番,不~要乱嚼舌根。”
“现在他们这么骂扶苏,那等到来日寡人马踏突厥、焚地撒盐时他们岂不是还要骂寡人-?”李世民冷哼道。
秦唐两国的关系目前还是不错的,扶苏此举也-颇得他的欣赏。
当然扶苏做的事多少有些狠,公然支持是不好的,他能做的就是让唐国内的人不掺和骂扶苏。“遵旨!”
百骑司统领领命而退。
目送他离去后,李世民才有些感慨地说道:“寡人倒是没想到,扶苏那种性子,竟能使出这等手段。”
“这和他的性格有些不合啊。”
扶苏留给所有人的印象一直都是温文尔雅、仁厚谦和。
但这次做出的事却违背了这个形象。
“陛下有所不知,此番秦太子之所以会远征匈奴,就是因为匈奴屠了秦国边境的一整座城池。”“秦太子应当是受此事影响,才会如此行事。”杜如晦开口解释道。
他很欣赏扶苏,因此也对扶苏这种行为表示理解,毕竟匈奴着实可恨。“原来如此。”
李世民这才点了点头,放下心来。
如果扶苏真是那种残忍嗜杀嗜战之辈,对大唐而言不是好事。
宋国,汴京。
在各国皇帝都勤勉于政务的时候,但对于赵构而言,今天又是不上朝的一天。
朝廷各项政务有内阁负责处理,他只会在大事上过一眼,其余的事情一概都不会理。
行宫之中。
赵构侧卧在软榻上,享受着身边美人的按摩,不时张开嘴吃下一颗葡萄。
惬意至极。
如今已至冬季,他所吃的葡萄都是从天气温暖四季无冬的西边一带加急送来的。
说一串葡萄价值千金也不为过。
要是换做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君主敢这么做早就被骂死了。
但在富庶的宋国国内、并且对于赵构而言,这些根本都不算什么。
他为了享受还做过更荒唐的事情。
现在宋国上下的臣民对这位君主的期许就是,他只要能好好地不乱来,那就够了,钱花多点没什么。
初代宋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宋国也一直延续这个传统,即便少了君王,国家照样运作下去。
而这也正是其他国家君主对赵构感到无比妒忌的地方。
赵构明明如此惫懒,但偏偏国家有钱、臣子能干,这让他们如何不酸?“稍微用点力,寡人没那么娇弱。”
感觉身边美人按得不是太舒服,赵构有些不满地说道。
而就在这时候,秦桧走入了行宫。“陛下,臣有事要奏。”
秦桧隔着珠帘向赵构跪了下去,恭敬行礼道。“说吧,什么事?”
赵构语气慵懒地说道,打了个哈欠。
现在到了冬天,外面天寒地冻,屋内地龙火炉都烧着,以致于他越发困了。
秦桧闻言回答道:“陛下,近来秦国那边传回消息,秦太子扶苏在边疆成功镇压匈奴。”
“领三千骑兵捣毁匈奴王庭,不分老幼妇孺斩杀匈奴六万人,焚地撒盐赤地千里、重创匈奴。”听到这话后,赵构猛地睁开了眼睛。
他赤着脚下榻走出珠帘,盯着秦桧问道:“你说赢扶苏三千骑捣毁匈奴王庭,还不分老幼杀了六万匈奴人?”语气里充满了惊疑不定之意。“是的陛下,此事已经传开了。”秦桧点头说道。“哈哈哈哈――”
从他这里确认后,赵构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好一个扶苏,你这是故意将机会送到寡人的手中!寡人若是不好好用一用,岂不是辜负了你的这番好意?”赵构并非蠢人,相反他极其聪明。
只是从秦桧的话里,他就可以确认一件事。
扶苏这种行为必然会遭到攻讦!
屠杀匈奴没什么,但老幼妇孺一并杀,这么做便违背了传统的仁义。
在这个周礼盛行的时代,若失去了仁义违背道德,绝对会遭到天下人的攻讦!“陛下果然厉害。”
秦桧满脸钦佩之色,笑着说道:“那嬴扶苏确实因为此事引来了不少人的谩骂,特别是儒家子弟。”“嬴扶苏自幼师从儒家,他此举可谓是严重违背了儒家仁义道德的思想。”“如今各国都有人骂他,秦国国内的儒生们更是如此。”听到此言,赵构的笑意更浓重了。“不够,还远远不够!”
“你去运作一下,在秦国大力推动此事,寡人要让所有人都骂他,让他名声尽失!”
赵构眼中充满阴鸷,同时说道:“这是个好机会,可以让秦国那边的暗子开始动手了。”“接下来该怎么做,不用寡人再继续教你了吧?”“臣,明白。”
秦桧神色以肃,深深俯首道。
赵构这才收回目光,走到窗户边上望着外面的大雪,冷冷说道:“寡人这次定要将秦国一举收入手中!”
汉国,王都。
“这个秦国的太子倒是有几分本事,三千骑便破了匈奴王庭。”刘彻看着手中的情报,啧啧称赞道。
他对异族也是没什么好感,扶苏这般屠杀异族,他心里其实是感到很爽的。“要换我来,我也可以!”
大殿内,霍去病桀骜地说道,语气中充满强烈自信。“就你能耐!”
刘彻瞪了霍去病一眼,没有搭理他,继续将目光投向手中的情报。
“焚地撒盐、不分老幼皆斩……呵,倒是足够狠辣,但行事也未免太过冲动了。”“子房,你来运作此事吧。”
刘彻轻描淡写地把此事交给了张良。
秦汉的关系也不怎么好,不如借此去恶心一下秦国,反正他们也不损失什么。“臣明白。”
张良目光闪烁,恭敬领命。
明国,京城。
御书房内,今日和内阁一起处理政务的并非是明王朱元璋,而是朱标。
朱元璋近来身体不好,而作为太子的朱标便时常代其监国处理政务。
身为明国太子,朱标的各项能力都是十分出色的,明国上下的臣民都对这位太子十分敬佩。
在这一点上和扶苏分外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