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元国入侵!民族大义与..(1 / 2)
第292章 元国入侵!民族大义与家国之争!
曹彬攻打秦国武安城,最终还是以惨败的结局而收尾,无论是秦军还是宋军都因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秦国十三万守军战至几千人。
大将军、大秦护国战神白起也病死在这场激烈的攻防战之中,损失惨痛。
而宋军一方的损失同样堪称惨烈,五十万大军最终能够逃走的仅有十余万而已,而且曹彬嫡子也战死沙场。
最最重要的是在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后依然没能攻入秦国!
在面对四倍于己敌军的情况下,武安城生生坚守了下来。
如同一座永不陷落之城!
孟珙与曹彬兵分两路。
在曹彬去带领五十万大军攻打秦国的时候,孟珙也在领兵奔赴王都。
在全力奔袭的情况下大军花了十日时间便出了燕云十六州、抵达淮北道,再有十多日左右就能赶到汴京。
然而就在孟珙刚刚抵达淮北道不久,一则惊人的消息便传了回来。
汴京已经被秦国大军所攻陷!
所有王室亲眷除却三王子赵慎成功逃离外、余者尽数被扶苏拖杀!就连身为宋王的赵构亦被俘虏!
但是传来的坏消息不只是如此。
还有更坏“八二七”的一个消息从边境传来。
中军大营内。
自从收到了汴梁城已破的消息之后,孟珙所率的大军便停了下来。
他们本来是要去驰援汴梁城解决围城的危机的,但现在汴梁城破了、赵构被俘虏,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但最影响孟珙做出决定的不是这个,而是边疆传回来的那一则消息。
元国一共有由四大汗国组成,整个疆土呈半圆形将中原包裹其中,而宋国的南部边境就面临着元国的其中一大汗国。
负责镇守宋国南部边境的是宋国大将狄青,率领三十万大军永镇边疆。
宋国国富兵强、便是元汗国也不敢轻易动手进攻,这么多年来一直相安无事。
但是随着秦宋战争开启后,南部元汗国开始蠢蠢欲动,想趁机北上中原。
因而狄青向国内传信此事,请求派兵驰援边疆,预防元汗国进攻。
不过现在汴梁城已破,而宋国大部分兵力都在燕云十六州,于是这个情报就朝着燕云之地传递,刚好被孟珙得知。
于是现在又有两个选择摆在他面前。
要么继续前往汴京和秦军决一死战,将被俘虏的赵构解救出来;要么放弃去汴京,绕行前往江南道。
宋军内部也因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必须要去和秦军决一死战!”
“没错!陛下现在还在秦军手里,我们怎么能放任不管?!”
“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没办法!现在边境那边有元国蠢蠢欲动,我们要是不去驰援的话万一元国大举进攻怎么办?"”我也觉得是这样,因为哪怕我们打败了秦国,恐怕也难以救出陛下……“”你们就是贪生怕死!“
“你放屁!你还是个毛蛋子的时候老子就在打仗!你说老子怕死?”
“我大宋这一战损失惨重,三王子被护送去了江南道,如果我们这三十万大军拼没了,大宋就真的只能任人宰割了!"”那你说陛下该怎么办?!“
营帐内,众将领在激烈争吵。
目前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坚持打到汴梁城,从秦军手中救出赵构。
但这样的话就要置边境的紧急军情于不顾,很可能导致元国大举进攻。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现在赵构在秦军手里,他们投鼠忌器,即便和秦军决战也不一定能成功将其救出来。
另外一派则认为应当以边境为重,放弃前往汴梁转而前去江南道。
一来是为了护卫尚且年幼的三王子,二来是要防止元国大举入侵中原。
可这样做的话就只能放弃被俘虏的赵构,同时也等同于放弃江南道以北的大半宋国疆土、败掉这场国战!
这是一个无比艰难的抉择。“肃静!”
一道喝声忽然响起,将所有的声音全都压了下去,让整个营帐都安静了下来。
众将领纷纷将目光投向营帐中央帅位上坐着的那道身影。
正是孟珙。
“大帅!现在陛下还在秦军手里,咱们不得不去救啊!”一名将领上前说道,脸色急切。
他是坚定支持去驰援汴梁城和秦军决战的,都已经到了这里怎么能放弃?
而且让敌国太子俘虏自家的君王,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辛弃疾便站出来肃声对孟珙说道:“孟帅请三思!”
“如今秦军俘虏陛下,我们若再去对阵秦军,必然会被他们以陛下之性命威胁!甚至会致使陛下命丧秦军之手!”“更何况现在边境战事告急、再加之三王子年幼,若无我等这三十万大军,我大宋国祚焉能延续?”“暂时退却,日后还能与秦国进行谈判,找机会将陛下赎回。”“现在和秦军死战殊为不智!”辛弃疾的语气很是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