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赵煦与众臣看宋史 禅位决定,第二重天计划顺利(1/10,求订阅)(2 / 2)
金銮殿。
寂静一片,落针可闻。
隔了片刻,才有人问道:“敢问上仙,这衣冠南渡可是真的?”“你是何人?”顾恒问道。
那大臣:“苏东坡。”
“原来是东坡居士。”顾恒一听,心中直乐,这是遇到老乡了,“衣冠南渡自然是真的。我也不必拿这些东西诓你们,没有必要。对了,这里还有一本诗集,其中便有许多诗词是你的。”
说着,将一本诗集抛了过去。
苏轼接过,不由得愣神。
隔了一会儿,才在其他大臣的催促下打开。“这几首词东坡你应该还没有写吧?”“的确没有。”
“奇了,不过这诗词还真是你的风格。不过,居然没有我的诗,真是奇怪。”
“切,范大人,你写点文章还行,写诗作词就算了吧。留传到后世岂不是辣眼睛?”“吕大人,你也好不到哪里去。”
正吵着,一个中年宫女扶着一个拄着龙头杖的老太太缓慢而来。“是太后来了。”
“唉,太后要是知道今日之事,只怕气出一个好歹来。”“但大宋大势已经去,如之奈何?”
叹息声中,高太后来到近前,将龙头杖交给宫女,拱手朝顾恒行礼:“不知仙家降临,老妇有失远迎。”“太后不必多礼。”
高太后:“不知上仙降临,可有事情交待。”顾恒望向赵煦:“赵煦,由你来说吧。”
赵煦神情低迷地将史书合上,惭愧地望向高太后:“祖母,此事……唉……”叹息一声,这才细细说来。
高太后一听,顿时脸色苍白,身体颤抖。“不……先皇基业……”
一语未完,身体便仰后栽倒,赵煦连忙去扶,却发现高太后呼吸微弱,身体渐凉。
如是往日,赵煦只怕高兴无比。
只要高太后一死,他便可以亲政了。
但现在却没有半点高兴。反而心有戚戚。“太医!”
有大臣高呼,一名大夫连忙上前,诊了脉,脸色大变,跪在地上:“陛下,太后驾崩了。”赵煦一愣,众臣也伤感起来。
“苏轼恳求上仙施法,救救太后。”苏轼转而朝顾恒行礼。
“不必多礼。”顾恒神色淡然,“高氏治国有方,也算一代贤后,不应如此逝去,我便救一救也无妨。”隔空将一道涅槃真气度了过去。
不过刹那,高氏脸色便由苍白变得红润,就连已经停止的呼吸也恢复了。
数息之后,高氏睁开眼睛,神色茫然。
太医高呼:“陛下,太后恢复了,脉象之强更是与壮年无异。”“好。”赵煦神情激动,点了点头。
没有权利之争,他对于高太后的恨意倒没有那么多了。
望向顾恒,长吁一口气,说道:“宋氏有负天命,三日之后自263禅位于上仙。”
“可。”顾恒点头,望向众臣,“诸位也不必失望,我大乾乃是汉人国度,遵汉之法度,更有长生之术。诸位虽然垂垂老矣,现在却也还能续上几百年寿命。”众臣一听,三分之二的人都意动起来。
只有唯数不多几人,神色郑重。
苏轼问道:“敢问新帝,我朝于百姓如何?”
“除苛捐杂税,十税一,商税九税一。其他法度,尽在此处!”说着,将介绍大乾民生、法律的册子扔了过去。
值得一提的是,在华夏九州的支援下,射雕世界的律法也制定完善了。
参照九州法律,却没有盲从。
毕竟,大乾乃是一个武道国度,又处在古时候,肯定不能完全沿用现代法律的。
如此一来,射雕世界的大乾也算是步入了正轨。
苏轼接过册子,与苏辙、范纯仁、苏颂、文彦博、吕大防等人一起观看。
越是看,脸上的惊讶就越是藏不住。“如此法典,已然尽善尽美了。”
“而且,大乾居然有亩产千斤、数千斤粮,如此一来,天下岂不是再无饥饿?”如此神话的产量,如果是其他人来说,他们万万不敢信。
但顾恒说来,却让他们直接相信,惊喜无比。
而此时,高太后也没闲着,看着宋史,满脸痛苦。
隔了良久,才说道:“没想到我赵氏居然被屠杀殆尽,唉,如此也好,将江山禅让给上仙,我赵氏也算躲过一劫了。”赵煦点头:“祖母说的是。”
“如此,你们便好好准备吧。”顾恒点头,御龙离开。
当天,皇宫中便传出皇帝禅位于神仙的消息,王成等人也被放了出来。
PS:今天上推荐,十更庆祝一下,存稿大概清空,后续只能现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