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长歌当宋 > 第583章 阳城书院

第583章 阳城书院(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一剑绝世 抗战:逆天改命,我李云龙成将星 做警察,从门卫开始 渔乡傻医 大唐:我高中状元,被朝廷劝退 乡下未婚妻竟是真大佬 墨小典的随笔日记 无限修仙模拟:开局吊打极品宗门 阿克琉璃 娱乐:三岁出道!我是女星们儿时偶像!

人才的培养是工业发展的基础,这一点叶安从未忘记,普惠商号在东京城的工厂长久以来最缺少的便是人才,技能型人才。

即便是现在开始培养,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让叶家庄的孩子们掌握技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读书识字更加的重要。

叶安不光要技能型人才,还需要创造性的人才,而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现在的他和秦慕慕才发现,自己的脚步迈的太大,没有相当数量的人员储备,就准备在大宋推行工业简直是痴人做梦。

但也不是没有希望,人才的储备对于叶安和秦慕慕来说其实很快,因为许多知识他们都是从他们的脑袋里随用随取的,属于传授而不是研究。

叶安可以直接告诉孩子们,摩擦力的存在,光滑的物体摩擦力小,粗糙的物体摩擦力大,而不是自己去发现这个理论。

这样一来知识的传播速度就会变得很快,当然叶安最需要的便是老师,在大宋这个时代不缺对科学感兴趣的读书人。

叶安甚至愿意称呼他们为这个时代的科学家,格物学者。

在东京城的时候他就听闻过许多出色的匠人,其中有不少还是读书人,比如制造出指南车的燕肃,但几次派人去请都被他给推辞了。

但对于这样的人,叶安自有自己的办法,阳城县的大风车便足以让他前来,已经派人送去书信,相信很快就能得到他的回信。

书院很快的建立起来,尤其是在庄户们的热情之下,宽大的院子,高大的房舍,甚至连门口被都立起了巨大的石碑。

“阳城书院”四个大字在太阳的余辉中金光闪闪,而知县王温在收到消息后便第一时间赶来了,甚至有些慌张。

若是按以前,叶安的这个行为会让他欣喜万分,毕竟是在他的辖境内开设的最大书院,算是他的治下之功,书院同私塾完全不一样,书院是带有官方性质的,是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需要当朝大官的加持,甚至能从这书院中走出响当当的人才。

但阳城书院的出现对于王温来说却有些出乎他的意料,毕竟叶安身为大宋的开国侯,谁都知道他只是短暂在阳城县停留,很快就会回到东京城的。

现在他在阳城县开设书院,是否意味着他并不打算再回东京城?

王温不敢多想,王家已经传来消息,身为家主的王雍一再提醒他与叶安交好,连向来不问琐事的王素都特意告诫他不能得罪叶安。

可谁知道他叶安居然悄无声息的就把阳城书院给立了起来,还大量招收庄户子弟进入其中学习,阳城县的百姓已经有不少人家蠢蠢欲动。

和庄户们不同,消息灵通的人家恨不得把自家的孩子送去阳城书院,毕竟叶安的身份在那里,能成为官家侍读学士的学生,这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

这也是王温心中最大的担心,早就听闻叶安的家学不同,连官家都赞不绝口,如此一来叶安的学生岂不是同官家学了一样的东西?

虽然官家也学圣人之言,儒家之道,但儒学乃是显学,天下之学,自然没有什么,但格物之学却是不同啊!

再次来到叶家庄的王温第一眼就被眼前巨大的风车所震惊,这风车不光可随风动,边上还有一个巨大的水轮,难怪叶安在庄子外挖了好大一条水渠,不光能用来灌溉,还能用以驱动磨坊。

一座座窑厂竖着高高的烟囱不断的向外吐着烟气,黑色的烟气看着让人不舒服,但很快就会被风吹散,味道也没有那么的刺鼻。

现在是农闲时节,但整个庄子忙活的热火朝天,所有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即便是见了自己这位阳城县的县老爷也不过是叉手一礼便匆匆告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