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长歌当宋 > 第743章 论监察的重要性

第743章 论监察的重要性(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一剑绝世 抗战:逆天改命,我李云龙成将星 做警察,从门卫开始 渔乡傻医 大唐:我高中状元,被朝廷劝退 乡下未婚妻竟是真大佬 墨小典的随笔日记 无限修仙模拟:开局吊打极品宗门 阿克琉璃 娱乐:三岁出道!我是女星们儿时偶像!

于是所有弹劾叶安的奏疏全部被赵祯留中不发,而在这件事上刘娥却选择了隐居幕后,并没有站出来干涉。

一来此事麻烦,二来她也不想得罪东南茶商,更不想得罪孙奭。

孙奭便是朝中代表地方势力的最显着代表,为何从太祖开始一直到真宗皇帝都在不断的任用寒门出身的人?就是担心地方上也出现这样的大族。

但有时候还是防不胜防,孙奭代表的是东南茶场的利益,代表的是大宋的南方势力,茶叶多以南方为主,北方的气候和湿度并不盛产茶叶。

而南方人又极其团结,所以东南茶场才敢于在这件事上有所动作,在孙奭看来,叶安这次是太过嚣张,甚至有些不自量力。

即便是当今圣人也不会轻易得罪东南茶商,叶安作为一个朝堂上初出茅庐的新人,居然敢对四大茶商以及被他们掌控多年的茶榷法动手!

孙奭本是不想对叶安下死手的,但可惜的是茶榷法关乎家族利益,更关乎东南茶场四大茶商的利益,这不是一时的计较,而是会延续百年,甚至是数百遍的规矩!

为了东南茶场的未来,也为了子孙后代,孙奭便情非得已也要对叶安下手了。

他知道赵祯护着叶安,但这种事情可不是简单的护着就能结束的,帝王的庇佑只是一时的,更多的还是要在朝堂上较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叶安自己拿出真本事来。

三司中有他们的人,对茶榷法的动向孙奭等人可谓是知之甚详,他们得到的消息是叶安进展缓慢,并且根本就不得要旨。

如此一来孙奭等人自然也就不断上疏赵祯,力求营造出一种叶安年少无知又胆大妄为的形象,当然他们更希望赵祯认为叶安现在奇虎难下,是在苦苦挣扎。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叶安每日进宫都会向赵祯汇报《监管法》的进展,之所以叫监管法,就是以朝廷作为监管,对每年茶叶的品质进行上中下三等进行评估,而评估出的结果也就有了售价范围。

这就相当于官方指导价,与之前的贴射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市场上的茶叶交易是要遵循这个指导价格的,但可以存在浮动空间。

如此就要看每年茶叶的产量以及茶农们自己的定价了,只要在官府指导价格之内,买卖双方都可以自行交易,如此便能保证了税收的基本盘,在此基础上的溢价会使茶农得利,而若是没有溢价发生,则可让茶商得利。

当然任何一方想要控制茶叶价格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至于上中下三等茶叶的品质鉴定问题,就必须要由榷场的官员进行评定。

“既然如先生所说,如何能保证榷场的官员不会营私舞弊呢?”

赵祯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也是叶安最想要请赵祯帮忙的地方:“那就要在每年收茶之时,派遣京中官员前往监督,至于派遣谁,臣相信没人会比朝中的御史更适合了。”

赵祯等待眼睛的看向叶安,许久之后才道:“先生的意思是每年都要派遣御史前往东南茶场监督?”

叶安笑道:“他们定然求之不得!”

瞧见叶安揶揄的笑容后,赵祯恍然大悟:“是啊!求之不得!连仪容不整,私德不佳都能追着弹劾几日,何况是东南茶场中的那些腌臜事!到是让他们有了增加勘磨的机会,那些个御史怕是要趋之若鹜了!先生好计较!”

叶安摇头苦笑道:“这不是臣的计较,而是本该如此,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就需要有御史的介入才是。” 长歌当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