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节(1 / 2)
佛陀喋血,身形在时空长河之上爆退,座下莲台也裂开成一片又一片,眼看着是没多少战斗力了。
“我都说了,”淡淡的涟漪在混沌中升起,烛龙的身影从虚无中走出,显露出存在感,“凭你这一个和尚,想要对付一下我们两个完全是做梦啊!”
“南无释迦牟尼佛……”现世佛祖口诵佛号,虽是落败,面上却更显慈悲,“施主神威,贫僧不及也!”
摸了摸下巴,烛龙宏大到难以想象的蛇躯收缩,于佛陀面前显化人形,对于释迦摩尼的认负,六道冥本身倒也没有多少愉悦感。
“话说,大和尚,女娲轩辕甚至老子这几位因为那来自异时空的同位体,不得不争,但你这位觉悟者连肉身皮囊都不要的家伙,又为什么来阻拦吾等呢?”
六道冥对此感觉很奇怪,佛门道门虽然因为历史渊源的因素,互相学习摘抄,教义经典中确实有很多相似的东西,但上升到修行法的层次,这两个体系完全不怎么搭边。
仙道修逍遥,讲究“道无处不在”,而佛门追求觉悟,故“佛只在心中。”
一者求诸于外,求诸于内,虽偶有交集,像是道门也有什么顿悟飞升的说法,佛门菩萨也要行走于世感悟天地,但整体上两者的本质是不同的。
因此以佛门将肉身当做渡尽苦海之舟,可以随便扔的情况,再加上释迦摩尼早已觉悟,现在还纠结于那些神名因果干什么?
“施主所言大善!”佛陀微笑合掌,“只是昔日贫僧一缕化身降生此世,欲渡尽众生,今日施主与诸位神圣断世间超凡,绝天地灵机,贫僧无能,不得解救众生离苦海,只能于此略尽绵薄之力。”
现世佛祖的回答不出六道冥所料,作为封神大世界的中央婆娑世界的世尊,祂确实不怎么在意六道冥所言的那异位面同位体。
毕竟佛门讲究觉悟,到了佛陀层次行走于世的多半只是一具应身,先不说那位与祂同名的存在究竟会不会纠结于这点因果,就算真的在意也无妨,佛陀本就化身无数历亿万万劫才成道,大不了舍了这应身重入轮回、换个名字再修辞几世呗。
于这些佛陀而言,那无上正等正觉的功果才是重要的,除此之外的名号、神威、权柄之类,都不属于不能舍弃的事物。
当然,也不是没有纠结于尘世苦海中的佛陀,但那些都是如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这等,早就明悟了无上正等正觉,立地就能成佛,只是为了度化众生而显菩萨相,不示佛身,不取涅槃而已,实质上法身早已经是佛陀。
因此佛陀阻祂,并不是纠结于那想要推动多元宇宙争夺证道机会,只是因为佛门对于末法时代并不怎么认可,所以来看看能不能扭转一二。
“三千大世界,皆有无量法、无量光、无量佛陀现世,此乃大善!”
双手合十,佛陀身上有火焰燃起,身形亦渐渐暗淡,“此番诸位施主令诸天末法,贫僧不能阻,只能舍去这具应化身,了此因果。”
“他日那来自三千大世界之外的佛陀降临,贫僧自会上门求教,还望施主为贫僧转告一声。”
说着,释迦牟尼佛的佛身彻底自灭消失,一道金光从火焰中飞出,落入六道冥手中。
不同于轩辕氏、女娲这些人面对更强的异位面同位体时的谨慎,释迦摩尼虽然不知道自己对应的那位什么情况,却对此毫不在意。
毕竟佛经中本就有一花一世界、每界一释迦摩尼如来、每位如来掌中又有世界、世界内又有一如来这般套娃的说法,因此对于这种情况,佛门是完全不慌的!
“舍利子么?”无语的看着手中事物,六道冥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对方,“就这么退场了?该说不愧是佛祖么,也实在是太佛系了吧?”
但不得不说这家伙确实是大方,这舍利子中蕴含了释迦摩尼在这方多元宇宙的所有感悟,就这样被送给了祂。
“这家伙,该不会想度化我成佛吧?”
有些狐疑的把玩着手中的玩意,这不是没可能,佛门讲究度化有缘人,众生皆有佛性,因此祂认识的诸多佛陀对于祂们的经义、典籍之类的都是不怎么设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