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节(2 / 2)
两个人心中都有些难以接受。
竹简中所言,甘宁大军撤出江夏,一人不留。
如今的江夏全郡,没有一名曹兵驻守。
也就是说,江夏当前就是一座空城,他们随时可以派大军前去占据。
可这算什么?
要知道,他们为了攻占江夏,苦思冥想各种办法,推演了好几天,才最终确定下来攻伐江夏之计。
而现在,甘宁居然撤军了?
那他们这几日岂不是白下功夫,与空气在斗智斗勇?
一念及此,骄傲如诸葛亮和庞统心中都感觉空落落的,就好像奋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别提多憋屈了。
“孔明,士元,你们说,这甘宁到底想要做什么?”刘备定了定神,但依然有些懵逼的问道。
他实在弄不明白甘宁这是什么操作。
拱手就把江夏郡让了出来。
白痴都做不出这等事情。
更何况甘宁是白痴吗?
显然不是!
既然如此,那这其中必定有诈。
只是刘备想了半天,也没想到甘宁到底有何目的罢了。
“主公!”
“你可还记得这几日细作自江夏送回来的消息?”
诸葛亮手中的羽扇也不摇了,而是满脸凝重的看着刘备。
“自是知晓,那甘宁动用兵马,运送江夏粮草前去江陵。”
“孔明你不是说,这是甘宁担心江夏被我军所夺,所以干脆提前把粮草运走吗?”
刘备点点头,然后开口说道。
“是啊,我之前是如此猜测。”
“可通过今天的事情,我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诸葛亮眉头紧锁,开始分析起来,“甘宁搬走江夏粮草,辎重,然后又撤走全部兵马。”
“留下这么一座空城。”
“此时的江夏,虽然有一郡之地,可无兵无粮,主公纵使占据了,又有何用呢?”
“对主公而言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啊。”
诸葛亮摇着头,内心颇为的无奈。
这甘宁好深的算计啊,知晓他们要攻江夏,所以提前布局,干脆直接把江夏让了出来。
既避免了一场兵戈,保存了实力。
而且还获得了江夏城中储存的全部辎重,粮草。
可以说是毫发无损。
今后待曹操大军南下,兵马充足之后,要取江夏也易如反掌。
这一招弃军保帅之计,实在是妙啊。
不对!
这等计策,绝不是甘宁那种莽夫能想出来的。
莫非,那曹操的谋士并未北归?而是还留在荆州。
若是如此,那就麻烦了。
在诸葛亮头痛时,刘备却是有些意外的道:“军师,我们的目的只是江夏,只要拿下江夏,两郡之地联合,就可以大大的增强我军的实力啊。”
“没有兵马,我们可以训练。”
“没有粮草,也可以栽种,而且马上就是春耕了,只需熬过这几个月,便可以征收百姓手中的粮草。”
“何来鸡肋一说?”
听刘备如此说,诸葛亮就知道刘备没看出这其中的险恶用心。
当即解释起来:“主公,如今我们麾下只有七八万兵马,驻守庐江堪堪足够,这江夏一座空城,我们没有更多的兵力派去驻守。”
“若是分兵,则庐江和江夏两城的防守都会空虚,恐怕会被江东趁虚而入啊,说不定那甘宁还有什么计谋,打算趁我们防备不足时,攻取两城。”
“这看似是白送我们一座江夏城,实际上是变相的削弱我们的兵力,如此,反而更容易被逐个击破。”
刘备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嘶……这甘宁竟想出了如此毒计,当真是狠辣啊。”
“若不是军师提醒,我险些又中计了。”
刘备后怕的说道。
“那军师,我军该怎么办?难道放任江夏而不取?”
诸葛亮摇头。
“江夏是肯定要取的,但我们要想个万全的办法,既能防备曹军,又能防备江东的办法。”
刘备沉默。
等待着诸葛亮的下文。
这时。
又一名传令兵走了进来。
“主公,曹军送来一封天子诏书,请主公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