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节(2 / 2)
“本王可以保证,未来绝不让辛大人陷于内战的痛苦中。”
“辛大人的未来在那狼居胥山,在那瀚海,辛大人是为了开疆辟土而生,为了征战异族而生,而不是为这肮脏的政治斗争而生。”
“王爷……”辛弃疾听着秦歌的话,忽然感觉鼻子有些发酸。
现在的王爷可谓是四面皆敌,这个时候他想的不是让我保护他,而是在为我着想。
“臣,辛弃疾,愿为王爷效死!”辛弃疾单膝跪地,郑重的道。
秦歌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终于又多了一员猛将!
“走吧,还要打扫战场呢。”秦歌感慨道:“战后,也是另一场战争的开始。”
这一战,不能说是大胜,只能说是惨胜。
用加一块五千不到的兵力,硬拼敌方一万余人。
哪怕是占尽了先机,对方也有绝对的硬实力。
特别是徐晃用兵,让人没法小看。
若是没有这路奇兵,说不得这一战已经败了。
幸好,秦歌带来的兵士,扭转了战局。
…………
折腾了两个时辰左右在,众人终于回到了城中。
看到秦歌平安无事,贾诩是松了口气。
现在秦歌的房间中,秦歌只见了贾诩一人。
穆桂英和穆羽在战后就直接回到山寨了,而雄阔海则在外面驻扎待命。
其余文武,都在等着秦歌出去主持大局。
“王爷,您平安回来就好。”贾诩对秦歌道:“这两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很快,秦歌和贾诩对了一下这两天发生的事情。
他们两个之间也有一定的信息差,谋士最需要的就是信息,若是信息不足,贾诩也施展不出计谋。
“两员大将,两路兵马……”贾诩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这武娘娘是真想撕破脸了,想借着战乱杀掉王爷。”
“还有,那些大内高手,出现的也是蹊跷。”
“嗯,我不知道她对朝堂的掌控到底到了什么地步。”秦歌对贾诩道:“军师可有良策?”
第158章 最坏的打算
“依在下看……”贾诩的脸色凝重了下来:“王爷,我们恐怕要做好和整个朝廷,乃至天下为敌的准备。”
“这么严重?”秦歌微微变了脸色。
他现在底蕴最浅,看上去占了很多地方,其实任何一个家族都比不了。
论财力,他的钱全是名剑山庄的,还都留给李儒了。
论兵力,他手下这些兵看上去是他的,其实都是朝廷的,皇帝一纸调令就能全部收回。
他旗下的文武,像辛弃疾,何珅,这样的也是朝廷一句话就能收回去的人。
张角虽然势力庞大,可他的能力取决于灾民的数量,而灾民在秦歌的努力下,已经少了很多,在太平的时代谁愿意跟张角起兵造反?汉末三十万黄巾军,可是有不少因为吃不起饭了才跟着造反的,而不真的是张角的兵马。
张角找他们帮忙可以,让他们造反他们未必有那个胆子。
更何况,张角也在观望秦歌,不是投靠秦歌了。
最后看地盘,邯郸郡还没有开始发展,瓦岗寨的计划还没定下来,所以秦歌看上去就是无根浮萍。
让他和整个天下为敌,不需片刻就会被碾碎。
比如他举起反旗,那各地就有理由灭了他了。
只要秦文魁一声令下,来的可就不是这些偷偷加入义军的兵马,而是正大光明的精锐了。
甚至,杨家可能都得站在秦歌的对立面。
“王爷莫要慌张。”贾诩拿出了一张纸,在上面写了起来:“从这次来看,对方还是只敢来阴的,只是动用的能量很大,大到王爷难以抵御的程度。”
“以王爷现在的底蕴,这次若非福大命大,怕是会出事。”
“但,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对方这次是奔着一击必杀来的,而其他时候未必有机会了。”
“这次失败之后,对方无论如何都会沉寂一段时间,无论是武娘娘还是皇后,都不敢短时间内再行这种事。”
“我等虽然没有生擒住武将,可攻城器械,对方用的箭矢,兵器,都可以上缴,给朝廷施压。”
“在下做个最坏的打算,陛下……已经有了传位的人选,甚至会暗中帮助某个王爷除掉其他王爷……”
“毕竟……”贾诩深深的看了秦歌一眼:“祈雨这件事,有利有弊,说到底看的是陛下的心胸啊。”
“从过往来看,陛下心胸开阔,否则朝堂也不会是如今的规模,能人无数。”
“但,祈雨成了,王爷成了天命所归,那陛下那会怎么看?”
哪怕是猜不到秦文魁动的手,也猜不到秦歌不是亲生的,贾诩也要防备这个。
身为谋士,要想到一切可能性,哪怕这个可能性再扯淡,这就是做最坏的打算。
秦歌瞳孔微缩。
在他的印象中,秦文魁是一个很慈祥的父亲。
他,真的也会帮助武媚娘或者萧皇后对我下手?
秦歌的脑海中开始翻他看过的历史知识。
很有可能!
秦歌现在自问是个贤王,此次困龙出海,对他的名声,朝堂的评价,儒林的评价,都有极大的提升。
就光那次祈雨,直接封他太子也不为过。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