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节(2 / 2)
对于刘伯温此人,贾诩有自己的考量。
这几日他也不是一直在忙公务,虽然他和刘伯温没见过面,可一些公务也会交到刘伯温的手里。
贾诩在忙公务的同时,也是在考校刘伯温,给他的都是一些影响不大,但极其复杂难搞的活儿。
刘伯温处理的比较正派,稳扎稳打,十分妥当,还能出一些奇谋,可见此人是亦正亦奇的谋士,还是个行政型的人才。
在贾诩眼中,刘伯温这种属于全能,就是心善了些。
配现在的王爷,倒是正好。
毕竟王爷是仁主,毒士应该隐于幕后,刘伯温这样的抬出去正好。
很快,两人当着秦歌的面,开始了交接,都是事关航海和船上所携财宝以及人数的问题。
“等等,王爷去那边需要带这么多兵吗?”刘伯温道:“一千五百兵马,这相当于带去了四分之三啊。”
“剩下的五百人要接管这里的一部分城防,这……”
这城市的兵士在今天已经被派出去了,去联系更多的部族,看看其他郡的反馈。
城防上,只能交给秦歌的兵马。
“伯温有所不知。”贾诩道:“王爷在朝中处境十分凶险,上次的刺杀真是让在下捏了一把冷汗。若不是王爷吉人天相,在下只有一死以谢天下了。”
“嗯……”刘伯温仔细想了想,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当时可是连师公都下山了,可见其凶险程度。
“一千水军,五百骑兵,这水军还可以去试船,不错。”刘伯温揉了揉太阳穴:“可是,这城中的人手派出去的时机不太对,这一下这边的守备力量可以说是极为空虚啊,城中守军一百人,算上王爷的五百人,也才六百人而已。”
“没办法,怎么都要去那边。”贾诩摊手道:“这是陛下交代的任务,若是不好好做的话,陛下恐怕会派人来催,那王爷会处于不利状态。”
“多留两百骑兵在这吧。”刘伯温道:“不然我还是不放心。”
“现在倭寇不来袭扰,是王爷的兵马在此驻扎,若是王爷的兵马撤离,那就危险了。”
“好。”贾诩一脸无所谓的点了点头。
听着两人的对话,秦歌的心底敲响了警钟。
贾诩会遗漏安保这种事?
别闹,任何人都可能,唯独贾诩不能!
那,他是太在意我的安全了?
呼,还是底蕴太浅啊。
可若是等甘宁的锦帆贼回来再做这些事,是不是更稳妥些。
额……算了,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这戚继光现在还在路上,也没到这边,人手不足啊。
而且,趁着风雨天去检验船只确实很重要,毕竟有一部分可是我的。
“呼,那这边就交予文和了。”刘伯温对贾诩拱手道。
“安心。”贾诩对刘伯温拱了拱手:“王爷的安全,就交予伯温了。”
第192章 所谓毒士
交接后,秦歌等人带着兵马出发了。
贾诩送走了秦歌等人之后,直接回到了府上。
看着天空阴云密布,贾诩长出了一口气。
这几天下来,那些部族的合作是越来越密切了,看上去就像一条心的一样。
不过贾诩比谁都清楚,这只是表象。
只要一点小事,一点小火星,小摩擦,就会让他们再次敌对。
通过利益教化是个好办法,但,那需要时间,而王爷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还有兵源!
而且,拨款修码头……呵,现在朝廷能批才有鬼。
“来人。”贾诩叫了一声。
“在。”一个小吏来到了贾诩身边。
“本官病了,病的不轻,派人守好王府,任何人不得出入,天大的事也不行。”贾诩的目光放在了小吏的身上,递给了他一张纸:“骑兵的巡逻路线已经定下来了,任何人,若无兵符,不可调动城中王爷麾下的一兵一卒,骑兵也一样。”
“是。”小吏连忙接过了命令。
说罢,贾诩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放心的躺了下去。
…………
晚上,交州很多地方已经陷入风雨中。
那要塞里的兵卒已经被调了回去,之前他们都是管理治安,可今天看这天气,貌似也不太需要管理。
部族中人们不少都凑在一起,躲在一些盖好的房屋中。
几天的合作下来,他们似乎是磨合的好了不少,不同部族的人在一个屋子里也不吵架。
他们幻想着等到朝廷拨款铸城,他们一个个都成为富翁。
男人们在谈天说地,畅享未来,而妇女们都在聊家里长家里短。
大家都发现,其实其他部族的人也没那么坏。
“村长,你说咱们得多久才能把这寨子盖好啊。”一个少年对老者道。
“要我看啊,用不着一个月,咱们这就盖好了,到时候就能赚钱了。”老者笑道:“也不知道朝廷什么时候开始修码头。”
“贾先生不是答应我们了吗?”另一个村长道:“等我们完成一半,就开始花钱请人修码头。”
“嗯,那是真不错啊。”老者感慨道。
“杀……”
就在这个时候,几个耳朵好一些的年轻人似乎是听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