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节(2 / 2)
这秦歌在邯郸显露出了自己的能力,他就马不停蹄的送了个辛弃疾?
蔡京!
好,很好!
我说荥阳一战秦歌怎么没死,合着队伍里面有坏人,坏人还在管理层!
“那就先恭喜六弟了,蔡大家这样名满天下的才女,当要好好待她。”秦迹的声音有些发冷。
“自然。”秦歌也不完全是利用蔡文姬,他是真的喜欢蔡文姬这样的女子,现在这情况也是顺势而为了。
“公瑾。”秦迹的目光放在了周瑜的身上。
“嗯。”
周瑜也站起了身,对蔡文姬行了一礼:“见过蔡大家。”
“见过周公子。”蔡文姬也回了一礼。
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可见,这周瑜的音律绝对不差。
再观蔡文姬,她九岁时,蔡邕夜间弹琴,突然断了一根弦,蔡文姬一口猜中第二根弦断,蔡邕以为是偶然,结果蔡邕故意弄断一根,再被蔡文姬说中。
可以说,两人都是酷爱音律的才子才女,这番比斗在三国中都不曾出现。
若是放在长安,那定是一场乐坛盛事。
很快,两人相对而坐。
虽然只是一场音律的对决,可在场中人是大气都不敢喘。
周瑜拿出自己的琴,悠扬的琴声响起。
秦歌听着这琴音,只觉得整个人都舒适了不少。
经历过各种各样现代曲子的洗礼,现在听这种古曲,别有一番韵味。
虽然在前世的时候他刷视频也经常刷到那些弹古曲赚这一波流量的人,可他们的琴音跟周瑜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哪怕秦歌这个不懂音律的,都能听出明显的差别。
慢慢的,一曲终了。
蔡文姬目光一凝,脱口而出:“广陵散?”
这曲谱明明是在我家,他怎么会?
而且,这和原版的广陵散有一些区别……
有些东西不是越古老越好,科技靠考古的基本都是小说了,有些东西经过长时间的演变,会更适合当下。
就像以前的秘籍,现在的人很多都练不了。
“瑜偶得广陵散残篇,依照自己的理解重新休整了一下,蔡大家见笑了。”周瑜起身行礼。
秦歌见身边的贾诩和刘伯温都是一脸凝重,不禁悄悄对贾诩道:“谁能赢?”
“门下不懂曲子……”贾诩开口道。
秦歌:……
那你一脸凝重干嘛啊!
蔡文姬深吸一口气,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摆上了焦尾琴。
“焦尾琴。”周瑜看着一阵眼热。
名传天下的焦尾琴,今日就要在这蔡文姬的手中一展风采了吗?
当……
蔡文姬轻轻的弹奏了起来。
广陵散虽是古曲,技法上十分困难,甚至少有能真正传承者,周瑜弹出了属于他的风格,音乐造诣可以说是登峰造极。
想要赢,太难了。
不过,蔡文姬为了秦歌,自是要全力以赴。
听着蔡文姬的曲子,周瑜缓缓闭上了眼睛。
其他的一些偶尔附庸风雅过的还好,更多的是听不懂的,就是单纯的觉得好听。
很快,一曲终了,蔡文姬的手放在了琴上,头上已经出现了细汗。
哪怕跟人比斗,她也没有这么累过。
弹奏的时候,她不止浸入了自己的感情,也是全神贯注。
“好曲,叫什么名字?”周瑜缓缓睁眼,开口道。
“有感而发。”蔡文姬站起了身:“曾经的文姬自以为懂苍生孤苦,懂百姓孤苦,这一路行来,文姬跟王爷学到了许多。”
“曲中有愤世嫉俗的悲愤,又有对世态炎凉的不满,第三段的时候听着让人如沐春风,仿佛大地回春一般……最后一段,引用了凤求凰吧?蔡大家的倾慕之情,在下也听到了。”周瑜看了眼秦歌,对秦歌行了一礼:“王爷与蔡大家当真是神仙眷侣,羡煞旁人。”
“承蒙文姬不弃。”秦歌表示,你特么是怎么听出来这么多的,我怎么听不出来?
不过,一开始听着确实让人难受,就像是看早期的网文,主角都是被打压。
之后也确实是感觉那股压力似乎被释放出去,也就是主角装逼打脸的时候。
“谁赢了?”秦迹开口道。
“蔡大家这曲虽有瑕疵,却是原创,用胜负来说,落了下乘。”周瑜伸出了手,对蔡文姬道:“你我算做平手如何?”
“周公子的曲艺确实精湛,曲如其人,文姬佩服。”蔡文姬行了一礼,算是同意了周瑜的说法。
秦迹有些烦躁,这第一局就这么平手了?
要知道,对秦迹来说,这第一局可是最有把握的一局啊!
谁能想到,周瑜在乐曲上不能碾压对方?
秦迹对周瑜和孙策还是比较重视的,知道自己的未来还得靠这些人才。
不然现在已经就藩,没有这等人物辅佐,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必须得想尽办法,让他们不跟母后站在一边,而是跟我站在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