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节(1 / 2)
魏王和徐庶走后,袁绍的目光放在了沮授的身上。
“公与,为何说可以借兵?现在无论是听元浩的,还是听公则的,我等都没必要借兵给魏王啊。”袁绍道。
“为了大义,我等必须要和魏王绑在一起,这个时候就闹僵,那我等要做什么,就真是路人皆知了。”沮授叹息了一声:“不出兵,我等可以以粮草未到为由。出兵,我等可能会被扣上居心叵测的面子,还要面对燕王,自损战力。”
“要是出兵并州,我等有机会拿下一州之地。”郭图反驳道。
“一定可以吗?”沮授道:“现在局势混乱,这是一步险棋,相当于把我等的身家全部压上去。”
“这样才有争霸下去的机会啊。”郭图道。
“可以赌,但没必要。”沮授摇了摇头,对田丰道:“元浩,我等一直按兵不动,静待秋收,确实是个好办法,可要是没有魏王给出来的大义,我等到时候该怎么动,也学着董卓和燕王吗?那时候已经晚了。”
“我的想法是,那时候天下已经乱了,而我等那时候会准备万全。”田丰道。
“那我等还是需要大义,别忘了,这还是秦家的江山,外臣造反,和皇子争霸,是两回事。”沮授道。
“好了,那就先听公与的。”袁绍拍板定了下来:“然后,静待秋收!”
…………
同一时间,隆中。
诸葛亮今天迎来了一个有趣的客人,那人相貌猥琐,看上去十分丑陋,穿着一身粗布衣裳。
比起魏王见诸葛亮,诸葛亮七次才见他一次不同,这次诸葛亮是扫榻相迎,可见他对此人十分重视。
“哟,这不是魏王七顾不出的诸葛孔明吗,怎么还给我煮了茶?”庞统笑着坐在了诸葛亮的对面。
“士元莫要说笑。”诸葛亮摇了摇头:“几位王爷都一样,各自有各自的缺陷。赵王表面仁义,可他要么是个什么人都敢用的枭雄,要么本身就是心狠手辣之辈。楚王志大才疏,之前就被武才人丢为弃子,若不是为了制衡赵王,让他去了趟交州,恐怕他连底子都没有。”
“齐王在几位皇子中位置最正,能力最强,是武才人和陛下倾力培养的,他本身不结交朝臣,也不出去办事。若是盛世,他会是真正的正统,可惜现在乱世到了。”
“至于魏王……说实在的,争霸天下,魏王底子不差,又是皇后所生,有元直辅佐,当有一番建树。”
“那你为何不愿出山?”庞统随手拿起茶杯,饮了一口。
“因为,几位王爷没有一位真正的仁君。”诸葛亮叹息了一声。
“等等。”庞统愣了一下:“你用计可不是那种心慈手软的类型啊,你给魏王出谋划策,那是让他占据两州之地,争霸天下啊,这不是让人家父子反目吗?”
“谋士是谋士,主公是主公。”诸葛亮轻声道:“不同的。”
“也是,不过那赵王手下可能也有能人,用计瞒着赵王啊。”庞统道:“他可能是真的仁善。”
“也有这种可能,可我还是不愿意出山。”诸葛亮摇了摇头:“说到底,现在的天下大乱,还是有办法制止的,只要万众一心,董卓和燕王何惧?”
“可惜的是,我想四位王爷想的都应该是自己如何得位,而不是为了天下万民。”
“所以,天下必然会乱。”
“无论怎么打,都是兄弟和父亲之间的事,我是不想参合。”
“若是我择一人效忠,那必定是倾力相助,可惜,目前没看到值得的人。”
魏王请诸葛亮的时候心已经够诚了,可诸葛亮还是没有被打动。
在演义中,刘备请诸葛亮可是废了一番周折,甚至还有痛哭流涕的一段。
而魏王和刘备的处境不同,他觉得自己手下有兵将,有谋士,多了一个诸葛亮是补强,少了一个诸葛亮……影响也不是太大。
在诚意上,他就已经输给刘皇叔了。
再看为人,刘备可是多惨都带着百姓走的人,而百姓也愿意跟他走,魏王就没这能耐。
刘备当时是绝境,而魏王有袁绍支持,这也注定了诸葛亮不可能跟他走。
“哈,我是个俗人,可没你那想法,我只想择一明主。”庞统道:“你觉得谁好一些?”
“你心中不是已经有答案了吗?问我作甚。”诸葛亮笑道。
“我知道你研习过很多东西,比如……望气之术。”庞统肃然道:“你跟魏王聊的时候,应该没把这个带进去吧?”
“不喜欢依赖那种东西。”诸葛亮摇了摇头,皱眉道:“说实在的,赵王是我最看不透的,他祈雨的事情,完全是逆天而行,最可怕的是他成功了。按照书中记载,若是一千年前,这种事情还真能做到,我对术法的修行不多,总觉得是奇淫巧技,借了天的东西可是要还的。可哪怕我修行不多……若是放在一千年前,我甚至可以改变风向。可现在……恕我直言,根本不可能做到。”
“可惜我当时不在场,不然还能看透几分。”
“你是说,他是天命所归?”庞统瞪大了眼睛。
“不,现在天机模糊,也可能是我修为不够,根本看不到。那场雨到底是怎么求来的……我觉得,可能是有大能以命为他铺路。”诸葛亮摊手道:“不然的话,哪怕是打娘胎里开始练这种东西,也做不到。”
比起那种方术,诸葛亮更相信自己的智慧。
放在以前灵气充足的时候,能掐会算就行,可放在现在,那真得靠着自己的脑子了。
诸葛亮按照常理来想,秦歌确实做不到。
或者说,秦歌做的事情,任何一个修道之人都没法看明白,诸葛亮当时还不在现场,只能按照合理的方向去推断。
“总之,别人觉得赵王现在可能很弱小,可我觉得他气候已经成了,只需要等着时间发酵而已。”诸葛亮道:“他出去办事的时间实在是太好,百姓的记忆不会太久,而赵王从出去赈灾到天下大乱,一直都在整个天下展露。”
“特别是他到处走的地方,看上去风马不及,可也到处都有他的影子。”
“若论帝王气运,这赵王绝对不差。”
“哈,乱世,天命,我是不信这些东西。”庞统道:“若是谁得天命谁就能得天下,那大家就比比看谁气运高低,还打什么打?”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诸葛亮点了点头。
“所以,你要不要跟我去一趟长安?”庞统目光灼灼的看着诸葛亮。
“去长安?”诸葛亮挑了挑眉:“大势所趋,谁也挽不回眼前这局势。”
“我什么时候说要挽大厦将倾了?”庞统笑了笑:“陪我去见一见齐王。”
“见齐王……”诸葛亮摇头道:“我不会出山的。”
“我什么时候说让你出山了。”庞统怪叫了一声:“别忘了,学习的时候咱们两个比沙盘,你可是输给我了,你欠我的。”
“之后你也不跟我再比了啊。”诸葛亮哭笑不得的道。
“论军事,你未必比得上我。”庞统抢过诸葛亮的扇子,给自己扇了扇风:“总之,这次跟我去一趟,给我当个书童,帮我看看那齐王是不是明主。”
“你要选齐王?”诸葛亮挑了挑眉。
“其他的王爷都有自己的底子,而齐王一直都没有动,我想他应该很缺谋士。”庞统道:“而且,只要齐王动了,那整个扬州就是齐王的。”
“未必,他只是不结交朝臣而已。”诸葛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