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节(2 / 2)
“明白了。”秦歌朝着贾诩深深行了一礼:“那并州,就拜托文和了。”
“文和必不复王爷所托。”贾诩站起了身:“并州,交州,看似风马不及,可等到王爷入了益州,就可以两州之地夹长安。到时候若是长安不破……王爷就可以,挟天子以令天下。若是长安破了,那王爷一样可以占大义讨伐。”
…………
和贾诩聊完后,秦歌带着吕布,安敬思,程咬金,刘伯温,贾诩,杨国忠,杨延琪,杨延德,辛弃疾,一起出发前往马邑。
不知道为什么,不带着赵云,秦歌是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虽然吕布和安敬思都是猛将,也都是真心投靠秦歌,可赵云就像是秦歌身边的一根定海神针一样。
有他在,秦歌就会十分安心。
“舅舅,文和是我麾下重谋,伯温来之前,一直都是文和在帮我出谋划策。”秦歌对杨国忠道:“我把他留下来辅佐舅舅,舅舅千万要善待。”
“放心吧。”杨国忠应了下来。
“当初瓦岗一事能解决,不止靠着子龙和幼安的勇武,还有文和的谋略,若不是他,瓦岗战力完整,两位将军再骁勇,也敌不过千军万马。”秦歌继续道。
“嗯。”杨国忠多看了贾诩一眼,这次是真的重视起来了。
想不到,竟然是此人的谋略?
秦歌还是有点不放心,又驾马来到了辛弃疾的身边,对辛弃疾和杨延德道:“二位,先生的安全,就交予你们二人了。”
“王爷放心,定不负所托。”杨五郎道。
这一次杨五郎也得留在这边,这样才能短时间的让人以为,秦歌和杨五郎他们是真的失散了。
“谁要是想杀先生,那就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辛弃疾道。
“嗯。”秦歌在想,要不要把黄裳也给留下。
比起名刀明枪,秦歌更怕有人暗杀贾诩。
“王爷安心。”贾诩凑到了秦歌身边:“门下为人可是低调的很。”
秦歌想想也是,贾诩要是真的觉得自己不安全,那真不安全的一定是别人。
“对了,王爷。”辛弃疾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我想跟王爷举荐两个人……”
“哦?奉先就是幼安举荐的,当真是勇猛无敌,这又要给我举荐什么样的人才啊。”秦歌笑道。
“这……是长安带出来的,一个曾是马奴,一个是他的侄子。”辛弃疾有些不好意思开口。
吕布好举荐,那是吕布本身就有战功,可这两个出身太低了。
“叫什么,都有什么本事。”秦歌随口道。
马奴,侄子,这组合怎么这么耳熟啊……
“一个叫卫青,一个叫霍去病……”
第292章 战神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华夏的名将就像是天上的星辰一般璀璨。
对秦歌来说,最璀璨的一颗正是大汉霍去病。
霍去病十八岁为剽姚校尉,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
十九岁时升任骠骑将军,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万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
元狩四年,霍去病与卫青率军深入漠北,于漠北之战中消灭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七万余人,追击匈奴军直至狼居胥山与姑衍山,分祭天地,临翰海而还。此战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元狩六年,霍去病病逝,年仅二十四岁。
他的一生,有的爽文都不敢这么写,这要是拍出来得比神剧还神剧。
可以说,霍去病是真正的传奇!
如果说秦歌身边的赵云吕布等人都是演义中强到了这种程度,那霍去病就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强到了这种程度。
没有男人能抗拒封狼居胥,而霍去病就是封狼居胥第一人!
其他将领打仗都是有迹可循,像卫青用兵,那就是正经八百的灭国之战,一切都准备万全,稳稳推进。
可霍去病呢?他打的仗让人看不懂,用现代来说是闪电战,类似现代的特种作战,这在古代理论上根本就做不到,可他就做到了。
“卫青还在学习兵法,很有天赋。”辛弃疾对秦歌道:“而霍去病,之前立了大功……那鞑靼大汗的儿子,妻子,都是霍去病抓回来的,这小子也是运气好,明明说好了是洗劫商队,不知道怎么就跑到了人家大后方去了……”
秦歌现在脑瓜子嗡嗡的,完全没注意到辛弃疾在说什么。
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声音。
霍去病在我这!
对赵云的喜爱,是他在演义中的表现和忠义。
而对霍去病的喜爱,是他在历史上做出来的一切。
很多名将出名是在内战,而霍去病和戚继光一样,是实打实的民族英雄!
“你再说一遍,谁?”秦歌有些不确定,又问了一遍辛弃疾。
贾诩看到秦歌如此失态,顿时上了心。
要知道,秦歌发现谁有才华的时候,虽然会惊讶,会失态,可绝不会失态到如此地步。
随着秦歌得到的人才越来越多,他失态的程度也是越来越低。
这两人是何人,为何能乱了王爷的心境?
现在是贾诩秦歌辛弃疾凑在一起,别人没有靠近,杨国忠并不知道鞑靼大汗的事情。
“这……卫青,霍去病。”辛弃疾有些茫然。
王爷这是病了吗?
“呼……”
秦歌深呼吸了几次,强迫让自己冷静下来。
淡定,淡定。
秦琼秦叔宝都在我这,程咬金这样的福将在我这,常山赵子龙,吕奉先,都在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