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2 / 2)
第一个来到龙德殿前的,不出意外是闻太师。
他骑着墨麒麟翻身而下,单膝跪下向帝辛问道:“大王是何事要连夜着急老臣。”
“闻太师来的正好,孤已经命人去乘坐飞舟去将各地的飞舟、修士召集到朝歌,闻太师你现在去朝歌修士学堂,去把在场的所有老师和孩子们都叫来,孤自有安排。”
“臣遵旨!”
闻太师立刻就骑着墨麒麟又去朝歌修士学院找人了。
其他文武百官也开始陆陆续续到来,帝辛没有让他们喘口气,立刻就下达了命令。
“去将国库内所有的余粮都装袋准备好,同时准备衣服,并腾出能够让至少两艘飞舟降落的空位。”
“大王,到底何事啊?”没被分配到任务的大臣们气喘吁吁,虽然是他们骑马来的,可是骑马也累呀。
“西南有灾,孤在准备赈灾。”
话是这么说,可帝辛看着面前那大片的红色,那都是预计受灾区域。
如此大的受灾面积,必须立刻让那里的人去避灾才行。
“对了。”
帝辛从怀里拿出一个海螺,这个海螺是东海龙王给他的,说有需要,只要吹响海螺,四海龙族必定会齐聚朝歌。
帝辛立刻就吹响了海螺。
东海龙宫、西海龙宫、南海龙宫和北海龙宫都瞬间听到了海螺的声音。
一时间,数千条龙族子弟朝着朝歌城汇聚而去,这些龙族有大有小,可能才刚刚学会飞行,大的则是四海龙王。
此番画面,倒也壮观。
半个时辰的时间悄然而过,在场的大臣虽然都累,可没有一人迟到。
就连龙族此时也派下四海龙王来觐见帝辛。
“大王,龙族全体子民,除了护卫西牛贺洲子民的少部分龙族外,已经全部来到,请下令。”
“好!”
帝辛当时就是一巴掌拍在东海龙王肩膀上,力气大的东海龙王一个没注意差点被拍趴下。
“孤现在就派给你们任务,你们四海龙族现在就前往西南方,自三山关至楚州的所有子民,让他们全部上山避难,如有不愿意的,给我拉上山!!!”
“是!”
东海龙王不知道为何帝辛要让百姓上山避难,可帝命不可违。
他摇身一变,和三个兄弟一起化作龙形,浩浩荡荡的龙族开始朝着南方前去,同时,东海龙王考虑到人手不足的情况,也派人让东海的一些虾兵蟹将们从长江沿流而上,作为后援力量。
南方的子民们早已按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睡下,可外面突然响起如雷般的喊声,百姓们齐齐出来看望。
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无数条龙在天上飞着,因为龙族的出现,野兽们也开始发了疯开始成群地逃难,群鸟在本该休息的夜晚内飞起;飞行的虫群密集到一时间有数只打在人脸上;家家户户的狗都在狂吠,仿佛屋外有什么危险在靠近;那些潜藏在洞穴里的老鼠们也一个个全都拖家带户的开始逃。
全部生灵都在逃难,唯有人族在发愣。
“怎么回事?”
“别管怎么回事,快点收拾东西上山逃难!”
“龙王爷都发话了,必定有大灾,村民们,快,快呀!!!”
家家户户都来不及收拾太多的行李,只是匆忙地把一些粮食、肉食、母鸡猪仔之类的贵重物品抱走,随后前往山上逃难。
有了龙族提前预警,大部分的村民都逃到了山上,可是像楚州这样人口密集的城镇,他们又能往哪逃呢?
这个时候,交通工具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大王,截止到今日午时,殷商除南伯侯的境内飞舟全部已经召集完毕,总共两百五十三艘。”
“才两百五十三艘?!孤的八百路诸侯一个个连一艘船的钱都不舍出吗?!”
这个数量远于帝辛的预计,实在太少了。
一艘飞舟最多最多能带百人,两百多艘,那也只能带两万人,从载人上船、撤出灾难区域、放人下船一来一回就要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就是一小时,根本运不完南方那数百万人。
更别提地震之后,那些附带的灾害更加可怕,泥石流、河岸决堤、山体塌方等等,还好这次不是在海边,再加上海啸就让人头疼了。
要是来了海啸,也只有动用禹王的那根定海神针才能解决问题。
“不管了,两百五十三就两百五十三,立刻起帆,向西南方前进,目标是各个大城市内的居民,把还留在那里的人都给我带到东方或者西方去!一人不留!!!”
啊,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先去大城市。
人口过万的城镇和人口几十的小村庄,两个区域的人口密度发生地震时哪个受到伤害更大还不够清楚吗?
而且现在飞舟的任务是运人,自然是人越多的地方越需要飞舟,因为人越多的地方,人越逃不掉。
“快呀,快呀。”
帝辛坐在某个飞舟的甲板上,看着眼前的倒计时一秒一秒的减少。
他在和时间赛跑,即便是一秒的差别,也可能会有数人被拯救。
‘今天,天庭降灾于西南的子民,这个仇,老子记下了。’
第六十六章:我们不是女娲,但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女娲!
朝歌城内,闻太师面前有数千孩童,这是除了南伯候领地外,其他三大诸侯和朝歌所有的修士以及他们的老师。
这些老师有山精野怪,也有四海散仙,更多的截教门人。
“闻太师,不知大王请我们来所为何事?”
“我也不知道,不过大王在临走前留下一锦囊,说是待众仙家和学生们到齐后,由老臣打开。”
“那快请闻太师打开吧。”
“那是自然。”
闻太师拿出了一锦囊,这是帝辛托人留给他的,拆开锦囊,内有一封折叠多次的信件。
闻仲看了一眼,顿时瞪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