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1 / 2)
“因为才能。”
“才能?”
“没错。”
帝辛站起身,走到闻仲身旁道:“人族出生,大多什么都不会,需要他人教授才会,可妖不同,妖一出生为兽、为妖,必然会有一两项才能,这些才能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可若是能用在合适的地方,小才能也能有大用处。”
闻仲听完,思索片刻,他再次问道:“比如说?”
“比如说,这鱼能在水中游而不溺水,人能吗?这鸟能在天上飞而不落地,人能吗?这虫能吐丝织茧,人能吗?”
闻仲似乎有点误解帝辛的意思了。
“大王,不能这么说,要这么说,人岂不是一无是处?”
“不,人善智而不善力,人更擅长学习其他种族所有的才能,不会游泳,我们可以造船;不会飞,我们可以造飞舟;不会吐丝,但我们会织布,这便是学习,闻仲,你可明白?”
帝辛说完,闻仲也懂了。
“大王这是要吸纳妖族之长?以此来让人族有更多的才能。”
“对,你理解就好。”
闻仲还是很聪明的,只不过他为人比较古板一些,很难想明白种族文化学习这种事。
至于万民,他们知道学习,但学的大多是老人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技术,再加以改进才成为现在的技术。
“吸纳百家之长,摈弃百家之短,这才是孤心中所想,所以,闻太师你只需要维持好人族和妖族的关系,剩下就无需多问了。”
“臣明白,多谢大王解惑。”
帝辛也没有怪罪闻仲,而是坐在池塘旁,拿起了鱼竿。
他又说了一句话。
“闻太师,你可知黄河为何九曲?”
这个问题闻太师知道。
他站起身道:“黄河之水狂暴涌下,唯有九曲,才能将黄河之水平静下来,据说三宵娘娘的九曲黄河阵便是因此而建。”
“黄河九曲,不就像那改革路上的挫折吗?”
帝辛背对闻太师,他说完这句话后,那握着鱼竿的身影在闻太师看来是如此的有大道哲理。
“改对了,黄河之水自当平静如湖;改错了,黄河之水自会泛滥成灾,但终究是要改的,你可明白?”
“......”
闻仲呆了,他听着这句话,依稀听到了当年先王帝乙对他的嘱托。
他让自己好好辅佐帝辛,可现在看来,帝辛早已不需要他的辅佐,他已经是位明君了。
“大王,臣以后定会多思考利弊,努力建设殷商天下。”
“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来问孤,还有啊,人与妖是平等的,只要没有违反律法,不存在人高妖一等,妖高人一等的说法,谁敢散播这样的谣言,关押15日,再犯翻一番,再犯再翻。”
“臣知晓。”
闻仲弓着身退出后花园,今日他这一番询问,让他受益匪浅啊。
“好,既然如此,老夫也不能辜负大王嘱托,人部必须管理好!”
此时此刻,人族和妖族的气运已经开始交融,这一点连女娲娘娘都没有察觉到。
但某位曾经的十二妖圣从漫长的沉睡中醒来了,他有着狮子状的身体,山羊般的胡子,头顶一龙角,他的苏醒让方圆百里的妖物都颤抖不已,要么逃开,要么趴在地上不敢动弹。
“妖族气运有变。”他低沉的声音在喉咙处传出,随后站起身体。
第一百二十二章:妖本为大族,现已是一盘散沙
最初的几天,没有妖族敢进人类的城市,可把各个城市的人部接待处给无聊的。
朝歌城门处,商兴和一名人部后辈一起坐在桌前等待着。
那名后辈堪堪练气,资质一般,此时正一边懒散地打哈欠,一边趴在桌上。
“前辈啊,这都三天了,会有妖来吗?”
“少说话,多做事。”
和那名后辈不同,自从金丹入体后,商兴已经辟谷,并且可以不眠不休,金丹更是自行吸收天地灵气,自然不会觉得无聊。
“可是现在也没事做啊。”那名后辈看着车水马龙的朝歌城门,再次打了个哈欠。
“好想吃爆炒腊肉啊,嘴巴又馋了,南门那家的葱香腊肉味道,太香了。”
“换班再去吃。”
商兴也有点馋,他倒是不饿,就是馋。
这时,朝歌城门外似乎有一些慌乱,商兴注意到了这一点却没有起身,这不属于他们的管辖范围。
但城门处的天部修士走出城门,来到了慌乱处,此时车马已经堵住。
“怎么了?怎么了?”从空中落下,几名天部修士立刻查看现场情况。
“官爷,你看。”
只见道路中间站着一全身毛茸茸的青年,但说是青年,不如说是兔子站起来,并且还长了张人脸。
红色的双眼,垂直的兔耳,还有三瓣嘴的兔唇,还有身上白色的兔子毛。
“哦?是只小兔妖啊。”天部的众修士立刻通过慧眼就看出对方的原型。
“修为不高,外貌都没完全能化成人。”
“散了,散了,都散了,别在这看热闹,敢干嘛干嘛。”
其他天部修士把围观的人群疏散开,避免堵住城门,同时领着兔妖到街道旁问道:“小兔妖,你来朝歌是为了做什么?”
“你才小呢!我都一百多岁了!”
那兔妖虽然未完全化形,但说话还是很利索的。
那天部的修士忍着笑说道:“好,好,老先生,请问你来朝歌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