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2 / 2)
“不后悔。”
殷洪说出这三个字的时候,帝辛都很惊讶。
“为何?”他回到书桌后坐下问道。
“我为医者,或许救不下那百命,但他在我面前重伤我不得不救,便是后悔也无用,那便不后悔。”
“当真不后悔?”帝辛又尝试诱导性地问道:“要知道,你救了他,他可能会去继续杀人,为其他人带去无尽的痛苦。”
“但他也可能会因为我的善举而放下屠刀,孩儿不敢妄言猜测他的未来,但孩儿依旧会救他。”
帝辛沉默片刻,嘴角微扬。
“回答的好。”帝辛为殷洪拍手。
可帝辛没有说殷洪做的对,也没有说他做的错,仅仅是为他叫好。
“孩儿回答的可对?”殷洪又问道。
“凡事没有绝对的对错,你以医者的目光来看,这事你便做对了,可在那些受害者甚至那名犯人看来,你做的又不全对,甚至是错的。”
假如帝辛是一个罪犯,受伤躺在路边,一位路过的医者救他,他可能会觉得这个医者是傻子吧。
但对于那名医者来说,他人受伤躺在路边,他又怎么能袖手旁观?!
“殷洪,孤只说一句话,无论你做什么事,都勿忘本职。”
“那孩儿所说之事,父王可准?”
“孤准了,但云游四海还不行。”
帝辛的手指在书桌上轻点道:“吕岳、李平、赤精子等等,目前在殷商境内的仙家名医多不胜数,你且先去拜访他们,学有所成,再说云游四海之事。”
殷洪想了想,不解地问道:“父王,难道四海散仙都不如这些仙家吗?”
“四海之大,名医之辈也同样多如繁星,但要说最多的两处之地,一是天庭。”
帝辛的手指先是上指,随后又下指地面。
“二便是朝歌!”
天庭下手比较早,把三皇时期的那些名医全都挖走了,比如说马师皇、岐伯等,这些都是人族神医。
而朝歌的神医大多是仙家手段,应用更广,但未必有天庭那些神医懂人族。
“所以你又何必舍近求远,去四海之地寻找神医呢?”
殷洪似乎有些明白,他起身道:“原来如此,孩儿明白了。”
“另外,殷洪。”
帝辛有一句话也必须和殷洪说。
“刚才孤问你的那个问题,除了是试探你是否为合格的医者外,也是在试探你能否有能力继承皇位,孤只能说...不够。”
“孩儿明白。”殷洪本就没想参与皇位的争夺,他是次子,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
“父王,那孩儿先告退了。”
“嗯,退下吧。”
殷洪离开,帝辛看着他那小小的背影,微微摇头。
想要当人皇,心里可不能只有仁啊,仁和之道也为治国之道,但绝对不能只有仁和。
帝辛小声地喃喃道:“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法、重德、重能,古人诚不我欺呀。”
第一百八十六章:赚钱和花钱是社会经济的必然循环
帝辛前世看过那么多知乎编,啊不是,分享的故事,虽然没有亲眼见过,不确定故事的真假,但这些事却极大地开拓了他的眼见。
“人心不足蛇吞象,适当放放血也有益身心健康。”
他大手一挥,又从国库拨出一笔钱财,在朝歌建设一个医馆。
医馆建造的一切支出都由国库负责,包括招收医者的费用也算,也算是为殷洪提供一些帮助,但帝辛不打算免费。
免费是不可能免费的,‘不劳而获’的想法可不对。
假如真的日后出现付不起病钱、又确实病重的人家,他可以减免一些费用,但绝对不可能免费。
他必须要让天下人明白一个道理。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不然就等着以后经常出现贪小便宜,然后惹出大祸的事情频繁发生吧。
随着夏天过去,秋收也开始,大片大片的麦地泛着金黄之色,南方的水稻也成熟,又开始一年最忙碌又最开心的时光。
货车、马车在各大村庄里忙碌地运输着刚刚收割的粮草,经过地部平整的土地很适合运输,而这些粮草会再运到各大城镇内卖掉,赚取钱财。
今年依旧是减税的一年,百姓们收割的热情很高。
而一些没有在妖妖灵三部任职的修士学生,更是以气御镰,疯狂地收割着麦田,迎来乡亲们的一片叫好,呈现殷商特色的收割风格。
收割好的粮食要脱粒、晾晒才能储存长久,不然雨水一淋容易发芽。
这就不需要帝辛指导了,百姓们早已把种植粮食的方法记在脑海里,这都是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知识。
帝辛也不打算暂时改变农业的种植模式,避免粮食贬值,产量增长、粮食贬值受苦的就是百姓了。
粮价目前依旧平稳,再加上朝歌养殖需要少量粮食作为饲料,今年百姓又能有不少余钱改善生活了。
但不会留太久,因为经济只有流通性才能避免通货膨胀。
更别提殷商的大王现在也在想着法达成国库的支出平衡呢,他算是明白为什么明代为什么一直想远征却无法远征的原因了。
即便是殷商的大王,也不能没有钱啊!
而这个时候,鲁熊也回到朝歌,送来了一项捷报。
“大王,臣在书中所说的区域进行了搜查,终于找到了书中记载的作物。”
龙德殿上,鲁熊端来的盘中有红色尖锐物,帝辛看一眼就知道是什么了。
‘红色的尖椒,好耶,最常见的香料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