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节(1 / 2)
姬发听完,眉头直皱。
他本想只赈西岐的灾,怎么把其他诸侯国的乞丐引过来了?!
“他们为何来这?”
乞丐同样笑呵呵地说道:“大家都是来讨口饭吃的,听说西岐白送米粥,而且米粥量足,自然就都来了。”
姬发听闻,气不打一处来!
西岐的乞丐就算了,其他诸侯国的乞丐也来白蹭?
他望着那长长的队伍,心中百感交集。
‘全部赶走吗?不行,那样会背负骂名的,可也不能继续这样啊,乞丐的人数再增长下去,这西岐就要变成乞丐城了呀!’
做出的事和心中的预想结果不同,让姬发实在难受不已,心口都有些气闷。
那乞丐被打发走后,姬发当时就下达了一个命令。
他对着施粮官说道:“从今天开始,每天只施舍两桶粥的粮食。”
“可是公子,两桶粥不够啊,至少要四桶才行。”
“那就多加水,做成四桶的量!西岐没有必要养白眼狼!”
姬发是真的气急了,他就不信了,他堂堂西岐的二公子,难道连这群乞丐都治不了?!
你还别说,就他这个办法。
真治不了。
关于这种情况,帝辛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
【想要马儿跑,得给马吃草】
千里马跑的快,能耐大,就吃好草料。
普通马跑的一般,能耐小些,也能吃普通草料。
而不想跑又狂吃草的马,那还是早点杀了吃肉吧。
很多人可能会说这会不会很‘资本’,那只能说你们还不明白‘资本’的意思,资本根本不是吃不吃草的问题。
他是在马面前钓一个胡萝卜,让那马追着胡萝卜跑,想吃又吃不到,不想吃又钓着。
这才是资本。
第一百九十二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第二天,施粥官果然按照姬发所说减少了施粥的量。
乞丐们看着碗里只有小半碗的粥水,疑惑道:“这粥怎么变稀了呀?”
“是啊,昨天几乎全满呢,今天就能浮米了。”
乞丐们一时怨言颇多,纷纷找施粥官理论。
“这么稀根本吃不饱呀!”
“就是啊,不想施舍就别施舍,这么稀的米粥是米粥吗?这是米汤吧。”
施粥官也很无奈地叹气,这又不是他的决定,如果是他,他绝对不会给乞丐施舍的,因为他穷,他一月的俸禄就那么点,施舍不起。
谁让他家公子心善呢。
他按照姬发所吩咐地说道:“爱吃吃,不吃就走,后面还有人等着呢。”
姬发要的就是气走一些乞丐,免得他们继续在西岐城吃公粮,现在已经临近春天,气温也开始回升,不会再饿死人了。
果然有部分乞丐见到施舍的粥水变稀后便离开了,但也有部分乞丐依旧留着,反倒是保证米粥的数量足够施舍。
姬发远处的茶馆看着这一幕,也是点了点头。
“这样才对。”
他施舍米粥是做善举,但绝对不是让这些乞丐拖着西伯侯和西岐的后腿。
“也就是我心善,只是逼走你们,换做朝歌的那位暴君,怕不是活活饿死你们!”
这话他倒是真说对了。
如果是帝辛,他真的会放任这些乞丐活活饿死的,不是他残暴,而是他真心瞧不起那些混吃等死的人。
就算乞丐,找到一个人流量大的地方,不多讨要,一钱一钱的讨要,一天讨个几十、百余钱问题也是不大的。
至于那些偷东西混日子的乞丐,人家缺少教育路走歪了一些,可至少会一门技术,将来有机会转正。
可有些乞丐四肢健全、头脑清醒,却躺在草堆里,饭不白送到嘴边就不吃,整天骂人皇不作为的那种乞丐,这种人救了又有什么用?
连老鼠都知道储备过冬粮呢。
所以帝辛选择不救,朝歌城遍地都缺人,饭馆缺人、秀坊缺人、医馆缺人、工地缺人、妖妖灵三部更缺人,缺的都不是人才,只是缺人。
哪一个工作都够过活,加班都有工资,不逼迫全靠自愿,转正还有官员待遇。
说了这么多,依旧是一句话可以总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连渔网都拿去卖钱,而不是拿去捕鱼的人,这种人饿死都不亏。
至于施舍更不可能,帝辛是殷商的人皇没错,可国库全拿来分给其他人,最多也就是一人几百钱而已,随后的国库空虚带来的问题可就是一个国家的问题了。
姬发还是不够明白这个道理,他以为乞丐会记得他的好,乞丐当然会记得他的好,因为他们吃饱了。
可若是他不让他们吃饱呢?
那自然就是恨了。
“姬发公子太抠门了,明明住着那么堂皇的侯府,却连小小的米粥都不舍得施舍!”
“就是就是,亏他还是西伯侯的二子。”
“越想越气!简直不把我们当人看!不行,我忍不了!”
乞丐们在破烂的房屋里群居着,相互照应,他们觉得乞丐是一类人,而姬发和他们不是一类人,当歧视和被歧视产生后,矛盾就很容易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