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节(2 / 2)
男人道,“是国内出什么事了吗?”
赵擎天沉默了一会,说道,“我也不知道。但是应该是有些危险。”
电话那边的那个男人,明显是赵擎天非常器重的儿子。
所以, 面对自己儿子的询问,赵擎天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解释道,“你记得, 我这一年,一直在和陈氏集团开战吧?”
听到赵擎天的话,电话那边的男人不由的笑着说道,“这哪是开战啊。不就是单方面碾压吗?”
“赵氏集团都退出国内市场了,在国外发展了,他能造成什么威胁?”
赵擎天呵斥道,“糊涂!”
“我一开始也是和你一样的想法。”
“但是,我今天一细琢磨。觉得事情不对。”
“如果陈言真的被咱们打败,决定退出国内市场,那么他为什么不关停国内的公司?”
电话那边的男人不由的迟疑了一下,说道,“也许是因为还没来得及吧?”
赵擎天冷哼道,“他在国外搅风搅雨可有一年了。”
男人,“那....可能想留个念想?”
赵擎天,“他集团旗下的七八家公司,这一年都没有出什么项目和作品,但是却连一个员工都没有裁撤。”
“为了留念想,就每年烧那么多钱?”
“他是在做慈善吗?”
说到这,赵擎天斩钉截铁的说道,“他就从来没有服输!也没有想过放弃国内市场!”
“最大的明证是,至今为止,他的总公司还在国内,而没有迁到海外。”
“至今为止,还是国内的公司控股海外。这是一家真正想要面向全球的公司的作法吗?”
“他一定在国内还有后手,然后这一年在国外的布局都是在迷惑我,想要趁我不注意,给予致命一击。”
听到赵擎天的话,电话那边的男人也不由的被惊到了。
他道,“陈言....的心思真有这么深沉吗?”
赵擎天“嗯”了一声,然后有点感慨的说道,“那可是这几年最年轻也最成功的富豪啊。”
男人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我知道了,爸。我这就把钱转到港城。”
说到这,他顿了顿,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又问道,“可是爸...陈言在国外那么强,你有没有想过,咱们的钱放在国外更不安全?”
赵擎天冷冰冰的说道,“不会。”
“你要知道,国外至少是保护咱们的私人财产不受损害。但是国内......呵....”
他的话没说,但是电话那边的男人却都懂。
在国内的话,有时候也许动用一下关系,就可以让私人财产换个人。
这种巧取豪夺的事,赵擎天起家的时候没少做过。
男人自己有印象的就是,曾经赵擎天发现了一家小公司生产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产品,一看就很有市场。于是想要去收购。
结果却被对方毫不留情的拒绝。
于是,赵擎天一怒之下,直接打了几个电话,让人找了个由头把那个公司的老板给关了起来。
关了几年以后,等老板出来,那家公司已经变成了个空壳,公司的相关专利和产品全都被转到了赵氏集团的名下。
那个小公司的老板简直是悲痛欲绝,打官司,上方。但最终都没赵擎天给压了下来。
虽然这些都是在十几年前,各种监管还不是很健全时候发生的事,但是这也说明了国内一些事情的本质。
所以,当发现对方好像在国内还留着底牌的时候,赵擎天想要外逃也就不难理解了。
想清楚以后,男人又问,“爸。那这笔钱转到港城以后,放到哪里?”
这次赵擎天几乎没有犹豫,就说道,“放到咱们那个原油基金里去。”
“记得设置优先级资金。”
“那个基金是我专门找人设计的,100%不会亏损,只会盈利,里面存的那些钱是我和你那些叔叔伯伯的退路。”
第604章 赵擎天的覆灭
而像一些24小时交易的金融公司,却都留了人值守,一些金融公司的高管也全都密切关注着金融产品的动向。
只有赵氏集团的原油期货基金,不仅下了班,而且连权限都锁掉了。
之所以他们敢这么做,主要的原因其实是职责、想法,和普通公司不同。
一般的金融公司是面向大众,面向客户,所以对于盈利、风险等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而这家基金公司其实只是赵擎天的私库,没有业绩压力,又有着科学和稳妥的金融数学模型,风险也非常的低。
这些年,都没有产生过多大的亏损。
就算是原油期货砸到了手里,大不了买下来,然后运回国内,让赵氏集团以市场价,或者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买单……
这都不是问题。
所以,有着这种保险,他们也都更加的懈怠。
但是人类最可悲的就是,每一次当惨剧发生时,才会后知后觉的发现原来以前所有的经验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都没有作用。
20点多,港城和内地正是夜生活开始的时间,镁国那边却刚刚到了凌晨。
21点,22点,镁国各个部门,还有各个公司开始上班。
22点30分,镁国能源信息总署召开了临时发布会,然后披露了一系列的数据。
按照他们披露的数据,镁国原油的库存储备,较上周增长了3000多万桶,镁国的原油库存(不包括国家的战略石油储备)已经连续20个周正向增长。涨幅屡创新高。
而相比之下,原油的库存仓储的占用率却一路攀升。
已经从低谷的23%攀升到现在的67%。有了一定的仓储压力。
而因为现在世界局势的动荡,加上国内经济颓势导致的原油使用率的降低。
他们预期原油的仓储压力可能会持续增高,很可能会在10-15天左右,达到95%以上的压力警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