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回京(2 / 2)
密报是曹少钦送来,其中写道,杨延昭已经在边关病逝!
这次辽军大举进犯,杨延昭挂帅御敌。但是谁知,在边关忽然旧病复发,病情危急。
之前已经上奏,让朝廷另选帅才替换。但皇上听信谗言,并没有这么做,只是派去御医,让杨延昭继续坚守。
试想,边关环境恶劣,西北又是苦寒之地,哪里是养病的地方?而且边关战事密集,军务繁重,杨延昭作为元帅,难免劳累心神。
如此几个月之后,杨延昭终于支持不住,病死边关!
“杨元帅……呜呼!”
怔了半晌,包拯忍不住悲呼落泪。
杨延昭一死,大宋再失一忠臣良将。而且可怜杨家将满门忠烈,如今天波府只剩满门孤寡!
“……杨元帅啊!”
悲痛半晌,包拯又是一阵内疚。
这次杨延昭挂帅,虽是为国为民,但却是包拯促成。如今杨延昭病故,包拯怎么能够心中无愧。
“万幸。”
杨延昭已死,实在是天大的噩耗。
但密报之中,还说了另外一件事,让人稍微慰藉。
杨延昭一死,边关群龙无首,本是辽国大举进攻的最佳时机。但是谁知,非但没有如此,反倒撤军,而且极为匆忙。
“看来李靖已经得手。”
虽然不在边关,但一切尽在掌握。
算算时间,李靖率领十万包家军,早已到达女真。这次必定是他联合女真,袭击了辽国后方。辽国后院失火,这才不得不匆忙撤退。
杨延昭虽死,但边关未失,大宋子民无虞,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队伍暂时停顿,包拯撮土为香,遥遥祭奠杨延昭。这才收拾心情,继续赶路。
接下来一晃数日,中间再无波折,一行人终于赶回开封!
“大人您……”
开封府中,看到忽然风尘仆仆回来的包拯,公孙策不禁一阵意外。
这次代天巡狩,虽然只是走走过场,但怎么也得小半年时间。这才两个月,怎么就回来了?
“展护卫!”
“在!”
顾不上解释,包拯直接转向展昭,沉声喝道。
“你亲自带人,拿曹景庭上堂!”
“是!”
展昭这才刚下马,也不顾不上休息,领命点了两班衙役,就要前往国舅府拿人。
“启禀大人!”
正在这时,忽然有衙役匆忙跑来,禀报说道。
“国舅爷来了!”
“哦?”
包拯一怔,接着嘴角冷笑。
“是哪个国舅爷。”
“是二国舅曹景庭。”
“他还敢来开封府!”
包拯登时脸色一冷,沉声冷喝。
“他来作甚!”
“回禀大人,他来……”
衙役也是一脸不解,张了张嘴这才说道。
“他说来投案自首。”
“嗯?”
方才还怒不可揭的包拯,一听这话,也瞬间愣在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