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城楼之上(1 / 2)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开封,俘虏徽钦二帝,以及大量皇室、嫔妃、朝臣,总共三千余人,京城公私积蓄也被洗劫一空,史称靖康之耻!
如今四国联军,八十万兵临城下,相比历史上的金国,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赵祯已经被俘,城里还有一赵构,刚好顶徽钦二帝的坑……
“如何是好?”
大军围城,皇宫之中一片混乱,一阵争论之后,眼下唯有三条路可~走。
一是降,打开城门,君臣出城投降,听凭发落。大宋各地还有兵马,只是一时无法调集,考虑到这点,也-许不会将大家怎样。
二也是降,但不开城门,而是派使臣出城谈判。称臣纳贡,从而使对方_退兵。
三是战!死战不降!
按照赵构的意思,当然是第二种方案,第一、第三种危险系数太高!毕竟他才刚当皇帝,可不想现在就死。
但包拯早有言在先,大宋不需要一个投降的皇帝!
此时赵构全仰仗包拯,既然如此,他还能说什么?
“包卿,朕可就全靠你了!”
册封完毕,赵构看着包拯,满脸的殷切以及紧张。
赵构虽然刚当皇帝,但包拯能力如何,早有耳闻。如今八十万大军围城,群臣束手无策,也就唯有指望包拯。
“定不负皇上所托!”
包拯领旨,接着转向群臣,一声大喝。
“诸位大人,众将士,随包拯登楼迎敌!”
半个时辰后,开封城楼之上。
包拯站在中间,旁边是新君赵构,其余大臣围绕身侧。凭高观望,四国八十万大军,整齐排布城下,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边际。
“这这……”
赵构已经下旨,又有包拯威慑,刚刚强行打起精神的群臣,但看着这一幕,不禁又是一阵头皮发麻,一个个满脸难色。
仅凭城中四五万人,面对八十万大军,如何守得住?就算包拯再有才干,也不是神仙,又能有什么退敌良策。
“包卿……”
赵构站在一旁,吓得脸色煞白,越发紧张的看着包拯。要不就降吧,这句话已经到了嘴边。
“皇上安心。”
但还没张嘴,包拯已经先开口。
“那就靠包卿了。”
看看包拯严肃的脸色,赵构哪里还敢多说半个字?
片刻之后,包拯上前一步,站在城墙边上。
“我乃开封府包拯!”
居高临下,目光巡视四方,视八十万大军如无物,吐气开声,大喝道。
“泱泱大宋,秉承天命,尔等蛮夷,岂可造次!如今新君登基,乃是天命所在,尔等还不退兵!”
轰隆!
包拯话音刚落,忽然晴空一道霹雳。
下面八十万大军,原本人喊马嘶,一声炸雷之后,瞬间鸦雀无声。方才不禁有种感觉,仿佛苍穹俯视,自己变得渺小如同蚂蚁,忍不住瑟瑟发抖。
“天命所在……”
士兵们脸色煞白,心说大宋难道真是天命所在,并非他们能来的地方?
天威之下,不管何人,也不管都少人,尽皆俯首!
“诸位。”
直到片刻之后,大军阵前,李靖环视萧天佐等四国将领,笑着说道。
“如今包大人无恙,我们也可以撤军了。”
“正是这话,本帅就可以回去向公主复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