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节(2 / 2)
杨逍可以证明,这的确是从圣火上引燃的……
不过圣火引燃的火炬,还是圣火吗?杨逍不知道,教义中也没写,在王振做教主之前,也没人打过这种鬼主意……
随着“火炬手”杨逍,举着火炬走在前面,王振和韩林儿一边说着什么,一边走在后面,旁边的几名五行旗众也早就排练好了,拿出锣鼓敲响喊道:“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义军中的信徒们,听到这声音,一个个被感染,忘情的跟着喊了起来“……为善除恶,唯光明故,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圣火经的开头连续在义军中响动起来,震耳欲聋的声音,令王振不得不和韩林儿耳语起来。
进到了应天府,王振还婉拒了先进行接风宴的请求,而是要先在应天府,在义军面前,为韩山童致悼词。
“教主,这……我们没有准备这些,集合义军、准备高台也需要时间,不妨等明天吧。”朱元璋突然说道。
王振饱含深意的看了他一眼,刚刚已经都自我介绍过了,况且这么标准的鞋拔子脸,即便不介绍,王振也猜得出他是谁。
“万事都要现准备,岂不是贻误时机?朱将军说是吗?”王振似是而非的问了一句,就是要打个措手不及,哪能给你们准备的时间?
之后不待朱元璋回答,便转身和韩林儿打了声招呼,之后稍一踮脚,整个人好似一片鸿羽,扶摇直上、中途全然不需借力的,便飞上了数十丈高的城楼!
即便是杨逍等武林高手,也不由得惊若天人,这等轻功见所未见,这也是借了“福利”的光,否则单凭自身真气提纵,王振虽然能上来,但也要在城墙上借力几次。
其他普通义军见了,自然更加在心中横添崇拜之情。
看着周围士兵的样子,朱元璋心中一片阴沉,暗道这次很有可能是引狼入室了……
第264章.264双重震慑
王振初一抵挡应天府,先是“使诈”逼跪义军中老将,之后又用传递“圣火火炬”和齐颂圣火经的方式,勾起义军中明教信徒的信仰。
最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如同飞仙一般,直上云霄、立于城楼,开始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悼词”。
本来见到王振此举,还有人心中暗笑,轻功高就了不起?站的那么高,鬼才听得到你说什么!
谁料王振吐气开声,声音之高亢雄厚,竟是横传八方,城门附近的士兵,只觉得教主是在自己耳畔低语一般。
王振还不满足,再次振了振声,这次却是用上了“福利”,周围空气,不需王振做什么手脚,便自发的与王振的声带发生共振。
瞬间应天府上下,无论是城中百姓,还是军营中的义军,却都能够听到王振的声音,而且无论远近,都不觉得模糊、也不觉得震耳,都好似教主陛下就在自己耳边轻语一般。
今日之后,就算是原本并不信仰圣火、信仰明教的百姓、义军,也都各自供奉起圣火来,为日后圣火使者入驻,赢得了基础。
原本那些不满受制于明教总坛的老将,也都带出了平时府上豢养的江湖客卿,不过这些人本就是二、三流的货色,此时见到王振的轻功和传音手段,整个人都吓傻了,哪里还肯听主家的话,去弄什么下马威?
王振的悼词,前面还算是规规矩矩,将韩山童生平事迹,一遭遭的夸了一遍,不过言语之中,却一直暗示韩山童是在为明教服务、为明教分忧,好像从来没有与总坛断绝联系过一样。
几名老将虽然不满王振的说法,但是奈何他们确实一直利用着明教的民众基础,在名义上也一直对信徒宣称,红巾军是明教的义军,现在竟无法反驳……
使得义军士卒对明教的印象更甚,更加清晰的知道,自己是谁的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