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节(2 / 2)
王振的“恩威并重”是什么?简单的很,跪地者免死,不降者有林士弘绝版手指、耳朵等珍藏品奉上,还不降者黑红龙剑伺候!
最后说降一批、威胁一批,打服一批,虽然豫章守军各具心思,并非真的摇身一变成了楚军。
但是王振也利用“梵我如一”,精准的把握每一批豫章守军的心思,毕竟这时的军队,普通士兵几乎没什么想法,军队的心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将领的心思!
王振也正是靠着几支豫章守军之间不同心思,令他们互相钳制,分明都是对王振口服心不服的,但是却互相以为其他人是心向王振、至少也是内心动摇的,因此而不敢轻举妄动。
竟是被王振凭借分发采自林士弘身上的纯生态纪念品,以及这还有口气的人质,便暂时控制了豫章城!
如果是仅此而已,自然治标不治本,除非西楚军马上兵临城下,否则只要几支豫章的军队通通气,很可能还是会统一战线、对王振刀兵相向。
这个时候就到了徐三友等人戴罪立功的时候,此时掌握在阴癸派弟子手中的三营人马,虽然也远远称不上如臂使指,但是比豫章守军值得信任些。
以靖北军的三营人马,监管豫章守军所为,严控豫章守军将领相互传信,加上王振暗中下令潜伏在豫章的锦衣卫不时散布谣言,令豫章守军的几名统帅互不信任,只得暂时听命于王振。
虽然如此勉强的“听命”,几乎没什么战斗力,但是王振也不需要他们有战斗力,只要牵制住他们即可!
同时向前线传递消“林士弘已被活捉、豫章军尽降”的消息,之后等着西楚的镇南军、征南军一路打进来,接收豫章……
第605章.604来吧做我的儿子吧
“寇帅,已经确认消息,前方的敌营真的已经空了,没有发现埋伏的迹象!”
“传令,全军追击……驱赶为主,不以斩首论功!”
听到手下的来报,已经知道王振潜入到豫章城的寇仲,自然能猜到为什么南越军一夜之间,开始崩溃起来,故而既放心追赶,加速其军心的崩溃,同时因为直接招降的可能性很高,所以也不以杀伤为目的。
另一线作战的虚行之,同样得到了消息,两路楚军以一天数十里、几乎是无障碍行军的速度,向前推进着战线。
直到八天之后,在两线楚军已经逼近豫章的时候,才再次遇到有组织的反击。
看来是有些顽固分子、或是“另有打算”的将领,开始无视豫章的情况,自作主张的反击楚军了!
然而这也在寇仲与虚行之的预料之中,在发觉南楚军的后撤速度变化之后,便一直小心防备着。
使得南楚军的埋伏战并没有成功,双方战力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南楚比对西楚,国力本就有本质差距,军队的战力更加相差弗如,而南楚的几名都尉将军,决定“放弃”林士弘而自立之后,更是一面派兵围困豫章,劝说豫章守军反戈一击。
另一面准备伏击在他们的预料中,正志得意满的西楚两路大军。
如此一来,分兵在所难免,原本便不是西楚两路大军的对手,唯一的机会便是伏击战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之后将孤军深入的西楚军打散,至少在短时间内,令对方失去战斗能力。
只要争取到时间,等到豫章城破,能够抓住那位大胆的西楚皇帝,到时南楚军的几名将军都尉,无论是待价而沽、还是自立反攻,便都进退有余了。
然而他们的期望想要实现,必须有两点条件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