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节(2 / 2)
小可汗突利和高句丽的盖苏文,基本是刚刚行军到玉门关下,便遇上了颉利狼军的溃军。
突利收编一番之后,立刻打马原路返回!
一来是摄于楚国兵锋,不敢轻易入关与其交战,二来颉利一死,东突厥、乃至整个草原,都将重新洗牌,突利也决定先去吃下眼前这杯羹。
井陉关之战后,李靖率领的楚军,虽然折损过半,但是楚国的威名,却是震慑四海。
原本觉得已经事不可为,想要投靠突厥的北方诸侯,都是舒了口气……
短短半年之内,楚国接到降表无数,甚至包括突利部、高句丽国在内的塞外势力,也纷纷向楚国派遣使者,在王振面前大骂颉利无耻,并且申明自家与中原、与楚国,一向是抱着友好、互利的态度云云……
窦建德更是在井陉关之战后,王振还没有离开河北的时候,便敬告大夏群臣百姓,河北夏国自此并入大楚,窦建德则是被封为夏国公、河北道大总管。
大夏原本的官员,则是大部分都被王振迁入南方任职,之后又从楚国之中,遣人填充河北职务。
一时间楚国不但占据整个南方,而且河北、大半个山西、小半个山东,也已然并入版图。
如果说击溃了入关的突厥之后,楚国的声望大涨,那么李唐的行径就令人唾弃了。
李建成竟是招降了部分原本占据了他的老巢、刚刚在山西胡作非为过的突残军!
在颉利死后,打着李氏也有突厥人血统的旗号,虎口夺食般的在楚国手中,抢回了小半个山西,原本山西一带的突厥狼军,更是见突围出关无望后,被李唐收编。
虽然夺回了小半个山西,又收编了上万突厥铁骑,不过李唐的声望却是有减无增,甚至有地方官员封金挂印而走……
因为大楚分军河北,而令西秦短暂的苟延残喘,但是井陉关之战半年后,稍微缓过气的楚国,也再次发力,直逼秦都冠军。
李世民无视慈航静斋的反对,开门投降,获封秦侯、蛰居南地,麾下文武除了长孙无忌外逃,其余者皆降楚。
同年李唐在巴蜀东川守将,与楚国暗通而降,李渊发现时岭南军已然入驻巴蜀全境。
井陉关之战后一年,天下诸侯负隅顽抗者,仅李唐一家……
以梵清惠为首的“伪慈航静斋”,再不要脸,也不愿意和为天下人唾弃的李唐合作,只得封山不出,梵清惠辞去斋主之位,却没有另行指定传人。
一定程度上,算是默认了大楚所封师妃暄为斋主的传承合理性。
王振在井陉关之战后,却是“修身养性”,没有再做什么御驾亲征之类的事情。
在竟陵好生将元神境界巩固了一番,黑红龙剑已然祭炼完成,其他几道飞剑,也已经初见雏形。
还在“天魔之变”的状态下,从师妃暄手中,“窃取”了慈航剑典,不但令飞剑威力再度强化,而且至此大唐世界的任务物品,唯有一统天下后的“新朝玉玺”一件尚未获得!
又半年,长安城破,李渊、李建成、李元吉自绝于人前,李唐宣告覆灭,楚国完成一统大业!
同年傅采林在弟子的牵线下,亲至洛阳,与王振见面,代表高句丽欲要与楚国结定互不侵犯之盟,然而王振的据(shi)理(li)力(xie)争(po)之下,终究名义上向楚国称臣为附属之国。
大楚一统中原的第二年,出兵塞外,扶植粟末人割据,建立渤海国,建国仪式上渤海国国王大祚荣宣誓永为大楚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