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节(1 / 2)
随后,咸阳城中,有人振臂高呼:“为吕氏右袒,为赵氏左袒。”(秦国王室,是嬴姓,赵氏)
这人名为周勃,是昔年护送年幼的秦王政与其母赵姬返回咸阳的功臣之一,也是昔日子楚为登基前的门客,更是外人眼中,吕不韦派系中的中流砥柱。
就是这样一个外人眼中吕不韦的私党,在咸阳城中大声喊出了骇人听闻的话语。
更让人惊恐地是,响应号召之人,多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权贵、政客、军人、农夫、工匠、商贾……叛乱,或者说清君侧在整个秦国上上下下爆发。
这场风波还未等被引起动乱,就以摧枯拉朽地姿势,推平了一切反抗之力。
上一刻还是权倾朝野的权臣,下一刻吕不韦就做了阶下之囚,与他勾结的大多数权贵、官员以及将领尽数被镇压。
等到对这一系列变化,而感到不可置信的吕不韦,昏昏沉沉地被人从监牢中带出,踉跄地来到王宫大殿之上时,愕然地发觉有许多熟人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在这其中,有与他一同被下狱的,有将他关入监牢的,还有许多他本来以为是自己人的。
韩信、周亚夫、卫青、霍去病、荀彧、贾诩、郭嘉、周瑜、庞统、孔明、仲达……吕不韦瞪大了双眼,不敢相信地看着这些人。
而后,伴随着一声钟响,这些吕不韦眼中的“叛徒”,恭敬、肃穆、庄严地屈膝半跪而下,挺直腰杆,拱手抱拳,朝一个穿过他们中央,一步一步走来,最后转身端坐在王座上的少年天子,行礼
——“臣,参见陛下。”
他们的言语中,没有丝毫的作为,也无半分的虚假,只有一片让吕不韦颤抖地狂热。
在群臣的供奉之中,年少的秦王身上,所展露出来的气质,与其年龄和外貌截然不同,气吞万里如虎,让吕不韦整个人如同陷入了最可怖的梦魇。
而迎着他失神的目光,王座上的少年天子,似笑非笑地开口道:“仲父,你没有想到的,是朕吧!”
“一个在你眼中,不过是一十三岁的无知孩童,毁掉了你的努力和付出,让你的梦想尽数化为了泡影……感想如何?何不说来听听,朕其实挺感兴趣的。”
……
公元247年末,秦庄襄王之子,年仅一十三岁的政即位,一上来就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擒下了吕不韦,废其秦相之职、剥其文信侯封爵、收起封地。
并以谋害君父、密谋作乱、祸乱宫闱等等罪名,将其押解而下,秋后问斩。
同时,还将与吕不韦有私通之嫌的赵太后,强制迁到雍地居住,终其一生不得返回咸阳。
等到其余六国终于收到了秦国天变的情报后,整个秦国上上下下已皆被嬴政控制。
而这台已经生锈、迟钝的战争机器,也在秦王嬴政的意志下,再度轰隆作响的开动了起来。
在一阵慌乱过后,魏公子信陵君再次合纵燕、赵、韩、魏、楚五国联军进军函谷关,暗中更是派遣死士潜入咸阳,试图解救被关押的吕不韦。
但是,就在五国联军开拔至函谷关外时,天降流星砸在了数十万大军头上五国联军头顶上,使其彻底溃败,而信陵君更是被当成砸死。
随即,似早有准备的秦军,杀出了函谷关,在步坦协同、空中支援、高达骑脸等等尖端战术的一波流下,轻易地打蹦了五国,先平三晋,再灭楚燕,最后一路F2A兵抵齐国门前。
一年之后,六国一统,始皇登基。
这一年,一场规模壮观的流星雨,划破了夜空,一头栽在了西域之地,轰隆轰隆地点燃了大片烟花,冲天的火光和烟尘,移平了不知多少山头。
隔年,始皇下令,书同文、车同轨、取消谥法、废除分封、改行郡县,又将所有六国遗留贵族……用大型空中载具将他们全部装起,然后空运到西伯利亚种土豆。
没错,丢到西伯利亚种土豆,就是这一次始皇对这些六国遗老遗少的处置方法。
“朕这是废物利用,免得这些废柴,又给朕搞出什么幺儿子来,朕可没那么多功夫赔他们玩弱智的政治斗争。”
在处理完了这些渣滓过后,始皇重新化为仙人之躯,动用心灵之光深入被封印在山河社稷中的永世秦国,在这一世21岁之时,将整个人知统合真国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