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节(2 / 2)
“你有没有做什么抢救的措施?比如打电话报警或者拨打急救电话,又或者尝试打开车门救他没有。
“为什么?”
“因为我不想那么做。
这次讯问越来越诡异,董警长和刘警员产生了一种正在和机器人对话的错觉。
无论问了什么,封准都能很快进行回复,并且回答得非常正规工整,只回答提出的问题而不会做出额外的回答,听说过吐真剂或者催眠吗?此时的封准就给了两位警员这么一种感觉。
意识到王源虎这边已经问不出什么东西了,董警长将话题转到了另外一方面,也就是青峰市的劫车自杀案。
当时国安局攻击了一栋公寓,抓到了工茶和周天舰两人,这两人在送医途中被劫走,随后劫车者自杀。
虽然觉得王源虎的案子和罪犯自杀系列案没有关联,他还是多问了几句。按照惯例先问了当时那个时间封准在做什么。
SF
“在吃饭。”
“有不在场证明吗?
董警长又问了其他自杀案的信息,同样没问出什么。相比于王源虎案的坦白,封准对其他案子的回答多是不知道、不清楚、不了解的不配合态度。
但这也没办法,这个国家的部分司法略微偏向于人权。公检法需要证明一个人有罪,那么这个人才会被判有罪,如果无法证明一个人有罪,那么此人就无罪。所谓宁可放过、不可杀错就是指的这种。
如果无法确定封准有罪,那么他就是无罪的。无论他的态度多么恶劣,多么不配合警方的讯问,那都不构成犯罪,警方最迟24小时要放人。
这次讯问持续了6个小时的时间,董警长拿出笔录让封准签字,封老头则是慢悠悠地看着笔录上的记录,拖了两个小时才签了字。
签字了可不代表就会放人,他被关了起来,做为杀害王源虎的犯罪嫌疑人。
情况对董警长这边非常不利,他们只能确定封准把车开到了案发地点,从口供来看,封准还故意见死不救,但他的见死不救不构成违法。二这是个道德问题,而不是法律问题。
第39节 欲求
由于没有证据证明王源虎是他杀,也没有办法证明封准犯了罪,再加上他的律师到了,这种在违规边缘执法的行为被制止。
“我们很快还会见面的。”临走前,封准朝着一脸不快的董警长严肃认真说道。
“我也相信我们很快还会见面。
董警长有那么一种感觉,他觉得眼前这个老头肯定有问题。此人淡定得不像话,不是市井小民能有的气场,而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看着律师将封准接走,他再也憋不住内心的那股火气,狠狠将手机摔到了地下,这个手机才刚买几个月。
自从被调到28线城市青峰市以后,他遇到的不顺心事越来越多。毕业于知名警校的他本来应该在这个年龄段和其他同届优异毕业生一样至少该在省部工作,最差也该是一个二线城市的警长,t不是28线城市的警长,并且这个市总警长的职务还是上次恐怖袭击事件后升上去的。
回忆当初,他在当初可是以第三名毕业的,而那些前十的早已混到二线或者一线的警长职务,当初的第一名和第二名甚至已经到了 省部或者京城,唯独董警…仿佛被上边的人遗弃了似的。
现在他迫切想要做点成绩,让别人注意到自己,否则再过些年就要退休,那个时候就再也没有机会升上去了。
SFA
所以,他将几乎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手头现在的案子上。名这个罪犯系列自杀案肯定不是单纯的自杀案,必定有什么问题,他的直觉告诉他,这是个大好机会,有可能是自己最后一次爬 上去的机会。
尤其是看了国安局的资料,后…那些资料深深让他心醉,他确定这就是天赐良机了。
青峰市的那一起恐怖袭击不是小事,而是某个组织所为,并且这个组织发展很庞大,到处都有他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