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1 / 2)
“与此同时,水渠挖通,一路连绵贯穿江南,再汇入至东海。沿途以来的百姓,再也不用担心农田浇灌问题,收成也可大幅度增加!”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突然就收敛起来了。
取而代之的便是一脸严肃之色。
他至始至终,都不会认为,陆延能够有着解决的方法。
一个少年,如今的表现已经称得上是妖孽了,他同朝中大臣商量不知道多少次,却依旧没有头绪。
如此年纪的陆延,怎么可能比得上他们这么多人。
一开始陆延那些中规中矩的发言在他看来,才算正常,妖孽还是要有个限度的。
存着考校心思,只是想要看看陆延天赋究竟如何,所以带着笑意,并未放在心上。
直到现在,陆延的话让他再也淡定不了了,更是如同晴天霹雳般,彻底劈开了他心中的阴霾。
眼前一亮!
为何自己没有想到这种办法。
挖通水渠直达大运河,并非是普通的那般,而是贯彻整个江南,这绝对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大工程。
耗时耗力,更要花费无数钱财。
李世民何等人物,思考片刻之后,就发觉这般行为,当真可行。
不但可行,如果实施成功,有着极大的概率能够将水患给彻底解决,即便解决不了,也可以减轻无数倍。
还可灌溉往来的农物。
百姓收成一直不高,最大的原因除了天气,害虫之外。
那便是灌溉问题。
他们打水极为不便,水车、沟渠那也只是手握金钱无数的商贾人士,才建造得起。
寻常百姓,哪里负担得了。
经常为了水源,两座村子打得不可开交,都是常事。
如若将这些都交由国家来办呢,不仅水患得以解决,更是大大提升收成,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充足。
大唐何愁不兴盛?
“杨广可开凿大运河,我为何不能挖通水渠?”
李世民心中顿时激动起来,这事情做成了,乃是造福天下百姓的事情,功德无量。
他更是足以记载进入到史书之中,受后人崇仰。
李世民看向陆延的眼神,顿时变得复杂起来,他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眼前这个少年了。
光是妖孽,恐怕已经不足够。
诗词绝伦也就罢了,这般办法,他又是如何思考出来的?
李世民有些庆幸......自己亲自主持这次监考,如若不然的话便要同这般奇才擦肩而过,那是何等憾事。
不过他也并非等闲之人,很快就冷静下来,脸上始终都是淡定如初,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来。
语气却不禁变得有些急切起来:“那.......流民,又当如何处理?”
刚才所说的,只不过是解决水患。
可这些流民,数量极为庞大,足足有着上百万。
想要解决他们,哪里有着这么容易的事情。
李世民看向陆延,目光之中,竟带着些许期许,希望能够从他这里找出解决方法。
陆延淡淡一笑道:“流民,就越发简单了,只需以工代赈!”
PS:第七更到,评价票和打赏,都只差一点点了就可以加更了,不知道有没有兄弟愿意投一点的,只要有,立马加更!
第八章:有此一人,可抵挡千军万马!【新书求收藏】
“以工代赈?”
李世民皱起眉头,有些不解,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子的词汇。
身旁那些大臣们亦是面面相觑,没太听明白陆延话语之中的意思。
陆延见状,当即笑着说道:“想要解决流民,就必须让他们恢复到以前的情况,无论是农耕还是小贩,至少能够安居下来。”
“可如今........水患导致他们家破人亡,哪里还能安定?”
众人点点头,这才是最为基本的问题。
除了赈灾,尽量缓解,依靠着时间来磨平这些,他们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的法子。
陆延又道:“那些流民们,肯定也不想要维持着这样子的生活,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他们每次涌入,都是几十万的数目,对于县城来说,也是极大的压力,不仅拿不出那么多赈灾粮来,还会影响到县城正常的运转,遭受到那些百姓们的排斥。”
“流民们犹如无根之萍般,四处飘浮着,却始终找不到落脚点。”
李世民闻言,神色有着些许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