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玄幻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一千零八章 调军(上)

第一千零八章 调军(上)(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开局一艘巨像骑脸 重回我爸当校草那几年 网球:快人一步 今天开始给主神打工 全民游戏制作人 重回过去从放牧开始 西周长歌 楼上楼下 特种兵:开局营救女将军 和离后,替嫁医妃带崽宠冠全京城

<b></b> 府衙后院,胡应嘉默不作声听着王本固高谈阔论,一旁的几个书生时不时恭维几句,话里话外对随园颇多鄙夷。

胡应嘉瞄了眼最不要脸的那个……此人是范大冲,宁波鄞县人,早年入南京国子监,但科考连连落榜,如今归乡打理家族庶务,其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天一阁的创立者范钦。

嘉靖三十六年,通商初设,本地豪族对府衙收缴税银很是不满,最典型的就是慈溪袁家,为此钱渊不惜撕破脸皮将袁家一艘大船在出海口处击沉。

而鄞县范家也是如此,为此在之前的四年内,范家一直没有被允许参与通商事,至少没有直接参与。

为此,范家和唐荆川、孙铤、钱渊都不合,上一次王本固来宁波闹事,范大冲就主动请缨,王本固对其颇为优容。

而这一次,王本固对范大冲有点冷淡,原因很简单,两个月前,范钦被调入南京,出任南京兵部左侍郎。

靖海伯汪直复叛,两浙倭患再起,如果无重臣奉命南下,能承担重任的只可能是浙江巡抚、浙江巡按,当年这两个位置和浙直总督并列为东南击倭三大巨头。

而王本固在徐党内部的地位是比侯汝谅高的,但还有一种可能,北京那边无重臣南下,而是以南京兵部率军进剿,考虑到年龄和履历,南京兵部左侍郎范钦是最有可能的。

王本固将一群士子送出去,回首道“天宿提议,大营设在镇海县,还需克柔襄助。”

“那自然是义不容辞。”胡应嘉笑着说“已经挑选过了,最适宜的是两处,一为对岸金鸡山脚,不仅有招宝村等三四个村落,而且地势平坦,可容大军驻扎,二是出海口处的外游山附近,不过那儿……是游击杨文军营处。”

王本固不假思索道“那就选金鸡山。”

杨文那厮虽然只是个游击,但几乎跟着钱渊参与了每一次大战,战功累累,长期驻守镇海,是钱渊的铁杆部下。

“好,各种器具、帐篷等物,自然是府衙承办。”胡应嘉追问道“虽朝中尚未明令,但靖海伯逃窜至舟山,需调配两浙兵力,约莫多少……在下需提前筹划。”

王本固指着正巧进来的董一奎笑道“王某入浙时日不长,克柔赴任至今未过四个月,调配兵力……天宿如何说?”

董一奎愣了下,但很快反应过来了,“除却驻守宁波的两部之外,已调严湖杭参将汤克宽,温金台参将张元勋,宁绍参将侯继高,另有驻守绍兴的游击岳浦河、驻守杭州的游击鲁鹏两部,加上中军,共计两万兵丁。”

“当年上虞大捷,听闻胡宗宪出兵不过万,如今两万大军……”王本固笑道“胜券在握。”

其实这些都是昨晚王本固和董一奎已经商量好了的,调兵公文都已经发出去了。

胡应嘉迟疑了会儿,轻声道“听闻当年上虞大捷,时任把总的戚继美率军为先锋……”

“戚继美还在处州,调配只怕来不及。”王本固随口瞎扯,驻守严州的汤克宽都来得及,戚继美怎么可能来不及?

杨文、张一山、侯继高各部本身就在绍兴,那是没办法,还能让在东南诸将中战功最著的戚继美来掺和?

听说戚继光是那厮的学生,而戚继美压根就是他一手带出来的。

胡应嘉沉默了会儿,低声问“汪直还在舟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大不列颠之影 苟在武道世界成圣 高武:开局俘获校花,我靠装杯杀疯了 百无禁忌 亡灵法师,召唤055什么鬼? 破甲九重 这个武圣血条太厚 从栽下菩提树开始成神 玄幻:苟家十年,我举世无敌 我咋就天下无敌了